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纖維結構不良

骨纖維結構不良

臨床常見的骨發育異常
骨纖維結構不良也稱纖維結構不良(fibrous dysplasia),特點是受累的骨組織逐漸被增生的纖維組織所替代,病變中含有數量不等的骨樣組織或未成熟的骨小梁。[1]臨床上可分為單骨性和為多骨性。常累及颌骨,其他常見發病部位還有肋骨和股骨等。多骨性損害同時伴有皮膚色素沉着和女性性早熟等内分泌異常,被稱為McCune-Albright綜合征。典型的X線表現為病變骨區阻射性降低,呈磨玻璃樣改變,病變與周圍正常骨的界限不明顯。病變區纖維成分較多時,可表現為囊性密度減低區,類似于囊腫或囊性腫瘤。
    中醫病名: 外文名:osteofibrous dyspisia 别名: 就診科室:骨科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骨纖維結構不良 發病部位:股骨和胫骨

概述

骨纖維結構不良是一種以纖維、骨組織類腫瘤樣增生為特點的非遺傳性疾患,又稱為骨纖維異樣增殖症。可表現為單個骨組織或多骨病損,以畸形、疼痛和病理骨折為特點.約3%的多骨病損患者伴有内分泌紊亂,常見為性早熟和皮膚“牛奶咖啡斑”樣病損(McCune-Albright綜合征),極少數可出現肉瘤變。肉眼見病變部位骨膨脹,剖面顯示骨密度變薄,與骨松質之間無明顯界限,骨髓腔被灰白色結締組織代替,從質韌到砂粒樣逐漸移行,可有出血或囊性變,囊内為淡黃色液體。鏡下見疏松的細胞性纖維組織代替正常骨組織,纖維組織背景下可見呈均勻分布、形态不一的骨小梁,這些幼稚的骨小梁彼此缺乏連接,無層闆結構,纖細呈弓形或分支狀,類似O、C、V、W等英文字母的形态。骨小梁的周圍往往缺乏成排的成骨細胞。間質成纖維細胞大小一緻,呈梭形或星形。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中富于血管,有時還可見到骨樣組織、軟骨島、破骨細胞。

病因

骨纖維結構不良的發病原因不明,有人認為是内分沁紊亂所緻,也有人認為是骨的發育異常所形成。但主要可能還是營養不良或個别營養成分嚴重丢失,所引發的骨結構發育不良。本病多發生在青少年。11―30歲為高發年齡範圍。發生部位為一側肢體的多數骨,以胫骨、股骨、颌骨較多見,肋骨、顱骨次之。

疾病病理

病變主要為增生的纖維組織及新生的骨小梁,纖維組織由纖細的梭形細胞構成,骨小梁一般較細長,形狀不規則。

1.大體檢查

病損一般呈膨脹性,外有完整包膜,病理表現在不同病例或同一病例不同病竈的内成分不同而異,有的呈灰紅色,質地柔軟,有的呈灰白色,質地堅韌。有的有砂粒感,有的堅如象牙骨。有的含有數量不等的透明軟骨,也有的為囊性變,囊内含有漿液、血液等不同成分的内容物,外為纖維組織膜。

2.顯微鏡檢查

病損内的基本改變為正常的骨髓組織被增生的纖維組織替代,在纖維結締組織内有化生的骨組織。骨小梁呈纖維骨或編織骨,其基質内的纖維排列紊亂而無定向。一般的病損外緣無成骨細胞包繞,僅在發展快的病損内,編織骨周邊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細胞。病損内有的可見黏液變性,多核巨細胞或軟骨島。有的部位有破骨細胞活動。大量纖維組織增生,其内有骨小梁,周圍有活躍的成骨細胞(HE染色×10)

臨床症狀

骨纖維異樣增殖症多在10歲左右發病,常在青年期就診,伴内分泌紊亂者可在3~4歲發病,甚至在出生後即有症狀。本病可發生在任何骨骼,四肢單發性病變常位于近側骨端,可局限或向骨幹擴散,多發于股骨、胫骨、腓骨和骨盆,常偏于一側肢體;雙側受累者,并不對稱。上肢病變者可同時見于顱骨。軀幹病變可波及數根肋骨和椎體及其附件,肋骨不限于一側肢體。本病以一側上、下肢體為主,對側僅有個别骨受累,也可同時波及顱骨、肋骨或骨盆。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骨病變。症狀的輕重與年齡、病程及受損部分有關,年齡越輕症狀越重。病變早期可存在多年而無症狀,繼而出現疼痛,功能障礙,弓狀畸形或病理性骨折。有些患者以此為首發症狀而就醫,其特點是可由輕度外傷誘因引起,骨折部疼痛、腫脹、功能障礙,很少移位,在制動後大多數可愈合。

骨骼表淺部位的病變可出現畸形或腫塊,如顔面不對稱,上颚突起類似獅面,有時引起眼球突出。脊椎和肋骨受累時,胸部不對稱,局限性突起。四肢長骨受侵時,呈膨脹彎曲畸形,掌跖骨受侵者肢端隆起。深部病變早期很難發現。皮膚色素沉着也較多見,散在腰、臀、大腿等處,偏患側,且以中線為界,呈點狀或片狀深黃色或黃棕色皮斑,有時表淺,不隆起,邊緣呈齒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組織結構與正常皮膚相似。性早熟僅發生在少數骨骼受損較嚴重者,絕大多數為女性,表現為陰道出血,但不是月經,嚴重者在3~4個月即出現,第二性征出現早,外陰變大,乳房發育早,腋毛和陰毛出現過早,偶有智力減低和其他内分泌症狀。軀體半側多個骨骼廣泛病變,皮膚色素沉着伴性早熟者,稱為McCnne-Albright綜合征。

檢查

根據發病年齡、部位等臨床表現,特别是結合顱骨X線表現的特點,可以做出診斷。

實驗室檢查:血中堿性磷酸酶輕度或中度的升高對顱骨纖維異常增生症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其他輔助檢查:X線檢查對顱骨纖維異常增生症的診斷具有診斷性的價值。顱骨平片主要表現為顱蓋闆障内圓形或類圓形透光區,顱底病變表現為骨質緻密增厚。由于正常的骨質被纖維組織所代替,并有骨的增生和有軟骨殘留,所以其表現可多種多樣。大緻可分為三種類型:

1.囊腫型多見于發病早期或顱蓋部位的病變,在顱骨的闆障之間可見大小不等的囊腫樣骨密度減低區,有的表現為多房性,闆障增寬,外闆隆起變薄,而内闆常不受影響。

2.硬化型多見于病變晚期或位于顱底部位的病變,病變較廣泛,常引起顱骨畸形改變,骨質增厚,陰影密度增大呈“象牙質”硬化改變,多見于額骨的眶闆及蝶骨的小翼部位。

3.混合型為囊腫型和硬化型同時存在,多見于顱骨穹隆部,範圍較小者需要與腦膜瘤引起的顱骨改變相鑒别。若為多發性者,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骨骼也能見到上述的類似表現。有軟骨組織存在時,呈雲絮狀或棉團樣陰影。骨組織較多時可呈磨玻璃狀。

X線表現

多累及骨幹及幹骺端。病變骨膨脹變粗、彎曲畸形,骨皮質變薄,無骨膜反應。毛玻璃樣變,多房性囊狀破壞,骨硬化等為典型病變。

核素骨顯像:

核醫學骨顯像雖然對骨骼疾病診斷缺乏特異性,由于OFD在核素骨顯像中的特征表現,因此有很大的臨床價值。特别是對于多骨型OFD的診斷,一次全身掃描,就可全面診斷,使患者的受照劑量大大減少。

顯像特點

1、四肢病變骨骨幹成幹狀放射性濃集,但骨形未見擴大;

2、病變肋骨成條索狀放射性濃集,骨形也不膨大; 

3、面顱骨和髂骨病變成塊狀放射性濃集竈

圖A為一名9歲男性單側多骨型ODF患者,左股骨、胫骨骨幹見異常放射性濃集,但骨幹形狀不膨大。

圖B為一名31歲男性雙側多骨型ODF患者,左側第5、8、9、10、11後肋及右第4後肋均見條索狀放射性濃集。

圖C為一名41歲女性雙側多骨型OFD患者,右側顱骨成單側塊狀放射性濃集竈,右髂骨塊狀放射性濃集竈,多根後肋成條索狀放射性濃集,右股骨和胫骨骨幹放射性異常濃集。

診斷鑒别

1.孤立性骨囊腫

該病多發生在20歲以下者。病損開始于骨幹與骨骺相鄰近的部位,而後随骨骼的成長漸移向骨幹,呈中心性對稱性膨脹改變;病損透明度較明顯;大體标本為單房骨殼,很薄,内有不完整骨嵴,骨壁上有一層灰白色或紅褐色纖維薄膜,内容物為透明液體;鏡下所見内膜為纖維結締組織,血管較豐富,陳舊性可有肉芽、血塊、鈣化點,有時可見骨樣組織或骨小梁。

2.孤立性内生軟骨瘤内生軟骨瘤常見于足、手小骨多發病變,X線片上常見弧形、環形及半環形的不規則鈣化。剖面為硬而有光澤的淺藍白色組織,間有骨化組織或黏液樣組織。鏡下為分葉的玻璃樣軟骨,内有鈣化或纖維骨化組織。

3.骨巨細胞瘤

該瘤絕大多數為單發病變,位于骨端,呈明顯膨脹,單純溶骨性改變,周圍無明顯硬化環。截面見骨腔多屬偏心位,充滿暗紅色或黃色脆弱組織和散在陳舊積血。鏡下為豐富的血管網,充滿形狀一緻的梭形細胞和散在的多核細胞。

4.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此病可引起廣泛的骨質改變,畸形明顯。全身骨質脫鈣,無骨新生或硬化。主要病理改變是骨吸收和纖維瘢痕形成,其内有出血現象,亦有纖細的骨樣組織和骨小梁形成。血清鈣增高,血清磷降低,尿中鈣磷均增加。

治療

可采用刮除植骨術。對有些長骨,如腓骨、肋骨,可作節段性切除。對有畸形者,可行截骨矯形術。病理性骨折可按骨折處理的原則治療。

非手術治療

對于非手術治療國外研究較多的是雙磷酸鹽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通過破骨細胞抑制骨吸收,具體作用機制不詳。帕米膦酸鹽是第二代雙磷酸鹽化合物,為羟乙磷酸鈉,臨床上用其治療骨纖維結構不良,能顯著減輕疼痛,通過對血漿中的堿性磷酸酶活性及尿中羟脯氨酸含量檢測表明溶骨性改變減慢,影像學上有骨密度增加,但原來骨竈并未治愈,并有少數小兒患者出現一過性加重。其療效尚需進一步觀察。

手術治療

根據臨床、X線及病理表現不同,對好發的長管狀骨單發病損可采取以下手術方法:

1.刮除,植骨:适用于病竈較局限,骨質破壞少,骨病竈清除後不影響堅固性者。要求開窗将病變組織刮除幹淨,所遺留空腔予以植骨。開窗大小以能在直視下刮除病竈為準。病竈清除後用生理鹽水沖洗,植入骨塊。

2.截骨,刮除,矯形植骨:适用于範圍廣泛伴有髋内翻的股骨上端病變。患者平卧骨折手術台上,髋後置小枕,大粗隆外側直切口,顯露大小粗隆及粗隆下前外側骨幹,自大粗隆外側肌嵴或其上方向内向下至小粗隆下做截骨,将此區腫瘤分成兩半,然後将下斷端内收外旋,顯出腫瘤内面,在直視下用大小不同的刮匙或彎鑿刮除腫瘤病竈,先刮除近端股骨頸及股骨頭内病竈,再刮除遠端股骨幹病竈,直到在直視下将病竈刮除幹淨。再将遠斷端大粗隆皮質加以修整,使其外展可插入近端大粗隆内,近斷端小粗隆下内側骨皮質亦稍修整,使其可插入遠斷端髓腔中。将遠斷端外展使與近端端互相嵌插,并使頸幹角等于或稍大于正常者。此時下斷端外側骨皮質與近斷端小粗隆骨皮質互相貼近。刮除病變後的空隙已縮小近半。觀察殘存空腔之部位,使嵌插分開。再取同側前骼骨塊,将其植入殘留之股骨頭、頸及股骨幹之空腔中,再使兩斷端嵌插複位,以螺絲釘固定.

預防

1、在洗衣、做飯、編織毛衣、打掃衛生等家務勞動時,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确姿勢,不要過度彎曲或後伸;提拿物品不要過重;手指、手腕用力不要過大。

2、感覺身體關節疲勞時可以泡個熱水澡,舒解一下緊繃的肌肉,或是在酸痛的部位進行熱敷。

3、冬天洗衣服時,最好用溫水,下雪後掃雪,也要戴上棉手套,防止手部受寒。

4、手腕關節做360度的旋轉;或将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來回多做幾次;或将手指反壓或手掌反壓幾下,都可以有效緩解手部的酸痛。

5、對于長期伏案辦公人員來說,應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勢,盡量讓雙手平衡,手腕能觸及實物,不要懸空。

并發症

本病最常見的是并發腱鞘狹窄,肌腱在腱鞘内長時間的機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無菌性炎症,其病理改變主要是腱周組織出現炎性細胞,病變日久可引起肌腱的膠原纖維發生退變,并發腱鞘狹窄。

上一篇:惡露不淨

下一篇:真性尿失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