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琵鹭

黑臉琵鹭

鹮科琵鹭屬鳥類
黑面琵鹭是鹮科琵鹭屬鳥類。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黑臉琵鹭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态優雅,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體長730mm左右,略小于白琵鹭。形狀與白琵鹭極相似,主要區别為嘴主要為鉛黑色。分布于東北、貴州、湖南、浙江(旅鳥);台灣、福建和廣東沿海一帶(冬候鳥);偶見于海南。黑臉琵鹭屬全球瀕危物種,2021年黑臉琵鹭全球同步普查共調查到5222隻。2021年2月,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将黑臉琵鹭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
    中文名:黑臉琵鹭 拉丁學名:Platalea minor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今颚總目鹳形目 亞目: 科:鹮科 亞科: 族: 屬:琵鹭屬 亞屬: 種:黑臉琵鹭 亞種: 分布區域:見于東北、貴州、湖南、浙江(旅鳥);台灣、福建和廣東沿海一帶(冬候鳥);偶見于海南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形态特征

全身羽毛白色,頸部具黃棕色環,胸部稍沾些淡黃色。額、圍眼部、下颏裸露。皮膚黑色。白頭頂至後枕具明顯的白色羽冠,稍沾些黃色。飛羽白色,羽軸白色。嘴黑色。腿的裸露部分,跗蹠和趾等均黑色。n

長像與白琵鹭極為相似,在野外常常會把它們弄混。它的體形比白琵鹭略小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夏季時,後枕部長有很長的發絲狀桔黃色羽冠,項下和前胸還有一個桔黃色的頸圈。虹膜為深紅色或血紅色。嘴全部都是黑色,不象白琵鹭嘴的前端為黃色,形狀也是長直而上下扁平,呈琵琶狀。黑色的腿很長,胫的下部裸露,适于涉水行走。與黑色部分僅限于嘴的基部的白琵鹭明顯不同,它的額、臉、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也都呈黑色,并與黑色的嘴融為一體,故名“黑臉琵鹭”。

分布地區

在國外見于亞洲東部的日本、朝鮮、韓國和越南等地,在中國分布于北京、内蒙古、遼甯、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山東、湖南、廣東、香港、廣西、海南、貴州等地。其中可能繁殖于東北的中部,越冬于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廣東、香港、海南、福建、台灣等地,遷徙時經過其他地區。

生存習性

黑臉琵鹭一般栖息于内陸湖泊、水塘、河口、蘆葦沼澤、水稻田以及沿海島嶼和海濱沼澤地帶等濕地環境。它們喜歡群居,每群為三、四隻到十幾隻不等,更多的時候是與大白鹭、白鹭、蒼鹭、白琵鹭、白鹮等涉禽混雜在一起。

它們的性情比較安靜,常常悠閑地在海邊潮間地帶、紅樹林以及鹹淡水交彙的基圍(即蝦塘)及灘塗上覓食,中午前後栖息在蝦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紅樹林中。

覓食的方法通常是用長喙插進水中,半張着嘴,在淺水中一邊涉水前進一邊左右晃動頭部掃蕩,通過觸覺捕捉到水底層的魚、蝦、蟹、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和水生植物等各種生物,捕到後就把長喙提到水面外邊,将食物吞吃。

飛行時姿态優美而平緩,頸部和腿部伸直,有節奏地緩慢拍打着翅膀。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每年的5~7月,但常常3~4月就來到繁殖地區。它們營巢在水邊懸崖上或水中小島上,常常二、三對一起在臨水的高樹上營巢。巢的形狀像一個盤子,主要由幹樹枝和幹草等構成。

每窩産卵為4~6枚,卵是長卵圓形的,白色,上面布有有淺色的斑點,孵化期大約需要35天。新出生的雛鳥全身被有絨羽,除眼周外臉面并不呈黑色。

育雛期間,雛鳥靠親鳥捕捉貝類、小魚、小蝦等食物來飼喂,一個月後即能離巢出飛,與親鳥一起活動,練習捕食等。幼鳥長大以後,随親鳥于10~11月離開繁殖地,前往越冬地。

上一篇:鸺鹠

下一篇:豬婆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