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

大山雀

山雀科動物
大山雀(學名:Parus major):中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整個頭呈黑色,頭兩側各有一大型白斑,喙呈尖細狀,便于捕食。上體為藍灰色,背沾綠色。下體白色,胸、腹有一條寬闊的中央縱紋與颏、喉黑色相連。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針葉林。性較活潑而大膽,不甚畏人。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邊飛邊叫,略呈波浪狀飛行,波峰不高。主要以金花蟲、金龜子、毒蛾幼蟲、螞蟻、蜂、松毛蟲、螽斯等昆蟲為食,大山雀也喜歡吃油質的種子,如瓜子,花生仁,核桃仁等等,人造的糕點它們也非常喜愛,在北方的冬季,種仁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中文名:大山雀 拉丁學名:Parus major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亞目: 科:山雀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雄性成鳥:額、眼先、頭頂、枕部以至後頸上部呈輝藍黑色,後頸左右兩側各有一道條紋,向下延伸,與颏、喉和前胸之黑色相連接。眼下、頰、耳羽及頸側白色,與周圍的黑色相襯,呈一明顯的三角形白斑。上背黃綠,下背至尾上覆羽藍灰色。上背與後頸的黑色間,隔以狹形白色橫帶。中央一對尾羽藍灰,羽幹黑色;次三對尾羽的内側羽片黑色,外側羽片藍灰色;第五對除羽端具楔形白斑外,其餘内側羽片和外側羽片亦為黑色和藍灰色;最外側尾羽白色,羽幹大都黑褐色,内側羽片除羽端外,綴以寬闊的楔形黑褐色邊緣。

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的外側羽片,除最外側二枚外,均具藍灰色而向羽端轉為灰白色的羽緣;次級飛羽均緣以藍灰,羽端微綴以灰白色;三級飛羽的外側羽片具較闊的灰白色羽緣;覆羽黑褐,外側羽片具藍灰色狹緣,大覆羽更具寬闊的灰白色羽端,相并而成一顯著的橫斑。颏、喉及前胸黑色,微具藍輝。腹部白色,中央自前胸向後至尾下覆羽,具一寬闊的黑色縱帶,有時尾下覆羽的黑斑還擴大呈三角形。腋羽白色。

雌性成鳥:羽色與雄鳥極相似,但腹部中央的黑色縱帶稍細,尾下覆羽的三角形斑不顯。

幼鳥:羽色與成鳥相似,但黑色部分較淺淡,沾褐色,且無金屬反光;遍體的灰色和白色均沾黃綠色;喉部黑斑較小;腹部無黑縱紋,或僅隐約可見;尾下覆羽白,而無黑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紫褐色

栖息環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針葉林,夏季在北方有時可上到海拔1700米的中、高山地帶,在南方夏季甚至上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森林中,冬季多下到山麓和鄰近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人工林和林緣疏林灌叢,有時也進到果園、道旁和地邊樹叢、房前屋後和庭院中的樹上。

生活習性

性較活潑而大膽,不甚畏人。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邊飛邊叫,略呈波浪狀飛行,波峰不高,平時飛行緩慢,飛行距離亦短,但在受驚後飛行也很快。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秋冬季節多成3-5隻或10餘隻的小群,有時亦見單獨活動的。除頻繁地在枝間跳躍覓食外,它們也能懸垂在枝葉下面覓食,偶爾也飛到空中和下到地上捕捉昆蟲。繁殖期鳴聲尖銳多變,為連續的雙聲節或多音節聲音,其聲似‘吇嘿、吇嘿、吇嘿、吇吇嘿、吇吇黑黑’或‘黑吇、黑吇、黑吇、黑’,尤其在春季繁殖初期鳴聲更為急促多變。

分布範圍

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甯、山東、内蒙古東北部和東南部、河北、山西、青海、甘肅、新疆北部、西藏、四川、貴州、雲南、長江流域、浙江、福建、廣東、廣西。

繁殖方式

大山雀繁殖期4-8月,在南方亦有早在3月份即開始繁殖的,但多數在4-5月開始營巢。1年繁殖1窩或2窩,據我們在長白山的觀察,第一窩最早在4月中旬開始營巢,大量在5月初;第二窩6月中下旬開始營巢。通常營巢于天然樹洞中,也利用啄木鳥廢棄的巢洞和人工巢箱,有時也在土崖和石隙中營巢。據鳥類專家找到的8個巢,有7個是在活樹樹洞中,約占總數的87.5%,在土崖石隙中僅有1巢,約占12.5%。巢呈杯狀,外壁主要由苔藓構成,常混雜有地衣和細草莖,内壁為細纖維和獸類絨毛,巢内墊有兔毛、鼠毛、豬毛、牛毛和鳥類羽毛。巢距地高0.7-6米,巢的大小為外徑8-14厘米,内徑5.5-7.5厘米,高5-11厘米,深3-5厘米。

上一篇:黑眉錦蛇

下一篇:黃腹山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