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颡魚

黃颡魚

鲿科黃颡魚屬動物
黃颡魚是淡水養殖名優品種,無鱗,肉質細嫩,無肌間刺,味道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1]多栖息于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處,營底栖生活,尤其喜歡生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且腐殖質多和遊泥多的地方。具有适應性強、養殖範圍廣、群體産量高等特點。[2]體長123-143mm,雜食,主食底栖無脊椎動物,食物多為小魚、水生昆蟲等小型水生動物。[3]分布于老撾、越南、中國、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在中國分布于珠江、閩江、湘江、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龍江等水系。
    中文名:黃颡魚 拉丁學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别名:黃辣丁、黃姑子、黃沙古、黃角丁、刺黃股、昂刺魚、昂公等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輻鳍亞綱 目:鲇形目 科:鲿科 屬:黃颡魚屬 種:黃颡魚 亞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Richardson,1846 保護級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外文名:Banded Catfish

形态特征

背鳍條Ⅱ-6~7;臀鳍條16~20;胸鳍條Ⅰ-7~9;腹鳍條6~7。鰓耙13~16。

體長為體高的3.1~4倍,為頭長的3.6~4.5倍,為尾柄長的6.2~7倍,為前背長的2.5~2.6倍。頭長為吻長的2.9~3.2倍,為眼徑的2.9~3.8倍,為眼間距的2.1~2.6倍,為頭寬的1.3~1.4倍,為口裂寬的2~2.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1~2倍。

體延長,稍粗壯,吻端向背鳍上斜,後部側扁。頭略大而縱扁,頭背大部裸露;上枕骨棘寬短,接近項背骨。吻部背視鈍圓。口大,下位,弧形。颌齒及腭齒絨毛狀,均排列呈帶狀。眼中等大,側上位,眼緣遊離;眼間隔寬,略隆起。前後鼻孔相距較遠。前鼻孔呈短管狀。鼻須位于後鼻孔前緣,伸達或超過眼後緣;颌須1對,向後伸達或超過胸鳍基部;外側颏須長于内側颏須。鰓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鳔1室,心形。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鰓耙短小。

背鳍較小,具骨質硬刺,前緣光滑,後緣具細鋸齒,起點距吻端大于距脂鳍起點。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後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臀鳍基底長,起點位于脂鳍起點垂直下方之前,距尾鳍基小于距胸鳍基後端。胸鳍側下位,骨質硬刺前緣鋸齒細小而多,後緣鋸齒粗壯而少。腹鳍短,末端伸達臀鳍,起點位于背鳍基稍後的垂直下方,距胸鳍基後端大于距臀鳍起點。肛門距臀鳍起點與距腹鳍基後端約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圓,上、下葉等長。

活體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漸淺黃色。沿側線上下各有一狹窄的黃色縱帶,約在腹鳍與臀鳍上方各有一黃色橫帶,交錯形成斷續的暗色縱斑塊。尾鳍兩葉中部各有一暗色縱條紋。

性别鑒别:黃颡魚的性别主要可以從第二性征加以鑒别,雌體腹鳍後面依次是肛門、生殖孔和泌尿孔,其中後面兩孔靠得很近。性成熟的雌親魚體形較短粗,腹部圓而飽滿,且富有彈性,将雌親魚從背部向上托起,外觀上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卵巢輪廓,生殖孔明顯,紅腫略外突。雄性個體腹鳍後面依次是肛門、生殖突,生殖突末端的開口是洩殖孔。性成熟的雄親魚個體一般大于雌親魚個體,在臀鳍前肛門後有明顯的0.5~0.8厘米生殖突起,呈乳頭狀,略顯紅色。

栖息環境

黃颡魚多栖息于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處,營底栖生活,尤其喜歡生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且腐殖質多和遊泥多的地方。

生活習性

社會行為

白天潛伏水底或石縫中,夜間活動、覓食,冬季則聚集深水處。适應性強,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可生存,甚至離水5~6小時尚不緻死。黃颡魚較耐低氧,溶氧2毫克/升以上時能正常生存,低于2毫克/升時出現浮頭現象,1毫克/升出現窒息死亡。黃颡魚适于偏堿性的水域,pH最适範圍7.0~8.5,耐受範圍6.0~9.0之間。黃颡魚對鹽度耐受性較差,經過渡可适應2‰~3‰氯化鈉,高于3‰時出現死亡。

黃颡魚生存水溫為1~38℃,低溫0℃時出現不适反應,伏在水底很少活動,呼吸微弱,3天時間出現死亡。高溫39℃出現不适現象。魚體失去平衡,頭朝上,尾朝下,呼吸由快到弱,1天左右出現死亡。在8~36℃範圍内溫度對黃颡魚成活率影響不大,而與生長有較大關系,低溫時黃颡魚雖能少量攝食,但基本不生長,其生長溫度範圍為16~34℃,最佳範圍為22~28℃。水溫對其攝食有顯著的影響,開始攝食水溫為11℃。較低溫度下,黃颡魚攝食率随溫度升高而升高,當溫度上升達到29℃時,黃颡魚攝食率随溫度升高而下降。黃颡魚的最适攝食溫度為25.28℃,攝食率為4.06%~4.36%,試驗溫度26℃時,獲得最大攝食率4.36%。

攝食習性

黃颡魚食性為雜食性,自然條件下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魚苗階段以浮遊動物為食,成魚則以昆蟲及其幼蟲、小魚蝦、螺蚌等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黃颡魚還大量吞食鯉魚、鲫魚等的受精卵。黃颡魚的食譜較廣,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食物的組成有所變化。根據其對101尾黃颡魚胃腸内食物分析,食物種類有幼魚、魚卵、蝦類、水生昆蟲、螺類、水生植物等,其中蝦類出現頻率最高。

黃颡魚仔魚孵出1~3天,體長5.0~8.0毫米,從自身卵黃囊吸取營養,行内源性營養。4天以後卵黃囊基本消失,體長8.1~9.0毫米為仔魚開口攝食階段,主要攝食輪蟲、小型枝角類及桡足類幼體,9.0毫米l以上仔魚完全以外界食物為食,行外源性營養。全長13.1~14.00毫米的仔魚,随魚體生長,口徑增大開始攝食大型枝角類及桡足類和一些原生動物。全長15.1毫米以上的仔魚,則開始攝食更大的動物,如搖蚊幼蟲及寡毛類等。所以黃颡魚仔魚攝食的變化規律為輪蟲(小型枝角類、桡足類幼蟲)一大型枝角類(桡足類)一搖蚊幼蟲(寡毛類)。

雖然黃颡魚的食性較廣,但餌料組成都比較簡單,不同的體長階段都是以1~3種餌料生物為主,而且由浮動生物向底栖動物轉變。

生長規律

黃颡魚屬小型魚類,生長較慢,黃颡魚0+-2+齡為性成熟前的旺盛生長階段,平均增長率較高。特别是1+齡階段生長最快,一般至1+齡大部分性成熟,2+齡全部性成熟,3+齡以後體長相對增長率遞減明顯,但由于性腺的發育,體重相對增長率遞減緩緩慢。

分布範圍

分布于老撾、越南、中國、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在中國分布于珠江、閩江、湘江、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龍江等水系。

繁殖方式

黃颡魚為一年一次性産卵型魚類,在自然條件下有集群繁殖習性。繁殖季節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水溫變化幅度為25~30.5℃。黃颡魚一般在2齡時性成熟,澄湖黃颡魚在1冬齡時也達性成熟,在測定的标本中,最小成熟個體中雌魚體長11.5厘米,雄魚體長13.5厘米,雌魚的性成熟較雄魚早。黃颡魚絕對懷卵量2500~16500粒,平均4000粒,相對懷卵量58.33~77.77粒/克,平均65.71粒/克。黃颡魚的主要繁殖區域在水位淺、底質硬、有一定灘腳、透明度高、水流緩慢、餌料資源豐富、适宜築巢孵化的水域。

雌雄魚的性腺發育節律基本一緻:成熟系數從4月下旬開始急速上升,到5月中旬達最高峰,雌魚為26.8%,雄魚為0.98%。4月中旬以後,繁殖群體中多數黃颡魚的性腺達Ⅳ期,卵子内卵黃大量沉積,大、中、小卵子群明顯可見,精巢乳白色,多分枝,飽滿而亮澤。在繁殖初期,漁獲的雄魚數量較雌魚多,這主要與雄魚性腺成熟較雌魚早相關;在接近繁殖後期,漁獲的雄魚數量較雌魚少,這可能與雄魚有築巢、守巢和保護後代的習性相關。

養殖技術

黃颡魚品種獨特,對生長環境和養殖管理要求相對較高,養殖時必須把握好以下六大措施。

池塘宜深

黃颡魚屬溫水性魚類,生長于水體底層,生存溫度6~38℃,最适宜生長溫度25~28℃,pH值範圍6.0~9.0,耐低氧能力比常規魚類略差。因此,養殖黃颡魚的池塘應符合以下條件。

水深适宜:水體要有一定深度,必須達到2米以上,如果水深不足,光照過于強烈,不适合黃颡魚喜弱光下攝食的生活習性。

水源充足:池塘必須有穩定、充足、無污染的自然水源,要求一年四季都有優質水源供應。

能排能灌:要求池塘有完備的進、排水系統,排灌自如,建有安全可靠的進、排水口,配套建設網具等攔魚設施。

底質良好:要求池底平坦,方便魚類捕撈,池塘底質以沙質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厘米左右。池底必須做到保水及保肥性好,易于培肥。

水質良好:水質要求符合養殖用水标準,黃颡魚喜歡清澈潔淨水質,池水透明度應保持在35厘米以上,水體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動。池塘面積适宜,配備增氧機、抽水機、投餌機、養殖漁船等機械設備。

清塘宜嚴

黃颡魚是無鱗魚,對環境要求嚴格,對許多藥物敏感,必須保持養殖環境優良,水質良好,減少病害。

嚴格清塘:無論是新、舊池塘,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清塘消毒。老池塘應清除過多淤泥,保留底泥10厘米左右,新池塘要求池底平坦,底泥平整。選擇晴好天氣,采取幹法清塘消毒,每畝使用生石灰150千克,均勻撒入池底後,用鋤耙勻,使池底泥土與生石灰充分混合,以便徹底殺滅池中病原體、寄生蟲等。

适時注水:清塘消毒7~10天後,池底經過充分曝曬,殺滅各種病原體後,注入優質養殖用水,進水口必須設置相應目數的篩絹進行水體過濾,防止野雜魚、敵害生物及蟲卵進入池内。初次注水80厘米左右,放入小魚蝦進行試水,确保安全後,可将池水加至2米以上,準備放養黃颡魚種。

施足基肥:魚種放養前,根據池塘水體情況,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按每畝150~200千克用量施用發酵腐熟過的有機糞肥,全池均勻潑灑,以培育水體浮遊生物。

放養宜早

黃颡魚屬小型魚類,生長速度較一般魚類慢,因此要注意科學放養。

提早放養:适當延長養殖周期,提高養殖産量。黃颡魚放養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但各地氣溫不同,隻有氣溫條件允許,水溫穩定在10℃左右,才可放養,以人為延長生長時間。

魚種優質:市場上黃颡魚品種較多,如瓦氏黃颡魚、江黃颡魚、岔尾黃颡魚等,還有近年繁育的全雄黃颡魚。無論何種品種,放養時必須要求出自正規的黃颡魚良種繁殖場,盡量選擇人工繁育的優良魚種,既可保證品種的純度和生長速度,也可提高成活率。

規格宜大:魚種規格大,體質相對較好,生長相對較快,因此市場上大規格黃颡魚種頗受歡迎。一般要求個體規格在10~15厘米,體重15~35克為宜,盡量放養30克/尾以上的大規格魚種。四是密度合理。魚種的放養密度,必須根據養殖條件、養殖方式、餌料供應、魚種規格和管理水平等情況靈活掌握,力求适當,放養過少則魚池利用率不高,效益不明顯;放養過多則生長緩慢,病害多發。若主養黃颡魚,一般每畝可放養15~35克/尾的魚種2500~5000尾,規格較大時可适當稀放,同時可搭配鲢、鳙魚種200尾左右,調節水質。如果采用混養模式,可以将黃颡魚套養在其它養殖池内,每畝可套養30克/尾以上的黃颡魚100~150尾。魚種入池前使用5%食鹽水溶液浸體消毒10~15分鐘,防止将病原體等有害生物帶入池塘。

投喂宜精

黃颡魚為雜食性魚類,常處水體下層,喜在夜間覓食。投喂時必須注意以下要點。

餌料精細:黃颡魚對餌料中的蛋白質和餌料質量要求較高。投喂全價配合飼料,要求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在35%~45%,粗脂肪5%~8%。人工配合飼料可參用以下配方:魚粉30%~40%,豆餅20%~30%,菜餅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誘食促長添加劑2%~5%。配合飼料應采用正規飼料廠家生産的專用配合飼料,以确保營養成分和飼料質量。

馴化訓練:天然野生黃颡魚,喜晝伏夜出攝食,故必須經過馴食訓練,使其适應白天攝食,一般需要馴食1周左右。馴化時配以固定的投餌信号如敲擊飼料桶,進行定點、定時投飼訓練,先用魚餌沿池邊潑撒吸引魚種,連續2天左右待魚種陸續遊來攝食,再慢慢添加人工飼料拌入餌料中,定點投到水池固定地點,最後使黃颡魚養成定點、定時攝食習慣。

合理投喂:黃颡魚因個體小,攝食慢,投喂時應注意“盡早開食、少喂多餐”,根據天氣、水溫、水質等情況科學投料,使黃颡魚盡早采食生長。4月前後,可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3%;5~9月,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5%;10月後,随天氣轉涼,魚體增重,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2%。

病害宜防

黃颡魚抗病力較強,如能按要求控制水質,做好常規消毒和預防工作,一般很少發生病害。

以防為主:黃颡魚屬無鱗魚,對常用藥物耐受能力不及其它魚類,因此在病害防治中要貫徹“以防為主”方針。在投放、運輸、養殖過程中避免損傷魚體,嚴防初春、秋冬低溫季節感染水黴病。

定期消毒:每半月可用生石灰調節改善水質,還可使用氯制劑進行水體消毒。定期投喂藥餌預防疫病,每月使用土黴素、大黃、闆藍根等中藥拌料投喂預防。高溫生長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類藥物,以防細菌性疾病。

有病早治:黃颡魚常見病害有水黴病、細菌性爛鰓病、水腫病、腸炎病、小瓜蟲病等。一旦發生疾病,要及時診治,盡早盡快對症用藥。治療時盡量使用高效、低毒的綠色漁藥,嚴禁使用敵百蟲、高錳酸鉀等敏感藥物。

管理宜緊

黃颡魚相比常規魚類,耐低氧能力較差,且個體纖小,容易受驚,對養殖管理要求較高。

水質調節:黃颡魚喜歡清新的水體環境,需要時刻保持水質清新,水體透明度要求達到35厘米以上。因此,必須定期換水。5~6月,每月換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左右;7~9月,每半月換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厘米左右,全年保持水深在2米左右。

适時增氧:養殖池塘要求配備增氧機等設備,根據天氣、水質情況科學開機增氧,晴天堅持淩晨和午後開機1小時,陰雨、悶熱天氣要提前增氧,增加開機次數和時間,使水體溶氧濃度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

強化管理:堅持日夜巡塘,觀察魚群采食、活動及生長情況,發現隐患及時排除。盡量減少行人、獸類等進入養殖區驚擾魚群,以免發生應激反應。

保護現狀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主要價值

黃颡魚屬小型淡水名特優水産養殖品種。

相關報道

2021年上半年,揚州再添三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标志商标,分别是“安豐蔔頁”、“寶應黃颡魚”和“寶應鳜魚”。

上一篇:斑節對蝦

下一篇:對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