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鍵盤

電腦鍵盤

計算機硬件
電腦鍵盤是把人的思維化成文字信息輸入電腦的通道。從英文打字機鍵盤演變而來的,當它最早出現在電腦上的時候,是以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的部件的形象出現的。隻不過相對而言,這兩種設備都不是電腦的一部分,這點是和電傳打字機不同的,所以我們不把它們作為電腦鍵盤發展史的一部分。
    中文名:電腦鍵盤 外文名:Computer keyboard 别名: 舊稱:電傳打字機” 定義:控制信息輸入電腦的通道 分類:機械式、電容式

簡介

電腦鍵盤是從英文打字機鍵盤演變而來的,當它最早出現在電腦上的時候,是以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的部件的形象出現的。

是把文字信息的控制信息輸入的通道。

前身

QWERTY鍵位:存活140餘年的妖孽  

毫不誇張的說,QWERTY鍵位排列,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整個電腦發展史上,對英文用戶來說最為“坑爹”的設計。不過之所以采用QWERT鍵位這種難于記憶的排列方式,倒确有其深厚的特殊意義,這種設計的意義,就是為了降低用戶輸入效率。至于鍵盤為何要放棄易于上手的ABCDE排列方面,而采用這種又不好記又不好用的QWERTY鍵位,此事說來話長。  

說道電腦鍵盤的QWERT鍵位排列,就得從140餘年前的1860年開始說起。打字機之父ChristopherLathamSholes(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與其合作夥伴開始進行現代英文打字機,并與其合作夥伴一起針對進行打字機的研發設計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将打字機的鍵位按ABCDE方式排列,為了使打字的字迹之間隔不會太遠,打字機的字錘及按鍵之間排列較為緊密。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發現隻要錄入的速度稍微加快,打字機就會因連杆之間互相幹涉撞擊而無法進行正常工作。如何解決打字機在輸入速度較快時,連杆之間相互幹涉而無法正常工作的問題,就成為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是推翻全部已經成型的打字機方案,重新對其内部結構進行設計,來解決按鍵幹涉問題,還是另辟蹊徑來避免按鍵幹涉現象的發生,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選擇了後者。通過對英文詞組排列方式的研究,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将26個英文字母排序打亂後重新排列于鍵盤之上,盡管這會讓用戶的輸入效率有明顯降低,但可以保證用戶可以在打字機在不會出現幹涉卡死的情況下,擁有較高的輸入效率。

1868年6月23日,美國專利局授予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及其合作夥伴的打字機發明專利。而則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所發明的這種錯亂的、專為打字機設計的布局,就是流傳至今的QWERTY鍵位。  

1873年,美國雷明頓公司購買了克裡斯托夫·拉森·肖爾斯及其合作夥伴的打字機專利,并開始了打字機的商業生産。到1881年時,打字機的年産量已經上升到1200台,但QWERTY鍵位設計的打字機在其發展初其遠沒有獲得穩固的市場地位。到19世紀80年代終止時,美國采用QWERTY鍵位設計的打字機的總擁有量不超過5000台(包括通過更換字錘而改造成的QWERTY打字機)。  

1879年,LucienStephenCrandall(路西安·史蒂芬·克蘭多)通過對肖爾斯打字機結構進行優化改進,将打字錘安放在圓柱套上,從而完全解決了由于連杆幹涉造成的卡鍵問題,這使得後來的打字機制造商可以更為随意的對鍵位布局進行改進優化。比如後來出現的Blickensderfer打字機就對按鍵排列進行改良,将構成成70%英語單詞的字母按照“D0HIATENSOR”順序,排列在打字機的基準按鍵行(即現在電腦鍵盤上的ASDFGH按鍵行)。  

讓肖爾斯和他的QWERTY鍵位布局,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赢得勝利的事件,是1888年7月25日,在美國辛辛那提舉行的一場全美公開打字比賽。比賽中,來自于鹽湖城法庭的速記員FrankMcGurrin(弗蘭克·馬格瑞),使用QWERTY鍵位設計的雷明頓打字機和盲打方法,以絕對的優勢獲得冠軍和500美元的獎金。 麥古瑞顯然是第一個熟記這種鍵盤并盲打的人。這一事件确立了雷明頓(Remington)打字機技術上更先進的看法。麥古瑞選擇雷明頓打字機可能是随意的,但卻為這種标準的确立作出了貢獻。  

消費慣性讓QWERTY布局終成正果  

QWERTY鍵位設計得到了普及,但相對較低的英文輸入效率,導緻對其質疑的聲音從未平息,美國生物學家,華盛頓大學教授August Dvorak(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就對QWERTY鍵位布局的傳統地位發起挑戰。由于當時的打字機設計已經完全不會出現幹涉現象,奧古斯特·德沃夏克根據英文常用單詞中字母的使用頻率不同,對按鍵進行重新排序,推出了Dvorak鍵位布局,并于1936年獲得專利。  

為了推廣Dvorak鍵位布局,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在二戰期間曾與美國海軍進行聯合實驗,并聲稱使用Dvorak鍵位可以讓打字員的輸入效率大幅提升。不過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實驗結果也同樣受到當時社會的質疑。此後,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又推出了針對左/右手不同用戶設計的單手鍵盤,盡管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可以讓人們相信Dvorak鍵位排序更為科學,并一直緻力于Dvorak鍵位布局的推廣,可惜用戶使用習慣所造成的慣性消費非人力所能扭轉,直到1975年奧古斯特·德沃夏克逝世,Dvorak鍵位也未能取代肖爾斯的QWERTY鍵位一統天下的局面。  

目前Windows系統已經内置了Dvorak鍵位布局,用戶無須額外購買硬件,隻要選擇在系統輸入法中進行添加Dvorak鍵位布局,即可進行使用。不過由于Dvorak鍵位布局在設計時僅針對英文字母排列方式進行優化,對于使用拼音、雙拼、五筆、倉颉等多種輸入法的國内用戶來說意義不大。  

在奧古斯特·德沃夏克之後,發明家Lillian Malt(理連·莫特),又發明了一種以他名稱進行命名的Malt鍵盤布局。Malt鍵盤布局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

類别

機械鍵盤

機械鍵盤鍵帽下方的開關組件由塑料材質的按鍵軸和彈簧組合而成,每一個按鍵都由這樣一組獨立的裝置來控制閉合,并驅動接觸式開關控制觸點的導通和斷開。機械鍵盤敲擊起來更有手感,但感覺要比普通鍵盤的陽尼更大一些,如果用那種彈簧結實的“黑軸”去打字,速度快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漏字機械鍵舟的優點:耐用、手感好、工藝靈活:缺點:不防水、價格高。

基于上述特點,機械鍵盤更加适用于網吧、深度遊戲玩家以及工作量較大的文字工作者

塑料薄膜式鍵盤

塑料薄膜式鍵盤是市場上最多見的一種鍵盤,大多數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配套的鍵盤都是塑料膜式鍵盤。塑料薄膜式鍵盤的開關結構共有四層,最外層是橡膠碗,再往下有一層帶有導電橡膠的塑料膜,第三層是中間隔離層,最後一層為電路闆層。當按鍵按下時橡膠碗會擠壓下面的塑料膜,導電橡膠與第四層的電路接觸由此産生電路接通和斷開的電信号并傳輸給電腦主機。

塑料薄膜式鍵盤的制造成本低,無機械磨損、可靠性較高,噪音小,還可以在按鍵下面做矽膠防水處理,是種噪音小、防護性好的鍵盤。

塑料薄膜式鍵盤優點:廉價、防水、靜音:缺點;手感差、使用壽命相對較短。塑料薄膜式鍵盤通常被應用于工普通家用和辦公場合

導由橡膠式鍵盤

導電橡膠式鍵盤和塑料薄膜式鍵盤其實很相似,二者都是通過導體接觸使其電路接通,由此産生電信号并傳輸給電腦主機。

導電橡膠式鍵盤在理論上比塑料膜式鍵盤少兩層塑料膜,隻需要橡膠碗和電路膜兩層結構即可。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導電橡膠鍵盤是各種家用電器的遙控器(例如電視機遙控器)導電橡膠式鍵盤的優點:廉價、靜音:缺點:手感差、使用壽命短。

電容式鍵盤

從工作原理來看,電容式鍵盤與導電橡膠式鍵盤更為相似。不同之處在于,電容式鍵盤不再采用導線和電流信号判新按鍵的狀态,轉而伸用橡膠碗接觸申容傳感器後的電位變化判新按鈕的狀傑。市場上的由容式由腦鍵舟并不多見,這種鍵舟大多被田工大型醫療設備。

電容式鍵盤的優點:使用壽命長、按鍵靈敏、反應速度快、無鍵位沖突;缺點:手感一般,成本高,售價也比較高。

鍵位設計

設計概念

一款鍵盤的鍵位設計包含了兩個概念,一是主體的英文和數字鍵位設計,二是各種附屬鍵位設計。

最通常的英文與數字鍵位設計方案就是俗稱的“QWERTY”柯蒂鍵盤。這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于1868年發明的鍵位方案。

總所周知,柯蒂鍵盤主要的設計目的就是使擊鍵的速度不至太快。不過在很多文章中的說法有一個小小的錯誤,這就是——柯蒂鍵盤的鍵位設計并不是要“使擊鍵的速度不至太快導緻卡住”,而是“在不至卡住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打字速度”。

這兩種說法中有一個微妙的差異,這就是說,減慢打字速度不是最終目的,QWERTY鍵盤并不是在一味的減低速度,它固然有把ED這樣的常見組合放在一個手指上的減低速度設計,但也有很多諸如ER這樣的加速組合鍵位。

實際上這樣設計的根本原因在于機械式打字機的結構,其鉛字杠杆的結構決定了當兩個位置接近的鉛字同時按下的時候就會卡死,但相對的兩個相距較遠的鉛字就不會發生同樣的問題,相信有過英文打字機使用經驗的人應該都會有所體會。

在柯蒂鍵盤上,一些常用的字母被放在無名指、小拇指等位置上,這一向被認為是用小拇指等的不靈活性來減低速度,但這種說法沒有考慮到機械式打字機的實際情況,食指固然是最靈活的,但食指鍵位上的按鍵也是最容易卡死的,所以将常用字母放在邊緣以保證在高速打字時不會卡死也就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說,設計柯蒂鍵盤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單純的減低打字速度,事實上,柯蒂鍵盤的設計方案恰恰是為了提高打字速度,隻不過是“在不會卡死的情況下盡力提高打字速度”。

進入20世紀以後,機電打字機發明使得機械式打字機的鉛字臂卡死不再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衆多的高速打字鍵盤也就應運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也就是DVORAK德沃拉克鍵盤。

德沃拉克鍵盤是August Dvorak教授在1930年設計的鍵位方案,由于不再考慮按鍵的機械結構問題,所以按鍵排布完全按照理想化的擊鍵率分布設計。手指運動的行程比柯蒂鍵盤要小得多,平均打字速度幾乎提高了一倍。不過正如很多事情一樣,習慣的力量是難以抵擋的,德沃拉克鍵盤至今隻是在極少數專業場合使用。不過對于想試試的人來說,可以嘗試一下Windows裡自帶的德沃拉克鍵盤方案。

非英文式方案

各種語言的鍵盤基本都是在英文鍵盤的基礎上改變而成的,大部分鍵的排列方式都和英文鍵盤相差不遠,隻有一些細微的差别,例如英國鍵盤上的美元符号變成了英鎊符号,而德文鍵盤上的子母Y和Z互換了位置。

各種遠東語言鍵盤在英文按鍵部分則與不标準的美式英文鍵盤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但在一些附屬按鍵上則有明顯的區别。對于中國用戶來說,最容易見到的非美語言鍵盤可能就是二手市場上常見的日文鍵盤了,與标準的英文鍵盤相比,它的大部分按鍵都是一樣的,但在一些标點符号上卻有明顯的位置差異,從而導緻在英文系統中使用一些标點的時候出現按鍵的标識和實際内容對應不上的情況。

鍵位設計的另一個概念就是附屬鍵位的設計,從最早的IBM PC 83鍵盤到現在主流的108鍵Windows98鍵盤,已經更新了幾代,但總體上并沒有根本性的變化。雖然其中有一些諸如緊湊型的設計,但從市場反應來看是不成功的。由此可見,目前的鍵盤鍵位設計經過了多年的實踐檢驗,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理想設計。

弄巧成拙的十字方向鍵設計

所謂的十字形方向鍵,指的就是鍵盤上的獨立方向鍵呈十字形排列,這種設計最初是為了在形象上更為接近傳統的83鍵盤設計,但實際的效果卻相當的差。

最早的十字形鍵是微軟第一代人體工學鍵盤上使用的,但随後就成為這一代名品上被人罵得最多的設計,十字形的鍵位看起來很好看,但實際使用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按鍵設計手指會别扭的擠在一起,無論在日常使用還是在遊戲中都極不方便,特别是在賽車遊戲中幾乎沒法玩下去。所以微軟在此後的第二代産品中又改回了原來的設計。

不過可笑的是,始作俑者微軟自己都已經不用十字形方向鍵了,但近來一些國内的廠商卻又把這種弄巧成拙的設計拾了回來,還作為特色設計之一來大肆宣傳。強烈建議大家對此不要考慮,否則買回來就有夠受的。

各鍵常見功能

其他常見用法

F2  當你選中一個文件的話,這意味着“重命名”

F3  當你在桌面上的時候是打開“查找:所有文件” 對話框。

F10或ALT   激活當前程序的菜單欄。

windows鍵或CTRL+ESC 打開開始菜單。

CTRL+ALT+DELETE 在win9x中打開關閉程序對話框。

DELETE 删除被選擇的選擇項目,如果是文件,将被放入回收站。

SHIFT+DELETE 删除被選擇的選擇項目,如果是文件,将被直接删除而不是 放入回收站。

CTRL+N 新建一個新的文件。

CTRL+O 打開“打開文件”對話框。

CTRL+P 打開“打印”對話框。

CTRL+S 保存當前操作的文件。

CTRL+X 剪切被選擇的項目到剪貼闆。

CTRL+INSERT 或 CTRL+C 複制被選擇的項目到剪貼闆。

HIFT+INSERT 或 CTRL+V 粘貼剪貼闆中的内容到當前位置。

ALT+BACKSPACE 或 CTRL+Z 撤銷上一步的操作。

ALT+SHIFT+BACKSPACE 重做上一步被撤銷的操作。

Winndows鍵+M 最小化所有被打開的窗口。

Windows鍵+CTRL+M 重新将恢複上一項操作前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Windows鍵+E 打開資源管理器。

Windows鍵+F 打開“查找:所有文件”對話框。

Windows鍵+R 打開“運行”對話框 。

Windows鍵+BREAK 打開“系統屬性”對話框 。

Windows鍵+CTRL+F 打開“查找:計算機”對話框。

SHIFT+F10或鼠标右擊 打開當前活動項目的快捷菜單。

SHIFT 在放入CD的時候按下不放,可以跳過自動播放CD。在打開word的時候按下不放,可以跳過自啟動的宏 。

ALT+F4 關閉當前應用程序。

ALT+SPACEBAR 打開程序最左上角的菜單。

ALT+TAB 切換當前程序。

ALT+ESC 切換當前程序。

ALT+ENTER 将windows下運行的MSDOS窗口在窗口和全屏幕狀态間切換。

PRINT SCREEN 将當前屏幕以圖象方式拷貝到剪貼闆。

ALT+PRINT SCREEN 将當前活動程序窗口以圖象方式拷貝到剪貼闆。

CTRL+F4 關閉當前應用程序中的當前文本(如word中)。

CTRL+F6 切換到當前應用程序中的下一個文本(加shift 可以跳到前一個窗口)。

在IE中:

ALT+RIGHT ARROW 顯示前一頁(前進鍵)。

ALT+LEFT ARROW 顯示後一頁(後退鍵)。

CTRL+TAB 在頁面上的各框架中切換(加shift反向)。

F5 刷新

CTRL+F5 強行刷新。

F10 激活程序中的菜單欄。

ALT+菜單上帶下劃線的字母 執行菜單上相應的命令。

CTRL+ F4 關閉多文檔界面程序中的當前窗口。

ALT+ F4 關閉當前窗口或退出程序。

CTRL+ C 複制。

CTRL+ X 剪切。

DELETE 删除。

F1 顯示所選對話框項目的幫助 。

ALT+空格鍵 顯示當前窗口的系統菜單。

SHIFT+ F10 顯示所選項目的快捷菜單。

CTRL+ ESC 顯示“開始”菜單。

ALT+連字号(-) 顯示多文檔界面程序的系統菜單。

CTR L+ V 粘貼。

按住 ALT然後重複按TAB 切換到上次使用的窗口。

ALT+ TAB 切換到另一個窗口。

CTRL+ Z 撤消 。

使用快捷鍵

NUM LOCK+負号(-) 如果當前選擇展開了,要折疊或者選擇父文件夾左箭頭折疊所選的文件夾。

NUM LOCK+* 如果當前選擇折疊了,要展開或者選擇第一個子文件夾右箭頭展開當前選擇下的所有文件夾。

NUM LOCK+加号(+) 展開所選的文件夾。

F6 在左右窗格間切換。

使用 WINDOWS鍵

可以使用 Microsoft自然鍵盤或含有 Windows徽标鍵的其他任何兼容鍵盤的以下快捷鍵。

WINDOWS+ TAB 在任務欄上的按鈕間循環 。

WINDOWS+ F 顯示“查找:所有文件”。

CTRL+ WINDOWS+ F 顯示“查找:計算機”。

WINDOWS+ F1 顯示“幫助”。

WINDOWS+ R 顯示“運行”命令 。

WINDOWS 顯示“開始”菜單 。

WINDOWS+ BREAK 顯示“系統屬性”對話框。

WINDOWS+ E 顯示“Windows資源管理器”。

WINDOWS+ D 最小化或還原所有窗口 。

SHIFT+ WINDOWS+ M 撤消最小化所有窗口 。

使用“我的電腦”和“Windows資源管理器”的快捷鍵 

按住SHIFT鍵再單擊“關閉按鈕(僅适用于“我的電腦”) 關閉所選文件夾及其所有父文件夾。

ALT+左箭頭 向後移動到上一個視圖。

ALT+右箭頭 向前移動到上一個視圖。

BACKSPACE 查看上一級文件夾。

使用對話框中的快捷鍵 

ESC 取消當前任務。

如果當前控件是個按鈕,要單擊該按鈕或者如果當前控件是個複選框,要選擇或清除該複選框或者如果當前控件是個選項按鈕,要單擊該選項空格鍵 。

ALT+帶下劃線的字母 單擊相應的命令。

ENTER 單擊所選按鈕。

SHIFT+ TAB 在選項上向後移動 。

CTRL+ SHIFT+ TAB 在選項卡上向後移動。

TAB 在選項上向前移動。

CTRL+ TAB 在選項卡上向前移動。

BACKSPACE 如果在“另存為”或“打開”對話框中選擇了某文件夾,要打開上一級文件夾。

F4 在“另存為”或“打開”對話框中打開“保存到”或“查閱”。

F5 刷新“另存為”或“打開”對話框。

使用“桌面”、“我的電腦”和“Windows資源管理器”快捷鍵

選擇項目時,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鍵。 

按住SHIFT插入 CD-ROM 插入光盤時不用“自動播放”功能。

CTRL拖動文件 複制文件按住。

CTRL+SHIFT拖動文件 創建快捷方式按住。

SHIFT+DELETE 立即删除某項目而不将其放入“回收站”。

F3 顯示“查找:所有文件”。

APPLICATION鍵 顯示項目的快捷菜單。

F5 刷新窗口的内容。

F2 重命名項目。

CTRL+ A 選擇所有項目。

ALT+ ENTER或 ALT+雙擊 查看項目

可将 APPLICATION鍵用于 Microsoft自然鍵盤或含有 APPLICATION鍵的其他兼容鍵

Microsoft放大程序的快捷鍵

這裡運用Windows徽标鍵和其他鍵的組合。

Windows徽标+PRINT SCREEN 将屏幕複制到剪貼闆(包括鼠标光标)。

Windows徽标+scroll lock 将屏幕複制到剪貼闆(不包括鼠标光标)。

Windows徽标+ PAGE UP 切換反色。

Windows徽标+ PAGE DOWN 切換跟随鼠标光标。

Windows徽标+向上箭頭 增加放大率。

Windows徽标+向下箭頭 減小放大率 。

使用輔助選項快捷鍵 

右SHIFT八秒 切換篩選鍵開關。

左ALT+左SHIFT+PRINT SCREEN 切換高對比度開關。

左ALT+左SHIFT+NUM LOCK 切換鼠标鍵開關。

SHIFT鍵五次 切換粘滞鍵開關。

NUM LOCK五秒 切換切換鍵開關。

英文字母要這樣排布的原因

知道QWERTY是什麼嗎?它指鍵盤第一行的前6個字母按鍵,你是否已發現這6個字母和鍵盤上其他20個字母的排列方式增加了敲鍵的難度?既然如此又為什麼采用這樣的排列方式呢?下面讓我們來找找答案吧。

1、QWERTY鍵盤是為了降低打字速度

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但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于是發明者授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授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129年前形成的、以放慢敲鍵速度為目的的鍵盤排列方式卻延續至今。1986年布魯斯?伯裡文爵士曾在《奇妙的書寫機器》一文中表示:“QWERTY的安排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最沒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僅占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為了打一個字,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2、比QWERTY鍵盤快得多的DUORAK鍵盤

1930年奧格斯特?多冉柯(August Dvorak)發明了一種更優越的DUORAK鍵盤系統,将9個最常用的字母放在鍵盤中列。這種設計使打字者手指不離鍵就能打至少3000多個字。而QWERTY隻能做到50個字。DUORAK是通過減少手指的運動量來降低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使用DUORAK,打字者的手指平均每日運動1英裡,而QWERTY則是12到20英裡。

二戰期間,奧格斯特?多冉柯曾集合14位海軍打字員練習DUORAK,1個月後,他們的速度驚人地提高了68%。DUORAK鍵盤讓右手負擔56%的工作;最有力的手指工作量最大;70%的打字工作是在中列進行而不必移動手指。但當時正逢二次大戰,作戰物資缺乏,這種新鍵盤還沒問市就停産了。

親自試用DUORAK鍵盤吧!

Windows中已經内置了對它的支持,打開“控制面闆→鍵盤”,進入“輸入法區域設置”選項卡,接着單擊“添加”按鈕,将“輸入法區域設置”設置為“英語(美國)”,并在“鍵盤布局/輸入法”欄内找到“美國英語-DUORAK”。确認後,按鍵位置全變了。現在你完全有資本提升自己的英文打字速度了。當然在成功前仍需花時間重新适應新的系統并進行耐心訓練。

3、更先進的MALT鍵盤

比DUORAK更先進一步的是理連?莫特(Lillian Malt)發明的MALT鍵盤。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并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但MALT鍵盤需要特别的硬件才能安裝到電腦上,所以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