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運輸機

C1運輸機

日本研制的雙發中型戰術運輸機
C1運輸機,是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研制的雙發中型戰術運輸機,用于取代日本航空自衛隊的C-46運輸機[1]。C-1的設計要求是具有在日本列島内不中途加油飛到全國各地的續航能力,具有全天候性能和空投、空降和短距起落能力等。C-1于1966年開始初步設計,1968年正式簽定研制合同,兩架原型機分别于1970年11月和1971年1月開始試飛,一架試驗用機體于1974年11月完成全機疲勞試驗。到1981年停産,共交付兩架原型機和27架生産型飛機。
  • 中文名:
  • 外文名:KawasakiC-1
  • 别名:
  • 名稱:C1運輸機
  • 國家:日本
  • 翼展:30.60米
  • 機長:29.00米
  • 機高:9.99米
  • 機翼面積:120.5平方米
  • 機尾艙門:高×寬2.67米×2.70米
  • 最大載重:11900公斤
  • 起飛滑跑距離:640米
  • 最大油量航程:3350公裡
  • 空重:23320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45000公斤
  • 最大平飛速度:806公裡/小時
  • 經濟巡航速度:657公裡/小時
  • 公司: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研制

簡介

日本的國産運輸機有C-1型和YS-11兩種類型。可以說,C-1運輸機是非常獨特的中型戰術運輸機,世界上并沒有同類産品。C-1最大的特征是短距離着陸性能,在1200米的跑道上就可以進行起落。貨物的搭載量為6到10噸。從整體來看,C-1就好像是美空軍C-141大型運輸機的縮小版。

C-1運輸機存在很大的制約性,主要是續航能力短。當時,日本不得不考慮亞洲各國的反應,設計要求隻是從北海道到九州,以可以往返沖繩為前提。目前,C-1已不能滿足航空自衛隊的要求。日本已從美國引進了C-130運輸機。C-130運輸的貨物搭載量約為19噸,續航距離為4250海裡。

研制過程

C-1于1966年開始初步設計,1968年正式簽定研制合同,兩架原型機分别于1970年11月和1971年1月開始試飛,一架試驗用機體于1974年11月完成全機疲勞試驗。到1981年停産,共交付兩架原型機和27架生産型飛機。最後五架是遠程型,機翼中段油箱中可儲存燃油4732升。1983年川崎公司在一架原型機上安裝了ALQ-S電子幹擾裝置,估計1984—85年交付給日本航空自衛隊。

C-1運輸機共計生産了31架,最後一架編号031,隸屬于入間基地的第402飛行隊。

日本航空自衛隊在20世紀 60年代中期提出發展一型雙發中型戰術運輸機.也就是後來的C—1,用于取代美國在戰後提供給日本的C-46軍用運輸機。日本自對C—1的設計要求是具備短距起落能力和全天候飛行能力,能夠運送人員、貨物和小型車輛,以及能夠實施空投、空降等。

C-1的設計工作交給了防衛廳技術研發本部和日本航空機制造株式會社。在生産方面,原本是想以三菱重工為主承包商,但由于三菱重工當時已被賦予了生産T-2高級教練機的任務,沒有更多的精力再承擔C—1的生産任務,于是改由川崎重工為C一1的主承包商,日本航窄機制造株式會社的另外四家企業——富士重工、新明和工業、昭和飛行機、日本飛行機負責協助生産,而總裝工作則在川崎重工岐阜工廠完成。不過,三菱重工也并沒有置身事外,因為其承擔着C-1的動力裝置——JT8D-M-9渦扇發動機的生産。

C—1于1966年開始設計,1967年9月基本完成沒計工作。第一架原型機于1969年夏開始制造,1970年8月完工.1970年11月12日進行了首飛;第二架原型機在1969年秋開始制造,1971年1月進行了首飛,C—1運輸機的整個研發費用為45億日元。

1972年3月,日本防衛廳與川崎重工簽訂了首批2架生産型C-1的采購合同。1973年12月13日,第一架量産型C-1進入航空自衛隊人間基地第402飛行隊進行實際使用實驗。1976年1月1日,C—1正式在航空自衛隊投入使用。至1981年停産,C—1總共生産了31架(包括2架原型機)。

性能諸元

動力裝置

兩台JTSD-M-9渦扇發動機,推力2×6580公斤。

尺寸數據

翼展30.60米

機長29.00米

機高9.99米

機翼面積120.5平方米

機尾艙門高×寬2.67米×2.70米

離地高度1.25米

機艙(不含駕駛艙)長度10.80米、寬度3.60米、最大高度2.55米

機能容積73.8立方米

重量數據

空重2332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45000公斤

最大載重11900公斤

最大載油量15200升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806公裡/小時

經濟巡航速度657公裡/小時

海平面爬升率17.7米/秒

使用升限11580米

起飛滑跑距離640米

着陸滑跑距離910米

正常載重航程1300公裡

最大油量航程3350公裡

飛機特性

飛機特點

C—1在設計上明顯參考了美國空軍C-141大型運輸機,隻是機身比C-141短得多,形似胖頭魚。而C-141是戰後世界上第一種完全基于貨運沒計的大型噴氣式軍用運輸機,因此模仿C-141的C-1也同樣具備了現代軍用運輸機的典型特點,包括懸臂式上單翼(由于機身短,所以比C-141布置得更加靠前)、懸臂式離置T形尾翼、多輪式主起落架、翼吊式噴氣發動機、可收放式裝卸坡道和蚌式尾門等。

采用七單翼的好處是可以讓發動機有足夠的離地高度,防止吸入異物,保證飛機在土跑道上安全起降;使貨艙地闆盡量靠近地面,騰出翼下空間,方便物資裝卸。但在C-1沒計時,還沒有出現超臨界翼型,因此采用的是傳統的臨界翼型,在高亞音速飛行時阻力較大。C-1的機翼為後掠式,前緣後掠角為20°,并且應用了前緣縫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統等增升裝置。

高置T形尾翼的優點是平尾位置較高,這樣可以避開機翼下洗氣流的沖擊,特别是發動機向後噴出的氣流幹擾,因此有較高的氣動效率;而且高平尾更方便運輸機裝卸大尺寸貨物、裝備以及進行空投、空降。另外,這種設計使平尾相當于垂尾的端闆,因此還能使垂尾的氣動效率提高。在C-1的T形尾翼巾,垂直尾翼與機身連接處向前伸有小背鳍,後端是嵌入式單片方向舵;平尾為全動式,後緣為升降舵。

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其中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4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動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内。

C—1的貨艙設計對于工作人員來說相當方便。在運送車輛這類帶輪子的貨物時,可以使用平坦的貨艙地闆,并且地闆上有系留裝置;在運送集裝箱或其他貨物時,可以換成帶有滾軸的地闆,方便裝卸;在運送人員的時候,C-1可在艙壁上加裝臨時座椅,也可在地闆上加裝座椅。為了操作人員和搭載人員的舒适性,C-1的貨艙采用增壓貨艙設計,并且裝有空調。

C—1的最大載重能力為8噸,通常載重能力6.5噸,這個運量在同類運輸機中屬于最低的。在運輸車輛時,貨艙内最多可容納3輛占普車之類的小型車輛;在運輸人員時,可搭載60名士兵或50名傘兵;在執行救護任務時,貨艙内可容納36副擔架。

C-1的機組乘員為5人,包括正副駕駛員各一名、飛行r程師兩名、裝卸員一名。

C-1的動力裝置——2台JT8D-M-9軸流式渦扇發動機是由美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在J52渦噴發動機基礎上研制的,由三菱重工按許可證生産。JT8D-M-9屬于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涵道比為0.96~1,單台推力64.5千牛。由于動力強勁,因此C—1具備極佳的短距起降能力,最短起飛距離460米,最短着陸距離600米。但是,JT8D—M-9發動機噪聲較大,在C-1投入使用後,部署基地周邊的居民就不斷對其噪聲擾民進行投訴,甚至還發起了“抗飛”運動。不僅如此,C-1的機組乘員也對噪聲和機身振動滿腹怨言。有鑒于此。口本航空白衛隊隻好盡量減少C-1的飛行頻率,特别是夜問飛行頻率。

飛機缺陷

C—1最大的缺點航程短。作為一款最大起飛重量38.7噸的q1型運輸機,空載情況下的最大航程儀僅2400公裡,剛好是比C—1稍晚服役、基本同噸位的蘇聯安-72運輸機的一半(安-72最大起飛重量34噸,空載航程4800公裡),甚至不如蘇聯更小、更早服役的安-26渦槳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遺24噸,空載航程2550公裡)。如果與西方中型運輸機相比,C-1的航程指标就更悲催了。像意大利與C-1同期發展的G222渦槳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28噸.空載航程卻達到了4663公裡。雖說渦槳發動機比渦扇發動機省油,但從同樣采用渦扇發動機的安-72比C-1大得多的航程情況看,C—1航程短的根子不在采用渦扇發動機上。實際上,日本在設計之初隻要求C—1能以岐阜為中心,向北至北海道、向西南至九州進行往返即可,這是由于日本自知有“二戰”的侵略曆史,不得不考慮到亞洲各國的反應,所以在航程指标不敢定得太高。此外,當時沖繩還在美國全權控制下,沒日本什麼事兒,所以日本也無法考慮讓該機的航程滿足從本土飛到沖繩。結果,C—1不能裝載較多燃油,航程也就成了世界上中型運輸機裡最短的。

對在日本本土運輸來說,C-1航程短不算什麼大問題,但是當美國在1968年将小笠原群島治權交還日本,在1971年6月17日與日本簽訂《沖繩返還協定》并于1972年5月15日正式将沖繩治權交還給日本之後,C-1航程不足的弱點開始變得令航空白衛隊無法忍受,因為該機無法搭載貨物在本土沖繩之間進行往返,也不夠在沖繩與小笠原群島中的硫磺島之問進行往返。然而,當時的日本政府和國會還有一大堆其他事情需要處理,政壇内鬥也很激烈,基本顧不上解決C-1航程短的問題。

飛機改進

到20世紀70年代末,日本才對最後5架生産型進行了增加航程的改裝,主要是擴大機内貨艙增加了一個載油4730升的附加油箱,使空載航程提高到3000多公裡。但這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增加附加油箱後,有效載重垃大幅降低,這意味着C-1在執行本土與沖繩以及沖繩與硫磺島之問的運輸任務時效用太低。後來随着美制C-130H在20世紀80年代的引進,日本航空自衛隊才基本解決了本土與沖繩之間的空運問題。

1983年,川崎重工還将一架垂尾編号78-1051的C-1(量産型21号機)改裝為EC-1電子戰訓練/支援飛機。機頭雷達整流罩變成了“香腸”狀,尾部貨艙門也改裝為鼓起的雷達整流罩。此外,機身兩側前後也各鼓起了兩個整流罩。在這些改裝的整流罩内以及機身内裝有大量機載電子信号收集設備、日本自研的J/ALQ一5電子幹擾系統以及通信設備等。此外,川崎重工還将C—1的1号原型機改為C—1FTB空中試驗平台,用來測試各種航空新設備以及進行發動機的空中飛行試驗。

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保有的C-1運輸機數量為26架(有3架在服役期問墜毀,1架在人間基地因事故受損而遭廢棄。為彌補損失,2号原型機被改造為量産型加入現役)。

飛行事故

1983年(昭和58年)4月19日,在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海面的菅島,日本航空自衛隊兩架C-1運輸機相繼墜毀,即“日本航空自衛隊C-1運輸機菅島連續墜機事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