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神

遊神

傳統風俗活動
遊神,或稱聖駕巡遊、迎佛、擡佛、擡神像、神像出巡等等,在日本習俗中稱為神幸祭,是東亞及東南亞民間信仰的信衆在神誕日進行的一項儀式。是人們在喜慶節日裡諸如元宵,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徒把行身神像請進神轎裡,然後擡出廟宇沿街巡遊,接受民衆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裡,保佑合境平安。遊行沿途有神偶、舞獅、舞龍、踩高跷、電子花車、地方戲曲及樂隊演奏等藝陣表演。
    中文名:遊神 外文名: 别名:聖駕巡遊、巡境、廟會、遊神賽會等 節日時間: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節日起源: 節日活動:祭神、神像出巡、祈福等 節日飲食:拌面、扁肉、肉片、魚湯、魚丸、肉燕等 節日意義:熱鬧、傳承文化 設定地點:全國東南地方沿海地區盛行文化 設立機構: 設定時間:每逢神誕日、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 外文名稱:Pageant on Immortals、God Pageant Ceremony 類别:傳說 起源地區:潮汕地區 、福建地區 性質:人們在喜慶節日裡的活動 信仰起源:原始信仰 流行地區:粵西地區、閩台地區、潮汕地區

巡境和繞境

在道教和民間信仰的用語中,“境”是指一方神祇所管轄的地方,也就是其廟宇的範圍之内。當巡遊隊伍在其廟宇和信仰範圍内出巡時,稱之為“巡境”;當巡遊隊伍進入到其它廟宇的範圍時,稱之為“繞境”。

神偶

神偶是由古代神話人物為原型制作的人偶,有“順風耳”、“千裡眼”、“三太子哪咤”等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

閩台地區特色遊神文化

福建省

風俗,各有特色,相互區别,彼此關聯;又與莆田、閩南、台灣地區的“媽祖繞境”,龍岩姑田“遊大龍”等一些活動具有相似之處。本文所要叙述的是福州連江縣顔岐的遊神風俗活動。

遊神是連江鄉村正月裡舉行的一種民俗活動,具有濃烈的道教色彩。農曆正月的十五左右,便是遊神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顔岐村遊神以“社”為單位,用大轎擡着主神——五顯大帝的神像,以及主神的部屬,如孩兒弟、無常、将軍等竹制的“骨”神像,分别由人頂着,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十分熱烈。屆時村民們頂着竹制“骨”神像,擡着五顯大帝走鄉串戶,進行一系列民俗學上叫“沿門逐疫”的象征儀式,也有更多的人籍此儀式許個願求神靈幫忙實現夢想,儀式會從傍晚持續到深夜。

遊神開始之前,村裡各個家族會在自己祖廳擺好貢品,亮起紅燈籠,點起貢香,迎接遊神隊伍的到來。到時婦女會在遊神隊伍經過的地方“接香”,所謂“接香”,就是在每個神像以及五顯大帝前有人捧着香爐,供人們上香;以及用放鞭炮放煙花的方式來迎接。遊神隊伍的領隊為本村顔氏家族最年長者之子,扛着大型琉璃花燈,走在隊伍的最前端;走在隊伍最後端的是擡着五顯大帝的人群,轎子上面挂着擡轎人所屬的寫有“百子千孫”的燈籠,其前有傳統鑼鼓隊奏樂,後有大鼓大鑼之聲回旋蕩漾。中間依次是孩兒弟(又稱胖胖弟和胖胖妹)、黑白無常(一高一矮)、四大将軍、太師與書生;他們後面分别跟着不同的“社”的遊燈隊伍,有一些“社”是裝扮成“八仙”、“八将”、“七仙女”;值得一提的是,遊神與遊燈相結合是顔岐元宵節活動最具特色的地方。由于孩兒弟、黑無常是矮個子,在整個過程中表現的比較活潑可愛,孩兒弟是給每家每戶拜年的主角色;而四大将軍等一些大人物,則表現的比較嚴肅穩重,主要表現之一是規定走路步伐為“将軍步”(可觀看PPT作業視頻)。列隊的神靈,以萬世不變的神情巡視着它的“疆土”,保佑着它的村民。從遊神隊伍最前端到最尾端相隔數裡遠,遊燈隊伍的燈火璀璨,從近看首望不到尾;從遠看猶如長龍盤踞鄉間,十分壯觀。

顔岐遊神分為正月十二、正月十三兩天晚上,十二為繞境,十三位繞寺。繞境主要是在顔岐本境,按原先計劃好的路線遊行,起點為五顯大帝宮(顔岐禮堂内),終點為顔氏祠堂。繞寺是指五顯大帝回自己誕生的地方——顔岐湖山寺,即最早五顯大帝是供奉在湖山寺裡,後來由村裡的人迎回,并供奉在村裡。聽家裡人說,那時我們村是與隔壁村争五顯大帝的供奉權,後來憑着我們機智與計謀将大帝迎回了村,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們對大帝的信仰。而且繞寺也充分表明了我們鄉人認祖歸宗的傳統文化意識,這也深深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時代變化了,社會發展了,可是遊神的本質沒有變,其所寄托的願望和意蘊沒有變;這就要求我們後人在繼承和發展民間風俗遺産的同時,還要深入的去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氣息。在個人看來,“遊神”這項風俗活動蘊含的文化氣息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遊神”是福州民間元宵節期間傳統的風俗活動,是福州民間文化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和福州文化的獨特性。其次,“遊神”活動大大地增加了節日的氛圍,也豐富了人們的娛樂活動;這也使得“遊神”活動超出了本身作為文化民俗活動存在,突顯出了其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再次,“遊神”深深地寄托了人們的願望和期盼:

(1)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消災避邪,财源滾滾的新年願望。

(2)寄托着認祖歸宗,人丁興旺,社會平安,鄉裡和諧的族氏期盼。

(3)具有增強族氏凝聚力和促使人們歡聚一團的向心力。

再次,具有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質性作用,這主要體現在消費需求上;“遊神”期間人們花在買煙花爆竹、貢香貢品的錢數不勝數;人們喝酒慶祝,擺設宴席等一些餐桌上的消費也相當巨大;以及一些外地的客人朋友也會慕名而來,親自目睹“遊神”實況,這也增加了村裡的旅遊收入。

台灣省

台灣的廟會非常之盛,大小廟宇逢神明誕辰、成道日,一年到頭都有不同規模的繞境、進香、刈香等祈福活動。廟會繞境的區域,往往呈現該廟宇的祭祀圈或信仰圈,而分靈廟回祖廟或莊廟前往人群廟進香,則代表不同廟宇的互動關系。

在廟會活動中、除各廟宇神轎外,會有報馬仔、路關、儀仗、藝閣、燈籠、涼傘、陣頭,常綿延數公裡之長。各藝閣、陣頭除職業表演團體外,仍有相當數量由各地方民衆組織而成。目前亦有各陣頭資深藝師前往國中、國小、大學或社區傳授宋江陣、十二婆姐、牛犁陣、官将首、八家将等傳統民俗陣頭。

在南台灣盛行王爺信仰,廟會常結合王船醮儀舉行,如著名的南瀛五大香、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南鲲鯓代天府逢王爺誕辰則有連月的進香熱潮。中台灣則以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最為著名,北台灣則以三峽祖師廟清水祖師誕辰、艋舺青山宮青山王誕辰、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龍峒保安宮廟會等,最為著名。

日本橫濱市中華街遊神

1911年4月,中華街關帝廟舉行了關帝廟在橫濱坐鎮50周年的盛大慶典。

2011年7月26日橫濱中華街慶關帝廟落成150周年上演盛大彩妝遊行,馬來西亞新山市柔佛古廟遊神柔佛古廟主要供奉五位神明,那就是:玄天上帝(大老爺)。洪仙大帝(洪仙公)。感天大帝。華光大帝。趙大元帥。

此外,另有四幅匾額,即敬贈者為“福建衆弟子”(1873),“廣肇府衆”(1873),“客社衆信”(1874)及“瓊州府衆”(1882),或可推斷衆神進廟時間。廟内尚供奉觀音娘娘,風雨聖者,速報爺,皇令爺及英烈神主牌等。

每年農曆正月廿日衆神出巡,一連三天之遊神盛會,為新山市年年循例舉行之盛事。柔佛古廟是新山五幫華人共同膜拜的寺廟,它是早期新山華社力量凝聚的核心組織,正如後期的華僑公所,和目前的中華公會,為新山華裔同胞最高的領導機構。

美國費城市唐人街遊神

由美國費城市唐人街猴嶼民俗文化中心舉辦的民俗文化節,是費城華埠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動之一。該文化節是福建猴嶼地區春節後的傳統祈福儀式,旨在紀念保護猴嶼地區的祖先張氏将軍,同時弘揚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增強華裔影響力。

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在猴嶼民俗文化中心張文欽董事長和張子愛副董事長的帶領下,從位于13街夾Vine街處的文化中心出發,在10街向南拐,直至Arch街的華埠牌坊下。遊行隊伍彙聚費城、紐約、大華府等地的猴嶼鄉親。成員們手持花籃、橫幅,有的裝扮成将軍形象,有的擡着載有神尊神像的轎子;民樂隊和舞獅隊奏着舞着,展現中華傳統民俗;西方管樂隊中西合璧,奏響中國民間樂曲,近千人的巡遊隊伍在華埠警察署的護衛下,聲勢浩蕩地走向巨型舞台前的主祭祀區。

潮汕地區特色遊神文化

廣東省

在廣東省潮汕市,無論是市區還是鄉村,新年遊神都十分熱鬧。潮汕地區的遊神,一般從年初六開始,一直遊到元宵節結束,幾乎每個村莊都有遊神的風俗。遊神的種類各式各樣,熱鬧非凡。有些村莊的遊神時間比較長,白天遊完本村,晚上接着遊神。

湛江市及周邊地區在每年新年都會組織遊神,當地俗稱“遊神舞獅大會”。

在潮汕一帶,遊神活動最隆重的莫過于遊“安濟聖王”。

遊媽祖神也十分隆重,富豪人家往往向媽祖神像贈金戒指、金項鍊。遊街時候,媽祖戴玉佩金,十分榮耀。民間流傳着不少關于媽祖顯靈來懲惡揚善的傳說。有一次,有個小偷看到媽祖手上戴着金閃閃的戒指,便把它褪了下來。沒想到,剛跨出廟門時便暈頭轉向,不知道如何走才好,整個夜裡兜着廟子轉。三月春寒未去,等到天亮,廟祝出門一看,小偷被凍得縮成一團,龜縮在廟門口。又有一善良的老太婆,每日裡到天妃神像面前焚香頌願,誠心禮拜。天妃感其誠,賜予老太婆戒指一枚。這天,老太婆焚香完畢,剛跨出廟門,便見地上有一枚戒指。老太婆轉身入廟,在天妃面前擲杯問示,是否可以拿走戒指,得聖杯。于是老太婆便高高興興地拿走了戒指。每當遊媽祖神時,圍觀的人都争擁上前摸神像或者銮轎,以求得來年好運。

浙江省

浙江省溫州市,遊神(當地人稱為擡佛)種類繁多,最典型的要屬瑞安莘塍廟會及神像巡遊

巡遊隊伍由花燈、舞龍、戲曲人物、踩高跷、舞蹈隊、健美操、村民軍樂隊等19支隊伍組成的表演方隊,在鄉村巡遊鬧新春,共同祈福風調雨順、百業興旺。

莘塍廟會是民間紀念先賢治水和疏浚溫瑞塘河的祈福活動,始于北宋時期,至今已有千年曆史,現已列入溫州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和第四批瑞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相傳莘塍古時遭受台風、洪水等嚴重自然災害襲擊,先賢們帶領村民,開鑿河流防洪水、抗旱災,莘塍沿河也變成了瑞安富庶的地區之一。據莘塍志書記載,唐貞觀間,先民圍塗農墾,煎鹽開蕩,塍堤交錯,故名莘塍,又名新塍。明嘉靖時稱莘塍莊,屬清泉鄉八、十、十一都。莘塍自古流傳着民謠:“正月初一開廟門,初二拜丈人(嶽父),初三拜鄰舍(鄰居),初四拜屋底(自家人),初五圓金,初六上墳,初七無事幹,初八燎火盆,初九嬉嬉,初十東堂廟屠大豬。”“東堂廟屠大豬”就是指每年農曆正月初十的莘塍地方廟會民俗活動。

莘塍廟會民俗活動是以保護母親河為主題,由1600多人組成的巡遊隊伍邊走邊舞,洋溢着一派歡樂祥和的喜慶氣氛,吸引了衆多觀衆。

海南省儋州

元宵佳節也是儋州年俗活動的另一個重點。在明代的方志中,關于元宵活動就有“擡神像出遊”的記載。這一天夜裡,中和、王五等鎮上會舉行“迎神”活動,居民們将常年高坐廟堂之上的神像用轎子擡出,在龍獅的伴随下,“迎神”隊伍浩浩蕩蕩沿街巡遊,蘊意着神靈将邪惡清掃幹淨,還人間一片淨土。在中和鎮,鬧元宵還曾經有着一個精彩的活動,那就是“燒梅根”。“梅根”是中和當地百姓鬧元宵的獨有道具,因形似梅花而得名,它由多達十二、三層煙花人物景觀轉馬燈疊紮而成,每一層的煙花代表一種意思。梅根點燃後,在圍觀群衆的陣陣歡呼中,五谷豐登、天女散花、觀音送子等吉祥寓意的畫面自下而上地依次叠落,場面無比壯觀!

瓊中疍家

正月十五遊神,是疍家人最為隆重的節日了。在正月十五這天,每條漁船都要出資,疍家人自己買來燈籠紙、竹篾等進行紮燈,魚型、船型等各式各樣的燈籠在靈巧的疍家人手中不斷出現。正月十五那天早上,疍家人要從廟裡将神像擡出來,然後從三亞南邊海路擡着神像一直巡遊到三亞水産碼頭,之後才下船。期間,神像所到之處,要燃放鞭炮,敲鑼打鼓,熱鬧非凡。而附近居住的居民則要焚香祭拜,以求自家一年吉祥。随着神像的不斷走動,遊神隊伍也越來越壯觀。疍家人遊神,分為陸地遊神和海上遊神,以祈得來年打漁、生産雙豐收。

送燈

“送燈”是文昌春節期間一項農村傳統項目,深深寄托着人們在新年伊始祈福于未來的一年中家族吉星高照、添丁發财、平安順利、心想事成的美好心願。

文昌的“竹篾花燈”在海南非常出名。“花燈”内部用竹片編織,外面用彩紙手工剪裁而成。燈身上印有大大小小的“福”、“壽”、“喜喜(雙喜字)”字和“吉星高照”、“丁财貴壽”、“招财進寶”、“連生貴子”、“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等吉利的詞語和詩句,還配上思古幽情的人物風景畫。“送燈”時,花燈的下部吊着一個長圓形燈籠,在籠底點上一支小蠟燭,燭光一照,極富美感。村民們撐着一盞盞花燈,有寓意年年有餘的“鯉魚燈”、花開富貴的“小花籃燈”、财丁興旺的“大喜燈”,還有形如酒杯的酒盅燈、形似花瓶的瓶燈等。

文昌各地舉行“送燈”活動都沒有統一的時間,規模也不一樣。文昌市會文鎮、重興鎮、文城鎮一帶的規模比較大,一般都在正月初五到十五期間舉行。文昌市會文鎮鳳會村委會書記、主任石良仲介紹,他們那一帶都是從正月初七到十五,以公廟為單位,一個個地方輪流舉行。每個公廟的範圍大小不一,有些是幾個自然村一個公廟,有些是一個村一個公廟,因此宗族人口也不一,有些大一點的,有一百多戶,五六百人,遊行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時遊完燈,再進行文藝表演,等到結束時,天已經亮了。“送燈”儀式有幾個程序,一般有選“燈頭”、制作或購買花燈、“燈頭”出門前祭祖、出燈、遊燈、文藝表演、集體祭祀、挂(燒)燈等環節。

據了解,每年“做年”前,大家都會将花燈準備好。到了“送燈”當天,日落星出前開始點燈。先送到祖靈位上,祈求祖宗掌着一盞盞花燈顯靈保佑家人一年平安、生活幸福;再送到天地、竈神牌位上,以求神仙賜福家人;又送到倉庫、豬圈、井台等處,以求五谷滿倉、打水平安、糧食常吃常有。

閩台特色遊神民俗文化案例

青山王,全稱青山靈安尊王,是福建泉州三邑惠安縣青山的守護神,不僅有山神、行政神的神格,也頗具司法神的職能,相當于三邑的城隍爺,故青山王配祀有判官、陰陽司等諸司幕僚、範謝将軍等神,也常常有出巡、暗訪等活動,主要目的就是明察轄區善惡,緝捕惡鬼兇神。

每年農曆10月「迎青山王」的祭典活動,是艋舺一年一度的盛會,也就是俗稱的「艋舺大拜拜」。

坐落于台北貴陽街的艋舺青山宮,創建于鹹豐六年(1856年),主祀靈安尊王,簡稱青山王,與台北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并稱為為艋舺三大廟,列為三級古迹。

相傳清鹹豐年間,發生的一場大瘟疫,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漁民,奉請故鄉青山王神像來艋舺,希望借助神威來弭平瘟疫。罹病者前來祈禱庇佑後,多獲痊愈,于是信徒日增并集資建廟,至今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曆史了。

青山王不僅被視為可消除瘟疫的威靈,也和城隍爺一樣,有掌握陰間司法、賞善罰惡的地方守護神。「暗訪」指的是神明在夜間出巡,目的是驅逐邪惡瘴疠、探視民間疾苦及緝捕惡鬼兇神。因夜巡是抓鬼除惡的行動,為了防止惡煞跑進來,早期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且大人會禁止孩童觀看,催促孩子早早就寝。不過,現在就沒有這樣的忌諱惡鬼兇神了。

「報馬仔」是夜巡繞境隊伍裡的先鋒,任務是探路及報信,且行進時沿途敲鑼,告知信衆繞境隊伍即将抵達。「報馬仔」的裝扮相當的奇特,頭戴鬥笠、肩背紙傘、手提銅鑼并穿着草鞋,另外還留有八字胡、戴老花眼鏡等。報馬仔的這一身裝扮雖然看起來有點滑,但可是都是有特殊意義的,例如,鬥笠與紙傘是讓報馬仔在趕路時可以遮陽避雨,眼鏡是要明辨是非,而兩撇翹起的胡子宛若燕尾,有着言(燕)而有信之意。

緊接着「報馬仔」的是「土地公轎」,為暗訪夜巡隊伍的帶路使者。各軒社的頭旗、西燈、彩牌、鼓亭等參禮。

由大型神偶組成的陣頭,是廟會活動代表性的陣頭之一,在南部稱這種大型神偶為「神将」,在北部則稱為「大仙尪仔」。一般來說,神将通常成群結隊,很少會單獨出現的。青山王出巡時,常見的大仙尪仔有謝将軍(七爺)、範将軍(八爺)、文判官、武判官等等。

大仙尪仔的身長約有一般人的兩倍高,由一人穿套其中扛擡,邁大步行進,讓神偶雙手呈大幅擺動,以顯示其威嚴。

一高一矮、一白一黑的七爺八爺,為陰間的差使,職責是緝捕惡鬼妖怪,維持陰間秩序,是夜巡暗訪的隊伍中不可或缺的神将。

溫文儒雅、粉面的文判官,職責是調查人民的品德、紀錄善惡及下定判決,所以可以看到文判官一手持毛筆,一手拿判決書。氣勢威嚴、怒目而視的武判官,職務為文判官判決後,負責執行犯人罪行,其背後有五方旗并手持刑具。大仙尪仔的脖子會挂着一串「鹹光餅」,這些中間穿孔的圓餅是祈福的平安物,經常可見信衆争先恐後的讨「鹹光餅」吃,以祈求平安。緊随大仙尪仔陣後的是手持「長腳牌」的「執事隊」。長腳牌上除了書寫神明的稱謂外,還有上肅靜、回避等字樣。手持銅鑼的「清道夫」,是為神明開道的衙役,沿途清理污物、穢氣及陰間鬼魂。

「八将團」為青山王的駕前護法,是由八位将軍及一名葫蘆童子所組成的,因手持枷鎖刑具,故稱為枷将軍、鎖将軍(各四位)。枷将軍為紅面,身穿露右肩的紅色半衣,鎖将軍為綠面,身穿露左肩的綠色半衣,八位将軍皆頭戴官帽,面露獠牙。手持葫蘆的童子,相傳為白鶴化身,為「八将團」中的引路者,又稱引路童子。

「八将團」所持的武器有枷、鎖、虎牌,火簽,釘槌,大刀,虎頭閘及釘闆。

這裡的「八将團」并非「八家将」,除臉譜、造型與基本成員不同外,動作與步伐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八将團」的動作較「八家将」來的陰柔些。頭燈、馬頭鑼及哨角隊等,為青山王爺駕前的前導,有指揮、開路,并宣示神明的到來。

最後就是青山王的神轎。為了讓神轎能夠停留久一點,有些廟宇與壇頭會排出哨角隊來接駕,并施放炮火與煙瀑,來達成擋轎的效果。夜巡繞境的最後一站返駕青山宮,大仙尪仔返廟前要舉行「過火」儀式。過火有清淨之意,神像過火代表着邪神不附身,而信衆過火表示祈福消災。大仙尪仔一一返回,青山宮内擠滿了觀禮的信衆。最後青山王也返駕,結束了暗訪夜巡之行。

遊神賽會與潮汕

“遊神賽會”,是世界許多民族都有的民俗歡樂活動,時貫古今,域及中外。在歐洲和美洲各地,面向世界的各種狂歡節、遊藝節、民俗大遊行,紛至沓來,應接不暇,缤紛萬象,百技競呈,鼓動了民心,帶動了旅遊,振奮了民族精神。有的甚至已經成為某些小國的支柱性産業。

在中國,自古以來“遊神賽會”都是民間習俗、民間藝術、民族文化集中展示與交流的一個載體。據記載,黃帝時期就有“百獸率舞”的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橫掃一切的時候,“到處莺歌燕舞”之中,舞龍、舞獅、扭秧歌,也還是古代“遊神賽會”内容的遺存。

“遊神賽會”的根源在鄉村,但精華早巳流入城市,成為孕育城市藝術的溫床。“遊神賽會”是兒童的夢想,是成人的樂園,是老人回味無窮的情味,總之,是民族的精神家園。

中國古代社會體制是由天下、國、家、身(個體)組成的。中心是“家”。“天下”是指全民族,是大“家”。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被許多人竄改為“國家”興亡,是不對的。國是指皇朝政權,改朝換代并不是“天下興亡”。中央政府、省府州縣、區鎮鄉村,人民公社、生産大隊、生産小隊,等等,都屬于行政單位,是“官”定的。老百姓從不幹預。民間重視的是基層組織:社會。“人”以名為标志,由人組成家,“家”以姓為标志;由家組成族,“族”以祠堂為标志;由不同的家族組成社,“社”以廟為标志;由社組成會,“會”以市為标志;由“市”組成上級機構縣府州。古代的群衆活動,以“集市”為限,超過“集市”的為“集會”,官府就要限制幹涉了。大一些的“社”還會根據居住地劃分為“片”,潮汕有的地方叫“約”。由此可知,“社會”原本指的就是百姓的基層組織。“社會主義”望文生義,一定是為百姓服務的主義。現在提出的“三個代表”“和諧社會”,正是符合這個最原始的意義。

“社”既然是以廟為标志,那麼,團結社區内民衆的重要手段,自然就是遊神賽會。遊神是标志神對所轄民衆的關懷,賽會是标示民衆對神的崇拜。遊神要在所有街道“遊透”,賽會要求全、求好、求新穎,以表達虔誠的敬意。

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是沒有“公”字的。國家是皇帝的“家天下”,家族是族長的“家天下”。留給老百姓的公共空間,隻有集市和廟宇。也隻有這裡才是他們表現美的舞台。因此,在“遊神賽會”中,可以說集中了民衆所有的技藝和活力,也托付了全部的記憶和理想。舉辦“遊神賽會”,包涵了建築、工藝、美術、廚藝、遊藝、戲劇、雜技、音樂、舞蹈、傩藝、特技,包括裝飾、繪畫、剪紙、面塑、表演等各個流派,涉及布置、組織、統籌、協調、聯絡等社交技能,而且必須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錢财必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定做到“收支上牆”。每年換屆的“理事會”,是群衆絕對信賴的組織。老百姓從“遊神賽會”的組織工作中可以發現人材,舉賢任能。各個家族要在“遊神賽會”中争取榮譽,以提高自己家族在社區的威望和地位。

“遊神賽會”和民俗節日一樣,是社會的“潤滑劑”。潤滑劑對于國家機器,表面上看似乎可有可無,實際上誰都知道是必不可缺。回想一—下,那段取消了民俗節日的日子,國家機器在“幹磨”,經濟崩潰,斯文掃地,社會各階層的關系是何等尖銳,人們之間的關系是何等冷漠。

民俗活動也是民衆奮鬥的“加油站”。在苦難深重的舊社會,下層民衆隻有這些民俗活動,才能給他們帶來暫時的歡樂,使他們有點“盼頭”繼續煎熬下去。現代科學發達的國家中,民俗活動仍然被視為是調節勞資關系的一劑良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