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腹山雀

黃腹山雀

山雀科山雀屬鳥類
黃腹山雀全長約10cm。雄鳥頭部及喉、胸黑色,頭側具大型白斑,枕部有一白色沾黃的塊斑。背藍灰色。[1]飛羽暗褐色,翼上具兩條白色沾黃的翅斑。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體腹面黃色。雌鳥額、頭頂、眼先和背灰綠色,喉、兩頰及耳羽白色,下體淡黃沾綠色。栖息于海拔500~2000m的山地,常結群活動,于高大的針葉樹和闊葉樹上或穿梭于灌叢間,有時與大山雀混群,主要取食昆蟲,也吃植物性食物。4月開始繁殖,在樹洞中營巢,每窩産卵5~7枚,卵白色,具紅色或褐色點斑。
    中文名:黃腹山雀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鳥綱(Aves) 亞綱:今鳥亞綱(Neornithes)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亞目: 科:山雀科 Paridae 亞科: 族: 屬:山雀屬 亞屬: 種:黃腹山雀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黃腹山雀 英文名:Yellow-bellied Tit 二名法:Parus venustulus 分布:華中、華東、華南和東南地區

生活習性

生境:黃腹山雀是一種高山森林鳥類,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針葉和竹林中。

食性:夏季主要以昆蟲為食,冬季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

習性:除繁殖期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時候成群,常成10~30隻的群體在高大的闊葉樹或針葉樹上,有時也與大山雀等其他鳥類混群。整天多數時候在樹枝間跳躍穿梭,或在樹冠間飛來飛去,頻頻發出“嗞、嗞、嗞”的叫聲。

基本資料

中文名:黃腹山雀

拉丁名:Parus venustulus

英文名:Yellow-bellied Tit

物種分類: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颚總目->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屬屬中文名:山雀屬

體型:體重♂10-12g,♀10-14g;體長♂110-112mm;嘴峰♂9.4-10.6mm,♀9.2-10.5mm;翅♂64-69mm,♀62-68mm;尾♂47-55mm,♀49-60mm;跗蹠♂16-18mm,♀16-18mm。

形态描述

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枕至後頸輝黑色,眼先、眼下臉頰至耳羽和頸側前部白色,頸側後部淡棕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橄榄褐色,尾羽暗褐色,外翈羽緣棕色,兩翅覆羽同背,飛羽暗褐色,除第一、二枚飛羽外,其餘飛羽外翈羽緣橄榄褐色。颏、喉和上胸黑色,下胸、腹至尾下覆羽棕栗色或栗紅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棕色。幼鳥和成鳥相似,但黑色部分暗淡無光,不及成鳥輝亮。頰部白斑帶黃。虹膜藍色,嘴黑色,腳鉛黑色。

鑒别特征:小型鳥類,體長11-12cm。額、頭頂至後頸輝黑色,眼先、臉頰至頸側白色,在頭部兩側形成一大塊白斑,在黑色的頭部甚為醒目。上體橄榄褐色。颏、喉和上胸黑色,其餘下體棕栗色。特征明顯,野外不難識别。

地理分布

中國特有種,在華中、華東、華南和東南地區為留鳥,北京地區為夏候鳥。數量較多。

黃腹山雀是中國特産鳥類,分布于中國甘肅西南部,陝西南部秦嶺太白山,四川北部平武、南坪、中部峨眉、寶興、天全、西部康定、西南部美姑、峨邊和湖北西部巴東等地。

種群保護

分布區域狹窄,種群數量稀少,特别是近幾十年來由于森林砍伐,種群數量更趨減少,一些地方也很難見到。屬稀有鳥類,應注意保護。

上一篇:大山雀

下一篇:柑橘鳳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