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錠

銀錠

中國古代貨币
銀錠,中國古代貨币,即熔鑄成錠的白銀。重量不等,因此以“兩”為主要重量單位,故又稱銀兩。始自漢代,其後各代皆有鑄造,但流通不廣。銀錠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國家法定銀錠貨币。直至清朝,開始作為主要貨币流通。[1]
    中文名:銀錠 外文名: 别名: 定位:中國古代貨币 材質:熔鑄成錠的白銀 始于年代:漢代

曆史概述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後,民間交易多用金銀。洪武八年(1375)發行寶鈔(即鈔)後,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間以金銀為貨币進行交易,違者治罪。但政府發鈔鑄錢(見制錢)仍以銀價為标準。

銀鈔之間、銀錢之間都有一定比價,同年定價,銀一兩當錢一千文,當鈔一貫。明英宗即位後,放松用銀的禁令,收賦有米麥折銀之令,并減少各種納鈔項目,以米銀錢當鈔。

自明初開銀禁後,物價多以銀兩計算。從以銀表示的金價、米價、絹價看,明代白銀的購買力大大高于宋、元時期。宋、元時,金一兩約合銀十兩三錢左右,明時為六兩四錢七分;宋、元時江南米一石約值銀一兩八錢四分,明時僅九錢四分多,宋、元時,絹一匹約值銀一兩五錢七分,明時僅六錢。

按此價綜合計算,明代白銀的購買力約比宋、元時期提高一倍左右。但明代仍無銀币。作為通貨用的白銀,主要是鑄成兩端翹起的船形銀錠(銀元寶),銀條和碼形的銀錠都少見,小額交易則使用碎銀。元寶銀錠大小不等,大元寶一錠有重至五十兩者,也有重二十兩的。

其上有鑄造地點、重量和銀匠姓名等文字。小錠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銀錠和碎銀的重量不劃一,成色也各有差異,每次支付時都需秤稱分量和鑒定成色,多有不便。

史料記載

《明史》記載,此時“朝野率皆用銀,其小者乃用錢,惟折官俸用鈔”。成化以後,田賦、商稅、鹽鈔、匠役以及言俸等項收支中,折銀的範圍日趨廣泛。銀兩逐漸成為主要的支付手段。此時,形式上銀兩與銅錢并用,但銅錢的價值太小,發行量又不大,不能适應大宗交易的需要,在交易中銀兩使用的比重逐漸增大。

有人估計,隆慶四年(1570)的市場交易中,十分之九以上用銀支付,用錢不過十分之一,銀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中所占的比例更大,萬曆九年(1581),太倉銀庫歲入銀三百七十萬四千二百八十一兩,錢二千一百七十六萬五千四百文,按錢一千文折銀一兩換算,此項錢僅合銀二萬一千七百六十五兩,不及銀數百分之一。

清代

清代實行銀錢平行本位制度,規定制錢一千文準銀一兩。銀兩是法定通貨,不僅民間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納地丁捐稅也使用。由此形成銀兩制度。

清朝的銀兩多以馬蹄形的元寶出現,故亦稱為寶銀。經過熔鑄,又可分為大錠、中錠、小錠,通稱銀塊或銀錠此外還有碎銀。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鑄寶銀,以緻寶銀的種類和名稱雖然全國大體一緻,但成色與重量并不一律。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銀兩,相互兌換均有一定的折算比率。

銀兩有實銀和虛銀之分。虛銀是指它作為價值符号或計帳單位。清初法定的紋銀、鹹豐年間出現的上海規元銀、漢口的洋例銀以及天津的行化銀,都是作為通行的計算單位的虛銀,但它們可以随時折合兌取實在的銀兩。

此外,還有作為特定用途從而具有特定衡量标準的虛銀,主要有用作官庫收捐納稅标準的庫平銀(一兩為37.31克)、用作征收進出口貨物關稅标準的關平銀(一兩約合37.68克)和用作征收漕糧折色的漕平銀(一兩約為36.66克)。

鴉片戰争

鴉片戰争後,外國洋銀(見銀元)大量流入和自鑄銀元流行,并沒有根本改變或取代銀兩制度的地位。混雜的貨币制度,在對外貿易的金融調度上和在與英鎊比價的變化上,都符合外國資本的需要。1934年宣布廢兩改元後,銀兩不再使用。

貨币價值

綜述

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币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标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緻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币價值答案。

唐代

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鬥米隻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于人民币4130元的購買力。

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鬥,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币。最大的問題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錢币制度極其混亂,而其記載也矛盾重重。

宋代

宋朝是以“錢”為流通貨币的,因為宋朝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商業也前所未有地發達,因此貨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龐大,而且白銀的産量和進口量都不高并且當時沒有類似銀行這樣的政府宏觀調控管理機構,造成了極為混亂的情況。一般朝代100銀錠底面0個錢為一貫,等于一兩銀子,但是宋朝卻不是這樣的。

《宋史食貨志》及《續資治通鑒》均提到自真宗朝開始因白銀存量偏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的發展,銀價不斷上漲,基本上是2000個以上的銅錢當銀一兩。

而且宋朝“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同時流通,各州都有權自行鑄錢,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價值多變,“随時立制”,非常混亂。

川陝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還不一樣。一貫實際有多少個錢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個為一貫的,也有480個為一貫,還要下诏以770個為一貫,并且各州“私用則各随其俗”,完全是筆糊塗賬。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

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于1兩銀子672——1344元)。

明代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中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币660.8元。

總結

綜上所述,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時期2000—4000元。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币,隻存在于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銀兩成為流通貨币隻是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活躍,外國白銀大量湧入以後的事。

中國用銀作貨币的曆史由來已久,清代是中國銀錠鑄造和發展的鼎盛時期,由于地域不同,鑄造工藝流程不同,各地銀錠的器型各異、形式多樣、名稱繁多,現介紹一枚江西五十兩方形銀錠,與同好共賞。

清代江西方錠

清代江西全省通用的銀錠形制有方錠、鏡面錠、圓碗錠等多種,這枚江西方錠(見圖),錠長8.92厘米,寬7.25厘米,高5.86厘米,重1889克。器型呈正方形,四周邊疊起,面大底小。

錠面銘文“萬載縣·光緒二十四年臘月·伍十兩匠劉春”,銘文戳記清晰,排列很有規律,上橫列地名,右為紀年,左為匠名和紀重。此種大方錠是清代自道光以來江西一些府、縣的稅課銀錠,每錠重五十兩左右,這種造型後來發

展成為江西官錢局銀錠的固定器型。按張家骧《中華币制史》載,江西方寶每錠重洋例平五十兩,洋例平兩重36.53克,則江西方寶每錠應重1826.7克,但實際上江西方寶每錠實重均在1855克以上。江西方錠在清道光年間已經出現(存世的江西方錠還見有嘉慶紀年的),這時的鑄造地點是衆多的,分散在全省各個州府。到同治至光緒三十年,方錠的鑄造地點相對集中在萬安、萬年、萬載三地。

光緒二十八年設立江西官錢局,稍後又設立官銀号,代為各縣鑄造銀錠。次年官錢局并入官銀号,改為官銀錢總号,這時鑄造的方錠都錾有“江西官銀号”字樣。1912年江西官銀錢總号改組為民國銀号,而此時中國貨币結構發生變化,對銀兩的需求量大為減少,鑄錠量也相繼減少,方錠的銘文趨于簡化,一般僅有“江西足寶”四字。江西五十兩的方形銀錠造型獨特,這種造型僅有數省鑄造過,深受銀錠集藏者喜愛。

鑒别方法

銀錠的顔色

白銀的顔色白潤而沉穩,銀錠氣孔中有金黃色的多彩寶光,銀錠本身色彩為雪白色,老銀錠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們觸摸、氧化等損傷,銀錠已自然生成了一層銀鏽和包漿,這種銀鏽和包漿的顔色大多為灰色或灰褐色,色澤溫潤。民間對白銀鑒别銀色有很多口訣,這裡介紹含黃銅和紅銅的兩個口訣。含有黃銅的銀色為“七黑八灰九轉青,九五成時色還清”,含紅銅的銀色口訣為“七黑八紅九帶白,九五成時還原色”。

銀錠的成色(即含銀量)都基本在95%左右,銀錠的顔色除有包漿外,都應是雪白色的發出寶光。市場上出現的渡銀僞錠,其色澤浮而無光,新的時候色澤還亮麗,但氣孔決無多彩的金黃色寶光,時間一久就會露出銅色;市場上的銀鉛或銀銅等合金假錠,新時色澤灰暗、久後有時會呈現出紅、黃、黑色,這是銀中大量摻入紅銅、黃銅和鉛等所緻,但仍無雪白色的寶光;市場上低劣的鉛質假錠,新

時色澤黯淡無光,久後外表變黑色。對用真白銀制作的假錠,由于作假銀錠的時間較短,不可能像老銀錠一樣生成天然的包漿,它的色澤看上去像剛出爐,火氣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側面,制假者都為了掩蓋這一特征,往往在銀錠身塗上一層化學藥物,使銀錠表面變成帶黑色或其它顔色的花包漿。

銀錠銘文

銀錠銘文是指鑄造銀錠時錾刻或鑄造在銀錠上的文字,内容曆代不盡相同,大體包括銀錠鑄造

的時間、地點、用途、成色、官員或工匠姓名等。錾刻銘文是當時為了保證銀錠的質量,用簽字畫押的方法,表示對經手的銀錠負責。正因為這樣,卻成了我們今天鑒别真假銀錠的重要依據。

一是曆代銘文有其特點,各個曆史時代銀錠上的銘文都與當時的貨币經濟緊密相聯,與當時政府用銀為貨币的曆史相一緻,如漢代銀錠銘文字少;唐代的銀錠字開始多起來了;

宋金銀錠銘文較以前有了顯着變化,用途也較廣泛,很多銀錠開始注明用途、地點、成色、匠人等銘文;元代用途進一步擴大,有了稅課銀徭役折銀稅等銘文。明代的銘文多涉及稅銀内容一般包括地點、時間、用途、重量、工匠、監鑄押運官員等;清代和民國時期銀錠銘文變化最大。

銘文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有關賦、稅、解、貢方面的銀錠屬官錠類,不管這些銀錠

是否官爐所鑄(當時官銀有委托銀樓、銀爐鑄造的情況)都是官錠。另一類銘文為銀樓、爐戶、公司、銀行吉語等銀錠,屬商銀類;第三類是以個人的名義,鑄的銀錠為私銀類。

目前私銀錠隻發現“考試院院長戴傳賢”一人在西康分金爐鑄造的幾種不同規格的銀錠。二是銀錠銘文的錾刻或鑄造方法。我們所見的在模上鑄造銘文的一般在銀錠的底部,屬元代以前的銀錠,這類銀錠銘文目前發現不多,凡有這類銘文的都十分珍貴。目前見到的大多為錾刻銘文。錾刻銘文又分錾刻陰文和陽文。時間大緻以清代雍正時期來劃分,以前的多為陰文,以後的多為陽文。

陰文銘文是在銀錠鑄造好後才用錾子錾刻上去的,字呈凹形,字體上看很不規則,多筆少畫的事常有,并有代用字、簡筆字的情況,一般沒有名家書寫,這跟工匠的文代水來、錾刻技術有關,但卻體現了當時時代特征,如果收藏都看到的老銀錠的陰文不具有這些特征要注意;

具有這樣的特征還要用高倍放大鏡細看陰文是否新錾刻的,新錾刻的字要傷字旁的包漿,字的包漿也與整個銀錠的包漿不符,如果看到的銀錠整個皮殼包漿被破壞就要特别小心是後錾刻的字。

陽文銀錠多數是在銀錠未完全冷卻尚呈朱紅色時,且鋼模打壓上去的,因此,銘文字呈凸型,陽文字體工整美觀,内容精練簡潔,字與整個銀錠的皮殼包漿等完全為一體,銀錠背面和側面無打壓痕迹,但在收複中以常常發現一些老銀錠的背面或側面又有打壓痕迹,這是因為:

1、是在鋼模打壓時銀錠已經冷卻了,鋼模隻有用鐵錘打才能把字打到銀錠上面;

2、是有些信譽好的銀錠流到不同的地區後,經當地公估官員檢驗後沒有重新鑄造,而是打上當地的戳記,在當地流通,這類銀錠的背面或側面的打壓痕迹更大,但被打壓的底部或側面,因銀錠參與流通後,與整個銀錠已顯得很自然。

目前制假者正是利用這種情況在普通錠中加字或改字,使之成為銀錠珍品。

鑒别這類假錠要看整個銀錠的皮殼包漿是否一緻,正面陽文字體是否一緻,陽文字與周圍的包漿是否一緻,背或側面被墊打後是否與整個銀錠的磨損一緻,打壓的痕迹是否新打,新打的

顯雪白色,幾年後仍與周圍不一緻,如果被墊打部分或整個銀錠被塗上了黑色等顔色,極有可能是假錠。

鑒别真僞,需要掌握各個曆史時期銀錠銘文的格式特征,包括哪些内容。比如說,唐代的銀錠中,沒有出現過檢驗成色的“行人”之類的職位,直到宋金時期的銘文才出現。

就是宋金時期,也各有特點,如往往具有“京銷铤銀”和“出門稅”等字樣的銀錠,肯定是南宋時期的;而出現“鹽判”、“店戶”、“使司”等字樣的銀錠,大體上是屬于金代的。唐代的銀錠銘文與時代的金銀器上的文字一樣,盡管是錾刻的,但好象是手書上去的。

宋代銀錠有錾刻和戳記兩種。金代則以錾刻為主。元代早期為戳記,排列無規,背面常鑄陰文;晚期則以錾刻為主。明代的銀錠銘文較少發現戳記的。除“金花銀”之外,一般都是錾刻。

文字排列間隔不規範,盡管有序,但依然給人的感覺是雜亂。清代以前的銀錠銘文到目前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圓錠外,基本上都是陰文。清代及民國的銀錠都是陽文,或許是在銀錠成型、還未完全冷凝時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沒有變化,内容豐富,因地而異。

銀錠造形

中國曆代對銀錠的鑄造及發行都沒有統一的嚴格規定,允許自由鑄造。隻要适應當時的流通環境和民間習俗,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銀錠造形無規定,特别是從清代開始,銀錠的器形更加多樣,各省各地各有千秋,異曲同工。

中國銀錠的種類繁多,器型各異,漢代銀錠的器形為餅狀,唐代一般是長方形條狀,同時有餅狀和船形,宋代銀錠的器形以铤為主,與唐銀相比形态變寬、變厚,正面四角微翹,呈砝碼形,兩頭兩個圓弧成束腰形,遼、西夏、金的銀錠器形與宋差不多;元代銀錠的器形與宋出入不大,無銘文錠的區分是周緣翹起,中間内凹,多數元錠沒有銘文;

明代銀錠的器形長度較元代變短,而厚度卻增加,束腰已較小,兩端的弧形消失,周緣增高,特别是兩端更加突出,形成一個雙翅;清代到民國22年銀錠退出貨币領域始,銀錠器形之雜,難以統計。但大體可分為元寶形、圓型、長方形、正方形、砝碼形、牌坊形等幾大類。

銀錠的重量及聲音

銀錠的鑄造重量在清代前無統一規定,但銀兩代表的重量卻不同,如唐代一兩42克,宋為39克、元為36.6克,明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間,除常見的五兩、十兩、二十五兩、伍拾倆的重量外,還有三十兩、四十兩的銀錠,就是這些銀錠中,還有多少錢,多少铢的銘文等。這是由白銀作為稱

量貨币的性質所決定的,但大家收藏的重量與當時的标準不符就要警覺。但清代和民國銀錠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統一的規定,通常的是五兩、十兩和五十兩三種銀錠,五兩以下為碎銀,主要限于市場流通,補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場上出現清代銀錠有叁拾兩、肆拾兩、壹佰兩,甚至兩佰兩以上的大錠,都應該是假錠。

據曆料記載,中國鎮庫大錠清代隻有湖北鑄有100兩的鎮庫銀,目前在什麼地方已不知道,而明代500兩的鎮庫銀,1900年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搶去,早已不知去向。聽銀錠的聲音主要是防包殼假錠,對有疑問的銀錠,拿另一個銀錠敲其錠,若有空心聲或破聲應是包殼銀錠。

銀錠成型情況

各種銀錠因鑄造工藝的不同,成型後的情況也不同,現在制假銀錠,往往工藝與過去不一緻,因此,成型後的情況也不同如果不是真銀制假那更不相同。

如一是五十兩的雙翅銀錠,成型後雙翅層次分明,寶氣光亮;錠面中心常常有一個小凹,但将型模傾斜固定于一邊的中心無凹狀,這類器型底部和側部一般有蜂窩狀,又如錠面凸出無絲紋的銀錠器形。

主要有兩廣、雲南槽銀、牌坊銀,河南腰錠、山西晉泰錠等,這類銀錠的特點是錠面平滑、呈溢滿狀凸出,四邊是圓弧狀角,側面有重紋,槽銀底部蜂窩狀有的不明顯,甚至沒有,但牌坊錠底部有蜂窩狀。

三是錠面凹陷無絲紋,中心有奶頭狀的銀錠器形,主要是以四川為代表十兩圓錠型,底部蜂窩狀明顯。四是錠面微凹并有絲紋的器形,這類一般是碎銀,銀的成色達9成色以上就會有絲紋形,9成色以下者銀的層色越低,說越無絲紋銀。銀錠的底部和側的蜂窩狀大小、多少、深淺是鑒别真假

銀錠的又一重要依據。凡蜂窩較深、較密、洞内圓潤光亮,有回珠,有彩色光澤者必是真銀錠,銀合金銀錠一般沒能上述特征,如果蜂窩中灰黑一片,可能是鉛等假錠。蜂窩狀凡是自然形成的必然是口小洞大,深淺不一,人為制造的蜂窩狀正好相反。

識别古銀錠三招

随着銀錠近年來價格逐漸走高,造假現象也愈演愈烈,投資者需要巧妙鑒别,尤其提防“真材假貨”。

“真材假貨”防不勝防

目前市面上銀錠造假的方式五花八門,主要歸類就是減低銀的成色和重量兩種。

細分後,一是用鉛錫,其表面呈青黑色,收藏者還比較容易辨認;

二是澆鑄時将銅塊凝固在銀錠内部,外表鎏銀,體大而輕,手感顯然不同;

三是灌鉛法,在真銀錠底部挖出一個小洞,取出銀後灌入鉛,再封焊洞口,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洞口留有封焊痕迹,後兩種方式需要投資熟手根據手感來辨識,否則則要借助精密儀器來鑒别。

其他信息

銀錠

執行标準GB/T4135-2002

牌号Ag-1Ag-2Ag-3

主要用途用來制造感光材料和電工器材。在電鍍、醫療器械、鑲牙等方面也使用大量的銀。銀及其合金用于制造裝飾品及貨币。

性狀銀白色金屬,質軟,塑性好,導電性強。密度10.5g/cm3,熔點960.8℃

産品規格錠重15-16kg

國内專業研究銀錠的書籍不多。以下是本人的推薦:

李小萍中國浙江省博物館研究員浙江省錢币學會副秘書長浙江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錢币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會員主要着作有《塵封千年的國家寶藏》、《金銀流霞》、《元寶的鑒别與收藏》、《中國近代金銀币圖典》等。

大16開本全彩銅版紙印刷,定價68元,挂号郵寄加8元,特快加27元.海外郵費另算.

另還存:<金銀流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定價42元加挂号郵費5元金銀流霞

<元寶收藏與鑒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定價68元加挂号郵費6元

需要的朋友可以與作者本人聯系.

地址:中國杭州孤山路25号浙江省博物館

郵編:310007

上一篇:拖欠工程款

下一篇:孔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