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縣

黃安縣

湖北省紅安縣的舊稱
黃安縣是湖北省紅安縣的舊稱,解放後因紅安曾是革命的搖籃,又出了上百位将軍,因此正式更名為紅安縣又稱将軍縣,位于鄂東北大别山南麓,鄰接河南省。面積178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43146畝。其中常用耕地面積516662畝,林地面積118萬畝。縣城距武漢80公裡,距黃州130公裡,京九、京廣鐵路聯絡線從縣南穿過。
    中文名:黃安縣 外文名: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中國,中南 地理位置:位于鄂東北大别山南麓 面積:1789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 政府駐地: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紅安縣,将軍縣

簡介

湖北省紅安縣的舊稱。紅安縣又稱将軍縣,原名黃安,位于鄂東北大别山南麓,鄰接河南省。面積178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43146畝。其中常用耕地面積516662畝,林地面積118萬畝。縣城距武漢80公裡,距黃州130公裡,京九、京廣鐵路聯絡線從縣南穿過。

曆史概述

1916年,以秦文卿為首的辛亥革命同志會成員,為反抗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成立黃安革命突擊隊,并于5月24日在雲台山發動武裝起義,翌日晨一舉攻占縣城,繳獲各種槍械30餘條,炸彈100餘枚,沒收官署銀币15000多元,釋放監獄在押人員300多人,開倉放糧,赈濟百姓。不久,突擊隊遭武裝鎮壓。

“五四”運動後,董必武在湖北傳播馬列主義,創建共産黨組織的同時,積極培養黃安旅漢讀書的進步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鄉傳播馬列主義,為在黃安建立黨、團組織奠定思想基礎。1923年冬,中共黃安工作組在武漢中學成立,董賢珏為負責人。1924年初,工作組回縣活動。1925年10月,中共黃安縣特别支部在縣城成立,董賢珏任書記。同年12月,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黃安縣特别支部,雷紹全任書記。1927年3月,中共黃安特支改稱中共黃安地方委員會,鄧用中任書記;4月又改名為中共黃安縣委員會,餘文治任書記。同時成立共青團黃安縣委員會,劉建安任書記。是時,各區均派有黨團組織負責人,在全縣建立了統一的黨、團組織系統。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就是在中國共産黨曆史上有着重大轉折意義的八七會議。會後,湖北省委拟定秋收暴動計劃。“八七”會議精神和省委的指示傳達到黃安、麻城後,兩縣縣委分别舉行會議,決定武裝暴動。10月下旬,省委派人到黃安七裡坪,成立中共黃麻特委和鄂東革命委員會。11月3日,黃麻特委在七裡坪文昌宮召開兩縣黨團活動分子會議,部署暴動前的準備工作,成立黃麻起義行動指揮部,潘忠汝任總指揮。11月13日,起義部隊誓師七裡坪,午夜抵黃安城,經過激戰後生俘國民黨縣長賀守忠。14日淩晨縣城解放。18日,黃安縣農民政府宣告成立,曹學楷任主席。随後建立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潘忠汝任總指揮。

1927年12月5日,黃麻起義解放21天的黃安城被敵占領,革命軍突擊重圍,留少數人就地堅持鬥争,大部分轉戰黃陂木蘭山、黃岡大崎山。1928年1月,鄂東軍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4月初返回黃麻。5月,黃安縣委和第七軍黨委召開清水塘會議,首次提出武裝割據的口号,決定開辟柴山堡地區,創建較穩固的立足點。10月,中共鄂東特委正式成立。12月,鄂東特委建議并創造性地把黃安、麻城、光山、商城、六安等縣劃為鄂豫皖特别區。1929年5月、11月,黨又領導商(城)南起義和六(安)、霍(山)起義,開辟豫東南、皖西根據地。1930年3月下旬,中央派遣郭述申、許繼慎等相繼到達鄂豫皖邊區。随後,根據中央指示正式組建鄂豫皖邊特委和紅一軍前敵委員會。同年6月下旬,成立鄂豫皖邊特别區蘇維埃政府。不久,特别區蘇維埃政府遷入黃安北部,随特委機關一道分别駐箭廠河、檀樹崗一帶。從此,鄂豫皖三塊根據地正式連成一片,黃安成了鄂豫皖根據地的中心區。

1931年1月,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在麻城福田河勝利會合,并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同年11月7日,紅四軍奉命擴編為紅四方面軍,下轄第四軍和第二十五軍,總兵力約3萬人,徐向前任總指揮。是日在黃安七裡坪西門河灘上舉行成立大會,并進行閱兵式。

1931年11月11日,紅四方面軍從七裡坪揮師南下,發起著名的黃安戰役。黃安戰役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掃清黃安城外圍敵據點,切斷守敵通向宋埠、黃陂的交通線;第二步,圍城打援;第三步,總攻。經過紅軍和地方武裝一個多月的英勇作戰,勝利完成第一、二階段戰鬥任務。12月22日入夜總攻開始,激戰半個多小時,殲敵突圍部隊,并攻占黃安城。曆時43天的黃安戰役總計殲敵15000人(生俘約萬人),繳槍7000餘支、迫擊炮10餘門、電台1部,活捉守敵六十九師師長趙冠英、黃安縣民團團總和反動縣長、商務會長等人。黃安戰役結束後,在縣城舉行慶祝會,并根據中央分局的決定,宣布将黃安縣改名為紅安縣,以紀念黃安戰役的偉大勝利和表彰黃安人民的革命鬥争精神。

1932年10月,紅軍主力西移,敵人對鄂豫皖根據地實施第五次“圍剿”,并實行“三光”政策。1933年2月6日,敵八十九師進入天台山,将避入深山的群衆逼至平頭嶺,一次屠殺2000餘人,造成駭人聽聞的“平頭嶺大血案”。1932年11月29日,鄂豫皖省委在檀樹崗召開會議。會議認為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去未歸,急需重建一支紅軍主力,決定以留在根據地的5個紅軍團為基礎,重建紅二十五軍。11月30日,紅軍在檀樹崗南面河灘上集合,正式宣告新的紅二十五軍成立,全軍約7000人,軍長吳煥先、政委王平章。

1937年8月上旬,高敬亭率紅二十八軍及各地便衣隊抵達七裡坪。9月,鄭位三、肖望東率20餘名幹部從延安到達七裡坪,傳達黨中央指示,開展統戰工作,推動抗日救亡活動。10月,鄭位三、高敬亭、何耀榜代表中共與國民黨代表劉綱夫、程汝懷、蔡成等在七裡坪談判,達成國共合作抗日協議。至此,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鄂豫皖邊區正式形成。

1938年1月中旬,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從漢口到達七裡坪,檢查紅二十八軍整訓情況,部署部隊改編和東進抗日工作。2月中旬,紅二十八軍正式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高敬亭為司令員。3月8日,四支隊在七裡坪河灘上召開東進抗日誓師大會。四支隊東進後,留70餘人組成四支隊七裡坪留守處。

1947年9月2日,劉鄧大軍六縱隊十七旅在旅長李德生、政委何柱成率領下從經扶南下到達七裡坪。9月4日,攻克黃安城,次日南下攻打黃陂。10月3日,劉伯承、鄧小平親率主力進駐七裡坪。10月4日,劃歸劉、鄧大軍一縱指揮的中原獨立旅再克黃安城,生俘國民黨黃安縣情報組組長高維鈞、少将軍事觀察員鄭曉軒,斃俘敵官兵500餘人。

1949年4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一二七師先遣隊進入黃安,同縣大隊勝利會合。7日,先遣隊進駐黃安城,黃安縣委、縣人民民主政府由王亮灣遷入城内。至此,黃安全縣解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