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蟾蜍

中華蟾蜍

蟾蜍科蟾蜍屬的兩栖動物
中華蟾蜍(學名:Bufo gargarizans)是蟾蜍科、蟾蜍屬的兩栖動物。雄蟾體長62-106毫米,雌蟾體長70-121毫米。體肥大。頭寬大于頭長。吻圓而高。吻棱明顯。鼻孔位于吻眼之間。鼻間距小于眼間距,上眼睑寬為眼間距的3/5。瞳孔圓或橫橢圓形,黑色,虹彩土紅色。鼓膜、鼓環顯著。上颌無齒。舌長橢圓形,後端無缺刻。無犁骨齒。無聲囊。[1]
    中文名: 拉丁學名:Bufo gargarizan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蟾蜍科 亞科: 族: 屬:蟾蜍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台灣本島以及中國大陸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中華蟾蜍

簡介

非常好養的一種蛙,變态後一生都在陸地上生活,非常容易變異,可變異成多種體色,身體強壯不易得病,一般體長為10到15厘米,雌性更大一些。喜歡活食。雄性在夏天求偶季會鳴叫。

飼養不宜把體型差距懸殊的養在一起,會互相吞食。

亞種

中華蟾蜍指名亞種(學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Cantor于1842年命名。分布于台灣本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河北、山西、黑龍江、遼甯、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地,常見于陰濕的草叢中、土洞裡以及磚石下等。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15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産地在浙江舟山群島。

中華蟾蜍華西亞種(學名:Bufo gargarizans andrewsi),Schmidt于1925年命名,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于甘肅、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等地,主要生活于草叢間或石下。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750至2700米。

皮膚研究

體表不同部位皮膚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結構相同,由表皮和真皮組成。表皮比真皮薄,分為角質層、顆粒層、棘細胞層和生發層,真皮分為疏松層、篩層和緻密層。疏松層内有大量腺體分布,主要是粘液腺和毒腺。粘液腺在表層分布多,并與毒腺相間排列。兩種腺體在形态結構和分泌物性質上有差别,其周圍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色素細胞在表皮之下形成色素層,呈不規則分支狀或塊狀。皮下組織發達,有大的淋巴腔隙。

形态特征

中華蟾蜍體長約100mm左右。頭背光滑無疣粒,體背瘰粒多而密,腹面及體側一般無土色斑紋。雄體通常體背以黑綠色、灰綠色或黑褐色為主,雌體色淺;體側有深淺相同的花紋;腹面為乳黃色與黑色或棕色形成的花斑。

生活習性

中華蟾蜍穴居在泥土中,或栖于石下及草間;栖居草叢、石下或土洞中,黃昏爬出捕食。

中華蟾蜍是捕食田野害蟲的能手,一般是夜間捕食。捕食害蟲種類很多,有蝶類、蝗蟲、蚱蜢、金龜子、蚊、蠅、白蟻,捕食量極大。

産卵季節因地而異,卵在管狀膠質的卵帶内交錯排成四行。卵帶纏繞在水草上,每隻産卵2000-8000粒。

采集蟾酥

蟾蜍有兩大藥用原材部位,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極其珍貴的中藥材。蟾酥就是蟾蜍耳後腺所分泌的白色漿液;蟾衣是蟾蜍的角質層表皮。前者可利用鑷子等硬物從蟾蜍體上刮取,後者可由蟾蜍自然蛻殼獲得。養殖蟾蜍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蟾酥。6-7月是刮漿高峰期,每2周可采1次。先準備好銅制或鋁制或竹制的夾鉗、竹片、大口瓶或小瓷盆、竹簍等工具,後将蟾蜍身上的污漬用清水洗去。

左手握信蟾蜍的後腹部,使耳後腺充滿漿液,用夾鉗适當用力夾裂耳後腺,将流出的白漿裝入容器中。背上疣粒用竹片刮漿。刮漿時忌用鐵器接觸,否則漿液變黑。刮過漿的蟾蜍不要放在水中,要放在潮濕的地上,防止傷口感染。刮出的漿液在12小時内用60-80目尼龍篩絹或銅篩過濾除雜,過濾後的漿液放在通風處陰幹或曬至七成幹,然後放在銅或瓷盆中曬幹制成團酥,也可放在60℃恒溫箱中烘幹。

上一篇:鬥米蟲

下一篇:黃晶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