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強

黃克強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黃興(原名:黃轸,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字克強,一字廑午,号慶午、競武,革命時期化名李有慶、張愚誠、張守正、岡本義一、今村長藏等。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辛亥革命時期,以字黃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并稱。1916年10月31日,黃興于上海去世。著作有《黃興未刊電稿》《黃興集》《黃克強先生全集》《黃克強先生書翰墨績》刊行。
  • 本名:黃興
  • 别名:
  • 字:克強、廑午
  • 号:慶午、競武
  • 所處時代: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高塘鄉
  • 主要作品:《黃克強先生全集》
  • 主要成就:領導黃花崗起義
  • 外文名:Huang Xing
  • 職業:革命家
  • 畢業院校:武漢兩湖書院

主要影響

組建會黨

組建華興會

黃興所領導的華興會存在的時間雖不長,但其影響卻十分深遠。華興會是中國内地建立的第一個地域性的資産階級革命團體。推動了内地其他革命團體的建立,為全國統一的資産階級革命政黨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中國同盟會

光緒三十一年六月(1905年)7月30日,孫中山和黃興派人分頭邀請各省傾向革命的留學生,到東京舉行建立統一革命團體的籌備會。與會者包括興中會、華興會、光複會以及留日學生中其他團體的部分成員和日本人宮崎寅藏、内田良平、末永節,共計70餘人。會上,确定新成立團體的名稱為“中國同盟會”,以孫中山提議的“驅除鞑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黃興在會上發表演說,慷慨陳述革命大義,并被推舉為同盟會章程的起草人之一。8月20日,同盟會正式成立大會在東京舉行,到會者約百餘人。黃興首先在會上宣讀章程草案30條,經大會讨論修改後通過。章程規定以東京為同盟會本部所在地,本部機構遵循三權分立原則,在總理之下設執行、評議、司法三部。在選舉總理時,黃興提議:“公推孫中山先生為本黨總理,不必經過選舉手續。”

領導起義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夏,黃興赴越南河内,與孫中山商議策劃兩廣起義。黃興冒險去欽州,策動郭人漳起義。起義軍作戰失利,退入兩廣交界的十萬大山,黃興出走越南河内。同年12月2日,黃興派同盟會員黃明堂率領廣西遊勇進攻鎮南關。鎮南關起義爆發後,黃興和孫中山從河内前往指揮。起義軍跟清軍激戰幾晝夜後,終以彈藥缺乏,援軍未到,不能堅守,隻得自動放棄,退入越南境内。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3月27日,黃興率退入十萬大山的會黨部衆和越南華僑等200餘人,組成“中華國民軍南軍”,發動了著名的欽廉上思起義。轉戰于欽州、廉州、上思一帶40多天,大小數十戰,先後擊敗清軍1萬餘,聲威大振。四月初,因勢單力孤,彈盡援絕,黃興等不得不退返越南。适值雲南河口起義爆發,孫中山即電委黃興為雲南國民軍總司令,節制河口起義諸軍。黃興不顧鞍馬勞頓,迅即前往河口前線督師。到河口後,因起義軍内部指揮不靈,調度不動,便決定重回河内,征集舊部組織基本隊伍,然後再赴前線。在返回河内途中,被法警截留,遣送出境。河口革命軍失去統帥,起義又歸于失敗。

宣統二年(1910年)1月,黃興應同盟會南方支部的邀請,赴香港主持策劃廣州新軍起義。2月12日,倪映典等率新軍千餘人在廣州城郊起義。清軍出城鎮壓,倪映典中彈犧牲,起義失敗。孫中山、黃興并不因曆次起義失敗而灰心,決定“集各省革命黨之精英,與彼虜為最後之一搏”。

宣統三年(1911年)4月23日,黃興緻絕筆書對孫中山及南洋同志說:“本日馳赴陣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書此以當絕筆。”4月27日,廣州起義爆發,最後失敗,但在全國起了極大的革命激勵作用。

曆史評價

時人評價萍浏醴起義,清廷朝野上下的極大震驚,清政府集中湘、鄂、贛、蘇四省兵力才将這次起義鎮壓下去後,他們仍擔心中國南方和長江流域“伏匪”“蠢動”,“再起風潮”,“北京官員仍為之戰栗不已。”防城起義發生,兩廣總督張人駿上奏清廷說:革命軍“攻陷防城,戕官焚署,兇焰日張,剿辦愈難措手。”雲南河口起義發生,雲貴總督錫良驚呼:“匪之來,防不勝防,匪之過,剿無可剿,勢成束手,禍已噬臍。”這一次又一次起義使統治者如坐針氈,窮于應付。

袁世凱在親信面前曾自信地評比孫中山、黃興:“孫氏志氣高尚,見解亦超卓,但非實行家,徒居發起人之列而已。黃氏性質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膽小識短,易受小人之欺”。

蔡锷挽聯:“以勇健開國,而甯靜持身,貫徹實行,是能創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驚起揮淚,難為卧病九州人。”

章太炎挽聯:“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馮自由:“世稱孫、黃為開國二傑,克強誠當之無愧矣。”

胡漢民:“黃興是個标準的‘湖南騾子’。更隐藏‘老子不信邪’的脾氣,其雄健不可一世,處世接物則虛衷缜密,轉為流輩所弗逮。先生使人,事無大小,辄日慢慢細細。傳聞耳熟是語,以為即先生生奔馳己之格言。”

李書城:“克強總是個最平實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戰身先士卒,愛護袍澤,做人推誠務實,容忍謙恭,受謗不言诠,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說己之長。”

章士钊:“吾持以論交之武器,在‘無争’二字,然持此以禦克強,則頓失憑依,手無寸鐵。何以言之?我以無争往,而彼之無争尤先于我,大于我……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黃克強!”

後人評價他的詩詞:“蒼涼不讓陸渭南,雄健不讓辛稼軒”;評價他的書法說:“筆力雄健遒勁,氣魄宏大。”

後世紀念

墓址

嶽麓山黃興墓

黃興墓位于嶽麓山雲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墓坐西向東,由三層近百級石砌台階步入墓地。麓山寺後,有石級直達。墓坐西向東,由三層近百級石砌台階步入墓地。墓矗立塔形碑柱,為一整塊四棱形乳白色岩石琢成,高約10米,氣勢雄偉,正面嵌銅制墓碑,上镌“黃公克強之墓”,墓表四周以石基柱圍護欄杆,前有拜台、石凳,地面鋪以花崗岩,整個墓表占地1186.24平方米,是嶽麓山最大陵墓之一。墓的右下方,有黃興墓廬,已加修葺,大廳陳列黃興生平事迹,供遊人瞻仰。院落依山臨池。院内有歇山琉璃頂樓房一棟,陳列黃興生平事迹圖片。

故居

黃興故居

黃興故居位于湖南省長沙縣高塘鄉楊坨村(今黃興鎮)涼塘。故居建于1864年,占地2.05畝,原為兩進兩橫,左右披廈廂房32間的四合大院,現尚存12間。修葺後的故居,陳列有黃興故居簡介,黃興生平事迹介紹以及故居示意圖等。并恢複陳列了黃興和父親黃筱村先生及母親羅夫人生前居室的原貌和什物擺設。

1981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0月對外開放。黃興故居為一所泥磚青瓦平房的民居建築。1981年維修。占地面積約4300平方米。有房屋共12間,包括上堂屋左右正房和下堂屋左右正房及廂房、橫屋過堂。磚木結構,坐西朝東。正門有廖承志題書“黃興故居”門額。門額上端彩繪文房四寶、梅蘭竹菊吉祥圖案,兩端有楹聯一副:“蒙慶受福,長樂永康”。上下堂屋之間辟有天井,正廳前有六扇方格木門為屏,後有退屋,雙坡屋頂,前棟屋脊正中塑福祿壽三星像。故居前臨水塘,後接田垅,左右為鄰居,院内多植橘樹。

上一篇:孔吉

下一篇:尼古拉一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