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

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

歐俄峰會
20世紀90年代,随着冷戰結束,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出現緩和并不斷得到加強。1993年12月,雙方在布魯塞爾簽署了《俄羅斯同歐洲聯盟之間關于建立夥伴和合作關系的聯合政治聲明》,并宣布建立半年一次的首腦定期會晤機制。2014年3月21日,歐盟決定取消原定于6月舉行的歐盟-俄羅斯峰會,并将俄羅斯33人納入制裁名單。
  • 中文名: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
  • 外文名:
  • 發生地點:
  • 主要人員:
  • 時間:20世紀90年代

會議簡介

1994年6月24日,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與歐盟領導人在希臘科孚島簽署了為期10年的《夥伴關系與合作協定》。經俄羅斯國家杜馬和歐盟各成員國議會批準後,該協定于1997年12月正式生效。這一協議作為指導性文件,推動雙方關系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n根據《夥伴關系與合作協定》,自1998年起,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每半年舉行一次。1998年5月,歐俄第一次首腦會議在英國伯明翰舉行。1999年10月在赫爾辛基舉行的歐俄首腦會議通過了發展歐俄2000年至2010年中期相互關系的對應戰略,确立了歐俄夥伴關系的發展框架。2003年5月在聖彼得堡舉行的會議上,俄羅斯與歐盟提出建立俄歐四個統一空間計劃,即統一經濟空間,統一自由、安全和司法空間,統一外部安全空間和統一科教文化空間。2005年5月在莫斯科舉行的會議上,雙方通過了有關建立俄歐四個統一空間“路線圖”的一攬子文件。

n多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歐盟和俄羅斯在各領域的合作關系不斷得到加強。目前,歐盟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地。俄羅斯是歐盟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能源供應國。2008年,歐俄雙邊貿易額達到2800億歐元

2014年3月21日,歐盟決定取消原定于6月舉行的歐盟-俄羅斯峰會,并将俄羅斯33人納入制裁名單。n

n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就歐盟峰會第一日結果宣布,歐盟取消原定于6月3日舉行的俄羅斯-歐盟峰會,同時歐盟各成員國也暫停與俄羅斯的雙邊峰會。n

n此外,鑒于烏克蘭局勢,歐盟宣布對俄羅斯可能實施的三階段制裁。第一階段制裁即暫停俄羅斯與歐盟新協議框架内的談判以及免簽證協議談判。第二階段制裁即對俄官員實施簽證制裁,并凍結其資産。第三階段制裁即進行經濟制裁。

曆屆會議

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每年舉行兩次,一次在俄羅斯,另一次在歐洲國家。r

1998年5月15日,歐盟-俄羅斯第1次首腦會議在英國伯明翰舉行。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強調,歐盟與俄羅斯發展戰略夥伴關系将促進歐洲大陸的和平、穩定和繁榮。r

1999年10月22日,雙方在赫爾辛基舉行的第4次首腦會議上通過了發展2000年至2010年中期相互關系的對應戰略,确立了歐俄夥伴關系的發展框架。r

2001年5月17日,雙方在莫斯科舉行的第7次首腦會議上發表聯合聲明重申,歐俄将在21世紀繼續加強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并将用5至10年時間建成歐洲統一經濟空間。r

2002年11月1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10次首腦會議上,雙方重點讨論了歐盟擴大所涉及的俄加裡甯格勒飛地和能源合作等問題,并達成廣泛共識,為歐盟順利擴大和進一步加強雙邊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

2003年5月31日,在聖彼得堡舉行的第11次首腦會議上,雙方提出了建立歐俄四個統一空間計劃,即統一經濟空間,統一自由、安全和司法空間,統一外部安全空間和統一科教文化空間。r

2004年5月21日,歐盟-俄羅斯第13次首腦會議在莫斯科舉行。雙方簽署了歐盟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議定書 。同年11月25日,第14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荷蘭海牙舉行。雙方主要就經濟、法制、安全以及研究、教育和文化四個領域的合作進展交換了意見。r

2005年5月10日,第15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莫斯科舉行。雙方通過了關于建立歐俄四個統一空間“路線圖”的一攬子文件。雙方認為,這次峰會是“重要的甚至是曆史性的”,将把雙方關系提升到嶄新水平。同年10月4日,第16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雙方一緻表示将繼續加強在經濟與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以進一步提升雙方之間的關系。r

2006年5月25日,第17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俄羅斯南部旅遊勝地索契舉行,雙方簽署了有關簡化簽證和遣返非法移民的兩個協定。這是雙方朝徹底實現免簽目标“邁出的第一步”,将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雙方在教育、文化、體育和經貿領域的交流與往來。r

2006年11月24日,第18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本次峰會主要讨論歐盟與俄羅斯在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包括伊朗核問題、朝核問題和中東局勢等國際熱點問題。r

2007年5月18日,第19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俄聯邦伏爾加河沿岸城市陶裡亞蒂舉行 。與會俄歐領導人表示,俄歐相互需要,雙方将展開坦誠對話,并應盡快啟動簽署新《夥伴關系與合作協議》的談判。r

2007年10月26日,第20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附近的小鎮馬夫拉舉行 。雙方在能源合作、毒品控制和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在新《夥伴關系與合作協定》等問題上分歧依舊。r

2008年6月26日至27日,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俄羅斯中部漢特-曼西自治區首府漢特-曼西斯克舉行。俄歐雙方領導人簽署聯合聲明,決定在2008年7月4日啟動有關簽署新的俄歐《夥伴關系與合作協定》的首輪談判。r

2008年11月14日,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法國南部城市尼斯舉行,雙方就雙邊關系、格魯吉亞與俄羅斯争端、歐洲安全和當前金融危機等問題展開讨論。雙方決定将繼續就歐俄夥伴關系協定進行談判 。r

2009年5月22日,第23次歐盟-俄羅斯峰會在俄遠東城市哈巴羅夫斯克舉行。峰會讨論了全球金融危機、能源安全、建立四個統一空間“路線圖”的進展情況、新的俄歐《夥伴關系與合作協定》和國際熱點問題。r

2009年11月,第24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歐盟與俄羅斯領導人一緻表示,雙方将進一步深化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等領域的合作。此次峰會顯示,歐盟與俄羅斯的關系呈現積極發展的态勢,雙方互視對方為重要夥伴,并達成一些重要共識。然而,峰會并未取得具體成果,歐俄關系發展依然存在不少障礙,雙方真正實現全面合作還需進一步努力。r

2010年6月,第25次歐盟-俄羅斯首腦會議在俄羅斯羅斯托夫州首府頓河畔羅斯托夫市舉行。這是在歐盟《裡斯本條約》2009年12月正式生效後召開的第一次俄歐峰會,會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啟動現代化夥伴關系倡議。務實合作成為本次峰會乃至未來一段時期歐俄關系的主基調。r

2011年6月,第27屆俄羅斯-歐盟峰會正式會談在俄羅斯曆史名城下諾夫哥羅德舉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範龍佩、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出席峰會。本次峰會成果十分有限,由于俄羅斯和歐盟的關注重點不同,俄歐雙方除就歐盟恢複向俄羅斯出口蔬菜達成妥協外,在其他問題上并沒有取得進展。r

2012年6月,俄羅斯—歐盟峰會在俄北部城市聖彼得堡舉行,本次峰會讨論了歐洲債務危機、俄歐關系以及叙利亞局勢等國際熱點問題。雙方表示将進一步讨論俄歐在各方面的合作。

制裁俄羅斯

2013年底,由于烏克蘭與歐盟暫緩簽署歐盟聯系國協議所引發的烏克蘭政局動蕩以及連鎖反應,導緻俄烏沖突逐步升級。歐美不甘心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的強硬舉措,很快提出制裁俄的一系列措施。

先是美國在經濟和外交上采取措施制裁俄羅斯。随後歐盟追随美國,均停止了與俄羅斯進行貿易與投資談判,歐盟也停止允許俄羅斯公民免簽入境。相對而言,歐盟對俄制裁比美緩和,原因在于歐俄在能源領域合作密切。俄能源公司向歐盟提供其天然氣能源的1/4,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天然氣管道繞開烏克蘭直接經波羅的海,參與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等于制裁自己。

第一,軍事制裁。北約采取暫停聯合軍事行動和人際交流等“制裁”俄羅斯的措施,暫停舉行北約-俄羅斯聯合行動計劃;重新評估北約-俄羅斯全方位的合作等。歐盟的做法是:對俄羅斯實施武器禁運并禁止向俄出口軍事終端用戶使用的軍民兩用商品。美國的軍事制裁是,不再批準美國公司向俄羅斯銷售具有對美“危險性”的兩用産品,并取消了俄羅斯在八國峰會中的席位以及原定在俄羅斯索契召開的夏季峰會。美軍事制裁還與金融并用,做法是:凍結一家為俄軍方服務的造船公司在美國境内的資産。n

n第二,金融制裁。歐盟的做法是:限制俄羅斯國有金融機構進入歐盟金融市場,擴大對“有損于烏克蘭領土與主權完整”的個人及企業的制裁名單,延遲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複興開發銀行向俄提供金融資助,限制在克裡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進行投資和貿易,以及旨在降低合作水平為目的而重新評估俄歐雙邊合作關系等。美國的做法是:暫停實施對俄出口激勵措施以及對其經濟發展項目的融資,禁止美國公民為三家俄羅斯國有銀行提供新的融資。n

n第三,能源制裁。歐盟的做法是:限制俄羅斯獲取歐盟敏感技術尤其是石油産業的敏感技術。美國的做法是:中斷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特定的物品與技術出口。

歐盟最初于2014年7月31日決定對俄羅斯實施為期1年的經濟制裁,以懲罰“俄羅斯在烏克蘭制造緊張局勢”。歐盟宣布禁止歐盟個人和公司購買俄羅斯國有銀行發行、期限超過90天的債券等金融産品,此後又多次加碼對俄金融制裁。由于俄羅斯高度依賴從西方國家特别是歐洲國家融資,歐盟的金融制裁等于切斷俄最主要的外部融資渠道。2014年9月,歐盟進一步強化制裁力度,除經濟制裁外,将170名俄羅斯自然人和44家俄羅斯法人列入“黑名單”。2015年3月19日,歐洲理事會作出決議,将對俄羅斯制裁的期限與明斯克協議的全面履行相挂鈎。

2017年9月14日,歐盟宣布将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相關個人和企業法人的制裁延長半年,直至2018年3月15日。2017年8月4日,歐盟對俄羅斯追加制裁,将三名俄羅斯公民及三家公司列入制裁清單,理由是由德國公司西門子提供的燃氣渦輪機被運送至克裡米亞地區違反了此前的歐盟制裁。

2019年6月21日作出決定,将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延長至2020年1月31日。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涉及金融、能源、國防部門以及兩用物品。具體内容包括:禁止5家俄羅斯國家控股銀行及其設在境外的控股分支機構,以及3家俄羅斯能源企業和3家軍工企業進入歐盟一級和二級資本市場;禁止與俄羅斯進行武器交易;禁止向俄羅斯出口用于軍事用途和俄羅斯軍隊的兩用物品;禁止向俄羅斯提供用于石油勘探開采目的的部分戰略性技術和服務。

2021年3月2日電歐盟理事會2日在一份新聞公告中宣布,對與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内事件有關的4名俄羅斯人員實施制裁。

影響

據俄媒統計,迄今俄羅斯有400多名個人、500多個實體被列入美歐制裁名單,涵蓋高官、商人、銀行、能源公司、軍工企業、媒體等。西方給出的制裁理由五花八門,包括所謂侵占克裡米亞,在烏克蘭東部煽動暴力,支持叙利亞巴沙爾政權,幹涉美國大選,對美國發動網絡攻擊,支持委内瑞拉政府,向朝鮮、伊朗和叙利亞出售商品,使用生化武器,侵犯人權,限制媒體自由等。

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2014至2018年,西方制裁使俄羅斯GDP平均每年遭受約0.2個百分點損失。n

n2019年6月20日,俄總統普京在與民衆連線通話活動中表示,俄羅斯自2014年以來因制裁損失約500億美元,而歐盟損失2400億美元,美國損失170億美元。n

n與俄美相比,俄歐之間的貿易往來和經濟依存度要大很多。2013年,俄歐貿易額約為4100億美元,而2018年下降至約2941億美元,2020年進一步降至約2190億美元。

相關專家認為,俄羅斯已挺過制裁最艱難時刻。在多年被制裁的過程中,俄羅斯形成了系統化常态化的應對措施,通過立法将應對措施規範化、長期化。與此同時,俄羅斯各行各業也做好了長期被制裁的準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