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式主戰坦克

96式主戰坦克

88C型坦克
96式坦克是88式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産品,是我國國防工作者曆經8年的艱苦奮戰而自行研制的準三代主戰坦克,96式坦克是中國坦克發展的一次飛躍,在一種坦克上采用了自動裝彈機、大口徑火炮、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模塊複合裝甲和外挂裝甲等多種先進技術。[1]
    中文名:96式主戰坦克 外文名: 别名:88C型

簡介

96式主戰坦克也稱88C型,是在88B型基礎上研制而成的新型主戰坦克。與88B坦克相比,在火力、裝甲防護等性能方面有較大幅度的提高。88B主戰坦克是我國自行研制的國産第二代主戰坦克的基本型,其性能在世界第二代坦克中堪稱佼佼者。它的研制成功為我國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問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坦克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6式坦克用125毫米口徑的滑膛炮取代了88B主戰坦克的105毫米線膛炮。為适應安裝大口徑火炮的需要,加大了炮塔座圈直徑,戰鬥全重由38噸增至 41噸。由于采用自行動裝彈,坦克乘員第一次減少為3人,自動裝彈速度每分鐘6-8發,彈種配備有穿甲彈、破甲彈、殺傷爆破榴彈,提高了火力。使用穿甲彈,對2000米處水平厚度為600毫米軋制均質裝甲穿透率達90%以上。炮塔前部兩側安裝了複合裝甲,具有較高的生存能力。

有關軍事專家認為,96式主戰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統、夜戰能力和防護性能上要優于俄T-72和T-80的早期型号,在機動性上與T-72大緻相當,其總體性能在T-72之上,具有抗衡T-80U/90、M1A1、"豹"Ⅱ等世界一流坦克的能力,并能在多種複雜戰術背景下執行戰鬥任務,基本實現了設計人員以趕超T-72為目标的設計思想。

總體布局

96式主戰 坦克是中國坦克發展的一次飛躍——在一種坦克上采用了自動裝彈機、大口徑火炮、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模塊複合裝甲和外挂裝甲等多種先進技術。96式坦克全長10.65米,寬3.3米,高2.3米,戰鬥全重約41.5噸,乘員3人。

96式坦克采用傳統的總體布局方式和全焊接常規炮塔結構,在車體左側是駕駛艙,戰鬥艙位于坦克的中部,前面與駕駛艙相通,後部與動力艙用隔闆隔離。戰鬥艙内裝有武器系統(主炮、彈藥、自動裝彈機和輔助武器)、火控系統、通信系統,以及低壓自動滅火抑爆系統。戰鬥艙為2名乘員,車長位于炮塔右側可作360°旋轉的指揮塔下方,車長的艙門蓋上安裝有晝夜二合一周視鏡。炮長位于炮塔的左側,其前方安裝有晝夜瞄準和激光測距三合一的穩像式瞄準鏡,用四連杆機構保證鏡炮同步,可在計算機的協調下,使火炮随動于瞄準線。在車長指揮塔和炮長艙口後部中央是彈殼抛出窗。炮塔尾部中央有橫風傳感器。動力艙位于車體後部,艙内安裝有推進系統。

主炮是一門48倍口徑125毫米滑膛炮,火炮俯仰角為-4~12°,身管帶有熱護套和低壓引射式炮膛抽煙裝置。在炮口上端裝有射瞄基準裝置,身管具備可由防盾口向前抽出的能力,這對戰時搶修具有重要意義。炮鋼采用電渣重熔冶煉技術,身管采用液壓自緊工藝制造,内膛表面經鍍鉻硬化處理後,大大提高了炮管的抗疲勞強度、磨損壽命和防腐蝕能力,戰技性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其配備的彈種包括: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尾翼破甲彈和多用途殺傷榴彈,其藥筒均為半可燃式,采用分裝式定角自動裝填。分裝式藥簡和彈丸上下疊放于彈匣内,彈匣呈放射狀平放在可相對炮塔轉動的彈架上,彈藥基數為41發。

自行研制98式主戰坦克

98式主戰坦克,是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它具有強大的火力、更好的機動性和防護性能,能與美國的M1A1、德國的豹Ⅱ等世界上較先進坦克相抗衡。98式主戰坦克戰鬥全重5

0噸,乘員3人,裝有125毫米口徑滑膛炮,配脫殼穿甲彈、殺傷爆破彈和破甲彈,采用自動裝彈機,提高了戰鬥射速,具有更強的火力,其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為600毫米。采用大功率新型柴油機驅動,可以在丘陵、山地快速運動,時速可達62公裡,機動性有較大提高,可在十幾秒内從靜止提速到時速30公裡,加速性與國外第三代坦克相當。

98式主戰坦克外型與前兩代主戰坦克相比有較大變化,炮塔和車身低矮,車首及炮塔正面采用可更換的組合裝甲,并可披挂反應裝甲,側屏屏蔽裝有反應裝甲,有效地提高了坦克生存能力。裝有集體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抑爆系統,有防中子襯層,具有在核、生、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由于安裝了穩像式火控系統,車長和炮長均具有行進間射擊活動目标的能力,并配以車長周視鏡及熱像儀,使坦克具有更強的目标捕捉能力。在不久前的一次夜間山地攻防作戰演習中,複雜地形和夜戰條件證實98式主戰坦克性能優良。夜幕下,熱成像儀使隐藏在幾千米外沙牆後面的"敵"方坦克現形,激光測距儀精确地測出"敵"坦克距離,彈道計算機迅速算出彈道諸元。坦克炮長立即裝定瞄準角,鎖定目标。坦克在行進間對目标實施自動跟蹤,雖劇烈颠簸,但炮口始終緊咬目标。随着指揮員一聲令下,新型穿甲彈穿過厚厚的沙牆,一舉擊穿了"敵"坦克的主裝甲。

提升火力是坦克最大威力

 據有關人士介紹,中國軍隊在新一代主戰坦克的設計中,不是全面攀比國外裝備的所有性能,如不追求乘坐的舒适性、操縱的輕便性和防護的全面性,而是把錢花在刀刃上,着力增強火

炮威力,首先解決打得着、打着穿的問題,火力的大幅度提升是新一代主戰坦克的最大亮點。

中國軍隊的坦克火炮從建國初期的85毫米口徑坦克炮,到第一代59式主戰坦克的100毫米、105毫米坦克炮,一直在改進和提高坦克火力。但是,随着裝甲防護能力的提高,105毫米坦克炮在對付國外某型主戰坦克時,在1000米距離上難以穿透其前上方裝甲。因此,在80年代末又研制了加長105毫米坦克炮,以提高穿甲彈的射擊初速。

随着裝甲防護質量的提高,必然要求火炮具有更高的穿甲能力,火炮口徑因之逐漸增大。世界先進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前蘇聯等大約以每10-15年增大 15毫米口徑的速度發展,當今國外坦克以美國M1A1/A2、俄羅斯的T-72/80、德國的"豹"Ⅱ、英國的"挑戰者"為代表,均裝有以120毫米、 125毫米口徑為主的穿甲威力較大的火炮。

從80年代起,中國軍隊為了進一步提高主戰坦克火力,使主戰坦克火力與國外三代主戰坦克火力發展同步,開始研制設計125毫米坦克炮。該炮采用了多種新技術、新工藝,其摧毀敵方的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标威力不凡,96式主戰坦克和第三代主戰坦克均裝備此口徑火炮,動态樣車出來之後,一炮打過去,令人震驚。新坦克的火力功能完全可以同世界一流坦克媲美。

早在多年前,中國軍隊就設計定型了第一代125毫米塢合金尾翼穩定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上足以擊穿46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穿甲能力與美軍M1A1坦克所用M829A1型貧鈾穿甲彈不相上下,優于俄式T-72坦克配備的BM-9型和BM-12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據分析,新一代主戰坦克采用的可能是經過改進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這種新型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威力既優于俄軍現役T-72/80/90系列坦克所用的BM系列彈,也優于美軍的M829A1和SM-829E2型彈,與美軍最新的M946型彈威力大緻相當,也就是說,它能夠擊穿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現役主戰坦克的裝甲。

上一篇:機械化步兵

下一篇:光榮級巡洋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