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甘果

餘甘果

大戟科葉下珠屬植物
餘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也有“油金子”之稱。吃起來又苦又酸,過後甘涼,十分正氣。市場上也有野生牛甘果和水果型牛甘果兩種。與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纖維少、營養豐富、産量高、效益好等特點,而且吃起來更加甘甜爽口。[1]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
  • 綱:雙子葉植物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大戟目
  • 科:大戟科
  • 族:葉下珠族
  • 屬:葉下珠屬
  • 種:餘甘果
  • 分布區域:我國的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海南
  • 中文學名:餘甘果
  • 中文别名:牛甘果,油甘果

形态特征

1 生長結果習性

餘甘根系發達, 主根有強的穿透性, 能紮入地下4~5m, 耐貧瘠、耐幹旱, 能适應瘠薄山地栽培。餘甘的分枝力強, 幼年樹一年可抽生3~4次枝梢, 而成年樹主要抽發春梢和少量的夏、秋梢。枝梢的延伸, 主要靠頂芽向前伸長;在頂芽生長過程中, 枝梢上的腋芽也抽發一次分枝。餘甘的枝梢可分為永久性枝梢和脫落性枝梢, 其開花部位一般都在脫落性小枝上。開花期在立夏前後, 冬季落葉期脫落性花枝逐漸脫落。

餘甘根據果實成熟期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福建泉州主栽品種以“六月白”、粉甘、扁甘、秋白和藍豐等為主, 其中早熟品種“六月白”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 中熟品種粉甘、扁甘和秋白等果實成熟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晚熟品種藍豐在11月成熟。

2 生态習性

餘甘抗逆性強, 耐貧瘠與幹旱,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紅黃壤、沙質壤均可以正常生長。土壤過于肥沃潮濕地帶, 餘甘反而易表現徒長, 不宜栽植。餘甘趨光喜溫, 對溫度較敏感, 在年平均氣溫達到20℃以上、降雨量1000mm地帶均可生長, 較高的溫度有助于餘甘的花芽分化, 促進植株生長。

生長環境

餘甘子喜光,耐幹旱,忌寒霜,對氣溫要求高,年均溫需達20度、降雨量要求在1000mm左右,尤其對熱帶,亞熱帶幹熱河谷的生态環境有着很好的适應性。

分布區涵蓋東經70~122度、北緯1~29度的廣大地域;世界分布範圍來看,北緣為我國的川、滇、黔交界地區,南緣為印度尼西亞;垂直分布高度為海拔80~2300m,具有很強的對不同海拔高度的适應性。

分布範圍

原産地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現已經引種到埃及、南非、肯尼亞、古巴、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其中以中國和印度分布面積最大,産量最多。

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的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海南儋州、海南瓊中等地等。

栽培技術

育苗

餘甘繁殖主要有實生繁殖、嫁接繁殖、根蘖分株繁殖等方法。為了适應對優良品種苗木的需求, 培育良種嫁接壯苗是餘甘栽培發展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

實生繁殖

采集成熟的餘甘果實, 将其堆漚至腐爛後, 洗淨陰幹, 外層的硬殼自然裂開, 種子就會散出。或者把完全成熟的果實置于太陽下暴曬, 等到果實自然幹燥回縮, 果核會随着外層的果肉一起裂開, 種子爆出, 再将種子撒播在預先準備好的苗床或者濕沙中;也可貯藏于陰涼處, 到第二年2月或3月再進行播種。因餘甘種子發芽較難, 播種的田間應經常保持苗床濕潤, 以利于發芽。

嫁接繁殖

利用苗圃的實生苗就地進行嫁接及管理, 易培育出大量的優良種苗。嫁接時間以2~3月為主, 也可在9~10月嫁接或補接。接穗選擇優良品種母樹、腋芽飽滿充實的2~4年生莖粗1.0~1.5cm的枝條。采後及時保濕收藏待用, 盡量即采即接。嫁接方法有切接、舌接、劈接和腹芽接等。操作要求熟練到位, 紮綁得當。同時注意嫁接成活後的管理工作, 在嫁接後10d左右, 檢查嫁接的成活情況, 抓緊時間補接未成活的植株。當接穗萌芽長到17~20cm、枝條半木質化時, 便可摘除薄膜帶。

定植

餘甘的定植應選在低海拔、少霜害、少風害及排水良好的紅土或黃土。定植前挖好深寬各40~50cm的土穴, 施入有機肥10~15kg、磷肥0.5kg, 然後與土拌勻。初栽時行株距控制在2m×3m, 畝植約110株。待幾年後餘甘成長到相鄰植株樹冠交叉時, 間除一行, 行株距4m×3m, 畝約留55株。定植時間一般以春季為宜, 定植時應注意根系充分伸展, 填土後澆足定根水。

土肥管理

餘甘在生長過程中要适時進行除草松土, 以利于改良土壤, 保持果園的潔淨, 減少病蟲滋生。根據餘甘生長特性, 肥料以磷、鉀肥為主, 切忌偏施氮肥。每年重點施梢果肥和複壯肥。

梢果肥于每年5月下旬施入。根據餘甘的長勢, 株施腐熟糞尿肥30~50kg、複合肥0.5~2.0kg。施肥方法為溝施, 施肥前先耕翻樹盤, 然後在樹冠滴水線外沿垂直于地面挖條溝, 溝深40~60cm。6月是餘甘的幼果期和夏梢期, 此時施肥能起到促果壯梢作用, 又能保證翌年的結果母枝茁壯成長。

複壯肥于每年12月施入, 株施腐熟圈肥30kg、過磷酸鈣0.3~1.5kg、硫酸鉀0.3~1.5kg。複壯肥在餘甘采收後施入, 以利于恢複樹勢, 為翌年生長結果累積養分。

樹體管理

1 整形修剪。

餘甘生長有較強的頂端優勢, 故要及時進行幼年樹定幹, 以促進分枝, 增加骨幹枝, 培育良好樹冠。幼年樹定幹一般在離地面高80~90cm處剪定, 以促發分枝;選留3~4個分布均勻的強枝作為主枝, 抹除主幹基部的萌芽。待主枝生長達50cm左右時, 進行摘心, 促發分枝, 培養良好樹冠。成年樹修剪, 主要疏剪過密枝、纖弱枝、病蟲枝、枯枝及交叉枝等。

2 環剝技術。

環剝技術是餘甘栽培上的一種特殊管理措施, 一般指在餘甘開花期對主幹或骨幹枝進行環剝。若栽培上偏施氮肥, 加上雨水較多, 易引起營養生長過旺, 影響結果。遇到這種情況, 可采取環狀剝皮, 即春季開花期間, 在主幹或骨幹枝進行大面積的環狀剝皮, 剝皮寬度約0.5cm, 可有效地抑制生長, 促進坐果, 明顯提高當年産量。但是, 幼年樹不宜大面積的環狀剝皮;結果樹也不能年年進行, 須間隔2~3年。在環剝工作結束後, 要用殺菌劑對果樹剝口進行處理, 最後用膠帶貼封。環剝後幹枝滲透的樹液不可抹除, 否則會影響愈傷組織的形成。病蟲害防治

餘甘不易發生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煤煙病和鏽病, 其中煤煙病主要由蚧殼蟲和蚜蟲誘發, 在發生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施防治。鏽病在新葉展開和謝花幼果期防治, 可用15%粉鏽甯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餘甘的蟲害主要有卷葉蛾、蚜蟲、蚧殼蟲、薊馬和木蠹蛾等, 5月下旬至6月下旬是主要防治時期, 蚜蟲、薊馬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防治, 蚧殼蟲、卷葉蛾和木蠹蛾使用40%樂斯本1000~2000倍液防治。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近年來,聯合國糧農組織把餘甘子列為待發展種植的果樹之一。其全身是寶,果實富含維生素C 、維生素 B和維生素P, 還含有蛋白質、脂肪、果酸、單甯、鈣、磷、鉀和17種氨基酸等。傳統蜜餞産品外, 國内尚有多種加工産品,如糖水罐頭、鹽水罐頭等,保健産品餘甘沖劑、餘甘合劑、凍幹粉、餘甘烏龍茶等。國外如印度、古巴、美國、馬來西亞等加工成高營養型罐頭、飲料等。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餘甘果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45 千卡

蛋白質

0.3 g

脂肪

0.1 g

碳水化合物

12.4 g

不溶性膳食纖維

3.4 g

8 mg

9 mg

15 mg

6 mg

0.95 mg

0.2 mg

0.1 mg

1.1 μg

維生素A

8 μ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1 mg

煙酸(煙酰胺)

0.5 m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62 mg

上一篇:天演論

下一篇:狼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