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白

麥克白

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麥克白(Macbeth)》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創作于1606年。自19世紀起,同《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被公認為是威廉·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由朱塞佩·威爾第于1847年在佛羅倫薩完成譜曲,後又經過多次修訂。《麥克白》的故事,大體上是根據古英格蘭史學家拉斐爾·霍林獻特的《蘇格蘭編年史》中的古老故事改編而成。《麥克白》講述了利欲熏心的國王和王後對權力的貪婪,最後被推翻的過程。[1]
    書名:麥克白 别名: 作者:威廉 莎士比亞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内容簡介

總述

蘇格蘭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将軍,為國王平叛和抵禦入侵立功歸來,路上遇到三個女巫。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和隐語,說他将進爵為王,但他并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軍的後代要做王。

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奪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鄧肯的侍衛,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貴族麥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懼和猜疑使麥克白心裡越來越有鬼,也越來越冷酷。

麥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死,麥克白無一絲難過。在衆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削首的下場。n

麥克白一出場即心懷異志,弑王篡位,為了鞏固王位,又殘暴屠殺人民,使全國血流成河,置社會于混亂,陷人民于水火,可謂與理查三世是同樣的暴君。這樣的暴君,其痛苦與覆亡乃罪有應得。n

第1幕

場景地點,蘇格蘭;英格蘭n

故事發生于11世紀的蘇格蘭。Macbeth(麥克白)及Banquo(班柯)戰勝歸來,經過戰地旁的樹林時遇到3個女巫。第一個女巫稱呼麥克白為葛萊密斯爵士(Thane of Glamis),第二個女巫稱麥克白為考特爵士(Thane of Cawdor),第三個女巫稱他為蘇格蘭國王;班柯雖然不能當統治者,但他的後人會成為國王。女巫預言後随即消失。n

這個時候,國王Duncan(鄧肯)的信差抵達,宣布考德的領主因叛國被處死,國王頒令麥克白繼任。女巫的第一個預言應驗了。n

在麥克白的城堡内,麥克白夫人讀着丈夫的來信,信中談到有關遇到女巫的事。她的野心勃勃,決定不惜一切要扶助丈夫登上王位。國王宣布他會在麥克白的城堡過夜。麥克白夫人慫恿她丈夫乘機弑君篡位。n

國王及貴族成員到臨,國王入睡。麥克白在夫人的催逼下,殺死了國王。麥克白感到非常害怕,陷入失控狀态。麥克白夫人不齒麥克白的懦弱,冷靜地為事件善後,她将國王的血塗在熟睡中的守衛身上,并将兇刀留給他們,企圖嫁禍給守衛。n

翌日,Macduff揭發兇案。城堡内所有人,包括麥克白夫婦,這時候一同唱和,請求上帝為國王報仇。n

第2幕

國王死後,女巫的第二個預言又應驗了:麥克白成為蘇格蘭國王。麥克白開始憂慮着Banquo的子孫會成為國王的預言。麥克白向他的夫人透露,為了穩坐王位,他決定于宴會上殺死Banquo及他的兒子。麥克白夫人着魔似地歡欣起舞。n

在城堡外,一群殺手伺機刺殺前來赴宴的Banquo及其兒子。Banquo似乎意識到大禍将至,他滿心憂慮地唱着“Come dal ciel precipita”。Banquo遇刺身亡,但他的兒子僥幸逃脫。n

在地堡的殿堂上,麥克白迎接賓客,麥克白夫人唱着“Si colmi il calice”。手下向麥克白報告Banquo已經被殺,當麥克白返回餐桌的時候,看到Banquo的冤魂正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麥克白慌亂不已,陷入瘋狂。賓客以為國王瘋癫了,倉皇離開。n

第3幕

在一個黑洞内,一群女巫圍着一個大鍋。麥克白前來尋訪女巫,希望知道更多自己的命運。女巫施展魔法,給麥克白3個隐晦的警示:1)小心提防Macduff;2)任何被女人賦予生命的人都不能傷害麥克白;3)隻在在勃南森林(Birnam Wood)向他移動時,他才會落敗。n

這個時候,Banquo的冤魂及他的8個後代(8個未來的蘇格蘭國王)向他顯現,預示本來的預言将會應驗。恐怖的幻覺令麥克白驚慌倒地。n

在城堡來,麥克白恢複清醒,他和夫人決定鏟除Macduff及Banquo的家族。n

第4幕

一群蘇格蘭難民在英國邊境悲歌國難。遠處是勃南森林。Macduff誓要報複暴君麥克白殺害他的妻兒。Macduff投奔Malcolm(國王Duncan的兒子)的英國軍隊,對抗麥克白。n

Malcolm命令士兵在勃南森林折下一些樹枝作掩護,軍隊前進,看起來就像勃南森林逐步迫近。軍隊誓要從暴君的手中奪回蘇格蘭。n

在麥克白的城堡内,醫師及仆人看見麥克白夫人夢遊,嘗試從手上洗去看不見的血迹(“Una macchia”)。最後,麥克白夫人死于神智錯亂。n

麥克白得悉軍隊已經迫近城堡,但他想到女巫的警示,仍然感到安心。當他接到夫人的死訊時,他顯得漠不關心。n他召集軍隊,并同時看到勃南森林已經抵達城堡之外。兩軍交戰,Macduff趕到和Macbeth決鬥,在殺死麥克白之前,麥克特夫(Macduff)告訴麥克白,他并不是自然地出生的,而是經剖腹從母體取出來的,印證了女巫的預言。n

麥克白死後,Malcolm成為新的蘇格蘭國王。

作品評價

莎劇評論家S·C·波爾曼:在莎士比亞用史料創作的悲劇裡,《麥克白》達到了頂峰。

出版背景

《麥克白》創作1606年,是威廉·莎士比亞創作後期的一部悲劇,取材于賀林謝德的《編年史》。原書中的麥克白是11世紀蘇格蘭的一位王親貴族和名将,由于受到野心的驅使和女巫預言的煽動,将國王鄧肯謀殺。

篡位之後,麥克白受到内心極度恐懼和疑慮的折磨,但為保住王位他實行暴政,濫殺無辜,成為瘋狂殘忍的暴君,最後被鄧肯之子馬爾康率領的讨伐之軍消滅。

莎士比亞在創作《麥克白》的過程中,對《編年史》中的記載作了較大的改動:把年輕的鄧肯改為年老仁慈的君主,讓國王在毫無提防的睡夢中被殺害,把班柯描寫為天性善良、誠實的大将,以突出麥克白的陰險狡詐和殘忍,而原書中的班柯是同謀犯。n

莎士比亞在早期創作中曾宣揚人文主義精神,肯定個性解放。但随着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矛盾日益尖銳,野心家、冒險家、暴發戶使社會風氣腐敗,拜物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已成為社會的毒瘤。

對此,作為人文主義者的莎士比亞不可能不給予關注。在他後期的創作中,可看到他對極端個人主義的鞭笞。

因此,莎士比亞寫《麥克白》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他是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向人們展示個人欲望的無限膨脹和畸形發展必然導緻罪惡、導緻毀滅。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國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

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仆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随着劇團到各地巡回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

他在劇團裡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

上一篇:薄荷花

下一篇:四重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