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D

eID

新型技術
eID是英文“Electronic Identity”的英文簡稱,中文名為“電子身份證”或“網絡電子身份證”,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建設和開發,并由“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别系統”簽發給公民的網絡電子身份标識,以密碼技術為基礎,以智能安全芯片為載體,用于在網絡遠程證實個人真實身份。
  • 中文名:電子身份證
  • 外文名:
  • 用途:
  • 英文名:Electronic Identity
  • 簡稱:eID
  • 又稱:網絡電子身份證

介紹

EID系統依托公安部覆蓋13億人口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庫,利用用戶主動提交的各種身份信息建立不同的信用等級,生成了一組唯一的網絡标識符和數字證書。

與傳統居民身份證不同,電子身份證使用于網絡。從設計原則上,電子身份證隻是一段網絡标識符,其本身不含任何用戶身份信息;從管理思路上,電子身份證相關身份的建立和管理由統一的機構進行。這樣既确保了個人身份的真實性,又可有效避免用戶身份信息被保留到各種網絡運營商處的曝光和洩露風險。

入侵檢測

英文原義為“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該種檢測提供了全面的網絡保護功能,其内置主動防禦功能可以防止破壞的發生。這種高性能且使用方便的解決方案在單一軟件包中提供了最廣泛的監視、入侵和攻擊探測、非法URL探測和阻塞、警告、記錄和實時響應。

企業代碼

是英文“Exporter Identification”的簡稱,它是我國作為确定某一紡織品出口企業的唯一标識。所有涉及紡織品配額許可證管理系統中的各項業務(包括配額管理、配額投标等),對公司的操作均以E.I.D.代碼作為唯一識别。該代碼自一九九四年起在外經貿部計算機中心編制的紡織品出口許可證(包括配額和非配額類别)微機打證管理系統上使用。

錯誤識别

是英文“Error Identification”的簡稱,由新東方批改網首創,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會甄别每一處語法錯誤。這樣,便于用戶全面了解自己的作文水平。

優點

隐私保護

沒有eID:很多需要實名的網站,在注冊時需要用戶填寫一些個人隐私信息,例如身份證号、學号、家庭住址等。但是網站可能并不可靠,或許被黑客攻破獲取,或許被網站非法出售,造成隐私的洩露。

有了eID:隻憑姓名和eID,不需要其他個人隐私信息,就可以在實名的網站完成注冊,而真實的個人信息保存在公安數據庫中或是其托管的數據庫中,網站是看不到的。網站将eID提交給公安數據庫進行查詢,返回結果僅是狀态信息,即此人是否真實存在,以及eID是否有效,結果中并不帶有任何姓名、身份證号等個人隐私信息。這樣既達到了實名的真實性要求,又達到了保護個人隐私的目的。當我們把搭載了“網絡身份證”的銀行卡放在讀卡器或智能手機背面讀取時,不需要在網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号碼等個人信息,就能方便地進行網上購物,物流狀況也一目了然。

安全保障

沒有eID:經常發生QQ号被盜、Q币被盜、網上購火車票賬戶被搶注等情況,導緻冒充QQ好友詐騙、冒用他人身份進行交易等;賬号追回手續非常複雜不說,也不安全。例如對于實名注冊的網站,很多時候是需要通過提交身份證掃描件的方式找回密碼,但是此過程并不安全,原因如下:(1)網站客服無法證明提交的身份證掃描件的是本人;(2)提交給網站的身份證掃描件可能被竊取或洩露,其他人憑此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其他惡意行為。

有了eID:如果發生網絡賬号被盜情況,隻要eID還在用戶手上,就可以立即重置密碼,因此賬戶就沒有被盜用買賣的空間了。還可以規定關鍵操作必須使用eID,如網絡上的買賣行為必須插入eID,這樣即使密碼被竊取,也不會造成損失。

高度可信

沒有eID:如果身份證丢失,因為身份證缺少注銷功能,即使挂失補辦了,社會上可能還會有兩個身份證在流通。

有了eID:eID具有唯一性,需要聯網認證,申領了新的,舊的就自動被注銷而無法再使用,因此eID持有者被認定為是可信的。而且由于eID具有PIN碼,别人撿到也無法使用。eID本身采用先進密碼技術,重要信息在key中物理上就無法被讀取,因此無法被破解。

當然,并非所有網站都需要使用eID,eID的使用範圍主要是當前已經實名制的網絡服務,如新浪微博的加V認證等,原本就已經實名制,eID隻是使其認證更加可信,防止他人仿冒。另外eID的使用憑用戶自願,并非強制使用。但是未來eID将在全國推廣,而且具有如此明顯的優勢與好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eID,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網絡服務集成eID,共同構建安全可信的網絡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