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雲紗

香雲紗

北京稱為靠紗
香雲紗本名莨紗、雲紗,北京稱為靠紗。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由于它制作工藝獨特,數量稀少,制作時間長,要求的技藝精湛,具有穿着滑爽、涼快、除菌、驅蟲、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的特點,過去被稱為軟黃金,隻有朱門大戶人家才能享用。是目前世界紡織品中純植物與礦物染整的絲綢面料。[1]
    中文名:香雲紗 外文名: 别名: 拼音:xiang yun sha 分類:面料

簡介

香雲紗又名“莨花紗”“莨紗”是生織的全真絲提花絞紗織物,下機後先将白坯紗綢練熟再洗水、曬幹,平鋪在空曠草地上,灑(或浸)以薯液(一種茨莨果植物的宿根液,其中含有豐富的膠質),反複灑曬(或浸曬)36~40次後,再用河泥覆于綢面,使覆泥的一面呈黑色,背面呈棕紅色.也有曬涼不覆泥的,綢面則呈棕紅色(且一面深一面淺(因曬制時通過日照把底面莨液抽上正面的結果)).

莨紗經曬莨處理後,成為獨具一格的絲質拷膠衣料,莨紗又稱香雲紗.綢面富有光澤,其色澤的日曬、水洗牢度較好,織物防水性強且容易散發水份.宜制各種夏季便服、旗袍、香港衫,穿着涼快滑爽,耐穿易洗.但是莨紗表面的黑膠耐牢度差,容易脫膠露底,(舊的莨紗衣服一般黑面塗層随着穿着時間的久遠,塗層回逐漸脫落而形成一種古樸的感覺.且塗層脫落後衣服會越來越柔軟.)

莨紗的織造,平紋地上起絞紗點子暗花,且隻在一梭上提織絞針,使這一梭的上下形成兩排紗孔.莨紗花紋幅度很小,全幅共有30個花紋循環.上機時可根據選用提花機的大小,選擇3花、5花、10花的裝造均可,每花内再分成幾個相同的花紋循.

香雲紗的染整是染整工藝,香雲紗的織造也是一門織造工藝.

香雲紗的特點

香雲紗是經線組織為絞紗組織的全真絲織物經曬莨後稱為莨紗,香雲紗主要在胚面上有紗孔,會透氣.香雲紗手感挺爽柔潤,具有防水、防曬,手洗牢度佳,易洗易幹,經久耐穿等特點,是千百年來我跟南方長用的夏季服裝面料,并出口東南亞各國。

曆史

民國20年(1931年)廣州市郊大刀山出土一塊晉朝太甯二年(324年)的麻布,是用薯莨染整過的一面紅一面褐的麻織物,說明當時已有較高的染整技術。

起源民間傳說:珠三角漁民用薯莨浸泡漁網使漁網變的堅挺耐用,漁民在浸泡漁網時衣服上也染上了薯莨汁.日而久之漁民的衣服和他們所在的工作環境河湧的河泥發生變化,漁民覺得衣服浸泡了薯莨汁後衣服也像漁網那樣堅挺再沾染了河泥使衣服發出黑色的光亮.衣服越穿越柔軟耐用.因此漁民在浸泡漁網時也開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珠三角當時到處都是桑基魚塘,人們過着男耕女織的生活.因絲綢面料用久了較易發黃,并易绉,不耐穿.逐漸生産絲綢的農戶将這種漁民浸泡織物的方法,用于浸泡絲綢面料上,這就是莨紗綢染整的前身.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南海開始織造莨綢(平紋織物經曬莨後形成).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番禺市橋鎮開始盛行曬制莨布的手工業生産.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南海西樵民樂儒林村民程家改革标梭平紋機,逐步演變成12片綜小提花機和“啤架機”;清末,又發明了“扯花”機,可織較複雜花紋圖案的品種。每部織機需兩人同時操作,一人在下邊織,一人在花樓上執衢扯花.

民國4年(1915年),因當時盛行的“莨綢”在穿着上比較悶熱而且當時未有現今的印花工藝使莨綢較為單調,南海西樵民樂儒林村程家的程紹江、程炳全、程澤、程周等4人發明了馬鞍絲織提花絞綜,首創出紐眼通花的紗綢,“香雲紗”俗稱“白坯紗”,經過曬莨後的成品稱“莨紗”這是廣東絲織行業具有劃時代意義和深遠曆史影響的創舉.此後,佛山、廣州、順德相繼開辟了生産“白坯紗”和莨紗的工廠、曬場,使珠江三角洲呈現莨紗生産的欣欣向榮局面.與此同時,南海縣民樂各地絲織生産更是各具特色:如程家織紗,潘家織羅,葆美織绫,雲窖、莘湧織綢,華夏、朗心織绉紗,吉贊織孟買綢等.當地居民絕大多數從事絲織業,務農者不多.儒林村程家全族人600餘人,除一人務農外,其餘均以織造紗綢為生.

香雲紗是一種20世紀四、五十年代流行于嶺南的獨特的夏季服裝面料,由于該面料具有涼爽宜人、易洗快幹、色深耐髒、不沾皮膚、輕薄而不易折皺、柔軟而富有身骨的特點,特别受到沿海地區漁民的青睐。随着歲月的流逝,各類新型紡織纖維和紡織産品不斷發展湧現,薯莨紗早已在市場上絕了迹,我們隻能偶爾在老電影如《南海潮》、《紅色娘子軍》等老電影中才能看到它的身影:老漁民、南霸天、老四等人都穿過這種外黑内棕,略帶閃光效果的對襟布扣綢布衫。現在也有一些電視劇中有類似的衣衫,比如《敵後武工隊》中的大漢奸劉魁勝的衣服,粗一看好像是黑面棕色裡子,其實那是用兩層不同顔色面料做的仿香雲紗風格的假薯莨衫。

薯莨紗的生産曆史悠久,南海、順德和番禺是香雲紗主要産地。坊間傳說話在明朝永樂年間其實不實在查閱整個明代織造使都沒有記錄過這個産品,曬莨業應産生在清同光年間當時生産莨綢“平紋織物”薯莨紗應是民國四年1915年7月後開始生産.從那時一直到20世紀初,薯莨紗數百年來一直由民間手工生産,我國第一個工廠化生産薯莨紗的企業是南海西樵人周濟川創立廣東佛山的公記隆絲織廠前身。從本世紀三十年底開始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薯莨紗都是該廠出口創彙的傳統産品,銷售對象主要是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華人、華僑老用戶。建國後曾根據不同的綢坯分别稱為香雲紗(紗組織),和薯莨綢(平紋組織)。其後由于曬莨所用的綢坯種類不斷發展,故而統稱為莨紗綢或香雲紗。至80年代,廣義而言,莨紗綢的坯源已大大拓寬,電力紡真絲細花綢或其他真絲坯綢都可以用來曬莨,後還有用人絲膠織或印花坯綢來曬莨,唯因這些坯綢原料條份細,組織結構細密,表面光潔,印花坯絲坯被化學原料浸染,使薯莨液汁不易充分滲透和粘附于織物結構内,曬成成品後穿着中易産生脫莨,這是與傳統生産的莨紗不可比拟的.

制作工藝

莨紗綢的後整理工藝(曬莨)

1.莨紗綢生産的主要原料

①經過煮練的真、土絲綢.

②薯莨,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長年地下的莖塊,形似芋頭,外表呈紫黑色,内為棕紅色,莖面有刺.主産于兩廣、湖南、浙江,以廣東肇慶綠步、廣西龍州一帶品質為佳.塊莖主要含單甯.将薯莨塊莖經粉碎榨取、過濾後用其汁液以供曬莨.

③佛山地區包括南海順德佛山三水等地的河泥.以灰黑色為佳,但不是生活垃圾廢棄物污染過的淤泥.

2.曬地是“莨紗綢”後整理極為重要的場地.一個曬地的面積可容160疋紗綢(通常18.5米/疋)平攤于草地上,以供曬莨.曬地的多少,當視曬莨生産的規模而定.

曬地表面要平坦,以泥墊底,上鋪極幼的細砂,再在其上密植約1~2厘米厚的青草,要求草身不能過軟,過軟受不了綢疋的壓力而使綢疋與細沙接觸.故多用草身較硬的,俗稱“爬地老鼠”的本土草種為宜.綢疋放在草皮上曬莨時,即可使綢疋保持清潔,又因草類受天地霧露的滋潤,使綢疋在高溫曝曬下有一定濕度,便于充分吸收薯莨水,達到成品柔潤亮澤的效果.此外,選擇曬地應靠近有優質河泥的河湧,便與以後綢疋水洗.這也是曬莨廠廠址選擇的必要條件.

3.主要生産設備

主要生産設備包括薯莨粉碎機、浸液池、大小木桶、木盆、曬莨水的灑桶、煮綢用的銅鍋,浸莨水用的浸水槽,封莨水用的封水槽、竹竿、竹釘、塗泥用的水泥場地以及水洗碼頭等.

4.曬莨的工藝流程和要求及其簡要機理

整個曬莨工藝流程十分繁複,它全部用手工操作完成,是一項繁重的體力勞動.工人即不分晝夜勞作,又受日曬.通常從每年的4月初開始至10月底為一年的曬莨季節.其中,7月份到8月上旬(農曆的小暑、大暑、立秋)由于日照強烈,氣溫過高,所曬紗綢會變硬發脆,因此不宜開工.到8月中旬後複工至10月底收工,11月後因北方幹燥的季候風南下,已不宜于曬莨.

曬莨的主要工藝流程:

綢緞準備→浸莨水1次→灑莨水6次→封莨水6次→煮綢1次→封莨水12次→煮綢1次→封莨水1次→卷綢→過河泥→水洗→封莨水1次→攤霧→卷綢→檢整碼尺→成品入庫。

上述流程中的浸灑封煮水洗等各個過程操作十分繁複,特别重要的是每經一次都要平攤在草地上曬幹.其主要工藝要求如下:

⑴綢緞準備.和一般真絲綢染色準備一樣,首先,綢緞進廠後要開剪成20米左右一段,因莨紗疋長通常要求18.5米,以便曬莨工人一人操作,又便于成品裁剪.每段綢疋兩頭縫制棉織品的穿棒套,便于操作時穿入竹竿,拉動綢疋;綢身兩邊要縫釘攀線,便于綢疋平攤在草地上曬莨時,釘攀線可以套入已按幅寬要求釘入草地的竹釘上,務使綢面平挺勻付地直鋪于草皮上.

⑵浸莨水.把已準備好的綢緞共40~50段放入浸莨水槽中,用最濃的薯莨水(稱“頭過水”)浸過綢面,并不斷用手翻動,使綢疋浸透吸勻薯莨水需時半天.把磨碎的薯莨放于竹籮内浸于第一個槽中得到的汁液稱“頭過水”的竹籮内的薯莨碎浸入第二槽中得到的液汁稱“兩過水”,依次為“三過水”、“四過水”(又稱渣水),浸出的各種薯莨水經過過濾後放入大木桶内備用.

⑶曬莨.取出浸槽中的綢匹,自然脫水後,置于草地上,正面向上平攤,并将釘攀線套入草地上的竹釘,使綢疋平挺,不緻卷邊,曝曬至幹.

⑷灑莨水6次.綢疋曬幹後,用“兩過水”盛入灑桶,灑到綢疋上,并即時用葵葉掃把将綢面上的液汁塗掃均勻曬幹,如是重複6次.

⑸封莨水6次.經過6次灑莨的綢疋已漸成淡棕色.為使薯莨汁液滲透到織物的每一個交織點,把綢疋收起來後,放到特制的封水槽中,用“三過水”的薯莨水浸透綢疋1小時,再放到曬地曝曬,如是重複6次,叫封水.

⑹煮綢.為使綢疋吸收薯莨水均勻,防止交織(織眼)堵塞,将已封過水的綢疋置于大銅鍋中(不可用鐵鍋,因薯莨所含單甯會與鐵鍋中的鐵質發生化學變化),用“三過水”在水溫約45℃~50℃時煮綢4~5分鐘,并不斷用手工翻動,務使煮得勻透,綢疋松身,再自然脫水、曬幹.

⑺封莨水12次,用“四過水”,操作同⑤.

⑻煮綢,用“四過水”,操作同⑥.

⑼封莨水一次用“四過水”,操作同⑤,後将綢疋卷成筒裝.此時綢疋已成半成品.

⑽過河泥(俗稱“過烏”).此工序是曬莨的關鍵,需在日出前進行.首先将河泥均勻攪拌成糊狀,将綢疋正面向上平攤于潔淨的水泥地面上,平塗河泥于綢面,再用刮闆刮勻河泥,使河泥成一薄層敷于綢疋表面,并以肉眼看不到露底為好.塗勻後将綢疋按中軸線輕輕對摺,再由操作人員出力均勻而平穩地将綢疋擡到草地上平攤半小時,保證河泥和薯莨充分接觸起化學反應變烏.

⑾水洗.“過烏”後的綢疋,擡到曬地附近的河湧碼頭水洗,洗滌時應将綢疋從幅寬方向向上下提動,務使綢面清潔滑爽而不留泥污,此時天已放亮,再将綢疋放在草地上以清晨微弱的陽光曬幹.至此,綢面已達到烏黑油潤的外觀.

⑿封莨.最後一次封莨水1小時,目的是使綢面更有光澤,吸色更勻.封莨水後再平攤于草地上曬幹.

⒀攤霧.在連續20~30個小時曝曬後的莨紗,雖然已充分吸收了薯莨液汁,但綢疋手感較硬.因此,要将綢疋在傍晚6時後,再平攤在草地上.此時,日已西沉,草根吸收了地理的水份滋潤到草身,綢疋由此也吸收了草身的水份而軟化.這一過程約40分鐘,叫做“攤霧”.曬莨過程到此已全部完成.整個過程大約需時五天左右.

⒁卷綢、碼尺、整裝入庫.

目前的曬莨工藝是在有經驗的操作工人曆代師承下來的,例如用約100公斤薯莨,粉碎後加入270公斤水成為第一次綢疋浸莨水的液汁(頭過水),而以後的灑、封、煮過程中所用薯莨水的濃度(兩過水、三過水、四過水)完全靠操作工人的經驗來掌握,并視綢面色澤的深淺而調正,不能以“量”值來決定莨、水比例;又如曬、封莨水的次數亦不能作絕對定論,也由操作工人的經驗因天而異、因地而異、因場地而異、因人而異.

曬莨簡要機理:“莨紗綢”的曬莨過程最主要的是真絲織物、薯莨、河泥三者之間的互相結合,互為反應,使織物表面形成一層極薄的黑膠.究其原因,主要是真絲織物中的絲素膠朊多肽鍵和薯莨中所含單甯酚基的氫鍵結合,使綢緞表面形成一種塗層;河泥泥漿中含有高價鐵離子(Fe),這個三價鐵鹽和薯莨中的單甯發生反應後生成黑色沉澱物凝結于綢緞表面.而在整個曬莨過程中絕不可少的陽光則起着“催化”的作用.因此,薯莨河泥草地陽光乃曬莨生産缺一不可的四要素.

“莨紗綢”,這一凝結着多少南方曬莨工人血汗,有着幾百年悠久曆史的傳統衣着用料.它除了廣東珠三角地區外,地球上絕無僅有.

現在曬莨在莨綢産品上已經用現代工業洗水處理不需要攤霧,但傳統莨紗因用現代工業洗水後塗層面會大面積掉落,所以莨紗還要用傳統工藝去完成.因曬制莨紗所用的薯莨含單甯質,莨紗未經洗水,其成品會像生普洱茶那樣越放越好,(莨紗綢面會越放越光亮)但因莨紗是生莨它的包裝方式隻能卷裝,否則其綢面經長時間的折疊會産生裂痕.所以莨紗較适合量身定做衣服,消費者在衣服做好後要經常穿着,用身體上的汗液與其發生反應,使其越穿會越柔軟.通過穿着莨紗會産生裂痕的情況也會消息失,随着穿着的久遠其塗層慢慢脫落,莨紗會展現一種時代的感覺,就像一塊珍藏時光的面料.

發展近況

八十年代後期因穿着習慣的改變莨紗綢的織造與曬莨業大量萎縮,九十年代後曬莨業早已風光不在,隻有的成藝曬莨廠在生産.到了本世紀随着人們對環保的追求同複古的時尚風。特别是從零捌年印花的真絲胚綢用于曬莨加寬了人們對曬莨面料的選擇性,曬莨業重獲生機訂單不斷,曬莨廠也從本世紀的十間左右到本世紀十年代末增加到八十幾間曬莨廠,但因原本的莨紗已經沒有織造所以用以曬莨的已經隻有莨綢(平紋組織)已經沒有莨紗(絞紗提花組織).但從2010年開始曬莨業因為原材料真絲價格不斷上漲和因過渡的發展開始飽和,很多曬莨廠也開始接不到訂單.

香雲紗之所以面臨如此的境況,主要是現今行業的經營者隻從規模出發去發展行業,使産量不斷增加,其實莨紗綢是一種有特色的傳統性面料,産量無序的增大必然會影響它的特色性.另一方面從市場複蘇開始就沒有真正的香雲紗莨紗出現過,因香雲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經消失現在大家都說香雲紗涼爽,但現在的莨綢面料因面料組織密度高隻有香雲紗的風格而沒有香雲紗的舒适,消費者穿着後感到悶熱開始對這種稱為香雲紗的莨綢面料的舒适性産生懷疑.

直到2010年一名熱愛曬莨業的從業者冼達峰,在香雲紗原産地南海開辦一間名為蘇莨記的曬莨廠從織造到曬莨從新做出莨紗真正的香雲紗.(最初的香雲紗)希望将這種佛山傳統而富有地方特色的面料傳承下去.

清洗

香雲紗的洗滌方法:30度以下或冷水手洗,用清水洗滌即可,也可适量加入“金紡”洗液或溫和的、堿性小的洗滌液,不用用力陰涼處陰幹即可。略掉浮色屬正常。香雲紗是最佳的夏令服裝面料,穿着不粘身,涼爽舒适,耐日曬水洗。香雲紗最怕折壓、絞擰,因此在洗滌時不能使用洗衣機,也不能用揉搓法洗滌,隻能用拎洗法清洗。洗滌香雲紗服裝,不能用肥皂或堿性洗滌劑,最好用清水或較淡的中性洗滌液來清洗。洗滌時,用毛巾蘸冷水把衣服上的汗漬擦掉,或用軟毛刷對較髒的部位輕輕刷洗,然後用冷水拎投清洗,洗後要帶水挂起淋水陰幹。

洗滌說明:

1、洗滌時(水洗)不要用力擦洗,否則容易損傷綢面降底牢度

2、洗滌中,嚴禁洗衣粉等烈性洗滌用品,因其材質與人的頭發同等,所以敬請愛護。

3、汗濕後的真絲服裝要馬上洗滌,應先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真絲洗滌液或如洗發精類溫和洗滌用品,攪拌均勻後再放入待洗滌的衣物。因人體的汗液含有鹽份和堿質,洗滌後不宜用力擠幹,不宜日曬,要陰幹,否則綢面易泛黃及影響牢度

4、不要将真絲服裝挂在尖硬的金屬鈎上防止綢面損傷

5、真絲服裝不穿時不宜放樟腦丸,否則容易脆化

6、如條件許可,強烈推薦幹洗

莨紗的織造

平紋地上起絞紗點子暗花,且隻在一梭上提織絞針,使這一梭的上下形成兩排紗孔.莨紗花紋幅度很小,全幅共有30個花紋循環.上機時可根據選用提花機的大小,選擇3花、5花、10花的裝造均可,每花内再分成幾個相同的花紋循。莨綢500年來就隻有黑啡兩色,正反兩色,一面咖啡色,一面黑色。2003年深圳梁子時裝開發出了天意彩莨、生紡莨。

香雲紗的染整是染整工藝,香雲紗的織造也是一門織造工藝。電機紗即為機器參與制作的香雲紗,其價值和質地均不如傳統香雲紗。

2013年廣東佛山西樵鎮民樂村村民複原失傳已久的“香雲紗”提花木織機。

雲紗價格

曬制好的莨紗面料上有小提花

在當時,薯莨紗的價格相當于三倍左右的棉布售價,屬于那個年代的中高檔産品。而在古代,每匹薯莨紗售價白銀12兩,屬于較為貴重的紡織産品。在曆史上,香雲紗曾價比黃金,因此也被稱為“軟黃金”。但如今,這個産業鍊上,生産“軟黃金”的人賺得并不多,把“軟黃金”變成服飾賣出去的人得到了利潤的大頭。由于香雲紗織造工藝複雜,即使如今由電機來織造,每天也隻能織出20米左右的布料。目前,香雲紗在市場上的價格依然十分高昂,一噸香雲紗的價格高達40萬元左右,每米大約200元左右,做成衣服後一件衣服至少上千元。

現在市面上一般是平紋織物經曬莨做的莨綢面料,價格因品牌不同而不同,在解放初期香雲紗一般比現在的莨綢面料貴三倍,因為在織造上織造莨紗所費的時間是織造莨綢胚料的三倍時間.在多年已經沒有做出真正的香雲紗了,如現在有真正的香雲紗其價格已不能用金錢去衡量.

發展近況

随着順德工業化的發展導緻土地使用方式的轉變,

穿着香雲紗便服的廣東省省長

污染加劇不再适合養殖桑、蠶,加上人們穿着意識和習慣的改變、新的紡織面料和技術不斷湧現,八十年代後期因穿着習慣的改變莨紗綢的織造與曬莨業大量萎縮,九十年代後曬莨業早已風光不在,隻有成藝曬莨廠在生産。1994年,全國僅存一家曬莨廠—順德倫教成藝曬莨廠。到了本世紀随着人們對環保的追求同複古的時尚風。2003年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采用了香雲紗制作的休閑裝。2006年7月18日,瑞典“哥德堡号”重返廣州黃埔古港。活動組委會選擇能代表中國,代表廣東的莨綢服裝作為國禮贈送給國王、王後及王室成員。2011年中國IT領袖峰會指定“天意莨綢”的紅黑兩色香雲紗時裝為峰會禮服。

2011中國IT領袖峰會香雲紗禮服

特别是從2008年印花的真絲胚綢用于曬莨加寬了人們對曬莨面料的選擇性,曬莨業重獲生機訂單不斷,曬莨廠也從本世紀的十間左右到本世紀十年代末增加到八十幾間曬莨廠,但因原本的莨紗已經沒有織造所以用以曬莨的已經隻有莨綢(平紋組織)已經沒有莨紗(絞紗提花組織)。

2008年香雲紗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順德倫教成藝曬莨廠經理梁珠是香雲紗染整工藝的傳承人。2009年9月1日,“香雲紗文化遺産保護基地”、“廣東香雲紗文化産業園區”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街道正式挂牌。[12]2010年6月2日,倫教香雲紗協會成立,佛山市順德區倫教成藝曬莨廠經理梁珠當選倫教香雲紗協會第一屆會長。[13]倫教街道引入了梁子設計工作室,打算在香雲紗的自主設計方面加大力度,在花式以及服裝設計方面進行創新,從而開拓出更大的市場。[14]

但從2010年開始曬莨業因為原材料真絲價格不斷上漲和因過渡的發展開始飽和,很多曬莨廠也開始接不到訂單。香雲紗之所以面臨如此的境況,主要是現今行業的經營者隻從規模出發去發展行業,使産量不斷增加,其實莨紗綢是一種有特色的傳統性面料,

2009年北京展示的香雲紗漢元素時裝

産量無序的增大必然會影響它的特色性.

中國國際時裝周展示的漢元素香雲紗時裝

另一方面從市場複蘇開始就沒有真正的香雲紗莨紗出現過,因香雲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經消失現在大家都說香雲紗涼爽,但現在的莨綢面料因面料組織密度高隻有香雲紗的風格而沒有香雲紗的舒适,消費者穿着後感到悶熱開始對這種稱為香雲紗的莨綢面料的舒适性産生懷疑.

2010年一名熱愛曬莨業的從業者冼達峰,在香雲紗原産地南海開辦一間名為蘇莨記的曬莨廠從織造到曬莨從新做出莨紗真正的香雲紗.(最初的香雲紗)希望将這種佛山傳統而富有地方特色的面料傳承下去.

今後,擁有香雲紗專屬的“地理标志産品專用标志”的香雲紗方可被認作是順德正宗。“這意味着,離開順德範圍,所有企業都不能再生産叫‘香雲紗’的産品。”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質量科科長毛榮輝興奮地說,香雲紗這一名稱将為順德擁有,其他地方不能再使用,否則構成侵權。今後該局将對香雲紗專用标志、标識标注使用進行監督;對香雲紗地理标志産品保護範圍實施監控;實施從原材料到銷售各環節的日常質量監控。這些措施都将淨化生産流通環境,保護地理标志産品生産者的知識産權。

上一篇:花式籃球

下一篇:預告登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