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頰山雀

黃頰山雀

雀形目山雀科鳥類
黃頰山雀(學名:Parus spilonotus)小型鳥類,體長12~14厘米。頭頂和羽冠黑色,前額、眼先、頭側和枕鮮黃色,眼後有一黑紋。上背黃綠色、羽緣黑色,下背綠灰色(西藏亞種) ,或上背黑色而具藍灰色軸紋,下背藍灰色 (華南亞種) 。颏、喉、胸黑色并沿腹中部延伸至尾下複羽,形成一條寬闊的黑色縱帶,縱帶兩側為黃綠色 (西藏亞種) 或藍灰色 (華南亞種)。相似種綠背山雀頭無羽冠,臉白色;黃腹山雀臉白色,下體無黑色縱帶。區别甚明顯,野外不難識别。常見于中國西藏南部及雲南極西部(指名亞種)和南方省份(華南亞種)的開闊林,高可至海拔2400米。
    中文名: 拉丁學名:Parus spilonotu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鳥綱 亞綱: 目:雀形目 亞目: 科:山雀科 亞科: 族: 屬:山雀屬 亞屬: 種:黃頰山雀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黃頰山雀 别稱:花奇公、催耕鳥 分布: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廣西、湖南以至雲南、北抵貴州、四川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産地在福建挂墩 命名人及年代:Bonaparte,1850 英文名:Yellow-cheeked Tit

外形特征

雄性成鳥:額基、眉紋、眼先、頰、耳羽和頸側前部概鮮黃色;額、頭頂和羽冠以及自眼後以至頸側後部呈金屬亮藍黑色;後部冠羽先端黃色;後頸具1塊鮮黃色斑;上背黃綠,羽緣黑色,外觀呈若幹黃綠色點斑,下背綠灰色;腰鉛灰沾黃綠色;尾上覆羽暗藍灰色;尾羽黑色而具白色羽端,外(甲+羽)緣以藍灰色,最外側l對尾羽的外(甲+羽)白色;飛羽黑色,初級飛羽除第l、第2枚外,基部白色,外(甲+羽)具藍灰白色的羽緣;次級飛羽外(甲+羽)藍灰色,羽端綴白;三級飛羽外緣藍灰色,具寬的白端;

 雌性成鳥:上體與雄鳥相似,但羽色較暗,不如雄鳥輝亮;颏、喉和胸呈污黑色,微綴黃綠色狹緣;腹部中央的黑色縱帶不如雄鳥顯著。 幼鳥:似雌鳥,但背部不具黑色羽緣;喉、胸和腹部中央非黑而呈黃綠色,羽基黑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暗藍鉛色;爪黑褐色

栖息環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人工林和林緣灌叢等各類樹林中,也出人于山邊稀樹草坡、果園、茶園、溪邊和地邊灌叢和小樹上。

生活習性

黃頰山雀常光顧紅樹林、林園及開闊林。性活躍,多技能,時在樹頂時在地面。成對或成小群。常栖息在山區和平原林間,在闊葉林和針葉林中都能聽到它們清脆的叫聲,夏季他們最高可以分布到海拔3000米的山區,冬季則向低海拔平原地區移動并結成小群活動。

黃頰山雀的喙尖而細長,是典型的食蟲鳥,據中國鳥類學者的研究,黃頰山雀的食物中昆蟲所占的比例高達74.14%,而其他節肢動物,如蜘蛛占22.91%,它們取食的昆蟲中以鱗翅目昆蟲最多,其次為鞘翅目昆蟲。冬季以樹皮内的蟲卵為食,對森林的益處極大。

黃頰山雀主要以鱗翅目、鞘翅目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 物。 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也和大山雀等其他小鳥混群。性活潑,整天不停地在大樹頂端枝葉間跳躍穿梭,或在樹叢間飛來飛去,也到林下灌叢和低枝上活動和覓食。

繁殖期4~6月,營巢于樹洞中,也在岩石和牆壁縫隙中營巢,主要由苔藓、草莖、草葉、松針、纖維等材料構成,内墊以獸毛、花、棉花、碎片等。每窩産卵3~7枚,卵白色或灰白色、被有暗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據6枚卵的測量為18mm×14.5mm~18.5mm×15mm。它們對于建窩地點并無過多的挑剔,不論是樹間、石隙、屋檐、牆縫,還是廢舊的鵲巢,隻要能栖身産卵即可。經過雙親兩周輪流孵卵,雛鳥就可破殼而出。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地:

不丹、中國、印度、老撾、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不明來源地:孟加拉。

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四川、貴州、湖南、福建、廣東、香港、廣西、雲南和西藏等地。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在中國各地被描述為常見或稀有物種,在東喜馬拉雅山有局域分布(Harrap and Quinn 1996)。中國種群數量約100~10,000繁殖對(Brazil 2009)。

黃頰山雀在中國種群數量不豐富。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該物種已列入中國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注:第596項 黃頰山雀)

物種飼養

1、黃頰山雀的挑選 盡量挑個體大的,胸寬的,顔色鮮豔的,冠大而豎立的,胸口黑脯大而到底的鳥相對來說性格較親人,易服籠,叫口較多且響亮,原毛和那些條子較長的鳥相對性子大。

2、黃頰山雀的飼料 以粉料為住,不喂顆粒,因為黃頰山雀的消化系統并不是很強,黃頰吃食一般都喜歡細嚼慢咽,粉料相對更加容易消化,喂顆粒特别對新鳥來說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這就是有的黃頰山雀在換食成功後突然死亡的根本原因,飼料以綠豆粉為主,拌以少量花生粉和黃豆粉,若幹雞飼料和雞蛋黃,佐以若幹胡蘿蔔構棘磨粉而成。

一年四季就一種料,感覺效果不錯,面包蟲和小皮蟲都可以喂,每天3到4個,二天喂一次黃瓜,新鳥不吃黃瓜可以把黃瓜切成長方形快,把粉料塗抹在黃瓜上,幾次後就會吃了,黃頰山雀愛洗澡,一般2到3天洗一次,冬天也可以洗(在南方),黃頰不是太怕冷,一般5度以上就安全,但是新鳥忌冷風吹。

3、黃頰山雀的換毛 野鳥在籠内的第一年換毛對養鳥者來說都是一個關,黃頰山雀的換毛從尾羽開始,然後是身上,最後換頂毛,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會變個秃子,換毛期兩個月左右,換毛期飼養照舊,多給活食,最重要的是多曬太陽,促進血管毛的新生,第一年換毛,身上的顔色并不會淡.2年過後顔色會逐步淡下去,但這和光照有關,常照太陽的鳥顔色可以保持的很好。

4、黃頰山雀的叫口 以山雀本口為主,也拌有急促的嘈叫聲,黃頰山雀叫口差異很大,一般的有5到6個口,我頭像上的那隻可以達到9到10個口,滿嘴紅子口,還會畫眉叫,這可能和野外的學口有關。

上一篇:花臉鴨

下一篇:翠青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