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溪鎮

錦溪鎮

江蘇省昆山市下轄鎮
錦溪鎮隸屬于江蘇省昆山市,東臨澱山湖,西依澄湖,南與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相接壤,北與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和昆山市張浦鎮相毗鄰,屬于江蘇省的'南大門",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錦溪鎮版圖總面積90.69平方公裡,轄3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全鎮常住人口51811人(2017年)。錦溪鎮曾獲中國曆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等榮譽稱号。2011年,錦溪鎮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6.2億元。[1]
  • 中文名:錦溪鎮
  • 外文名:JinXi Town
  • 别名:
  • 别 名:陳墓
  • 行政區類别: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3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錦溪古鎮區文昌路1号
  • 電話區号:0512
  • 郵政區碼:215300
  • 地理位置: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西南部
  • 面 積:90.69平方公裡
  • 人 口:6.5997萬人(2011年末常住人口)
  • 方 言:吳語—昆山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錦溪古鎮
  • 車牌代碼:蘇E

曆史沿革

錦溪鎮曆史悠久,早在5500多年前的崧澤文化時期,錦溪就有先民存在。

吳越春秋時期,錦溪成為集鎮,地屬會稽郡。

三國到唐代地屬吳郡,五代屬蘇州。

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名錦溪,屬蘇州。

宋紹興元年(1131年),錦溪更名為陳墓,河西(上塘)屬長洲縣,河東(下塘)屬昆山縣。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出長洲縣南部設立元和縣(東南),與吳縣(西南)、長洲縣(東北)3縣同治于府城内,同為蘇州府的附郭縣。

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民國臨時政府撤銷蘇州府及長洲、元和、吳三縣,設蘇州。

民國三年(1914年),撤銷蘇州,設立吳縣。

1952年9月,吳縣境内陳墓劃入昆山縣,原昆山縣、吳縣兩地陳墓合并上升為昆山縣直屬陳墓鎮。

1985年2月,實行鎮管鄉體制,澱西、陳墓兩鄉并入陳墓鎮,仍屬昆山縣轄。

1989年經國務院批準,昆山撤縣設市(縣級)。

1992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陳墓鎮複名為錦溪鎮,屬昆山市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錦溪鎮轄上塘社區、下塘社區、幹家甸社區3個社區,虬澤村、盛塘村、馬援莊村、紅霞村、計家墩村、張家厍村、阮家浜村、北管泾村、孟子浜村、聯湖村、周家浜村、顧家浜村、衛星村、朱浜村、三聯村、狹港村、南前村、陸泾村、袁甸村、長雲村2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錦溪古鎮區文昌路1号。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錦溪鎮東臨澱山湖,西依澄湖,南與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相接壤,北與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和昆山市張浦鎮相毗鄰。全鎮版圖面積90.69平方公裡,錦溪古鎮區中心位置地理坐标為:北緯31°10′35″,東經120°53′44″。

地質地貌

錦溪鎮位于澱山湖與澄湖之間,境内成土母質為湖相沉積物,質地粘重,且較堅實,微酸性至中性,土層厚度一般在2~14米。土色一般為青灰、灰黑色和灰黃色的砂質粘土。

錦溪鎮區呈“僧帽”形,為太湖流域澱泖地區;境内湖河港汊縱橫相連,陸地多呈半島狀,由大小不等的字圩組成,大的有近百公頃以上,小的不到0.2公頃。地面高程一般在3.7~3.9米之間,最高達5.3米,最低至3.3米。

氣候特征

錦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性氣候,濕潤溫和,四季分明。春季溫和,天氣晴雨多變;初夏梅雨潮濕,出梅後,天氣晴朗炎熱;秋季氣溫逐漸下降,天氣涼爽;冬季寒冷,時有冰凍寒潮。2011年,錦溪鎮年平均氣溫16.9℃,極端最高溫度為7月7日的37.1℃,極端最低溫度為1月16日的-5.6℃;年降水量1095.1毫米;無霜期229天,下雪量16.6毫米。錦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熱帶風暴、霜凍、雷擊等,其中以澇災為主。

水文情況

錦溪鎮屬太湖流域澱泖水系,有澱山湖、白蓮湖、長白蕩、明鏡蕩、澄湖等大小湖蕩17個,大小河流238條,其中三級河道5條,流境全長13.77千米,鎮域河道233條,總長度206.33千米。2001年,政府投資4989.1萬元,建成由7隻大聯圩組成的鎮域一體化水利大包圍工程,河道水位穩定在2.34~3.49米區間;2011年平均水位為2.72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錦溪鎮水資源主要為地表湖泊、河流水資源,鎮域面積的54%為水面。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錦溪鎮土地總面積136035畝,基期年農用地68974.5畝,建設用地14914.5畝,其他土地52146畝。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錦溪鎮常住人口65997人,其中戶籍人口43283人,外來人口22714人。戶籍人口中,男性21258人,女性22025人;14歲以下2865人,15~64歲33479人,65歲以上6939人,分别占6.62%、77.35%和16.03%;外來人口中,男性14295人,女性8419人;人口出生率7.21‰,死亡率6.86‰,人口自然增長率0.35‰。

民族

截至2011年末,錦溪鎮民族以漢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8.10%,初漢族外,該鎮還有土家族、彜族、苗族等30個少數民族,計1253人,占總人口的1.90%。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錦溪鎮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6.2億元,比2010年增長18.46%,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18億元。

第一産業

2011年,錦溪鎮糧食(稻麥油)總産量13221噸、水産品總産量3869噸、果蔬總産量6182噸,實現農業總産值3.02億元,占國内生産總值的3.12%;有綠色食品14種(蔬菜)、有機食品37種(蔬菜)、無公害水産品7種、農業品牌注冊商标3個。

第二産業

2011年,錦溪鎮共有工業企業827家,其中外資企業156家,投資額12.63億美元;内資企業671家,注冊資本39.95億元。其中,年産值超50億元企業1個、超20億元企業1個、億元以上企業20個、規模以上企業42個。2011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産值118.21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19.99億元,比2010年增加20.11%;工業經濟占國内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8.77%。

第三産業

商業

2011年末,錦溪鎮共有各類商業網點1085個,社會零售總額18.77億元,比2010年增加39.89%。

旅遊業

1995年,“錦溪旅遊公司”成立,對錦溪古鎮區名勝古迹、古橋、古河道、古建築進行了修繕保護。

2002年,錦溪鎮政府利用部分古民居開設了古磚瓦、明清家具、天文、古錢币和古董等民間博物館14家。

2011年,錦溪古鎮旅遊區共接待遊客122萬人次,實現旅遊門票收入1212萬元,旅遊相關産業收入超過1億元。

金融業

2011年末,錦溪鎮合計各項存款餘額22.50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5.80億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0.68%和17.38%。

交通運輸

1984年,錦溪鎮曆史上第一條公路——陳昆公路建成通車。1985年,陳周公路通車。1992年,建成珠砂港大橋,實現村村通公路。2002年南北公路建成通車。2003年,錦甪公路建成。

截至2011年,錦溪鎮境内有省道1條,過境總長度8.53千米;市級公路8條,總長度32.52千米;鎮村級公路35條,總長度58.04千米;全鎮基本建成“五縱四橫”的内外交通網絡。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截至2011年,錦溪鎮鎮區建成區面積6.56平方千米,建成區戶籍人口1.55萬人,主要街道包括文昌路、太平路、文鑫路、長壽路、邵前港路等,主要居民小區有太平新村、塑料新村、水利新村、銀宏新村、海樹桦小區、中和新村、玉浪新村、東苑新村、水榭藍灣、倚林佳園等。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錦溪鎮有小學、中學各1所,小學附設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650名,在校中小學生1801名,其中小學1221名,初中520名,職高60名;教職工人數300名,其中小學169名,中學131名,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0名。适齡兒童入園率、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預算内教育經費支出6127.07萬元,比2010年度增長27.17%,預算内教育經費支出占财政總支出的23.95%。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錦溪鎮有鎮文體站1個;鎮文聯1個,下設文學、戲曲、書畫、攝影、曆史文化研究等5個協會,成員108名;有影劇院1座,座位520個;有萬冊圖書館1個;有文體中心1個(建設中)。村級文化設施主要有文化活動中心22個,圖書室24個、藏書53773冊;有宣卷表演、舞龍舞獅等民間文藝團隊54個,成員810名。

醫療衛生

2011年,全鎮共有甲級一類醫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8個,固定資産總值2082.52萬元;有醫護人員159名、鄉村醫生30名,其中副主任醫師7名、主治醫師21名;醫院病床86張。2011年,門診結報人次23.85萬,比2010年增加44.09%,建有居民健康檔案47214份,其中電子檔案39674份;農民參加農村醫療保險人數43083人,參保率99.7%。

社會保障

2011年,錦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1戶,人數148人,支出50.12萬元,比2010年增加12.90%,月人均339元,比2010年增加32.94%;醫療救助469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98戶,人數1310人,支出296.34萬元,比2010年增加14.20%,月人均226元,比2010年增加15.3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5.81萬元,比2010年增加24.50%。有敬老院2家,床位110張,收養五保老人26人;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22個。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20萬元,使166名困難群衆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5.7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數39512萬人,參保率99.80%。

旅遊景點

概況

錦溪古鎮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截至2013年,該鎮仍保留着張省美術館、中國古磚瓦博物館、馬若特泥禅坊、中國錦溪宣卷藝術館、古董館、金石人家、柿園、中原文化藝術收藏館、中國宜興紫砂博物館、錦溪傑出人物館、近現代民間壺具館等11家民間博物館。

古鎮傳統建築以明、清、民國初為主,建築特色古樸,具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以民居民宅、四合院為主,另外還有水牆門、吊腳樓、落水廊棚、橋樓廊坊等獨特的河街集市建築,古建築群面積占鎮區民宅86%以上。

古鎮内文物古迹較多,截至2011年,古鎮内“祝甸古窯址群”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昌閣、古内河道、蓮池禅院、通神道院、文昌閣、陳妃水冢、古河駁岸、古石拱橋等14處為昆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截至2012年,古鎮内尚留存有26座古橋,大都為明清建築物。在全鎮36座橋中,最有名的有8座,即天水橋、太平橋、十眼橋、錦溪中和雙橋、衆安橋、溥濟橋、普慶橋、裡和橋。

主要景點

●陳妃水冢

陳妃水冢坐落在古鎮南五保湖中。南宋隆興二年(1163年),陳妃為保護趙昚中箭病殁後,在五保湖中修築水冢,埋藏其間,水冢成為錦溪曆史的标志。陳妃水冢四周長滿蘆草,不管水位多高,陳妃水冢總是露在湖面上。

●古蓮池

古蓮池隸屬于蓮池禅院,南宋孝宗帝欽賜禦造的廟宇,當年從隆興二年到嘉泰三年,足足建造了40年,殿堂廊庑,樓閣亭台,水榭畫舫一應俱全。今蓮池禅院内所有的建築,都是1996年後有關部門重新建設的,禅院石埂,兩片明鏡般的湖面,人稱古蓮池、菱塘灣。

●文昌閣

又稱文星閣、片雲閣,曆來供奉主宰文運、點派狀元的魁星——文曲星。人們在此祈求神靈,保佑考生榜上有名。這裡是錦溪曆來就有的崇文風氣的一個象征。文昌閣臨水而起,有三層之高,黃牆朱檐,風鈴叮當。拾級走上樓閣,可以将全鎮風貌盡收眼底。閣内陳列着明代名流高啟、沈周、文征明和祝枝山為錦溪所作的詩篇。

●十眼長橋

錦溪橋梁星羅棋布,當地名謠素有“三十六座橋,七十二隻窯”之說,其中較著名的有十眼長橋。十眼長橋建于明代,與古蓮池、文昌閣、長堤回廊和桃園構成完整的古蓮景區。橋有九柱十孔,全長52米。

●中國古磚瓦博物館

錦溪為昆山古磚瓦之鄉,早在西晉時期,錦溪就有制磚燒窯的傳統。走進錦溪丁宅的新館址,館内陳列着的1000餘件磚瓦珍品。從新石器時期“半穴式”房屋牆上的“紅燒土”、秦始皇行宮“望夷宮”的磚飾物、漢代城磚、六朝闆瓦、西晉紀年磚、宋代鑿榫井磚,到明清、太平天國、民國時期的青磚,乃至以五星為标志的紅磚。

●柿園

柿園是近代著名畫家、圍棋國手陸曙輪先生故居,因園内有兩株柿樹而得名。主體建築片石山房始建于清同治年間,現為已故老人陸曙輪先生和他的次子陸家衡先生的書畫藝術陳列館。

●古董館

古董館系蘇州薛仁生先生古玩收藏品陳列館。這裡收藏的僅自春秋戰國至今2500年間的曆代水盂精品就達800件。其中有北宋越窯三足蟾蜍水盂和一對清著名制瓷藝人葛明祥、葛源祥兄弟倆制作的“寶石釉”和“虎貔貅”水盂。館内還藏有紅山玉镯、戰國玉蟬、西漢雞首壺、化魏石佛、南北朝猛獸尊、唐代鐵瓶、北宋均窯瓷瓶等精品。

●張省美術館

張省美術館位于錦溪鎮上塘街普慶橋畔,創辦于2002年10月,由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大師啟功先生題寫館名。美術館分兩層,一樓、二樓均為展示大廳。館内展示的書畫作品有中國當代青年畫家張省先生近三十年來各個時期的作品以及張省收藏的劉海粟、錢君陶、陳大羽、張繼馨等書畫大師的部分佳作精品,作品總計209件,由張省于2002年捐贈給錦溪鎮人民政府。

●文革藏品博物館

館内展示有湖北武漢收藏者彭洪章先生收藏的與“文革”這一特殊時期有關的文件、報刊、商标、傳單、宣傳畫、招貼畫、課本、藝術品、門票、證券;也有文革時期出版的《毛澤東選集》各種語錄、詩歌、馬恩列思著作、魯迅言論集、以及相關的注釋,講解,輔導材料,有各種“造反派”傳單,小字報,通令布告、聲明、呼籲、通牒;文革時期的工作證、會員證、出席證、榮譽證、戶口薄,畢業證、獎狀、介紹信;有糧票、布票、油票、飯菜票;煙、鹽、醬、糖、肥皂、火柴、肉、魚、蛋、豆制品票。還有各款毛澤東像章、紀念章、革命樣闆戲腳本,革命樣闆戲塑像等,數以萬計。

●宜興紫砂博物館

宜興紫砂博物館于2002年5月開辦,集陶都宜興紫砂精品于錦溪古鎮,展廳分上下兩層,底層是古今名壺綜合展,二樓是現代名人精品展。進入一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紫砂造像“未來世佛”彌勒佛,後面是一把巨型“東坡提梁壺”,以誇張的手法仿制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點爐煮茶的那把提梁壺而成;二樓是現代名人精品展,展示了我國現、當代工藝大師們的600餘件精湛之作。

上一篇:内部會計控制規範

下一篇:非類固醇抗炎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