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醫學院

贛南醫學院

醫藥類大學
贛南醫學院位江西省贛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醫學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贛縣高級助産職業學校,1958年設置專科建制的贛南醫學專科學校,198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贛南醫學院。
  • 中文名:贛南醫學院
  • 外文名: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 簡稱:贛醫
  • 創辦人:熊慬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别:醫藥類
  • 學校特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
  • 主管部門:江西省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李恭進院長:張小康
  • 本科專業:31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别3個
  • 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1個
  • 院系設置: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護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
  • 校訓:立德立行,求是求新
  • 校歌:《我們是新時代的贛醫人》
  • 地址:黃金校區:江西省贛州市蓉江新區高校園區(341000)章貢校區: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醫學院路1号(341000)
  • 院校代碼:10413
  • 知名校友:肖卿福、李青峰、聶智民、李利

學校概況

贛南醫學院位于著名革命老區——江西省贛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醫學本科院校。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教授擔任名譽院長。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贛縣高級助産職業學校,1958年設置專科建制的贛南醫學專科學校,198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贛南醫學院,201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9年起與蘇州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學校重視對外合作與交流,多渠道、多途徑培育和開展教育合作項目,積極開展了學分互認、學生互訪、遊學深造、出國實習、研修等各類學生海外交流項目。與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地區)的20餘所高校與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成為美國林肯紀念大學臨床教學基地,學校在美國林肯紀念大學建立了師生培訓基地,與德國心髒中心(柏林)互為協作單位。2005年開始招收來華留學生,畢業生中85%獲得所在國執業資格,培養質量得到生源國的好評。2018年,學校培養的巴基斯坦籍留學生參加該國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達70%,遠超該國35%的通過率,其中1人名列全國第一。2007年開始向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和菲律賓等國家派遣留學生和畢業生。主辦了中德醫院管理論壇、國際血管瘤論壇、梅奧醫院管理論壇、全國兒童腫瘤研讨會和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研讨會等項目。

邁入新時代,學校将繼續弘揚“艱苦奮鬥,科學求是”的辦學傳統,恪守“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訓精神,着力實施“人才強校、質量提升、學科建設、科技創新、校園環境改善”五大工程,為造就德技雙馨的良才,辦好人民滿意的醫科大學不懈奮鬥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現有本科專業31個,其中國家特色專業2個(臨床醫學和麻醉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臨床醫學、護理學),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8個(臨床醫學、應用心理學、藥學、護理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技術、預防科學);有江西省一流學科1個(臨床醫學),省高校“十二五”重點一級學科2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醫學技術),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臨床醫學、護理、公共衛生);有教育部、衛生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等部級項目2項,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有省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省高校精品課程等省部級各類本科教學工程項目85項。

師資隊伍

學校有專任教師846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數520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人,入選“贛鄱英才‘555’工程”7人,二級教授7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省雙千計劃、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省青年井岡學者、省主要學科帶頭人、省高校學科帶頭人、省模範教師、省教學名師等省級人才項目人選5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39人。有省級教學團隊4個。學校現有兼職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430人。

教學建設

截至2021年3月,學校有國家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8個;有教育部、衛生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等部級項目2項,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有省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省高校精品課程等省部級各類本科教學工程項目85項。

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和麻醉學n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護理學n

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應用心理學、藥學、護理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技術、預防科學

對外交流

截至2021年3月,學校與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地區)的20餘所高校與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成為美國林肯紀念大學臨床教學基地,學校在美國林肯紀念大學建立了師生培訓基地,與德國心髒中心(柏林)互為協作單位;2005年開始招收來華留學生,畢業生中85%獲得所在國執業資格;2018年,學校培養的巴基斯坦籍留學生參加該國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達70%,遠超該國35%的通過率,其中1人名列全國第一;2007年開始向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和菲律賓等國家派遣留學生和畢業生。主辦了中德醫院管理論壇、國際血管瘤論壇、梅奧醫院管理論壇、全國兒童腫瘤研讨會和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研讨會等項目。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3月,學校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有省級科研平台11個;有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各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個。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3月,學校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逾百項;有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衛生部科技進步獎1項,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進步獎1項,省自然科學獎11項,省科技進步獎13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項,省創新争先獎1項;授權專利112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102項。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說明:

    以“贛南醫學院”的英文縮寫“GMU”為設計元素,變形為一組奮飛的鵬鳥,象征贛醫人團結奮進、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與時代氣質。喻意贛南醫學院各項事業協調持續發展的良好态勢和遠大的發展前景。n

2.圖形整體似雙手捧起紅“十”字的情形,突出醫學教育,象征着贛南醫學院堅持“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方針,以人為本,注重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教學相長。同時,喻意贛醫人以畢生的時間和精力,投注于人類神聖的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美好形象。n

3.圖案主體下方“1941”為建校時間,寓意贛南醫學院多年辦學曆史積澱所形成的發展平台。n

4.外圈中文校名“贛南醫學院”用毛體字,顯得莊重大氣,與英文校名“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和諧形成一圓形,象征贛醫人團結一緻,開放式辦學,不斷取得新成績,獲得新突破。

校訓

“立德立行,求是求新”作為該校校訓,言簡意豐,内涵深刻,十分貼切地表達了該校的辦學理念、治校方略,與學校發展所積澱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一脈相承,體現了該校特有的精神與文化。

校訓共兩句八個字,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承接,聯為一體,構成了三層邏輯遞進關系。

一是表達出贛醫人堅持内在品德與外在言行培養并重,以“培植善念,付諸善行”為已任。

二是彰顯出贛醫人以腳踏實地、不懈追求的治學态度,涉獵新知,追求卓越。

三是喻示着贛醫人秉承往聖,開啟來賢,推陳出新,志存高遠的企盼與追求。

這三層意思集中體現了贛醫精神的内核。

校訓在句式上很有特點,“立”、“求”二字對仗工整,富有新意;四個詞全部源自典籍,頗有古韻,是該校辦學曆史、辦學傳統和校園文化的凝練;同時,又貼近現實,曆久彌新,昭示該校科學發展、與時俱進、開拓求新的精神風貌,為一代又一代贛醫人預留出了廣闊的诠釋、演繹和想象的空間。

校歌

《我們是新時代的贛醫人》,

何少華作詞,羅曉婷作曲n

走進我們的校園,就聞到了紅土的芳香。

仰望我們的校旗,就澎湃着熾熱的情感。

紅土地上,放飛金色的希望。n

贛江源頭揚起,揚起理想的風帆。n

啊,我們是贛醫人,新時代的贛醫人,這裡是圓夢的地方,圓夢的地方,立德立行,求是求新,我們成為堅實的棟梁。n

走進我們的校園,就懷揣着崇高的向往。

彙集在醫學的殿堂,就維系着人類的安康。n風雨兼程,留下奮進的足迹,青春歲月綻放,綻放智慧的光芒。n啊,我們是贛醫人,新時代的贛醫人。

這裡是拼搏的疆場,拼搏的疆場,繼往開來,奮發向上,我們托起明天的太陽。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李恭進

黨委書記

張小康

黨委副書記、院長

曾澤鑫

黨委副書記

陳亮

黨委委員、副院長

黃瑞忠

黨委委員、副院長

葉軍明

黨委委員、副院長

肖樹輝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省監委駐贛南醫學院監察專員

彭維傑

黨委委員、副院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