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事

靈魂的事

史鐵生所作圖書
《靈魂的事》是史鐵生所作圖書,天津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1]《靈魂的事》囊括了作者對于生命、愛情和信仰的沉思。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書名:靈魂的事 别名: 作者:史鐵生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頁數:278頁 定價:35.00元 開本:16 裝幀:平裝 ISBN:9787530960134

内容簡介

《靈魂的事》囊括了作者對于生命、愛情和信仰的沉思。有一回記者問到史鐵生的職業,他說是生病,業餘寫一點東西。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并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内心……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裡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争,這種勇氣和執着,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作品目錄

重病之時/ 1

我真的又活過來。太陽重又真實。晝夜更叠,重又确鑿。我把夢裡的情景告訴妻子,她反倒脆弱起來,待我把那支歌唱給她聽,她已是淚水漣漣。

好運設計 / 4

所謂好運,所謂幸福,顯然不是一種客觀的程序,而完全是心靈的感受,是強烈的幸福感罷了。

愛情問題 / 23

沒有什麼能夠證明愛情,愛情是孤獨的證明。

記憶迷宮 / 34

記憶,在創作者那兒,發生了什麼?相關的問題是:為什麼會發生?相似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寫作?

私人大事排行榜 / 41

佛家有一說:殺一生命,等于殺一世界。那麼,一個生命的出生也就是一個世界的出生了,任何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

皈依是一種心情 / 54

皈依無處。皈依并不在一個處所,皈依是在路上。分割的消息要重新聯通,隔離的心魂要重新聚合,這樣的路上才有天堂。

愛才是人類唯一的救助 / 90

人為什麼不能以萬物的和諧為重,在神的美麗作品中“詩意地栖居”呢?

8靈魂的重量 / 94

這樣看,就不見得是我們走過生命,而是生命走過我們;不見得是肉體承載着靈魂,而是靈魂定制了肉身。

9說死說活 / 133

唯有生,可使死得以傳聞,可使死成為消息

10康複本意斷想 / 140

人道主義不僅關懷人的肉體,最重要的是得關懷人的靈魂。

11神位 官位 心位 / 146

是天堂也是地獄的地方,我想是有一個簡稱的:人間。

12無答之問或無果之行 / 152

理想,恰在行的過程中才可能是一句真話,行二沒有止境才更見其是一句真話,永遠行便永遠能進入彼岸且不棄此岸。

13上帝的寓言 / 161

人類的繁殖速度之快、享樂欲望之強、競争熱情之旺盛、掠奪技巧之高超,肯定令上帝大吃一驚。

複雜的必要 / 163

複雜不是繁冗和耗費,心魂所要的隆重,并非物質的鋪張可以奏效……任何方式都表明了複雜的必要。因為,那是心魂對心魂的珍重所要求的儀式,心魂不能容忍對心魂的簡化。

宿命的寫作 / 165

寫作是什麼,我先以為那是一種職業,又以為它是一種光榮,再以為是一種信仰,現在則更相信寫作是一種命運。

想念地壇 / 176

每當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難,立于靈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

消逝的鐘聲 / 181

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睜大眼睛,其實不能聽也不能看了,有個懵懂的東西第一次被驚動了——那也許就是靈魂吧。

我與地壇 / 184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關于《務虛筆記》的一封信 / 203

我們因殘缺而走向愛情。我們因殘缺而走向他者,但卻從他者審視的目光裡發現自己是如此地殘缺。

秋天的懷念 / 212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複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廟的回憶 / 214

我想念起廟的形式。我由衷地想念那令人猶豫的音樂,也許是那樣的猶豫,終于符合了我的已經不太年輕的生命。

活出愛 / 224

人與人的差别大于人與豬的差别。人與豬的差别是一個定數,人與人的差别卻是無窮大。

信仰是自己的精神描述 / 237

我們還想做人,還是在為人找一條路,而且不僅僅想做一個各種器官都齊全都耐用的人,更想為人所獨有的精神找一個美麗的位置。

我二十一歲那年 / 242

童話的缺憾不在于它太美,而在于它必要走進一個更為紛繁而且嚴酷的世界,那時隻怕它太嬌嫩。

無病之病 / 254

有富足的智力,有快樂的心理,唯不涉精神的疑難。其病何在?無病之病是也。

三月留念 / 258

愛情呀,人性呀,人道主義呀,都曾一度做過被唾棄的角色,可見務虛的方面也是多麼荒蕪。

老家 / 260

每個人都必然是這一個。所有的人都是一樣,從老家久遠的曆史中抽取一個點,一條線索,作為開端。

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代後記) / 267

我覺得人是應該有一個信仰的。信仰就像剛才說的,我覺得我是殘疾的,但有一個完美的境界存在,那麼這就成為我的信仰了。信仰和夢想差不多,沒那麼多實際的好處,它隻是給你一種心靈的好處。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後因急性腎損傷回家療養。

1979年後相繼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等小說與散文發表。1998年患尿毒症,終至透析。病情穩定後,有随筆集《病隙碎筆》、散文集《記憶與印象》、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随筆集《扶輪問路》和電影劇本及影評集《妄想電影》出版。作品曾多次獲獎。曾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2010年12月30号下午16點,因突發腦溢血,之後經搶救無效,在12月31号3點46分逝世,享年59歲。

原文摘錄

樹不是鳥兒,你不能根據樹來辨認鳥兒。肉身不是心魂,你不能根據肉身來辨認心魂。那鳥兒若隻看重那棵樹,它将與樹同歸于盡。那心魂若隻關注一己之身,它必與肉身一同化為烏有。活着的鳥兒将飛起來,找到新的栖居。 因此,個人便永遠都是有限,都是局部。那麼,這永遠的局部,将永遠地朝向何方呢?局部之困苦,無不源于局部之有限,因而局部的歡愉必是朝向那無無限之整體的詭異。所以皈依是一條永恒的路。 你要是悲哀于這世界上終于有一天會沒有了你,你要是恐懼與那無限的寂滅,你不妨想一想,這世界上曾經也沒有你,你曾經就在那無限的寂滅中。

你所憂慮的那個沒有了的你,隻是一具偶然的肉身。所有的肉身都是偶然的肉身,所有的爹娘都是偶然的爹娘,是那亘古不滅的消息使生命成為可能,是人間必然的愛願使爹娘相遇,使你誕生。 這肉身從無中來,為什麼要怕它回到無中去?這肉身曾從無中來,為什麼不能再從無中來?這肉身從無中來又回無中去,就是說它本無關大局。

大局者何?你去看一出戲劇吧,道具、布景、演員都可以全套地更換,不變的是什麼?是那台上的神魂飄蕩,是那台上台下的心流交彙,是那幕前幕後的夢寐以求!人生亦是如此,毀壞的肉身讓他回去,不滅的神魂永遠流傳,而這流傳必将又使生命得其形态。 大家都難免是這樣,乘物以遊心,所要借助和所要克服的,都是那一副不得不有的皮囊。以美貌和機智取勝的,都還是皮囊的奴隸。最要受那皮囊奴役的,莫過于皇上;皇上一旦讓群臣認不出,他就什麼也沒有了。所以,梵高是“向日葵”,貝多芬是“命運”,尼采是“如果說”,而君王是地下宮殿和金縷玉衣。 

單純的性愛難免是限于肉身的。總是兩個肉身的朝朝暮暮,真是難免有相互看膩的一天。但,若是兩個不甘于肉身的靈魂呢?一同去承受認識的為難,一同去輕蔑現實的限定,一同眺望那無限與絕對,于是互相發現了對方的存在、對方的支持,難離難棄……這才是愛情吧。 

上一篇:内向者優勢

下一篇: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