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山脈

邛崃山脈

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線
邛崃山脈,在四川省西部。南北綿延約250公裡, 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嶺,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線和農業界線。為四川盆地灌縣至天全一線以西山地的總稱,自北向南主要有海拔5551米的霸王山、海拔5072米的巴朗山、海拔4129米的夾金山和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等山。
  • 中文名:邛崃山
  • 外文名:Qionglai Mountain
  • 别名:
  • 所屬山系:成南北走向
  • 地理位置: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
  • 走向:自北向南
  • 長度:250
  • 寬度:
  • 起點:霸王山
  • 終點:二郎山
  • 主峰:四姑娘山幺妹峰
  • 海拔:6250

位置境域

地處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嶺,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線和農業界線。為四川盆地灌縣至天全一線以西山地的總稱,自北向南主要有海拔5551米的霸王山、海拔5072米的巴朗山、海拔5338米的夾金山和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等山。山體由花崗岩、石灰岩、結晶灰岩、大理岩、砂闆岩等組成,耐風化侵蝕。山體褶皺強烈,山峰峻峭,山脊海拔達5000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為四川著名高峰之一。海拔5000米以上地區積雪終年不化,有現代冰川分布,并有古冰川遺迹。山脈近南北向,東陡西緩,當河流橫切山脊時往往形成深邃峽谷,多跌水,富水力資源,已建有魚子溪電站。主要礦産有煤、鐵、鉛、鋅、銅、硫、石棉和大理岩。邛崃山東坡雨澤充沛,海拔2100~2300米地帶年降水量達2000~2500毫米,向有“華西雨屏”之稱。由于雨多濕重,植被茂密,是中國邊茶主要産區。西坡雲少霧散,氣候幹燥,植被稀疏。邛崃山東部為農業區,西部屬半農半牧區。邛崃山是四川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多種珍稀動植物重要分布區。為保護上述動物及生态環境,辟有面積約20萬公頃的汶川卧龍(見卧龍自然保護區)、4萬公頃的寶興蜂桶寨、1.26萬公頃的天全喇叭河3個自然保護區。夾金山是紅軍長征時翻過的第 1座大雪山。南邊的二郎山是川藏公路要道,為四川通往西藏的第一險要,公路垭口海拔約2890米。

邛崃山,在四川省西部。南北綿延約250公裡,海拔4000米左右,是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嶺,山脈近南北向,東陡西緩,四姑娘山等高峰海拔均超過5600米,現代冰川發育,呈放射狀分布。東側降水豐富,有“華西雨屏”之稱。主要礦産有煤、鐵、鉛、鋅、銅、硫、石棉和大理岩。

主要山峰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與汶川縣交界處,是橫斷山脈東部邊緣邛崃山系的最高峰。四姑娘山由四座連綿不斷的山峰組成,從北到南,在3.5公裡範圍内一字排開,其高度分别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這四座山峰長年冰雪覆蓋,如同頭披白紗,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依次屹立在長坪溝和海子溝兩道銀河之上。四姑娘中以幺妹身材苗條、體态婀娜,人們常說的“四姑娘”指的就是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四姑娘山被當地藏民崇敬為神山。相傳為四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為了保護她們心愛的大熊貓,同兇猛的金錢豹作英勇鬥争,最後變成了四座挺拔秀美的山峰,即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的地表主要為中生代和古生代的砂岩、闆岩、大理石、石灰岩與結晶灰岩組成。這些岩石大多耐風化剝蝕,山峰尖削陡峭,直插雲天。四姑娘山周圍還有20多座被冰雪覆蓋着的四五千米的雪峰。四姑娘山的東面有奔騰急瀉的岷江縱貫而過,西有“天險”之稱的大渡河。山谷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花遍野、溪流清澈;山腰冰川環繞;山頂地勢險峻,白雪皚皚。

四姑娘山地處川西高原向東急速過渡到成都平原的交接帶。自中生代以來,以三叠紀的印支運動為主,經曆了多次構造變動。區内招皺強烈,山體搶升,地層變質,老斷裂複活,河流下切。這一切内外力的作用,造成了四姑娘山嶺谷高差懸殊的複雜地形特征

四姑娘山又分為三溝四峰,三溝: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四峰: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大姑娘山。幺妹峰是四姑娘山主峰,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脈的最高峰,四川第二高峰,僅次于被譽為“蜀山之王”的貢嘎山,人稱“蜀山皇後”“東方聖山”。景區内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85座,終年積雪,發育有現代山嶽冰川。

自然資源

物資源

卧龍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面積達11.8萬公頃,約占保護區總面積的56.7%,灌叢草甸覆蓋面積約3.04萬公頃,複雜多變的自然條件造成了植物種類與群落的多樣性。

自然植被:卧龍自然保護區的植物區系起源古老,具有較多的特有種屬和子遺植物。根據植物種類組成和植被的外貌特征,卧龍的植被可化分為以下6種類型:

(1)常綠闊葉林: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下地段,建群種主要有樟科、山毛榉科、山茶科和冬青科植物。林内有少量桦木科、槭樹科和胡桃科等的落葉闊葉樹種,林下有大面積的白夾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油竹子(Fargesia angustissima)和拐棍竹(Fargesia rebusta),植被外貌四季常綠,季節變化不明顯。

(2)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分布在海拔1600-2000米地段,建群種中,常綠的有山毛榉科、樟科等樹種,落葉的有桦木科、胡桃科、槭樹科等樹種,局部地區有連香樹(Cercidiphyllum japonicum)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水青樹(Te tracentron sinense)領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等珍稀的古老孑遺植物伴生,林下層以拐棍竹為主,植被外貌季節變化明顯,春夏深綠與嫩綠相間,入秋則綠、黃、紅、褐等諸色滲雜,冬季僅林冠有少量綠色點綴于白色世界中。

(3)針、闊葉混交林:分布在海拔2000-2600米地段,建群種中,闊葉樹種有紅桦(Betul albo-sinensis)槭樹(Acer spp.)藏刺榛(Corylus forox)椴樹(Ti lia chinensis)等,針葉樹種有鐵杉(Tsuga spp.)表吊杉(Picea brachytyla)四川紅杉(Larix mastersiana)松樹(Pinus spp.)等,林下廣泛分布着拐棍竹,局部地區有大箭竹(Yushania ch ungii)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植被外貌季節變化顯著,春夏呈翠綠色,秋末冬初則七彩斑闌,構成卧龍自然保護區的一大景緻。

(4)寒溫性針葉林:分布海拔2600-3600米地段,建群種有表吊杉,多種冷杉(Abies spp.)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四川紅杉等,林下有大面積的冷箭竹,約占全區竹類總面積的50%,局部地區還有大箭竹、華西箭竹(Fargesia nifida),植被外貌呈暗綠色,季節變化不明顯。

(8)耐寒灌叢和高山草甸:分布海拔3600-4400米,耐寒灌叢以紫丁杜鵑(Rhododendron violaceum)牛頭柳(Salix dissa)細枝繡線菊(Spiraea myrtlloides)華西銀露梅(Potentilla glabra)和香柏(Sabina pingil)為主,高山草甸有:以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為主的雜草類草甸,以羊茅(Festuca ov ina)為主的禾草草甸,以矮生蒿草(Kobresia humilis)為主的莎草草甸,夏季百花齊放,景色宜人。

(6)高山流石灘稀疏植被帶:分布在海拔4400-5000米地段,主要由多毛、肉質的矮小草本植物組成,如多種鳳毛菊(Saussurea spp.)多種赀耳草(Saxifrag a spp.)多種紅景天(Rhodiola spp.)蚤綴(Arenaria spp.)點地梅(Andresace spp.),另外還有少量的地衣和苔藓植物

動物資源

保護區内有各種獸類50多種,鳥類300多種,此外還有大量的爬行動物,兩栖動物和昆蟲。區内分布的大熊貓約占總數的十分之一,被譽為“大熊貓的故鄉”。除了大熊貓外,還有金錢豹、金絲猴、扭角羚、白唇鹿、小熊貓、雪豹、水鹿、猕猴、短尾猴、紅腹角雉、藏馬雞、石貂、大靈貓、小靈貓、猞猁、林麝、毛冠鹿、金雕、藏雪雞、血雉等幾十種珍稀野生動物。鳥類種類繁多,占中國特種鳥類的50%。是世界上古老生物種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區之一。這些動物主要生活在2200~3600米之間的氣候溫涼的針闊葉混交林及箭竹林地帶。

兩栖類

該區兩栖類共有10種,隸屬于2目4種,其中有尾目一種即西藏山溪鲵;無尾目九種,即沙坪角蟾、多頂齒突蟾、寶興齒蟾、華西蟾蜍、沼蛙、日本林蛙、花臭蛙、理縣湍蛙、四川湍蛙等。

就上所述兩栖類的區系成分來看,均為東洋界成分,其中沙坪角蟾、金頂齒突蟾和理縣湍蛙是四川特有種。沙坪角蟾在二十一世紀初僅分布于四川盆地西緣山區,金頂齒突蟾早在三十年前首次在峨眉山金頂發現,這裡是它的第二個分布區。北方山溪鲵、華西蟾蜍、四川湍蛙主要分布于西南區;寶興齒蟾在2012年時僅分布于四川、甘肅;其餘種類主要分布于華在區、華南區。

爬行類

該區爬行類共有14種,隸屬于2目5科,其中蜥蜴類三種即蝘蜒、康定滑蜥和白條草蜥;蛇類11種即美姑脊蛇、橫斑錦蛇、紫灰錦蛇、頸槽遊蛇、斜鱗蛇、翠青蛇、福建頸斑蛇、烏梢蛇、麗紋蛇、菜花烙鐵頭、山烙鐵頭等。其中美姑脊蛇、橫斑錦蛇僅見于四川,可能是四川盆地西緣山地的特有種。區内爬行類均屬東洋界成分。

大部分蛇類均分布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區,菜花烙鐵頭是有毒蛇,在保護區内為優勢種。蝘蜒、斜鱗蛇、頸槽遊蛇等為常見種。

魚類

有6種,即齊口裂腹魚、重口裂腹魚、細尾條鳅、石斑鮡及兩種未定名的條鳅,隸屬于2目3科。

六種魚都是定居型魚類,就其區系從屬關系看,兩種裂腹魚和三種條鳅屬于中亞高原山區區系複合體,是高寒冷水性魚類,屬古北界成分;石斑鮡屬于中印山區區系複合體,是适應急流水域的典型代表,屬東洋界成分。所以保護區的魚類應屬古北界,但有個别東洋界的種類滲入。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邛崃山脈,在四川省西部。南北綿延約250公裡, 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嶺,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線和農業界線。為四川盆地灌縣至天全一線以西山地的總稱,自北向南主要有海拔5551米的霸王山、海拔5072米的巴朗山、海拔4129米的夾金山和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等山。

氣候特點

山區氣候變化無常,由于區内地形高差懸殊,随海拔高度的變化,山地氣候變化明顯,從西南角的沃日河谷到主峰頂,形成複雜的氣候垂直帶譜,呈現出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和永凍帶垂直分布的氣候帶譜。區内年平均氣溫為5.9℃,四姑娘山山頂平均氣溫為-17.1℃。無霜期78天。區内幹雨季明顯,降水季節、地域分配不均勻,年降雨量為931.5毫米。日照充足,日照百分率高達51%,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265小時。四姑娘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顯著的垂直高差,為各類動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除盛産紅杉、紅豆杉等珍貴樹種外,還出産天麻、貝母、冬蟲草等名貴藥材。在這裡,獸類不下60種,鳥類達2300種。是大熊貓、金絲猴、小熊貓等3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的活動場所,著名的大熊貓故鄉——卧龍自然保護區就設在此。

旅遊資源

雙橋溝

雙橋溝,位于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的西北部,雙橋溝全長34.8公裡,面積216.6平方公裡。溝内兩面皆是山,在海拔400米的雙橋溝裡,既有低山地帶常見的成片桦木林、耗楊林、青楓林,也有高帶的雲杉、冷杉、紅杉,還有成片的沙棘、灌木、落葉松。

長坪溝

全長29公裡,面積約為100平方公裡,峽谷長天、平緩悠長,四姑娘山就坐落在溝内16公裡處。景區内有古柏幽道、喇嘛寺、幹海子及高數十米的飛瀑,并有奇石之景。春天,山花與油菜花齊開;秋日,赤桦與紅楓競豔。曆經滄桑的翠柏青松郁郁蔥蔥,飛瀑流泉在密林中嘩嘩作響,古代驿路在茫茫林海裡穿梭延伸。

海子溝

全長19.2公裡,面積126.48平方公裡。溝内有花海子、浮海、白海、藍海、黃海等10多個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清風徐來,漾起千層碧波,萬點晶瑩。藍天和白雲都将自己最美麗的身影留給這高原上的小海,四面山色層次分明地栖息在海水之中,安詳而快慰。無鱗的運古魚類因此保留下來,成為人們了解這塊土地的活化石。

站在方圓幾十公裡的大海子邊,看高原黃鴨在水面飛翔,聽空山鳥語美妙的音樂,讓人冥想這此海子的靈性。聖潔的水将洗卻塵世的憂怨,讓生命歸于永恒。除四姑娘山外,還有五色山、獵人峰、阿山、老鷹岩等幾十座山峰,高聳險峻,姿态各異。這裡因氣候條件特殊,垂直高差顯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與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卧龍自然保護區和米亞羅紅葉風景區相毗鄰。景區内居住着藏、羌、回、漢、彜等民族,以藏族為主,在這裡可以領略到古樸淳厚的民情風俗。

上一篇:曼珠沙華

下一篇:印度眼鏡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