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頭鹳

鲸頭鹳

鲸頭鹳科和鲸頭鹳屬
鲸頭鹳是一種與鹳科非常相近的大鳥,它是鲸頭鹳科和鲸頭鹳屬唯一的一個種。[1]其别名鲸面鹳、靴嘴鹳、獸步鳥,為鹳形目、鲸頭鹳科、鲸頭鹳屬,僅鲸頭鹳一種。鲸頭鹳是一種大型涉禽,通常身高達1.5米,體重7千克,兩翼展開時寬達2.6米,體羽全灰色,翅寬,腿長,頭巨大,嘴寬大而粗壯,頂端有鈎,形如荷蘭人的木鞋,故得名,被稱為鞋之父。同時,由于其貌不揚,堪稱世界上最醜的鳥類,所以,人稱獸步鳥也是指它。鲸頭鹳生活在非洲東部熱帶地區,從蘇丹共和國到贊比亞的巨大沼澤地區。鲸頭鹳通常單獨生活,領地面積約3平方千米,築巢期一般在旱季就開始,領土意識很強,夫妻聯手保衛,并對天敵或潛在的競争對手的巢進行破壞。國際鳥盟将其保護現狀定為易危鳥類;危害的主要來源是栖息地遭破壞、人為幹擾和捕獵。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 目:鹳形目 亞目: 科:鲸頭鹳科 亞科: 族: 屬:鲸頭鹳屬 亞屬: 種:鲸頭鹳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Could,1850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鲸頭鹳 中文别名:鲸面鹳,靴嘴鹳,獸步鳥 英文名:Shoebill,Whale-headed Stork 分布:非洲中央内陸,主要栖息在尼羅河上遊或東非熱帶人迹罕至的湖泊、沼澤地帶以及在東非的蘇丹和贊比亞等國家

形态特征

鲸頭鹳是一種像鹳的鳥類,體型高大,平均有1.2米高,體重4000-7000克,翼展達到2.6米。大小似白鹳,頭尤其巨大,也是現存頭最大的鳥。長有一張非常有趣、可愛的面部。它那巨大、斑駁的喙部使其顯得更具魅力。

巨大鳥喙看起來就像一個鲸魚的頭部,眼睛位于頭部的前端,和貓頭鷹的眼睛長在同一平面上。喙寬大而粗壯,是世界上最寬鳥喙,寬12厘米,嘴端下彎成勾狀,鳥喙的作用非同小可,不僅尖端尖銳異常,而且周邊也像快刀般的鋒利,能夠穿透鳄魚厚厚的皮膚,并且上下兩片如此夾緊獵物,就像一個工件被夾在鉗工的老虎鉗上。 

全體羽毛為石闆灰色,背部有綠色光澤,尾較短,頭後有短羽冠。外形最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很大的頭和木靴子樣特别厚而大的嘴。不過它的嘴看着很重,其實很輕。雌雄羽毛同色,僅在形體大小上有差别,雌鳥略小。幼鳥多褐色,背部無綠色光澤。鳥喙顔色為黃綠色,虹膜白色至淡黃色,腳黑色。

栖息環境

主要栖息在尼羅河上遊或東非熱帶人迹罕至的湖泊、沼澤地帶。

發現地

自然旅行(Natural High Safaris)為度假者提供前往贊比亞大班韋烏盧盆地沼澤的旅行,這裡是觀鳥者的天堂,栖息着大量這種鲸頭鹳。

生活習性

通常單獨或成對生活,全夜行性。白天隐藏在草叢或葦叢中,黃昏出來覓食,很少有人發現它們。然而人在浮島附近休息時卻可能看到它在濕地上空翺翔,飛翔時姿态像鹭或鹈鹕那樣頭頸彎曲成“Z”形。

不鳴叫(鳴管肌退化),卻能發出像白鹳似的“嗒、嗒”聲。另外,滑翔中也能發出大的響聲。主要以肺魚、六須鲇魚等魚類為食,也捕捉小鳄魚、甲魚、水蛇、蝸牛、青蛙等動物。它身體隐藏在水邊高度适當的茂密的水草叢中,等待捕捉獵物。到了旱季,沼澤幹涸,就掘食潛入泥土中的肺魚,這種鳥笨拙的嘴很适合捕捉魚和青蛙,特别是肺魚和鲶魚。

繁殖方式

鲸頭鹳主要生活在陸地上,隻能作短距離飛行。它生活在沼澤地裡,在那裡它涉水尋找例如象魚和青蛙這樣的食物。鲸頭鹳在陸地上的水生植物上面築巢,并把它們歸攏在一起做成大約3英尺(90厘米)高的土墩。

頭鹳通常單獨生活,領地面積約3平方千米,雨季時繁殖,在烏幹達是4~6月。婚姻方式為一夫一妻制,雌雄二鳥在近水濕地的蘆葦草叢中用樹枝和蘆葦建巢,窩的直徑約1米。卵污白色,雌鳥每次産卵1~2枚,但通常隻育活一隻雛鳥。雌雄交替孵卵,孵化期約30天。雙親共同哺育雛鳥約3個月,三歲性成熟,壽命約36年。

分布範圍

鲸頭鹳分布于非洲中央内陸,主要栖息在尼羅河上遊或東非熱帶人迹罕至的湖泊、沼澤地帶。大多數生活在蘇丹,也分布于烏幹達、贊比亞、剛果、紮伊爾和津巴布韋等地。

分類及保護

鲸頭鹳的分類很有争議,傳統地它被歸入鹳形目,在鳥類DNA分類系統中許多傳統不相關的鳥類全部被收錄入了鹳形目。最近也有些學者使用比較解剖學的方法認為它與鹈鹕比較接近,其他學者則使用生物化學的手段認為它比較接近鹭科。

鲸頭鹳的數量估計在11000~15000隻之間,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将其定為易危物種。危害的主要來源是栖息地遭破壞、幹擾和捕獵。由于十分少見,非洲的許多國家都把鲸頭鹳當作國寶贈送給世界各國的動物園,并發行郵票、貨币來彰顯本國獨有的動物。

亞種分化

它是鲸頭鹳科和鲸頭鹳屬唯一的一個種。無其他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鲸頭鹳的數量,南蘇丹占總量的50%到80%,總數超過5000隻;剛果民主共和國:少于1000隻;贊比亞:少于500隻;坦桑尼亞200-500隻;烏幹達100-150隻;盧旺達超過50隻;埃塞俄比亞50隻;中非共和國偶爾存在;布隆迪和馬拉維數量未知,截止2002年估計總數在5000-8000隻之間。整體數量急劇下降。

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将其定為易危物種。危害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灌溉造成栖息地遭破壞、幹擾和捕獵。由于十分少見,非洲的許多國家都把鲸頭鹳當作國寶贈送給世界各國的動物園,并發行郵票、貨币來彰顯本國獨有的動物。在蘇丹、中非共和國、烏幹達、盧旺達、紮伊爾和贊比亞對該物種提供法律保護,也涵蓋在非洲的礦産和自然資源公約A類。

保護級别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瀕危物種保護級别:Ⅱ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相關文化

在東非國家烏幹達,兇狠異常的鳄魚有一個奇異的天敵,這是一種鳥就是鲸頭鹳,被當地人稱之為“鞋之父”,該種鳥有這個怪名,不是因為它會做鞋,當然也不是因為它“發明”了鞋,而是因為它的鳥喙很像鞋,尤其特别像荷蘭人的木鞋。“鞋之父”鳥是一種大鳥,通常身高1.4米,體重7千克,兩翼展開時寬達2.6米。

它捕食幼小鳄魚的方式也很獨特。它站在水中,将喙靠在胸膛邊,一動不動半天之久,遠處看去,活像一快樹立在水中的紀念碑。沒有經驗的小鳄魚,不知就裡,終于上當,遊到了它的腳下,刹那間,“鞋之父”鳥飛身潛水,然後立即穿出水面,尖喙夾着已經死亡的小鳄魚直上雲天,後又落在一塊岩石上享受美味佳肴。“鞋之父”鳥捕捉鳄魚時極為神速,吃起來卻大費時間。

原來,鳄魚上纏着許多像面條一樣的水草,必須去掉。“鞋之父”鳥在岩石上耐心地翻抖鳄魚,直到水草脫落,這至少需要15分鐘時間。這種鳥主要生活在烏幹達的基奧加湖(Kyoga)。不僅愛吃甲魚,而且連其龜甲也能吞進,消化力之強,令人瞠目。

上一篇:黔金絲猴

下一篇:酸乳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