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巫山不是雲

除卻巫山不是雲

唐代詩人元稹所著離思詩句
“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唐代詩人元稹寫的《離思》中的第二句,譯為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别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隐喻夫妻感情深廣美好,世間無與倫比。
  • 作品名稱:離思
  • 作者:元稹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出處:
  • 作品體裁:古詩
  • 中文:除卻巫山不是雲

作品原文

離思五首·其四

元稹〔唐代〕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注釋譯文

譯文

經曆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别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别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注釋

曾經:曾經到臨。經:經臨,經過。

難為:這裡指“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

除卻:除了,離開。這句意思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此句與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段戀情。

取次:草草,倉促,随意。這裡是“匆匆經過”“倉促經過”或“漫不經心地路過”的樣子。不應解釋為“按次序走過”。例:宋陸遊《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腸斷處,取次作别離。”

花叢:這裡并非指自然界的花叢,乃借喻美貌女子衆多的地方,暗指青樓妓館。

半緣:此指“一半是因為……”。

修道:指修煉道家之術。此處闡明的是修道之人講究清心寡欲。

君:此指曾經心儀的戀人。

作品鑒賞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表面上是說看過“滄海水”、“巫山雲”之後,其它地方的水和雲已經很難再入詩人的眼底了,實際上隐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讓詩人動心的女子了。詩人借“滄海水”、“巫山雲”這世間絕美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愛妻堅貞不渝的感情,表現了夫妻昔日的美好感情。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意境深遠、意蘊頗豐,情感熾烈卻又含蓄蘊藉,成為人們喜歡借用的一副聯語,後來不僅用來表達愛情深厚堅貞永固,還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閱曆豐富而眼界極高。這首詩也從客觀上進一步提升了人們對滄海之水巫山之雲的認識。

“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像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于顧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三句以花喻人,即使走進百花盛開、清馨四溢的花叢裡,也懶于回首無心去欣賞那些映入眼簾的盛開的花朵,表示對女色絕無再留戀眷顧之心。第四句承上“懶回顧”的原委,含蓄地說:一、他對世事看破紅塵修道的緣故;二、因為失去心愛的人,再不會動心于其他的芳草繁花,這是悲痛無法解脫的感情上的一種寄托;“修道”也可以理解為修身、修德、治學的一種自我操守。“半緣修道”、“半緣君”所表現的憂思之情,完全是一緻的,這樣寫更覺意蘊深厚。

元稹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後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緻,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曾經滄海”二句尤其為人稱誦。

創作背景

本詩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貶官江陵府士曹參軍時。一說作者因懷念年少時的戀人崔莺莺而作此詩。另一說這首詩是作者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

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上一篇:顯考

下一篇:龍山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