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

漢語漢字
閩,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拼音:mǐn,釋義:1.中國福建省的别稱。2.朝代名。十國之一(907—945),由王審知建立,建都長樂(今福州),為南唐所滅。
  • 中文名:閩
  • 拼音:mǐn
  • 繁體:閩
  • 部首:門
  • 五筆:UJI
  • 字級:一級(編号1637)
  • 總筆畫:3 6
  • 總結構:半包圍結構
  • 注音:ㄇㄧㄣˇ

詳細解釋

名詞解釋

(1)(形聲。從蟲,門聲。本義:古種族名。生活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帶,後因稱福建為閩)

(2)同本義:

閩,東南越也。——《說文》

七閩九貉。——《周禮·職方式》

閩在海中。——《山海經·海内經》

選自閩禺。——左思《吳都賦》

(3)又如:閩中(泛指福建省地);閩江(水名。為福建省第一大河流);閩關(指福建通内地的關隘);閩嶺(福建北部的山嶺)。

(4)五代十國之一。933年王延鈞在長樂(今福州市)稱帝,國号閩。曆三十七年,後被南唐所滅。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珉。【廣韻】閩越。【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史記·東越傳】閩越王無諸。【注】東越之别名。【注】按《說文》雲閩,東越,蛇種也。故字從蟲門聲。【山海經】閩在海中。【注】閩越卽西瓯,今建安郡是也。

又古養鳥官。【周禮·秋官·閩隷】閩隷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敎擾之。

又【廣韻】【集韻】無分切,音文。【周禮·七閩釋文】又音文。

又【廣韻】音旻。【周禮·七閩釋文】鄭氏音旻。

又【集韻】谟官切,音瞞。【周禮·七閩釋文】漢書音義,服虔者近蠻。

說文解字

東南越,蛇穜。從蟲門聲。武巾切

說文解字注:䗖蝀也。釋天曰。䗖蝀謂之雩。䗖蝀、虹也。毛傳同。狀佀蟲。蟲各本作蟲。今正。蟲者、它也。虹似它。故字從蟲。從蟲。工聲。戶工切。九部。朙堂月令曰虹始見。季春文。

字形書法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閩”。

異體字

具體内容見圖片。

音韻方言

國際音标min˨˩˦

粵語man4 man5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