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姓

逯姓

中國姓氏
逯姓或是傳統漢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404位。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逯"讀音作lù(ㄌㄨˋ),很多地區也讀作lǜ(ㄌㄩˋ)。因封邑而得姓,出處有二,一是源于嬴姓,二是源于芈姓。望出廣平郡。曆史上逯姓名人有:逯普,逯中立,逯德山,逯澤宇等。
    中文名:逯姓 外文名: 得姓方式:以封地名為姓 得姓始祖: 主要郡望:廣平郡、臨河郡 主要堂号:廣平堂、臨河堂、孝子堂 著名人物:逯普,逯中立,逯德山,逯與勤

曆史發展

姓氏源流

逯(Lù)姓源出有三:

1.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邑名,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逯”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一個古邑名,時稱逯(今陝西鹹陽旬邑),後來有一秦國的大夫被封于該邑,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逯氏,世代相傳至今。

2.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邑名,亦以邑名為氏。據史籍《路史》記載,在春秋時期,楚國王族中的後代中也有以邑名為姓者,稱逯氏,世代相傳至今。

3.出自他族改姓。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步六孤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代北鮮卑族原有三字姓步六孤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北魏太和十七~十九年(公元493~495年)遷都洛陽入主住院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期間,将步六孤氏改為漢字單姓逯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今回族、滿族、蒙古族、鄂溫克族、土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逯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逯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傳播

上古周代時,秦國有一位公族受封于逯邑,後來逯邑公族子孫就以封地為姓,世代姓逯。逯邑那地方,就在現今陝西省境内,而逯姓始祖原是秦國的公族,秦國公族嬴姓,所以說逯姓是出于嬴姓的,嬴姓作為秦國公族,出過許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使秦國強盛,奠下稱霸基礎的秦穆公,嬴姓,名任好。任好重用百裡奚等能人,擴展勢力,雄踞一方。可是秦國風俗粗野好武,有些禮儀很野蠻,比如葬禮中盛行殺殉,秦穆公死時釘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子車奄息等三人是秦國人崇敬的賢良。後來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也排斥文治。關于逯姓的來源,在許多姓氏古籍上都有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所在地,主要是在今天的甘肅和陝西一帶,當時的逯邑,也在這個地區。另外,根據《路史》上的記載,楚國的公族中也有逯氏。望族居于廣平郡,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雞澤縣東。

唐朝初期,陳政、陳元光奉命入閩開辟漳州,将佐逯生随從前往,并在當地安家落戶,成為今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逯氏鼻祖。

明初自直隸省棗強縣(今河北棗強)遷山東省青州府樂安縣(今山東廣饒)。曆數百載,傳二十馀世,自十世祖起,各房分支。是為山東廣饒逯氏始遷祖。

明洪武六年逯德山從南京遷青海樂都地區,至今已二十馀代。逯德山因平叛陳有諒有功,被封為大将軍。其子被封千戶長,押解流逝名人犯赴青海。是為青海樂都逯氏始遷祖。

人口分布

重慶市:北侖區、銅梁縣

北京市:的海澱區中關村、朝陽區、順義區

天津市

内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巨野縣大義鎮、淄博市、聊城市、萊蕪市、濟甯市嘉祥縣、東營市廣饒縣、濰坊市臨朐縣、章丘市、臨沂市、濟南市平陰縣、沂南縣、濟陽市、高青縣、東明縣、泰安市、威海市、鄄城縣、青島市

河南省的安陽市滑縣、鞏義市、濮陽市、商丘市、鄭州市、清豐縣、蘭考縣、新鄉市、開封市、焦作市、汝南縣、長垣縣、林州、睢縣、駐馬店市泌陽縣、南陽唐河

浙江省的甯波市、杭州市,甯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市、西吉縣

吉林省的長春市、洮南縣、長白山地區

山西省的陽泉市、臨汾市堯都區、汾西縣、晉中市榆次縣、運城市、太原市清徐縣東于鎮

遼甯省的朝陽市、葫蘆島市、綏中市

甘肅省的會甯縣、天水市秦安縣、定西市通渭縣

湖南省的長沙市,河北省的秦皇島市撫甯縣、棗強市、鄲城市大名縣、成安縣、邢台市、石家莊地區藁城市、趙縣、張家口市蔚縣

湖北省的襄樊市、荊州市、十堰市

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望奎縣、尚志市、大慶市、七台河市,廣東省廣州市

陝西省的西安市、綏德縣

雲南省的昆明市

青海省的樂都縣

貴州省的貴陽市

除此之外,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區等地也均有逯氏族人分布。

上一篇:四川外國語大學

下一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