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吊牌

馬吊牌

古代漢族博戲
馬吊牌,古代中國博戲之一。明代中期出現的中國第一副成形紙牌。對于這個說法,許多人不同意,有的說中國最早的紙牌是唐代葉子戲,但現在經過研究得出結論,唐代葉子戲是一種骰子戲,它的演變隻能成為宣和牌(也稱骨牌,牙牌,天九牌等),至今演變成為川牌,十五湖等以二個骰子點數為花色的紙牌。而馬吊牌的演變至今,成為各地尚在流行的地方紙牌。[1]
    中文名:馬吊牌 外文名: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類型:紙牌 起源時間:明代天啟年間 流行地:中國 分類:遊戲

簡介

古代漢族博戲之一。到明代天啟年間,本來作為遊戲的附屬品籌碼,經過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新的戲娛用具,即馬吊牌。合四十葉紙牌而成。牌分十字、萬字、索子、文錢四門(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4種花色),其中,萬貫、索子兩色是從一至九各一張;十萬貫是從20萬貫到90萬貫,乃至百萬貫、千萬貫、萬萬貫各一張;文錢是從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沒文(又叫空湯)各一張。十萬貫、萬貫的牌面上畫有《水浒》好漢的人像,萬萬貫自然派給了宋江,意即非大盜不能大富。索子、文錢的牌面上畫索、錢圖形。

玩法

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張牌,剩餘八張放在桌子中間。四人輪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擊小。打馬吊牌有莊家、閑家之分。莊無定主,可輪流坐。因而三個閑家合力攻擊莊家,使之下莊。

内容

馬吊牌是40張為一副,40張牌共分為四門,“十字門”,“萬字門”,“索字門”,“文錢門”。這四十張牌分别是:

十字門共十一張,繪有水浒人物像。

尊萬萬貫——天魁星呼和義宋江

千萬——天傷星行者武松

百萬——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九十——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

八十——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七十——地勇星病慰遲孫立

六十——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五十——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四十——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三十——天暗星青面獸楊志

二十——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萬字門共九張,也繪有水浒人物像

尊九萬貫——天遲星插翅虎雷橫

八萬——天空星急先鋒索超

七萬——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六萬——天微星九紋龍史進

五萬——天壽星混江龍李俊

四萬——天貴星小旋風柴進

三萬——天勇星大刀關勝

二萬——天英星小李廣花榮

一萬——天巧星浪子燕青

索子門共9張,不繪人像,僅繪貫錢與形圖

尊九索——自下矗四貫,疊二貫而銳其一

八索——疊二而四之

七索——疊二者三而斜其一

六索——如六水雙繞

五索——如艮卦形

四索——如雙珠環

三索——如品字形

二索——如折足

一索——如股钗

文錢門共十一張,除“尊空沒文”外,亦不畫人像而作象形之圖:

尊空沒文——原貌波斯進寶形,标曰“空一文”,其形全體,而矮足墨靴,或題為“矮

腳虎”以空為尊,反之也。

半文錢——花實各半,或曰“一枝花”,或曰“?客”。

一錢——如太極,自一至九,以所貌大小不以次。

二錢——如腰鼓。

三錢——如幹卦形。

四錢——如連環。

五錢——如五嶽真形。

六錢——如坤卦形。

七錢——如北鬥形。

八錢——如塊玉。

九錢——如三疊峰。

以上40張牌,前三門大小各依其順序,數大則大,數小則小,但是第四門“文錢門”比較特别,即以小為大,數大為小。

這是标準的馬吊牌,一副40張,每種一張。我們有些收藏者收集到一些早期地方紙牌,誤認為是馬吊牌,其實并非是馬吊牌。

演變

在與馬吊牌流行的同時,與馬吊并行的博戲還有鬥虎,扯張的牌戲。但玩法比馬吊簡單,而且所玩的人數也靈活,不一定限定4個人。

1、鬥虎、鬥虎也叫看虎,為明代博戲之一。它實際上是把40張馬吊牌中的“十字門”去掉,但留下“十字門”中的“千萬”,稱“千萬”為“千兵”,以統領其他三門,玩牌時二人或三人均可。鬥虎實際上是馬吊牌的簡化。

2、扯張。扯張也叫“扯三張”(扯三章),“扯五張”(扯五章),它由鬥虎一樣,也是去掉馬吊牌中的“十字門”,保留“千萬”一張。玩扯張的人數比鬥虎還靈活,二人至五人都可以玩。扯張與鬥虎從牌的張數來說是一樣的,都是30張,但因為玩法不同,叫法也不同。

3、默和牌。馬吊牌盛行于明末,到清初逐浙衰落,而代之為興的是默和牌。默和牌每副60張,30種花式,每種二張。實際上是二副“鬥虎”,“扯張”牌而已。因為其牌面也隻有三門,“萬字門”,“索子門”,“文錢門”。玩默和的人數也必須是四人,由于在玩牌時,大家都始終默不作聲,因此叫“默和牌”。

4、碰和牌。碰和牌與默和都是清代盛行的牌戲。碰和牌實際是從默和牌發展而來的。默和牌每副60張。碰和牌在默和牌的60張基礎上,翻培成120張或翻1倍半,成150張。但以120張一副為多。由于碰和牌在玩法上與麻将相似(麻将牌是從碰和牌發展而來的),在玩牌時有“碰”,有“和”,因此叫碰和牌。碰和牌的120張一副成為現在各地地方紙牌的原形。現在地方紙牌有些就是120張一副,有的是150張一副,牌内容與碰和牌一緻,隻不過名稱不叫“碰和牌”了。而有些時區在120張或150張碰和牌基礎上,另加了幾張牌。

因此從馬吊牌的演變發展過程來看,大緻是這樣的流程:馬吊牌→鬥虎→扯張→默和牌→碰和牌(現代地方紙牌)→麻将牌。

上一篇:激光陀螺儀

下一篇:崆峒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