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

馓子

以麥面或米面為主料制成的美食
馓子,又稱食馓、撚具、寒具、麻物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春秋戰國時期,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馓子。北方馓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為主料。馓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泡過牛奶或豆漿後入口即化。[1]
  • 中文名:馓子
  • 外文名:
  • 分類:民間小吃,特色小吃
  • 口味:酥脆香甜
  • 别稱:寒具、粔籹、細環餅、撚頭
  • 主要原料:面粉,食用油,食用鹽
  • 防腐劑:否

做法

制作馓子要用上好的面粉,加少許食鹽用水揉成面坯,然後饧面、切條,再搓成條狀,環繞排滿盆中,上面灑抹一些食用油。待面條在盆中回透,彈拉力恰到好處時,将面條繞在手上,用手來回抻開,撐、繃成粗細均勻一緻的馓子條,然後放入油鍋,用筷子輕輕翻動,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黃焦脆的馓子。

營養價值

馓子是用油水面搓條炸制而成,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屬高熱量、高油脂類食物,不宜多食。

發展曆史

春秋戰國時期,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馓子。那時候,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義士介子推,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兩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面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既是為寒食節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餌,有餦餭兮”的句子。著名宋代詞人、美食家林洪考證:“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餦餭乃寒具食,無可疑也”。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詳細記載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寒具的制作方法。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名為《寒具》的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記載:“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撚成環钏形……入口即碎脆如淩雪。”

新中國成立後,寒食節逐步與清明節融合在一天,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也早已遺失,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喜愛,時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時令食品。

梅州馓子

客家地區過年時,家家都要做的炸品--馓子,和好面後,用刀切成條狀,擺出花樣入油鍋炸制而成。

滕州馓子

滕州馓子,起源于19世紀末,當地主要以韓、趙、胡、薛幾家馓子為主,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馓子作為走親訪友、看望長輩、逢年過節的必備食品。皇娘溝一個800餘人的村莊,在馓子這門傳統食品手藝最繁榮的時候,經營馓子的家庭作坊一度達到一百多戶,滕州諺語“喝粥泡馓子”便來源于此。

皇娘溝粗條馓子特點:

曆史悠久,村裡尚在的年齡超過80歲的老一代馓子傳承人就達到十多位,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到2018年山亭、徐州、鄒城、濟南、泰安的粗條馓子手藝大都來源于此地。随着改革開放,皇娘溝馓子這種起源于魯南地區的特色食品,還一度随着人們的遷徙,被端上上海、杭州等南方人的餐桌。

味道正宗,市場上主要流行細條馓子,本地又稱焦條馓子,這是80年代以後,根據人們口味的不同,方便食用等特點為外地人而創新的一款品種2018年皇娘溝馓子采用的炸馓子技術仍是流傳了兩百多年的老技藝,口味正宗,外脆裡香。但是由于社會發展,人們追求新鮮美食的同時,對這種傳統食品的喜好已經遠不如從前。傳承兩百多年的技藝也瀕臨年久失傳,尤其是從事炸馓子這一食品行業的人大幅減少,利潤低,保護政策的缺失。

衡水馓子

衡水的油炸馓子以其香脆、鹹淡适中、馓條纖細、入口即碎的特點,赢得人們的喜愛。因售出時多紮成蝴蝶形,故又名蝴蝶馓子。

衡水的蝴蝶馓子外型美觀,口感頗佳。董仲舒在衡水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馓子。

衡水民間常用馓子泡湯,配以延胡索、苦楝子治療小兒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熱後配馓子湯送下,治療紅痢不止。尤其是産後婦女,在月子裡喝紅糖茶泡馓子,以利于散腹中之瘀。

不過衡水最喜愛的食法直接吃馓子,有時配以稀粥,吃起來惬意舒坦。

濟甯馓子

王家馓子,濟甯名吃,創辦于20世紀70年代,創始人王憲章老先生(國家二級廚師)根據馓子的傳統工藝,通過多年的探究,研制出具有獨自特色的細條馓子,香酥可口,色味俱佳,很快受到了消費者喜愛。王老先生之子王立平繼承王家馓子傳統工藝,改良生産技術,擴大銷售規模,并于2007年成立王立平食品有限公司,繼續弘揚濟甯飲食文化,産品暢銷省内外。王立平之子王磊畢業于北京吉利大學商學院,經過多年學習,他在企業管理和産品營銷方面為企業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得企業形象與産品質量更上一層樓。經過近40年光陰的洗禮與三代人的共同努力,王家馓子在濟甯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地方名吃。

徐州馓子

徐州的蝴蝶馓子以其香脆、鹹淡

适中、馓條纖細、入口即碎的特點,赢得人們的喜愛。徐州的蝴蝶馓子外型美觀,口感頗佳。蘇東坡在徐州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馓子,其《寒具詩》中寫道:“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寒具”是馓子兩漢時期的别稱)

淮安茶馓

淮安茶馓是江蘇省知名傳統點心,曆史悠久,馳名中外。1983年獲江蘇省優質食品獎,1991年獲商業部飲食業優質品金鼎獎,1997年被認定為首屆中華名小吃。本品采用優質原料,經過獨特加工工藝精制而成,其色澤嫩黃,造型秀麗,松酥香脆、獨具風味。

淮安馓子

茶馓是用紅糖、蜂蜜、花椒、紅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适量的雞蛋、清油和面,然後反複揉壓,搓成粗條,撚成面團,搓成或抻成由粗細勻稱、盤連有序的圓條構成環狀物,放入油鍋炸至棕黃色即成。如今,在許多飯店和早點鋪或菜市場上,馓子也以已成為常見食品,随時可以買到。

原料

水調面團:特制粉25千克 精細鹽500克

炸制油:芝麻油、花生油各7.5千克。

制作方法

1.制水調面團:把鹽用水充分溶解後,加入面粉拌和,然後将面團充分搗制,一般不少于20分鐘,使面團具有良好的韌性。不調韌性面團制成後把它平攤在操作台上,由邊緣逐步向中心劃開。用雙手把劃開的面團粗條在操作台上揉搓成5毫米直徑的細長圓條,邊揉搓邊逐層盤入放有花生油的磁盆内(每層之間必須塗油,防止粘條),條盤放好後必須放置2小時後才可繞條炸制。

2.繞條炸制:待盤條回饧後,以右手執條邊拉邊繞排列左手四指上,繞時左手四指伸直,用大拇指按住條頭,繞7~8圈,再以右手伸入條圈中,兩手四指并攏抻拉面條,使繞條延伸至原長2倍,再騰出右手用2支筷子叉住左手上的繞條繃緊,然後雙手各執1支筷子放入油鍋炸制,油溫一般在220℃左右。入鍋片刻用筷将繞條疊制成扇狀,再取下竹筷。也可以使1支筷子翻轉180°繞成長卷狀。還可以用不同手法制成梳型、花朵型、帚型等。油馓成型後要在油鍋内翻動,使色澤均勻一緻。待炸至金黃色出鍋瀝油。

質量标準

形态:馓條整齊,無明顯搭頭,無并條。

條澤:金黃色。

組織:斷面有孔,無面塊,無雜質。

口味:香味純正,酥脆爽口。

濟南馓子

馓子是我國北方很常見的一種油炸食品,在濟南也常遇到,很細很長,焦黃酥脆,格外饞人。濟南的馓子俗稱“細馓子”,說來頗有曆史:“細馓子系鐘興和所創制。鐘在曆下區鐘樓寺街為攤商,制售馓子30餘年,技藝精良,有獨特風味,甚為消費者所喜愛。”(《中國名吃譜》)如此看來,馓子在濟南已有不短的時間。以前,由于生活水平較低,馓子并非是誰想吃就吃得起的,尤其是貧苦人家很少舍得買馓子,所以平常百姓吃馓子會當作一件很大的事。這程式就是要與馬蹄燒餅配套夾着吃,或放在甜沫或粥内泡着吃。

阆中馓子

阆中馓子是先用鹽水和面,将面和好後,在上面抹一層薄薄的菜油,用濕毛巾搭上,讓其自然發酵,夏天發十分鐘,冬天發一小時左右。面發好後,将面盤成粗藕節般的大條,再發酵十分鐘,又将其盤為小指頭粗的小條,用幹米粉撲面後,右手握起小條,左手捏小條一端作紡車狀運行,将小條繞成更細的面圈,然後将面圈套在兩根長筷子樣的竹簽上,再将面圈拉細、繃直下鍋用油炸,炸至面圈變硬之前,翻轉竹簽将其扭成梳子狀,待成金黃色時,即可起鍋備用。兌碗時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馓子,同時加上切成小塊的大頭菜、搗碎的花生米、椒鹽、蔥花、紅油等,即可上席供顧客享用。

西甯馓子

西甯馓子外形圈圈相連,外觀纖細黃亮,入口濃香酥脆,為面食中的佳品,在宴會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馓子是一種油炸面食。在青海,漢族在臘月底制作,過年時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

馓子是用白面為原料,稍加鹽和調料,搓成細條(越細說明手藝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

上一篇:蓮菜

下一篇:葡萄病蟲害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