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果

黃晶果

山榄科桃榄屬植物
黃晶果又名雅美果、亞美果、黃金果、加蜜蛋黃果,成年樹高4至16米,葉互生,單葉簇生枝端。花兩性,單生或數朵叢生葉腋處,每結果枝開花20至280朵,漿果卵圓形或圓球形,柱頭宿留,直徑6至12厘米,果100克至600克,大者可達1500克,幼果綠色,成熟時黃色,果皮光滑,革質厚約5毫米。未成熟時有乳汁,果肉乳白色,透明膠狀睬清甜,宜鮮吃或做水果沙拉。[1]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亞綱: 超目: 目:杜鵑花目 Ericales 亞目: 科:山榄科 Sapotaceae 亞科: 族: 亞族: 屬:桃榄屬 Pouteria 亞屬: 組: 亞組: 種:黃晶果 P. caimito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黃晶果

基本介紹

黃晶果為山榄科常綠熱帶果樹,大多為少量或尚未經濟栽培之果樹,部分仍具有發展之潛力。原産亞馬孫河上遊之常綠果樹,分布于安底斯山脈之東,自委内瑞拉、秘魯、厄瓜多爾、千裡達以至巴西均有栽培,巴西、秘魯等中南美洲以外地區較少見,1914年引進美國佛羅裡達南部,發現幼株不耐低溫寒害。

台灣最早約20年前由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王德男主任自新加坡引進,其後屏東科技大學又自菲律賓大學及夏威夷引進大果品系。栽培面積預估已超過100公頃,各地市場均可見到果實販賣。目前中國南方地區已有零星栽培,消費者尚難于市面上見到,物稀為貴之下,銷售價格頗高。

生長特性

黃晶果為熱帶果樹,喜溫暖潮濕之氣候,溫度最好在10℃以上,20-35℃最為适合,雨量在1000-3000mm平均分布者較佳,于終年溫暖潮濕之地生長良好,台灣中部海拔500m以下仍可生長,冬季遇10℃以下溫度可能使葉片黃化落葉,幼株不耐寒害,喜肥沃、排水良好之土壤,不耐積水但微耐旱,土壤pH值在5.5-7.5均可生長。

果實産期

黃晶果産期通常在6個月以上,台灣之主要産期在2~4月及7~8月,品種之間略有差别,亦可經由環刻及灌溉控制生長而全年結果。黃晶果3年生植株年量約6-10公斤,6年生植株年産量約25-35公斤。

果實特色

黃金果(Abiu或caimito)又稱黃晶果、加蜜蛋黃東及愛蜜果等。黃金果口感介于洋香瓜和芒果之間,甜度可達14度,含有豐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鈣、磷、鐵及多種維他命等。果肉乳白色半透明,未熟果有澀味,成熟後甜而具芳香,帶有微粘之乳汁,呈半透明膠質狀,甜度12-15度之間,果肉含水份74﹪,種子1-4枚,夏季果實自開花至采收需60-70天,冬季果實生長期可達80天。果實易遭小昆蟲危害影響商品價值,尤其是以果蠅最嚴重,套袋或網室栽培可有效防止蟲害,尤其果蠅之危害,亦可增加着色及果實美觀。

食用方法

果實自轉黃至全黃約需2-8個星期(依溫度及季節而定),果實于轉黃至全果黃色隻有果梗微綠适合采收期,太早采收近果皮個仍有膠狀液及具有澀味,易粘口;夏天過熟采收者,内部易褐化而不可食,于常溫約可置放2周,于冰箱外皮轉褐,但果肉乳白色呈半透明膠質狀,成熟後甜而具芳香的牛奶味,甜度12-15度之間,果肉含水份74,果實采收後可分為兩半,以湯匙食用,風味極佳,亦可加檸檬汁于果肉中,以防止褐化。果實多供鮮食,亦可制成冰品或冰淇淋。長途運輸果實可于硬熟前采收。

上一篇:中華蟾蜍

下一篇:眼鏡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