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

漢語漢字
遁粜垍頭筿,漢語常用字,讀音dùn,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時代 。基本含義為逃避,躲閃:遁去;引申含義為隐,消失:遁迹。二級字(5216)。
  • 繁體:遯
  • 部首:辶(部外筆畫:9總筆畫:12)
  • 倉颉:YHJU
  • 讀音:dùn
  • 名稱:遁
  • 五筆86:RFHP
  • 五筆98:RFHP
  • 筆順編号:331225111454
  • 四角号碼:32306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 9041

常用詞組

1.遁北

打敗仗而逃跑

2.遁辭

(1)因為故意躲閃或掩飾錯誤、或者由于理屈詞窮或不願以真意告訴他人時,用來搪塞的話

遁辭知其所窮。——《孟子·公孫醜》

(2)也作“遁詞”

遁詞巧辯

3.遁迹

避世;隐居;使人不知蹤迹

遁迹空門

4.遁入空門

信仰佛教出家

5.遁世

獨自隐居,避開俗世;避世隐居

遁世絕俗

6.遁逃

逃走;逃避

倉皇遁逃

遁逃山中

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資治通鑒》

7.遁形

隐藏形迹;隐身

無所遁形

字義解釋

遁<動>動

(形聲。從辵,盾聲。本義:逃避)

同本義

遁,遷也。――《說文》

遁,避也。――《廣雅·釋诂三》

遁,猶回避也。――《後漢書·杜林傳》注

陽遁而不能蒸。――《國語·周語》

平當逡遁有恥。――《漢書·隽疏幹薛平傳贊》

又如:遁隐(避世隐居);遁天(逃遁天理,違背自然);遁命(逃避任命);遁俗(猶言逃避世俗);遁避(猶逃避)

逃跑,逃走

一曰逃也。――《說文》

晉将遁矣。――《國語·楚語》

敵棄炮倉皇遁。――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虎大駭,遠遁。――唐·柳宗元《三戒》

又如:遁世離群(逃離人世,

遁dùn

①逃走:~逃。

②回避:~世。

【遁詞】

【遁辭】在理屈詞窮時故意避開正題的話。

【遁迹】避開人世;隐居。

遁qūn,見"遁巡"。

相關詞語

遵遁

追亡逐遁

逐遁

貞遁

遠遁

鑿壞而遁

鑿壞以遁

鑿坯而遁

隐遁

引遁

遺遁

逸遁

巡遁

遜遁

星遁

邪遁

宵遁

遐遁

五遁

聞風遠遁

望風而遁

土遁

退遁

逃遁

孫遁

私遁

水遁

鼠遁

沈遁

深藏遠遁

倉皇退遁

敗遁

朝令夜遁

逋遁

奔遁

犇遁

诐遁

蟾逃兔遁

沖遁

肥遁

遁迹匿影

遁光不耀

遁飾

遁叛

遁北

遁迹藏名

遁民

遁世絕俗

上一篇:明珠三國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