三峽電站

三峽電站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一項對我國國計民生影響巨大的基本建設工程。建設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經過幾代人的探索與努力,三峽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建設。2012年7月,三峽工程最後一台機組并網發電,标志着三峽工程建設基本完成,順利進入高效運行階段。[1]
    中文名:三峽電站 外文名: 地理位置: 占地面積: 開放時間: 國家:中國 地區:長江幹流 蓄水高程:175米 發電量:70萬千瓦

簡介

三峽電站

三峽電站,位于中國重慶市市區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于宜昌市上遊不遠處的三鬥坪,并和下遊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水電站大壩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庫長600餘公裡,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建成後将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

建造曆程

三峽水電站1992年獲得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共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包括左岸電站、右岸電站和地下電站。2003年7月10日,三峽電站第一台機組于正式并網發電,到2012年7月4日,全部機組投産。

電力外送通道

三峽地下電站廠房全景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三峽工程分電方案,三峽電站供電區域為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八省一市。由于華中、川渝地區電力供求關系的變化,國務院決定三峽電站不向川渝送電。因此,三峽電力外送将形成三大主要通道:

中通道:在華中四省建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4970公裡,鄂豫間兩回,鄂湘間兩回,鄂贛間一回,變電容量1350萬千伏安(其中湖北境内的500千伏線路2630公裡,變電容量525萬千伏安);設計輸電能力900萬千瓦。

東通道:除利用現有的葛洲壩至上海直流線路輸電120萬千瓦外,2002年前建成第二回東送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和湖北宜昌、江蘇常州換流站,額定容量300萬千瓦;2008年再建成第三回送上海的直流線路,增加容量300萬千瓦。同時,在華東地區配套建設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850公裡,變電容量850千伏安。

南通道:2004年前建成一條973公裡的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和湖北荊州、廣東惠州兩個換流站,送電能力為300萬千瓦。

到2008年,上述三個通道全部建成後,一個縱橫九千公裡、貫穿八省一市的三峽輸變電系統将騰空而起。屆時,三峽電力将暢通無阻地奔向東西1500公裡、南北1000公裡範圍内的廣大用戶。

發電量

2012年,三峽電站全年發電981.07億千瓦時,創下自投産以來年發電量最好成績。截至2012年底,三峽電站曆年累計發電量達到6291.4億千瓦時。而其滿負荷運行累計達到711小時。

非計劃停機

被指設備老化頻繁停機

自2013年以來,三峽電站已發生了7次非停(非計劃停機),其中,5、6、7月三個月的時間裡,就發生了6次。而以往,三峽電站對外公布的信息均是“零非停”。在長江電力内部,“非停”原因主要被歸結為設備老化,及電站員工在技術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針對這些情況,長江電力已着手總結經驗教訓,通過監測、故障診斷及系統的維護機制,盡量減少非停事件的發生。

情況說明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對媒體報道“三峽電站非計劃停機”情況說明的公告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内容的真實性、準确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别及連帶責任。

近期,媒體有關于“運行十年就已老化,三峽電站頻現非計劃停機”的報道,已引起廣大投資者的關注,公司特作說明如下:

目前三峽電站機組總體運行穩定,左岸電站機組已進入穩定運行期,右岸電站機組也基本進入穩定運行期,地下電站新投産機組目前處在磨合期,運行狀态趨于穩定。三峽電站機組的設計、制造、安裝質量優良,正常運行壽命将大于40年,屆時通過局部的技術改造,仍可繼續使用,因此不存在機組運行十年就老化的問題。

非計劃停運是用于評價發電設備可靠性的一個指标,與機組老化與否沒有因果關系。截至目前,今年三峽電站發生過7次非計劃停運,均未構成事故,且停機時間較短,造成電量損失很小,未影響公司與各電網公司購售電合同的正常履行。

公司高度重視已出現的三峽電站機組非計劃停運情況,已采取多項措施加強設備運行管理,努力提高三峽機組的可靠性。請有關媒體在報道可能誤導投資者并造成我公司聲譽受損的新聞之前,與公司進行核實或咨詢相關專業人士,以免廣大投資者由此誤判引起損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