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跳鼠

長耳跳鼠

脊索動物
長耳跳鼠(學名:Euchoreutes naso)是跳鼠科長耳跳鼠屬唯一的種,其耳朵特别大,因此被稱為長耳跳鼠,是一種典型的适應跳躍活動的齧齒類動物。由于長耳跳鼠生活在沙漠地區而被譽為“沙漠中的米老鼠”,已被列為全球瀕臨滅絕物種之一。
    中文名:長耳跳鼠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綱:哺乳綱 Mammalia 亞綱: 目:齧齒目 Rodentia 亞目: 科:跳鼠科 Dipodidae 亞科: 族: 屬:長耳跳鼠屬 Euchoreutes Sclater, 1891 亞屬: 種:長耳跳鼠 E. naso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英文名:long-eared jerboa 二名法:Euchoreutes naso 分布:内蒙古西部、甘肅北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以及新疆的東部和南部。國外僅見于蒙古的外阿爾泰。

概述

長耳跳鼠是進化的奇奇怪怪的10大生物之一,它與普通老鼠在外形以及所需食物上有很大的區别。長耳跳鼠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和一對長長的耳朵,像是老鼠界的“兔子”,它們的後腿都要比普通老鼠長很多,最小的長耳跳鼠有硬币大小的體重和拇指大小的體長,這讓它們看起來要比普通老鼠更加可愛。長耳跳鼠區别于老鼠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們以植物嫩葉和昆蟲為食,而老鼠吃的卻很雜,幾乎什麼都會吃。

形态特征

長耳跳鼠,尾長150-162毫米,體長70-90毫米。體型與耳朵完全不對稱,耳朵比頭部大三分之一,鼻子像豬鼻,後腿像袋鼠的後腿,足部多毛。雌性有8個乳房。

生活習性

長耳跳鼠晝伏夜出,居住在沙漠。跳躍時動作像袋鼠。白天在沙漠下的洞穴裡生活。聽力非常敏銳,是在夜晚精确探測和捕捉昆蟲的利器;後腿足部的毛發有利于在沙漠環境中跳躍,能騰空跳躍1米多高。以昆蟲為食,繁殖期在夏季,每年繁殖兩次,每次産2到6隻小鼠。妊娠期為25-35天。

分布情況

這種動物主要分布在中國和蒙古,數量較多屬于無危動物。它們大多數都喜歡在夜間

活動,主要靠視覺和觸覺、聽覺等來判斷環境。它們通常喜歡通過聲音對昆蟲定位,然後通過快速的跳躍來捕食昆蟲。它們主要栖息在沙漠環境,為了尋找足夠的食物,它們的通常活動範圍會比較廣

生存現狀

瀕危物種

長耳跳鼠已列為全球100最瀕危滅絕物種,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等級為瀕危(EN)。

瀕危原因

沙漠日益幹旱、全球氣候轉暖、非法金礦開采的猖獗,對長耳跳鼠所生存的沙漠生态環境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此外,随着農業進入沙漠地區和非法采礦業,越來越多的野貓被帶進入了沙漠,也成為獵食齧齒類動物的主要殺手。

天敵

長耳跳鼠的主要天敵之一是貓,而這種天敵對一種動物的影響力之大令人驚訝,一隻饑餓的貓一個晚上能捕捉到20隻跳鼠。貓是人類引入該區域的,人類飼養貓,是因為它們能滅鼠,但是,在夜間,如果它們依然饑餓難耐,它們就會竄進沙漠,獵捕跳鼠。跳鼠還被列為世界保護聯盟“紅色名單”中的瀕危動物,據估計,過去10年失去了約80%的跳鼠。

蹤迹

2011年5月1日,新疆吐魯番火焰山景區工作人員在火焰山下發現一隻長耳跳鼠。長耳跳鼠是一種陸地齧齒動物,由于生活在沙漠地區而被譽為“沙漠中的米老鼠”,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列為瀕危物種之一。據了解,2009年5月火焰山下也曾發現過一隻長耳跳鼠。  

上一篇:鸬鹚

下一篇:蝙蝠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