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眶鸻普通亞種

金眶鸻普通亞種

鸻科鸻屬的一種鳥類
金眶鸻普通亞種(學名:Charadrius dubius curonicus)屬小型涉禽,是遷徙性鳥類。
    中文名:金眶鸻普通亞種 拉丁學名:Charadrius dubius curonicu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鳥綱 亞綱: 目:鸻形目 亞目: 科:鸻科 亞科: 族: 屬:鸻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Gmelin,1789 保護級别:

概述

金眶鸻普通亞種屬小型涉禽;羽毛的顔色為灰褐色,常随季節和年齡而變化。

跗蹠修長,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

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

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

栖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

外形特征

雄性成鳥(繁殖羽)

額基的細黑紋經眼先和眼周伸至耳羽,形成黑色穿眼紋;前額與眼上的眉紋白色,頭頂前部有一寬闊黑斑,其後有一狹細的白紋。頭頂後部、枕部及上體主要呈灰砂褐色。

後頸的白色與颏、喉部的白色相連,其後緣以黑色并下延至胸部,形成寬闊完整的黑色領圈。

初級飛羽黑褐色,第1枚的羽幹白色;初級覆羽、小翼羽暗黑褐色,羽端綴白;次級飛羽和覆羽與背同色,大覆羽端緣白色;腰和尾上覆羽的灰褐色較淺淡,中央尾羽灰褐,近端渲染黑色;外側尾羽亦灰褐,具白色端斑及黑色次端斑;最外側尾羽白色僅在内翈有一黑褐色塊斑。

除了胸部的黑色頸圈,下體餘部概為白色。腋羽和翼下白色。

雌性成鳥(繁殖羽)

顯然不如雄鳥那麼黑白分明,黑色的胸帶沾染褐色,金黃色的眼圈比較細,不如雄鳥那麼顯著。

成鳥(非繁殖羽)

白色的前額和眉紋沾染土黃色;頭頂、枕部、胸帶彌漫着陳舊的黃褐色;但冬季換羽之後很快恢複鮮亮的繁殖羽色。

亞成鳥

如同成鳥的非繁殖羽,前額和眉紋淺黃色;頭頂沒有黑帶,呈灰褐色;上體的沙褐色具黃色羽緣;胸帶棕黃色,常在胸前斷開。

虹膜暗褐色,眼睑金黃色,形成金黃色的眼圈(成鳥);或者是淡黃色(亞成鳥)。

嘴形直且較細,黑色,下嘴基部略有一點黃色;腿和腳橙黃色或淡粉紅色(繁殖期),黃色(亞成體);爪黑褐色。

生活習性

多單個或成對活動于近水的草地、鹽堿灘、多礫石的河灘、沼澤和水田等地。常急速奔跑一段距離後,稍事停息,再向前快速奔走。

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食,亦吃少量草籽等植物性食物;有昆蟲(鞘翅目、鱗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蜘蛛、螺類、小魚、蝌蚪等,也有少量雜草籽。

覓食時走走停停,動作較快。

分布範圍

分布于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

中國河北、山西、内蒙古、遼甯、吉林、黑龍江、山東、重慶、四川(樂山、雅安、乾甯、松潘、道孚)、陝西、甘肅、青海、甯夏、新疆(夏候鳥,旅鳥);長江中、下遊(旅鳥);福建、廣東、海南、雲南(景洪)、台灣、香港(旅鳥,冬候鳥,個别繁殖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于河流、湖泊岸邊或河心小島及沙洲上,也見在海濱沙石地上或水稻田間地上營巢。

巢多置于水邊沙地或沙石地上,甚簡陋,通常由親鳥在沙地上刨一個圓形凹坑即成,或利用自然凹窩;巢内無任何内墊物,或墊有少許枯草。

窩卵數4枚,偶然3或5枚;卵呈梨形,淡黃褐色,具暗綠或褐色斑點;産卵多在早晨5:00~6:30;孵化期18~22天,幼鳥需要22~25天或更長時間的生長才能夠飛行。

有時會一年繁育2次,雙親共同孵化,或僅雌鳥承擔,雄鳥在巢附近警戒,雛鳥早成性,出殼後不久即能行走,不到1個月即能随親鳥飛行。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低危(LC)。

上一篇:光明女神閃蝶

下一篇:千針萬線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