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人徙越

魯人徙越

漢語成語
魯人徙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魯人身善織履,妻善織缟(gǎo),而欲徙(xǐ)于越。出自戰國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韓非的《韓非子·說林上》。選自《韓非子·說林上》,《淮南子·說山訓》、《說苑·反質》都曾收入。
    中文名:魯人徙越 作者:韓非子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作品出處:《韓非子》 文學體裁:文言文

釋義

意思是魯人身善織履,妻善織缟(gǎo),而欲徙(xǐ)于越。

概況

選自

《淮南子·說山訓》、《說苑·反質》、《韓非子·說林上》都曾收入。

原文

魯人身善織屦(jù),妻善織缟〈gǎo〉,而欲徙〈xǐ〉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履為履之也,而越人跣〈xiǎn〉行;缟為冠之也,而越人被(pī)發。以子之所長,遊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魯人對曰:“夫不用之國,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廣,奈何窮也?”

注釋

1.作者:韓非,戰國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3.善:擅長,善于

4.身:自己,本人。

5.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6.缟:古代的一種白絹,周人用缟做帽子。

7.履:鞋,這裡用作動詞,作鞋。

8.徙:遷徙,搬家。

9.于:到(介詞)(表示方向)

10.或:有的人。

11.跣行:赤腳走路,跣,赤腳。

12.為:是。

13.被(pī)發:被,通“披”;披頭散發。

14.其:作副詞用,同“豈”,難道。

15.冠:帽子。

16.以:憑借,依靠,用。

17.子:您。

18.長:擅長(此處是“所”字結構,後接動詞,構成名詞性結構)

19.無:不。

20.遊:遊曆

21.窮:走投無路

22.引:引進

23.用:使用(它們)

24.其:它們的用處

25.越:春秋時越國,今浙江一帶

譯文

魯國有個人自己擅長編織鞋子,妻子擅長編織白絹,但是想搬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你搬到越國去必定會沒有出路。”魯國人問:“為什麼呢?”這個人回答說:“麻鞋是為了(人們)穿它(走路的),但是越國人光腳走路;白絹(做成帽子)是為了(人們)戴它,但是越國人披散着頭發。憑借你們的專長,跑到用不着你的國家裡去,要想不窮困,怎麼可能?”。魯國人就反問他說:“到了不用我們專長的地方,我們可以引導他們穿鞋戴帽,它們的用途的更廣泛,我們怎麼會貧窮呢?”

虛詞

1.而:表轉折,可是

文言知識

說“其”:“其”作為代詞,相當于“他”“他的”或“那”“那個”,這裡容易理解的。上文“其可得乎”中的“其”,作副詞用,相當于“難道”。它又指“大概”。如“水淹千裡,民其無望焉”,意為大水淹沒千裡土地,百姓大概沒希望了。又指“一定”。如“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意為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期望。

道理

1.做事要從多方面去考慮,若永遠循規蹈矩,就不會有創新。

2.凡做一事,制定行動計劃,必須先做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萬不可純憑主觀,心血來潮,莽撞從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顧客的需要。

3.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須調查研究,分析客觀事實,使自己的主觀願望和專長适合客觀實際的需要;否則,棄己之所長,就會把事情辦糟或者遭受“所長無所用”的困苦。

4.任何技術,如果沒有社會需要,就會失去它的價值。

5.隻憑才能和主觀上的願望、熱情,而不顧客觀條件是不行的,必須是自己的主觀願望和專長适合實際需要,依據客觀可能條件來制定計劃、安排工作。

上一篇:夏蟲不可以語冰

下一篇:樂不思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