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魚

面條魚

北方重要經濟魚類
面條魚,學名玉筋魚,體長65-90mm,屬于冷溫性小魚,分布在以及我國的黃渤海區域,生活在海水的中上層,有鑽沙的習性,以為食。每年春天5-9℃時,遊向近海産卵,卵沉到水底發育。黃渤海魚汛期從4月初到7月下旬。當水溫降到8℃以下時,遊向深海越冬。面條魚味美産量較高,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玉筋魚是一種具有細長身軀的小型魚類,每天成群地遊泳,夜晚感到危險時,便躲入沙地中,下颌比上颌厚,并且有突起,可作為挖掘沙地的鐵鏟,當水溫在20℃以上時,晝夜都躲在沙地中睡覺。[1]玉筋魚資源豐富,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可用于食品加工、魚粉加工和冷凍品加工,冷凍品作為魚類養殖餌料暢銷國内外,成為近幾年出口創彙的重要品種之一。1998年春汛,黃海區玉筋魚資源開始被大規模地開發利用,使海洋捕撈業形成新的生産格局。[2]
    中文名:玉筋魚 拉丁學名:Ammodytes personatus 别名:銀針魚 界:動物界 門: 亞門: 綱: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亞綱: 目:鲈形目Perciformes 亞目: 科:Ammodytidae玉筋魚科 亞科: 族:Ammodytes玉筋魚屬 屬: 亞屬: 種:personatus 亞種: 分布區域:黃海, 渤海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英文名:sand lance

簡介

面條魚,學名叫銀魚,屬魚綱,銀魚科。成魚身體細長,透明無色,前圓後扁,光滑柔嫩,形狀極似一根根粗粗的面條,也許以此而得名。成魚一般長約六至十厘米,無骨無刺,肉鮮味美、蛋白質豐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曆來深得人們的喜愛。曆史上,一般年産量在百噸之内。這種面條魚除供應國内市場外,還遠銷日本、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形态特征

背鳍57—58;臀鳍31;胸鳍14—15;尾鳍(13分枝)。側線鱗約146。鰓弓下枝鰓耙17。體長78—131.5毫米。體長柱狀,稍側扁;體長為體高10.4—12倍,為頭長4.6—5倍。頭背面較腹面寬,側面為尖三角形;頭長為吻長3.3一3.4倍,為眼徑5.2—6.6倍,為眼間隔5.2—6.3倍。吻不突出。眼小,側位而稍高,位頭前半部。眼間隔寬平。鼻孔2,距眼較近。口大,斜形;下颌較長,後端達眼下方。無牙齒。舌窄長。各鰓蓋骨均無棘。鰓孔大。鰓蓋膜分離,與峽部亦不連。有假鰓。鰓耙很細長。鱗很小,為圓鱗。頭及鳍無鱗。體側有很多斜向後下方的皮褶,鱗行即夾在橫皮褶間隙内。體腹面每側尚有一條縱皮褶。側線直線形,位背緣。背鳍始于胸鳍後半段上方,鳍條長約相等,最後鳍條伸不到尾鳍基。臀鳍始于第29背鳍條下方,與後背鳍相似。胸鳍位體側下方,卵圓形,長約為頭長之半。無腹鳍。尾鳍淺叉狀。體淡綠色,背緣灰褐,腹側白色。各鳍淡黃色;背鳍條基各有一小黑點;胸鳍基與尾鳍基灰黑色。

文獻描述

中國魚類學家、已故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成慶泰博士在其《山東魚類志》中對面條魚有以下的描述:

面條魚,學名玉筋魚,體長65-90mm,屬于冷溫性小魚,分布在北太平洋以及我國的黃渤海區域,生活在海水的中上層,有鑽沙的習性,以浮遊生物為食。每年春天海水溫度5-9℃時,遊向近海産卵,卵沉到水底發育。黃渤海魚汛期從4月初到7月下旬。當秋天水溫降到8℃以下時,遊向深海越冬。面條魚味美産量較高,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玉筋魚是一種具有細長身軀的小型魚類,每天成群地遊泳,夜晚感到危險時,便躲入沙地中,下颌比上颌厚,并且有突起,可作為挖掘沙地的鐵鏟,當水溫在20℃以上時,晝夜都躲在沙地中睡覺。

繁殖習性

在黃海35N°以北近海,存在着範圍很廣的玉筋魚産卵場,主要産卵場有3處,各自相互隔離。北部産卵場玉筋魚産卵盛期為11月,Ⅳ~V期卵巢内相同卵徑的頻率分布十分集中,為明顯的單峰型,屬一次性産卵類型。1齡玉筋魚95%以上性成熟,作為小型魚種,個體絕對生殖力很高,純重在1.8~13.8g、體長在90~200mm,個體絕對生殖力一般在0.60~4.20×104粒,個體生殖力随年齡增長而增長。玉筋魚群體組成簡單,生殖群體最高僅為3齡,以1~2齡為主,年度發生量有波動,但不大。過度利用剩餘群體以及對幼魚的破壞,已導緻了北部及西部産卵場的發生量連年銳減。

面條魚身體弱小,遊泳器官很不發達,因此,它主要生活在近海和河口一帶。平時它們在水流平緩的沿海河段,以小蝦、魚苗和桡足類為食。三四月間便逆流而上,多集聚到小清河和支脈河入海口25公裡之内産卵繁育。這時,每條親魚約産卵三千到六千多粒。卵粘性,一齡成熟。親魚産卵後即死亡。

經濟價值

玉筋魚(AmmodytespersonatusGirard)俗稱面條魚、沙鑽,為冷溫性小型的地方性經濟魚類。玉筋魚資源豐富,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可用于食品加工、魚粉加工和冷凍品加工,冷凍品作為魚類養殖餌料暢銷國内外,成為近幾年出口創彙的重要品種之一。1998年春汛,黃海區玉筋魚資源開始被大規模地開發利用,使海洋捕撈業形成新的生産格局。

漁業資源

玉筋魚屬魚類作為一種重要的餌料魚類,對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幾年,由于捕撈強度的加大和環境變化,其資源量日益減少,亟需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和保護。

玉筋魚在渤海和黃海北部應有數個地方群系,它們不作遠距離洞遊,僅在淺海各産卵場及其外側近海之間作深、淺水遊動。冬季,1月份開始産卵,12月中旬在唠山近岸搜集的1齡魚标本來看,絕大部分已産卵完畢,挂子網中極少見到大、中型魚,産卵後的親魚多移向深水。近岸停留的幼魚及部分小型魚,構成春末、夏初定置漁具的漁獲對象。

漁場在黃海北部,1999年漁獲量一躍達到50萬t上下。和鳗魚漁業一樣,它對緩解多種大、中型經濟魚、蝦類的衰退進程,減輕對這些經濟種的捕撈壓力有重要意義,還為海區内大功率漁船全年漁場安排找到了一條出路。

但是,玉筋魚的年齡結構極為簡單,構成拖網大規模捕撈作業的大體上僅兩個年齡組,資源量極大地依賴世代發生量,一旦殲滅戰式的漁業方式發生,很快就會導緻親體嚴重不足,資源衰敗就會很快發生。1999年近50對大功率拖網船已經使作業船隻的航次作業時間比1998年增加了三分之一。玉筋魚作為一種小型魚種,生物量大而集中,浮遊動物食性,在生态系統中處于食物鍊的底層,它既是人類無法利用的一些環境生物資源的收集者,又是諸多大、中型經濟生物的重要餌料。

實踐證明:處于食物鍊頂端的生物資源被殲滅後,食物鍊底層将會為我們提供更多一些的低質漁獲量,對玉筋魚資源适度利用可以,但是處于食物鍊基礎地位的大宗生物資源一旦動搖,則有帶來嚴重經濟和生态問題的可能。

上一篇:平魚

下一篇:食猴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