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輪菜

風輪菜

唇形科風輪菜屬植物
風輪菜為唇形科、風輪菜屬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m。莖基部匍匐生根,上部上升,多分枝,高可達1米,四稜形,具細條紋,密被短柔毛及腺微柔毛。葉卵圓形,不偏斜,長2-4厘米,寬1.3-2.6厘米,先端急尖或鈍。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超目: 目:管狀花目 亞目: 科:唇形科 亞科:野芝麻亞科 族:塔花族 亞族: 屬:風輪菜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風輪菜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風輪菜

形态特征

基部圓形呈闊楔形,邊緣具大小均勻的圓齒狀鋸齒,堅紙質,上面榄綠色,密被平伏短硬毛,下面灰白色,被疏柔毛,脈上尤密,側脈5-7對,與中肋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網脈在下面清晰可見。

葉柄長3-8毫米,腹凹背凸,密被疏柔毛。輪傘花序多花密集,半球狀,位于下部者徑達3厘米,最上部者徑1.5厘米,彼此遠隔;苞葉葉狀,向上漸小至苞片狀,苞片針狀,極細,無明顯中肋,長3-6毫米,多數,被柔毛狀緣毛及微柔毛;總梗長約1-2毫米,分枝多數;花梗長約2.5毫米,與總梗及序軸被柔毛狀緣毛及微柔毛。

花萼狹管狀,常染紫紅色,長約6毫米,13脈,外面主要沿脈上被疏柔毛及腺微柔毛,内面在齒上被疏柔毛,果時基部稍一邊膨脹,上唇3齒,齒近外反,長三角形,先端具硬尖,下唇2齒,齒稍長,直伸,先端芒尖。

花冠紫紅色,長約9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内面在下唇下方喉部具二列毛茸,冠筒伸出,向上漸擴大,至喉部寬近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稍大。雄蕊4,前對稍長,均内藏或前對微露出,花藥2室,室近水平叉開。花柱微露出,先端不相等2淺裂,裂片扁平。

花盤平頂。子房無毛。小堅果倒卵形,長約1.2毫米,寬約0.9毫米,黃褐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長範圍

産山東,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及雲南東北部(未見标本);生于山坡、草叢、路邊、溝邊、灌叢、林下,海拔在1000米以下。日本也有。等模式标本采自福建福州及日本琉球群島。

食用價值

新鮮的嫩葉具有香辛味,可用于烹調。開花枝端可用來蒸臉或洗臉可收斂抗菌。開花枝端亦可用來泡茶,具有提振食欲、纾解消化不良和胃腸脹氣;舒緩喉嚨痛、葉常被拿來作為意大利香腸或烹調魚的材料和香料,香味特殊,花有收斂和殺菌作用,常被用于漱口水及油性皮膚的蒸臉護膚。

藥用價值

【性味】味辛;苦;性涼。

①《貴州民間藥物》:"涼,微苦。"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寒。"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性涼,味苦辛。"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止血。主感冒發熱;中暑;咽喉腫痛;白喉;急性膽囊炎;肝炎;腸炎;痢疾;乳腺炎;疔瘡腫毒;過敏性皮炎;急性結膜炎;尿血;崩漏;牙龈出血;外傷出血。

現代研究發現風輪菜屬藥用植物中含有黃酮及其苷類、三萜皂苷類、環烯醚萜苷、二萜苷類、遊離三萜類、揮發油、苯丙素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調節、降血糖、抗氧化、抗腫瘤等多種藥理活性,臨床上主要應用于治療各種出血性疾病。

上一篇:玻璃蛇

下一篇:紅疣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