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子

麂子

哺乳綱偶蹄目鹿科動物
麂(學名:Muntiacus,拼音:jǐ),俗稱麂子,哺乳綱,偶蹄目,鹿科。成體體重16~25千克,體長75~115厘米。腿細而有力,善于跳躍,皮很軟可以制革。通稱"麂子"。中國分布有三種,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數量最少,分布區狹窄,已列為國際一級瀕危動物。
    中文名:麂 拉丁學名: 别名:麂子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 目:偶蹄目 亞目: 科:鹿科 亞科: 族: 屬:麂屬 亞屬: 種:麂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外形特征

麂(jǐ),鹿科的一屬,僅雄麂具短角,角幹向後伸展,角尖麂内彎,不分杈或僅分一小杈,角基部在臉上形成縱棱脊;被毛較其他鹿科動物短而細;四肢細長、蹄狹尖;有大的上犬齒彎曲呈獠牙狀,但較麝、獐的獠牙小;頭骨略呈三角形,淚窩顯著。

分布範圍

現存的麂主要分布在以東南亞為中心,東至中國大陸、台灣、印度尼西亞諸島,西麂至印度、斯裡蘭卡等地的廣大地區;中國大陸,陝西省秦嶺南麓。在浙江省西南山區、香港特别行政區和福建省西北山區(松溪、浦城)也有部分存在。

生活環境栖息于密林、草叢、山地丘陵,有時也進入居民點和農田周圍。

生活習性

麂類是典型熱帶、亞熱帶森林或林緣灌叢種類,主要栖于熱帶雨林、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高山濕性暗針葉林。主要為夜行性,常單獨活動,喜在林緣草坡處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鮮枝嫩葉。通常5~7月産仔,孕期5~6個月,每年1胎,每胎3~5仔,麂類是重要經濟毛皮動物,其皮張是制上等皮革的重要原料,是國家外貿出口的傳統商品之一。

中國種類

中國有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4種。

1、赤麂,又名黃猄。為麂類中最大的1種,赤麂的外形與小麂極其相似,淡棕黃色體毛不染芝麻褐色,這一特征可與小麂區别。此外,赤麂的體型比小麂大很多,體重20-33公斤。赤麂雄體角基部至眼眶的後緣各有一條明顯的黑帶,幾乎形成V形黑紋,體毛棕黃至紅棕色,唯頭頂向後至肩部中央混雜有黑毛,顔色較暗,下颌毛色白灰,胸部至腰部毛淺黃色,腹中線赭褐色。

腋部,鼠蹊和尾腹面白色。頭骨較大,角較粗長,前颌骨後緣與鼻骨相接觸,眶前窩比眼眶小。赤麂為比較典型的熱帶亞熱帶種類,主要分布于我國南部、西南部邊緣各省,目前有8個亞種。

2、黑麂。又稱烏猄,烏金猄。體型較大的麂屬動物,兩性大小相似,體長100cm左右,體重21-26kg。全身暗青灰色,毛尖棕色。額頂兩角之間及其周圍有特别長的棕黃色長毛,故有蓬頭麂或紅頭麂之稱。尾長,約2cm,尾的背面黑色而尾腹面純白色。

黑麂是我國特有種類,未見亞種分化,分布區域狹窄,數量不多。目前已知分布為皖南、浙西和與之接壤的閩、贛部分地區。

3、小麂。又稱小山猄,茅猄。小麂是麂中體型最小的種類,成體12-17斤,雄獸較赤麂角短小,角柄前緣至眼眉上緣有一條明顯的黑線,從頭頂後枕沿頸背至肩部有一條較寬的淺黑線,體背側面毛呈黃褐色,每根毛由黃色、黑褐色、白色三色組成,故在黃色的基底顔色上出現許多黑褐色的芝麻點,據此可與赤麂區别。

頭骨小,前颌骨後緣不予鼻骨相接觸,眼前窩幾乎與眼眶等大,根據以上特點,可與其他麂區别。小麂是我國特有種類,主要分布于南方近丘山地,範圍廣,數量多。

4、菲氏麂。又稱林麂、烏麂。體重為21公斤。頭部具明顯額腺和眶下腺,額頂有硬簇毛,長約20毫米,體毛黑但棕色明顯,呈褐棕色。腋部及鼠蹊補及腿内側為白色,有一寬闊白色條紋,從腿内側延伸至踵部。

頭骨外形與赤麂相似,但前颌骨後緣在鼻骨前端1/3處接觸,鼻骨的形狀為中間長兩側短,呈倒V形,角的主幹短,僅比眉叉稍長,幾乎像蟹鉗狀。主要分布于雲南金平或屏邊附近,西藏林芝也有報道。

保護級别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别為瀕危(EN)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CITES)Ⅱ

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上一篇:三道眉草鹀普通亞種

下一篇:川滇香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