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

1908年

清·光緒34年
1908年是一個閏年,是農曆戊申年(猴年);同時也是清光緒三十四年;日本明治四十一年;越南維新二年。
    中文名:1908年 外文名:Nineteen O Eight 别名: 曆法:閏年 生肖:猴年 農曆:戊申年 年代:清光緒三十四年 重要事件:11月14日,清朝的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駕崩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壽38歲

大事記

1月

1月16日,清廷頒布大清報律,發行報刊,均須事先呈報官府,出版前規定時限,交由巡警官署或地方官署檢查。

1月20日,山西商務局與福公司議定以275萬兩作贖款,将山西各屬礦權全部收回。

2月

2月2日,《新朔望》創刊。半月刊。宗旨“改良社會,增進學識,代表輿論”。

2月2日,清廷授醇親王載沣為軍機大臣。

2月11日,愛迪生獲發明電影放映機專利權

2月12日,清廷命農工商部詳細考察各國棉花種類,種植方法,獎勵種植,提倡改良。

2月月,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成立,它統轄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

3月

3月15日,廣州“二辰丸”事件激起廣東國人抵制日貨運動。

3月月,英商聘白爾電車公司在上海租界地區試行有軌電車。

4月

4月1日,滬甯鐵路竣工通車。

4月5日,中俄重訂《黑龍江鐵路公司伐木合同》。

4月5日,廣州婦女以“二辰丸”案舉行國恥紀念會。

4月8日,株萍鐵路收歸國有。

4月20日,縱貫台灣鐵路正式通車,全線405公裡。

4月24日,漢口大風成災。

4月28日,農工商部奏請籌辦京師自來水公司。

4月月,由孫中山等人策劃的,由黃興發動的欽州、廉州、上思武裝起義,因缺乏後援而失敗。

5月

5月22日,徐世昌電京:日人在遼源設立機關,各處測繪,勾結蒙旗。

5月22日,京張鐵路居庸關八達嶺山洞開通。

5月26日,黃明堂等發動河口起義,曆時一月失敗。

5月28日,人壽保險在上海創辦10年,成績不小。

6月

6月全國掀起立憲請願高潮。

7月

7月2日,中國與瑞典修好通商條約簽字。

7月2日,外務部照會日使,重申延吉間島确為中國領土。

7月4日,駐藏大臣趙爾豐奏,西藏通商章程有失主權,請酌議修改,并懇籌撥款,仍饬原議大臣留藏。

8月

8月7日,徐世昌奏請于奉天設立森林學堂、種樹公所、漁業公司。

8月13日,清廷下令解散政聞社。

8月15日,清廷從學部奏,明年開辦分科大學、計經學、法政、文學、醫、格緻、農、工、商8科,開辦費200萬兩。

8月15日,漢口《江漢日報》被封。

8月27日,清廷批準《憲法大綱》。大綱規定,皇權神聖不可侵犯,皇統永遠世襲。

9月

9月28日,達賴喇嘛抵北京。

9月月,兩廣總督端方命設外語學校。

10月

10月19日,日本政府借《民報》激揚暗殺為理由,下令禁止《民報》發行。

10月,京劇演員潘月樵和夏氏兄弟在上海16鋪創建了“新舞台”。

11月

11月14日,光緒皇帝病逝于瀛台涵元殿,壽38歲。

11月15日,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亦病死,壽73歲。

11月25日,清廷設立禁衛軍。

11月,安慶起義失敗。

12月

12月2日,宣統帝溥儀即位,定明年為宣統元年。

12月2日,四川礦務總局成立。

出生

1月9日——西蒙·波娃,法國女性主義作家。

1月9日——錢思亮,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1月22日——列夫·朗道,蘇聯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月25日——謝東闵,台灣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副總統。

2月6日——薄一波,中國政治家,新中國首任财政部長,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2月12日——西川滿,日本作家。

3月2日——陳白塵 我國著名劇作家。

4月1日——亞伯拉罕·馬斯洛,美國心理學家。

4月1日——許世賢,台灣政治人物。

4月5日——赫伯特·馮·卡拉揚,奧地利指揮家。

4月10日——郭雪湖,台灣畫家。

4月11日──王震,中國政治家、軍事家,前國家副主席,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4月28日——奧斯卡·辛德勒,德國商人。

5月20日——詹姆斯·史都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得獎演員、美國空軍準将。

5月28日——伊恩·佛萊明,英國記者、小說家。

5月30日——漢尼斯·阿爾文,瑞典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6月21日——尹奉吉,朝鮮獨立運動家。

7月8日——納爾遜·洛克菲勒,美國商人、第41任美國副總統。

7月9日——朝比奈隆,日本指揮家。

7月13日——李石樵,台灣畫家。

8月27日——林登·詹森,第36任美國總統。

9月12日——彭孟緝,中華民國軍事将領。

9月28日——藤田良雄,日本天文學家。

10月16日——恩維爾·霍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總書記、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領導人。

11月3日——吳作人,中國畫家。

11月14日——約瑟夫·雷芒德·麥卡錫,美國政治人物。

11月28日——克勞德·李維史陀,法國人類學家。

逝世

1月9日——威廉·布施,德國畫家。

2月1日——卡洛斯一世,葡萄牙國王。

2月1日——路易斯·菲利佩,葡萄牙王儲。

6月24日——格羅弗·克利夫蘭,美國第22任、24任總統。

8月25日——亨利·貝克勒爾,法國物理學家,天然放射性的發現者

11月14日——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

11月15日——慈禧太後。

諾貝爾獎

物理:李普曼(法國)

化學:歐内斯特·盧瑟福爵士(紐西蘭)

生理和醫學:梅契尼可夫(俄國)、保羅·埃利克(德國)

文學:魯道爾夫·歐肯(德國)

和平:阿諾爾德松(挪威)、弗雷德裡克·貝耶(丹麥)

曆史記載

美國國會通過庚款辦學提案

光緒三十二年(1906),曾在中國從事傳教、經商達三十年的美國人史密斯,面谒美國總統羅斯福,力陳将庚子賠款的一部分退還中國,用來培植中國留學生,會獲得極大的好處。次年(1907)史密斯寫的《今日的中國與美國》一書出版,開宗明義第一章就是“美國在中國的機會與責任”,極力鼓吹吸引中國留學生到美國是“當務之急”,不可忽視。美國伊裡諾大學校長詹姆士竭力贊助史密斯,在其給羅斯福的備忘錄中說:“如果美國在三十年以前,已經做到把中國留學生潮流引向這一個國家來,使這潮流擴大,那麼,我們現在一定能夠使用最圓滿與最巧妙的方式,而控制中國的發展,使用從知識與精神上支配中國領袖的方式。”詹姆士還對于日本、歐洲已有很多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十分焦急。他的結論是:“為了擴張精神上的影響而花些錢,即便隻從物質意義上說,也能夠比用别的方法收獲得更多,商業追随精神上支配,是比軍旗更為可靠。”他們的建議得到美國一批議員的支持,他們共同提出一項議案,要求退還大部分庚子賠款,作為中國向美國派遣留學生經費。光緒三十四年(1908)四月二十六日,美國國會正式通過了這個議案,并決定從1909年起,逐年撥款資助中國派留美學生。

預備立憲公會請速開國會

光緒三十三年(1907)秋,湖南紳士熊範輿首先上書請開國會。随後,雷光宇以全湘士民名義上書,預備立憲公會成員翰林院侍講學士朱福诜專折上奏,皆力陳開國會之必要。一時間,國會總量成社會熱門話題。立憲派多主張于兩三年内即開國會。光緒三十四年(1908)五月,預備立憲公會副會長張謇以預備立憲公會名義,緻函湖南憲政公會、湖北憲政籌備會、廣東自治會及河南、直隸、山西、安徽、四川、貴州等省立憲派頭面人物,商約齊集北京,懇請清政府速開國會。六月初,預備立憲公會會長鄭孝胥、副會長張謇、湯壽潛等又兩次發出請開國會電,謂“今日時局,外憂内患,乘機并發,必有旋乾轉坤之舉,使舉國人心思耳目,皆受攝以歸于一途,則憂患可以潛彌,富強可以徐圖......決開國會,以兩年為限”。從此揭開大規模速開國會請願活動序幕。

清政府頒布《逐年籌備事宜清單

根據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頒布的憲政編查館拟定之(九年)《逐年籌備事宜清單》規定,法制改革的推行進程依次是:新刑律由修訂法律館、法部在第一年(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共同修訂,第二年(光緒三十五年,1909年)由憲政編查館加以核定,第三年(光緒三十六年,1910年)頒布,第六年(光緒三十九年,1913年)實行;民律、商律、刑事民事訴訟律等法典由修訂法律館從第一年起編訂,第四年(光緒三十七年,1911年)由憲政編查館核定,第六年頒布,第八年(光緒四十一年,1915年)實行。宣統繼位後,清政府在各方輿論的壓力下,縮短了籌備年限,鑒于民律等法典“與刑律同為國家重要之法典,實司法衙門審判一切訴訟之根據,此等法典一日不頒,即審判廳亦等虛設”,因此要求民律等法典應提前至宣統三年(1911年)頒布,宣統四年(1912年)實行。由此,民律等法典原定4年編訂、2年核定的6年計劃驟然縮減至4年。

清政府頒布《各省咨議局章程》

光緒三十四年(1908)六月二十四日,清政府批準了憲政編查館拟定的《各省咨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诏令“即着各省督撫迅速舉辦,實力奉行,自奉到章程之日起,限一年内一律辦齊”。《各省咨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規定:“咨議局欽遵谕旨,為各省采取輿論之地,以指通省利病,籌計地方治安為宗旨。”咨議局通過的議案,需報該省督撫認可,才能生效。如被認為“一、所決事件有輕蔑朝廷情形者;二、有妨礙國家治安者;……‘督撫有權’奏請解散”咨議局。章程頒布後,各省立憲派均忙于張羅咨議局議員選舉活動,暫時把請開國會事擱置一邊。至宣統元年(1900)秋,各省咨議局先後建立,議長大多為各省紳商教育界較有聲望的立憲派人士。

各省代表赴京請開國會

光緒三十四年(1908)六月初,預備立憲公會會長鄭孝胥、副會長張謇、湯壽潛電請召開國會後,各省紳、商、學界代表紛紛赴京,請速開國會。先是湖南代表到京,催問都察院何以不将雷光宇以全湘士民名義寫的請願書轉遞清朝廷。随後,河南、江蘇、安徽請願代表聯翩而至,一封封請願書投進都察院。清政府于七月十七日查禁積極鼓動開國會請願的政願社,嚴拿其成員,企圖殺一儆百,但京師請願人員更是絡繹不絕。七月中下旬,直隸、京師、八旗代表連日上書。吉林、山東代表接踵進京。在京已遞請願書的各省代表,又聯合上書憲政編查館。此後,山西、浙江代表也到北京,在京山西籍官員驅車乘轎往正陽門車站迎接本省代表,聲勢頗大,哄動京師。湖廣總督陳夔龍、兩江總督端方、清駐德公使孫寶琦等也先後上奏清廷,請開國會,或者速定開國會的期限,以免人心沸騰。

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

光緒三十四年(1908)六七月間,各省紳、商、學界代表、預備立憲公會成員紛紛到京請速開國會,外省部分封疆大吏也具奏附和,清統治者被迫于八月初一日,頒布《欽定憲法大綱》,核準憲政編查館拟定的九年為期,逐年籌備憲政,期滿召開國會的方案,以此平息一浪高過一浪的速開國會請願。這個大綱的主旨,并不是賦予臣民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力,而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至高無上的君權。在大綱中明文規定“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遠尊戴”;“君上神聖尊嚴,不可侵犯”;皇帝總攬國家立法、行政、司法大權;統率陸海軍;親自裁決對外宣戰、媾和、簽訂條約等外資事項,議院不得議決或參預等等。實質是假立憲之名,強迫國民繼續忍受君主專制制度。

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相繼病死

光緒三十四年(1908)三月以後,自戊戌變法失敗即喪失權柄與自由的光緒皇帝,因長期抑郁寡歡,且一直患有痨瘵痼症,病情日趨惡化,終于當年十月二十一日心力衰竭而亡。當年九、十月間,慈禧太後亦有咳嗽、肋痛、口渴、舌幹及肢體軟倦無力等症。光緒皇帝病逝之後,慈禧太後開始不思飲食,翌日午時,太後方飯,忽然暈去,為時甚久。醒後,太後自知末日将至,遂急召光緒皇後、監國攝政王,重新發布懿旨,賦予攝政王載沣有裁定政事之權。末刻,慈禧太後死于中海儀鸾殿。

溥儀登基

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中旬,光緒皇帝病入膏肓,禦醫已下“恐将猝脫”診斷。慈禧太後遂于福昌殿召見軍機大臣張之洞、世續、醇親王載沣商議立嗣。慈禧太後欲立溥儀繼嗣,其生父載沣為監國攝政王。張、世怕出現光緒皇後垂簾聽政局面,主徑立載沣。慈禧太後以為同治、光緒已是兄弟相繼,再立載沣,三代均兄弟傳承,史無前例,定立溥儀。二十日,正式谕诏載沣為監國攝政王,其子溥儀入宮讀書。二十一日,光緒皇帝死于瀛台涵元殿,慈禧太後頒懿旨以溥儀為嗣皇帝。次日,慈禧太後亦病死。二十五日,載沣等定建元年号為宣統。十一月初九日,舉行溥儀登基大典。先由載沣抱着在中和殿接受侍衛大臣們叩拜;續而由載沣扶着坐在太和殿龍椅上接受文武百官朝賀,定三十五年為宣統元年。

袁世凱罷職回籍

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十八日,清廷頒布谕旨,罷袁世凱職,命其回籍養病。庚子之役後,袁世凱屢獲升遷,并通過訓練新軍,開辦軍事學堂,使京畿一帶六鎮新軍都控制在他的親信黨徒中,同時袁買通權臣奕劻,巴結慈禧太後,逐漸成為政治上炙手可熱的人物。立憲運動聲勢日漲之時,袁又觀測風向,附和立憲。清政府宣示改革官制之後,觊觎内閣副總理地位,企圖進一步左右朝政。袁氏所作所為,引起朝廷内守舊派的不滿,也深為滿族王公貴族的忌恨,溥偉、載沣、載澤、鐵良、良弼、善耆等少壯貴胄,更急于削弱袁世凱權勢,将國家政權集中在自己手中。光緒皇帝、慈禧太後相繼死後,少壯貴胄們便迫不及待地要将坐擁重兵,勾通宮闱的袁世凱鋤掉。載沣、載偉、載澤等本欲将袁殺銕,但奕劻、世續、張之洞等軍機大臣力言不可,認為如此作法,可能導緻北洋軍被逼采取行動,禍起蕭穑;西方列強也将出面幹預。于是,十二月十八日清廷發布谕诏,謂“袁世凱現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命其“回籍養病”。谕诏下發當日早晨,袁氏已知罷斥經過,異常驚恐,怕還有後命,慌忙由張懷芝保駕,微服逃到天津直隸總督楊士骧處。後經奕劻、世續等能風,保其無事,才返京晉見攝政王,“謝恩”辭行。二十二日,袁倉皇出京,先在河南衛輝住數月,後于宣統元年(1909)四月遷到京漢鐵路經過的彰德,購下原天津鹽商何炳瑩一座别墅,改建擴充,定名養壽園居住。他在園中安設了電報房中,與親信黨徒保持聯系,并寫下“樓小能容膝、檐高與老樹齊,開軒平北疛,翻覺太行”一詩,窺測時機,準備東山再起。

清政府頒布《調整戶口章程》

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初十日,清政府頒布《調整戶口章程》十一章四十條,對全國人口地普查,經一年多調查統計,清政府于宣統二年(1910)六月公布了人口普查結果,當時全國人口為三億二千零六十一萬。

上一篇:博爵咖啡

下一篇:尾崎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