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

春秋末期越國君主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又名鸠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1]無餘受封于會稽(今浙江紹興),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此後經曆二十多代,傳到勾踐的父親允常。允常在位時,與吳國君主阖闾多次作戰。允常死後,勾踐繼任越王之位。前496年即位,曾敗于吳國,被迫求和。返國後夫差為報仇雪恨,養精蓄銳,誓取越國。重用範蠡、文種,卧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複起來。前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連戰不利,不得已而與越議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盡,滅吳國稱霸,是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本名: 别名:句踐、菼執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大越(今浙江紹興)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姒勾踐 英文名:Goujian 性别:男 民族:于越 職業:越王

人物生平

射傷阖闾

前496年,吳王阖廬聽說允常死,興師伐越國。越王勾踐使死士挑戰,排成三行,到吳軍陣前,大呼而自刭,吳軍觀看,越軍趁機襲擊吳軍,吳軍戰敗,吳王阖闾被射傷,阖闾且死,告訴其子夫差曰:“一定不能忘了越國。”

兵敗被困

前494年,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募兵立馬準備攻打越國。勾踐決定先發制人,在吳國未發兵之前讨伐吳國。範蠡勸阻,勾踐不聽繼續發兵。夫差聽說之後,派遣全部精銳攻打越軍,在夫椒擊敗越軍。勾踐僅以五千兵退守于會稽。吳軍追而圍之。

屈辱求和

越國向吳國求和,夫差不許。勾踐聽從大夫文種意見,以美女寶器獻于吳國太宰伯嚭,伯嚭向吳王夫差求情,伍子胥勸阻,夫差不聽,赦免越國,罷兵回國。按照吳國的要求,越王勾踐帶着夫人和大臣範蠡去吳國服苦役。越王給阖闾看墳,給夫差喂馬,還給夫差脫鞋,服侍夫差上廁所。勾踐三人受盡嘲笑和羞辱。為圖複國大計,勾踐頑強地忍耐着吳國對他的精神和肉體折磨,對夫差更加恭敬馴服。夫差生病,勾踐觀其糞便察看病情令夫差十分感動。三年苦役期滿,吳王放勾踐回國。

卧薪嘗膽

勾踐回國後,時刻不忘吳國受辱的情景。他睡覺時,躺在亂柴草之上,夜夜不得安眠,睜眼便是勵精圖志,早日報仇!勾踐在自己的屋裡挂了一隻苦膽,每頓飯都要嘗嘗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吳國的苦難和恥辱經曆!他身着粗布,頓頓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種。勾踐夫人帶領婦女養蠶織布,發展生産。勾踐夫妻與百姓同甘共苦,激勵了全國上下齊心努力,奮發圖強,早日滅吳雪恥。勾踐又采用大臣建議,賄賂吳王,麻痹對方;收購吳國糧食,使之糧庫空虛;贈送木料,耗費吳國人力物力興建宮殿;散布謠言,離間吳國君臣,施用美人計,消磨夫差精力,不問政事,殺害伍子胥。

乘虛而入

前482年,吳王夫差率領精兵北上黃池會盟,僅留老弱與太子留守,勾踐乘機伐吳,擊敗吳軍,殺吳太子。吳王夫差緊急回國,越國自覺無力滅吳,迫使吳國求和。前478年,越國再度攻打吳國,在笠澤大敗吳軍。

滅吳稱霸

前476年,越王勾踐再次伐吳。前475年,越兵圍困吳國。前473年,越國打敗吳國。越王勾踐想把吳王夫差流放甬東,給他百戶人家,讓他住在那裡。吳王說:“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後悔不聽子胥之言,讓自己陷到這個地步。”于是自殺而死。越王滅掉吳國,殺死了太宰嚭,因為他不忠于主上,然後引兵歸國。越王勾踐平吳,乃聲威大震,乃步吳之後塵,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踐為“伯”(霸)。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諸稱霸王”不過此時,春秋行将結束,霸政趨于尾聲,勾踐已是春秋最後的一個霸主了。

兔盡狗烹

當勾踐剛剛滅吳稱霸,範蠡居功至偉,封上将軍,但是範蠡深知“大名之下難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所以明智地選擇了功成身退,“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範蠡曾遣人緻書文種,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未能聽從,不久果被勾踐賜劍自殺。傳說範蠡隐居于“陶”(此地四通八達,為天下中心),改名陶朱公,後以經商緻富,曾經三擲千金于天下。

史籍記載

《左傳》

《國話》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吳越春秋》

轶事典故

卧薪嘗膽

發音:wò xīn cháng dǎn

釋義: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示例: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卧薪嘗膽,刻苦訓練。

兔死狗烹

發音:tù sǐ gǒu pēng

釋義: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抛棄或殺掉。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大凡古來有識見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後來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禍。(清·陳忱《水浒後傳》第九回)

鳥盡弓藏

發音:niǎo jìn gōng cáng 。

釋義: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小弟從征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隐逸。明知有“鳥盡弓藏”之禍。(清·陳忱《水浒後傳》第二十二回)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發音:shí nián shēng jù shí nián jiào xùn

釋義: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出處:《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示例:作賓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副對聯,前一句講得是項羽,項羽破釜沉舟,最終以少勝多,大敗秦軍,成了上将軍。後一句講的是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嘗膽,最終打敗吳國,報了會稽之恥。

武器介紹

越王勾踐有一把絕世兵刃——越王勾踐劍。此劍寒氣逼人、鋒利無比,曆經兩千四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此劍被當世之人譽為“天下第一劍”。

墓地遺址出土

越王勾踐劍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保存完好,劍長55.7厘米,出土時寒光閃閃,劍刃仍很鋒利。劍身滿布黑色菱形花紋,紋飾精美,镂刻最細處僅0.1毫米。近劍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鸠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八字。劍柄、劍格烏黑,劍格兩面鑄有花紋,分别嵌有藍色玻璃與綠松石。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内鑄11道寬度不到1毫米的同心圓。越王勾踐劍制工精美,顯示出鑄劍師的卓越技藝,堪稱我國國寶。

上一篇:莫·法拉赫

下一篇:尚恩·沃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