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歌

錦歌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錦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錦歌是一種重要的曲藝唱曲形式,流行于以漳州為中心,包括廈門、晉江、龍溪在内的閩南平原地帶及台灣省,原名“雜錦歌”,“錦歌”是通行的簡稱。大約産生于明末清初,興盛于清代中期,與泉州南音并稱為閩南民間藝術的姐妹之花。20世紀40年代以後,錦歌開始走下坡路。[1]
  • 中文名:錦歌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Ⅴ-26
  • 申報地區:福建省漳州市
  • 遺産類别:曲藝

曆史淵源

唐宋間錦歌初步形成,明代已較為定型完整。它來自民間,以方言演唱,有着濃郁的鄉土氣息。曲調流暢樸實,富有表現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學易懂,為群衆所喜愛,許多農村都有"歌仔陣"、"歌仔館"。錦歌進入城市後,改用南琵琶、洞箫、三弦、二弦等樂器,唱腔由原來的活潑、粗犷、豪放轉為婉約柔細,姿勢安逸。曲牌名稱,原來的"七字仔"改稱"四空","大調"改稱"五空"、"貝思"。演唱中有時插入幾小節南樂,稱"曲爿"。

農村仍保留原有風格,逐漸形成農村、城鎮和原始的月琴三大流派。城鎮的"亭"派有八樂吟、樂吟亭、集弦閣、盛音園、進德社;農村的"堂"派有慶豐堂、慶賢堂、東音堂、錦雲堂、一德堂、攀和堂;"月琴"派有長泰、華安、平和以及盲藝人的走唱(乞食調)和雲霄的"四管齊"。

明末清初,随閩南人民東渡,錦歌在台灣落戶。仍在台灣流傳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烏烏"。台灣歌仔戲的音樂是在錦歌基礎上融合當地民間音樂而成。同時,錦歌也随移居者在南洋諸地流行。民國18年(1929年),漳州錦歌藝人陳麗水、林庭、賴耀山、王清吉、陳膠掠、朱亞、鐘青、陳不得等應邀到南洋諸地演唱,以藝會友,并在新加坡興登堡百代公司灌制唱片40多張。他們演唱的《陳三磨鏡》、《審陳三》、《安童鬧》、《無影歌》、《賭錢歌》、《大伯公歌》。

1950年,漳州市有錦歌社10多個,較著名的有龍眼營錦歌社、霞薰錦歌社、新橋錦歌社、東嶽錦歌社和浦南錦歌社。1952年,龍溪縣石碼成立錦歌劇社,演出錦歌劇《孔雀東南飛》。1956年、1978年應中國唱片公司和香港東方唱片公司邀約,灌制唱片和錄制卡式帶發行國内外。60年代初文化部門組織力量挖掘錦歌傳統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記錄錦歌曲本26個,曲調150多支。

改革開放以後,創作許多新的劇目,如:《思親》、《尋祖》、《水仙情》、《台灣阿婆看女排》、《喬先生回漳州》等,參加省和中國文藝調演,獲得多項獎。1983年,錦歌新秀王素華曾赴新加坡演出。80年代,各地錦歌社團多次集會觀摩,加強藝術交流,錦歌表演藝術不斷提高。

藝術特色

錦歌的表演形式為多人圍坐演唱,同時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魚、雙鈴等自行伴奏。

錦歌的唱腔風格大緻要分為堂、亭兩大流派。堂派主要流傳在農村中,唱腔粗犷有力,曲調接受民間歌謠,擅長唱"雜念調"。

錦歌的曲調豐富繁雜,大體可分為四類。一類叫"雜念仔"、"雜咀仔",唱腔近于念誦,自由活潑;一類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調"或"丹田調",是錦歌獨具風格的基本曲調;一類叫"花調"、"雜調";一類是"順樂曲"。

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兩人對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樂隊伴秦的。漳州市的圍坐彈唱多,廈門有許多節目是站着演唱,并借助動作來表現。

經典劇目

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陳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八小節:《妙常怨》、《董永》、《井邊會》、《呂蒙正》、《劉永》、《壽昌》、《闵桢》、《高文舉與玉貞》。抗日戰争時期,産生了一些反映革命鬥争生活的曲目,如《長工歌》、《送郎參軍》等。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随着全球經濟一體化,人們生活方式、娛樂方式日趨多樣化。年輕一代對于祖先留下的民間音樂文化遺産“錦歌”的興趣日益淡漠,凝聚了漳州曆代人文精華的錦歌藝術面臨更多的挑戰。錦歌藝術面臨随時可能消亡的危機,需要設法加以保護。

藝術傳承

2003年10月,成立了芗城區漳州錦歌社,并對錦歌曲目進行了收集、整理,編成了《漳州錦歌系列叢書》,這是較為完整的錦歌曲目集子。為了更好地保存和發展錦歌,在政府支持下,漳州市成立了錦歌研究會,重建錦歌社,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多樣化的錦歌演唱形式。同時,還在小學生中推廣錦歌,并将少兒演唱隊列入漳州芗城區芳草計劃,培養了一批新生力量。其間,許多藝人和基層老文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版系列叢書,對錦歌作系統介紹。

代表人物

王素華,1954年12月生,漢族,譚州市芗城區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錦歌第四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錦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漳州市芗城區文化館獲得“錦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閩南鄉親遍布全世界,近八成台胞祖籍地為閩南。閩南錦歌是閩台海峽兩岸群衆喜聞樂見的一種演唱形式,它深深紮根于閩南方言,吸收了明代南詞小調的許多曲牌,又繼承了閩南當地大部分的民歌中的小調,它唱腔旋律和語調緊密結合,悅耳動聽,婉轉幽揚,沁人心肺,語言樸素,多采用方言俚語,通俗易懂,曲調優美唱詞富有閩南鄉土氣息,因而倍受台灣民衆的喜愛。是廣大海内外閩南僑胞表達強烈的思鄉情懷,寄托思想情感,勉勵奮進的最直接的精神食糧。

從某種意義來說,閩南錦歌是他們的“土歌”、“鄉情。多少海外閩南僑胞就是帶着曾給他們帶來理想和快樂、拼搏進取的鄉情、“土歌”回鄉尋根谒祖,旅遊觀光,唱着濃醇似酒的鄉音,使他們久久不忍離去。閩南錦歌正因為受廣大平民百姓的喜愛和理解,才使錦歌久懸千年而不墜,遠播中國台灣以及世界各地而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