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

貝聿銘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專家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廣東廣州,祖籍江蘇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美籍華人建築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專家。[1]貝聿銘于20世紀30年代赴美,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曾獲得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2]2019年5月16日,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逝世,享年102歲。
  • 中文名:貝聿銘
  • 外文名:Ieoh Ming Pei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廣州
  •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 職業:建築設計師
  • 代表作品:法國盧浮宮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
  • 主要成就:1979年獲得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獲得法國建築學金獎、1983年獲得普利茲克獎
  • 祖籍: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917年4月26日
  • 逝世日期:2019年5月16日

主要成就

代表作

法國盧浮宮金字塔

盧浮宮金字塔​(法語:​Pyramide du Louvre​)位于​巴黎​盧浮宮​的主庭院拿破侖庭院(​Cour Napoléon​),是一個用​玻璃​和金屬建造的巨大​金字塔​,周圍環繞着三個較小的金字塔。大金字塔作為​盧浮宮博物館​的主入口,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于​1989年​建成,已成為​巴黎​的城市地标。

香港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是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大樓,位于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1号,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原址為美利樓,地處中區經濟和金融核心地帶。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1985年4月動工,1989年建成,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9萬平方米,地上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時是全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樓。大廈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象征中國。

中銀大廈曾獲2002年香港建築環境評估“優秀”評級獎項、1999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十大最佳建築、1992年大理石建築獎、1991年AIA Reynolds Memorial Award、1989年傑出工程大獎、1989年傑出工程獎狀等。

蘇州博物館新館

蘇州博物館新館位于曆史保護街區範圍,緊靠世界文化遺産拙政園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天國忠王府。具體在忠王府以西,東北街以北,齊門路以東和拙政園以南地塊,占地面積約10750平方米。新館分東、西、中3路,中路立體建築為殿堂型式,梁坊滿飾蘇式彩繪,入口處側門,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東側有太平天國古典舞台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于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博物館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園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诠釋。

建築作品

年份

建築作品

所在地

1949年

港灣石油公司辦公樓

美國阿特蘭大

1955年

丹佛美國國家辦公樓

美國丹佛

1956年

富蘭克林國家銀行/羅斯福廣場購物中心

美國明尼奧拉

1960年

丹佛市希爾頓飯店

美國丹佛

1963年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中國台中

1967年

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美國科羅拉多

1971年

海港大樓

美國波士頓

1972年

達拉斯市政廳

美國德州達拉斯

1974年

國家美術館東館

美國華盛頓特區

1977年

漢考克大廈

美國波士頓

1978年

印第安納大學美術館

美國印第安納

1979年

肯尼迪圖書館

美國波士頓

1981年

摩根大樓

美國休斯敦

1982年

香山飯店

北京

1982年

中銀大廈

中國香港

1985年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美國波士頓

1989年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法國巴黎

1990年

德國曆史博物館新翼

德國柏林

1995年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中國北京

1996年

美秀美術館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1998年

搖滾音樂名人堂

美國克利夫蘭

2004年n

中國駐美大使館

美國華盛頓特區

2006年

蘇州博物館新館

江蘇蘇州

2006年

澳門科學館

中國澳門

2008年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卡塔爾多哈

獲獎記錄

學術榮譽1997 法國建築學院海外院士 (獲獎) n1993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名譽院士 (獲獎) n1984 法蘭西藝術院外籍院士 (獲獎) n1979 羅德島設計學院校長院士 (獲獎) n1978 美國藝術文學院首位建築師背景的院長 (獲獎) n1975 美國藝術文學院終生院士 (獲獎) n1970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獲獎) n1951 惠爾賴特遊學獎學金 (獲獎) n1940 麻省理工學院阿爾法羅池獎章 (獲獎) n1940 麻省理工學院遊學獎學金 (獲獎) n1940 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師學會獎章 (獲獎)

建築業獎項2010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 (獲獎) n2009 英國RIBA皇家金質獎章 (獲獎) n2006 東方與西方獎 (獲獎) n2003 國家設計獎之終身成就獎 (獲獎) n2003 亨利·C·特納獎 (獲獎) n2001 湯瑪斯·傑佛遜藝術、人文、社會科學卓越成就獎章 (獲獎) n1999 文化桂冠獎 (獲獎) n1998 麥克杜威獎章 (獲獎) n1997 獨立獎 (獲獎) n1996 賈桂琳·甘乃迪·歐納西斯獎章 (獲獎) n1996 新世紀金玫瑰國際獎 (獲獎) n1994 中國建築學會傑出成就金獎 (獲獎) n1994 藝術與文學類耶路撒冷獎 (獲獎) n1994 美國紐約州政府藝術獎 (獲獎) n1991 美國柯爾貝爾基金會卓越首獎 (獲獎) n1990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UCLA獎 (獲獎) n1989 日本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建築終身成就獎 (獲獎) n1983 普利茲克獎 (獲獎) n1981 美國紐約市藝術文化類市長榮譽獎 (獲獎) n1981 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榮譽金獎 (獲獎) n1981 法國建築學院建築學金獎 (獲獎) n1979 美國藝術文學院建築學金獎 (獲獎) n1979 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 (獲獎) n1978 埃爾希·德·沃爾夫獎 (獲獎) n1976 湯瑪斯·傑佛遜記念獎章 (獲獎) n1970 金門獎 (獲獎) n1963 美國建築師學會紐約分會榮譽獎章 (獲獎) n1961 阿諾·布魯納獎 (獲獎)

社會榮譽2020 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 (獲獎) n1993 美國喬治·布什總統自由勳章 (獲獎) n1993 軍官勳位 (獲獎) n1988 法國密特朗總統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勳位 (獲獎) n1988 美國雷根總統國家藝術勳章 (獲獎) n1984 法國政府藝術及文學勳章司令勳位    (獲獎)

藝術特點

光線特點

光是建築的色彩,“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線引入死氣沉沉的博物館,讓過去的曆史曬曬今天的太陽。透過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間與牆體、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沒有了光的變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氣,空間便顯得無力。”光是貝聿銘在開始一項建築時首先考慮的問題。

玻璃鋼材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擋減損原建築物的立面,不僅符合貝氏對陽光的追求,更能夠從視覺上以及空間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築群不會被削弱,并且能使設計者的建築思想得到充分表現,加上光線和人的運動,整個空間被賦予了活力。自然光線穿過透明的玻璃材料傾瀉到室内,給室内的一切帶來溫暖和靈動之感,網狀鋼材不僅起到了支撐、承載的作用。

巧用混凝

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挖掘它的受力特征與視覺表現力,在建築設計中将結構與裝飾融為一體,忠實于材料的質感表現力,從而将對混凝土的應用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在作品中,時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點,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樓梯。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術館内庭的螺旋梯,我們完全可以将之視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貝還在埃佛森美術館、達拉斯市政廳建築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懸挑的力學性能。

幾何構造

貝聿銘在發展現代主義建築的幾何構成上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如果說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煉幾何性上作出了成績的話,那麼貝聿銘則在繼承現代主義建築師的基礎上豐富了幾何構成,從而為流于僵化的現代主義建築開拓了新的道路。貝以他豐富多彩的建築作品,向人們表明,現代主義仍是有活力的,它決不是一種機械主義,而是同樣可以呈現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1917年4月26日,貝聿銘出生于中國廣州,他為蘇州望族之後,在獅子林(蘇州古典園林)裡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時光。n

1927年,貝聿銘回到上海就讀青年會中學,高中就讀于上海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n

1935年,貝聿銘遠赴美國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n

1939年,貝聿銘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了美國建築師協會的獎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美國空軍服役三年。n

1944年,貝聿銘退役,進入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n

1945年,貝聿銘留校受聘為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n

1948年,貝聿銘從純學術的象牙之塔進入實際的建築領域,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産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築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為建築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築公司的建築研究部主任。他們合作達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貝聿銘為柴根道夫的房地産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及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不少社會改建計劃。貝聿銘還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這一切,使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初露頭角,也奠定了他此後數十年的事業基礎。n

1960年,貝聿銘離開柴根道夫,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他在紐約、費城、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等地設計了許多既有建築美感又經濟實用的大衆化的公寓。他在費城設計的三層社會公寓就很受工薪階層的歡迎。因此,費城萊斯大學在一九六三年頒贈他“人民建築師”的光榮稱号。同年,美國建築學會向他頒發了紐約榮譽獎。《華盛頓郵報》稱他的建築設計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都市計劃。n

在貝聿銘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貝聿銘采用混凝土,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鎮心廣場住宅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曆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聿銘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質,作品趨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當以全國大氣研究中心、達拉斯市政廳等皆屬此方面的經典之作。n

貝聿銘擺脫密斯風格當屬肯尼迪紀念圖書館為濫觞,幾何性的平面取代規規矩矩的方盒子,蛻變出雕塑性的造型。貝聿銘身為齊氏威奈公司專屬建築師,從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設案,貝聿銘從這些開發案獲得對土地使用的寶貴經驗,使得他的建築設計不單考慮建築物本身,更關切環境提升到都市設計的層面,着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空間,其中最脍炙人口的當屬費城社會嶺住宅社區一案,而他們所接受的案子以辦公大樓與集合住宅為主,貝聿銘後來取得齊氏集團的協議于1955年将建築部門改組為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開始獨立執業,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n

1964年,為紀念已故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政府決定在波士頓港口建造約翰·肯尼迪圖書館。這座建造時間長達十五年,于1979年才落成的圖書館,由于設計新穎、造型大膽、在美國建築界引起轟動,被公認是美國建築史上最佳傑作之一。n

1979年,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中國政府邀請貝聿銘設計香山飯店。貝聿銘根據自己的一貫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辭勞苦地走訪了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承德等地,尋找靈感,搜集素材,最後采取了建築一系列不規則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飯店與周圍的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成為具有濃郁中國風格的建築。香山飯店的規模不算大,但“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n

1980年,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貝聿銘翻修盧浮宮,貝聿銘認為設計的東館隻跟其相差40年,但盧浮宮有着800年的曆史,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對于貝聿銘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n

1983年,盧浮宮有7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獨立的。因為相互競争着空間和資金,每個部門的館長甚至不相往來。因此在重修時,貝聿銘建築團隊努力讓7個部分統一成一個建築物。貝聿銘不知道密特朗總統有無意識到這個挑戰的嚴峻性。但貝聿銘團隊最終讓它們在建築上統一成了整體。

從1990年開始,貝聿銘不那麼在乎建築物的造型了。設計一個獨特的建築造型對貝聿銘不再是件難事。貝聿銘開始研究各種文明。這也為蘇州博物館以及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做好了準備。

21世紀到來後,貝聿銘再次回到中國。蘇州博物館作為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積累的建築智慧結合東方的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彙在這座建築裡,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視覺之美。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于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n

2009年,貝聿銘還參與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貝聿銘去了埃及和中東的其他國家尋找的伊斯蘭教文化的最佳表達,他發現無論是叙利亞大馬士革的伊斯蘭建築物,還是土耳其的建築物,都有着其他宗教的痕迹,不再是純粹的伊斯蘭表達方式。他在開羅貝聿銘在圖倫清真寺得到了啟示,圖倫清真寺對他的作品的影響最大:用于洗禮的噴泉外有三條雙層的走廊;主體建築的外延式幾何圖形的演進,從八角形到四邊形再到圓形。貝聿銘最終掌握了伊斯蘭文化的精華,從而完成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

2015年,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住所内,被一名家庭健康護理員襲擊。之後貝聿銘被送到醫院,在接受治療後已順利出院。 n

2019年5月,貝聿銘被新華社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n

2019年5月16日,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逝世,享年102歲。

個人生活

貝聿銘于1917年4月26日誕生于廣州,他的祖輩是蘇州望族,父親貝祖诒曾任中國銀行行長。其父親貝祖诒于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創辦了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因此,貝聿銘在香港度過了童年。

貝聿銘在聖保羅小學讀書,一九二七年以後,他回到上海讀中學,後來又就讀于上海聖約翰大學。

一九三五年,貝聿銘遠渡重洋,到美國留學。父親原來希望他留學英國學習金融,但他沒有遵從父命,而是依自己的愛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築系 。

1928年,因工作調動,貝祖贻舉家搬遷至上海。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香港中國銀行負責人的邀請和父親的建議下,貝聿銘決定重返故地,設計了香港國際金融大都會的摩天大樓 。

貝聿銘親生母親是莊蓮君,貝聿銘的祖父貝禮泰17歲就通過科舉殿試,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朝廷命官 。

貝聿銘有三子一女,三個兒子的名字是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寓意是安定中國、建設中國、明禮中國。貝建中和貝禮中都是建築師 。

貝聿銘妻子Ellien Loo(常譯作陸書華、盧愛玲、盧艾琳等)是系出名門的哈佛畢業生 。

Ellien Loo的舅母的父親唐紹儀,曾任中華民國總理。Ellien Loo中學就讀美國衛斯理學院。

1938年,兩人在火車站偶遇之後開始戀愛。貝聿銘從賓夕法尼亞大學轉往波士頓的麻省理工,後來Ellien Loo成為了貝聿銘終身伴侶 。

人物影響

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授予他該年度的美國建築學院金質獎章。而于此前一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已經奠定了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

人物評價

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主導着貝聿銘一生的作品,如全國大氣研究中心,伊弗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與康乃爾大學姜森美術館等。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于建築。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貝聿銘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為光庭,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新華網評)

身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建築物四十餘年來始終秉持着現代建築的傳統,貝聿銘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不可能時刻變化招取寵,建築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曆史負責。他持續地對形式,空間,建材與技術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樣性,更優秀。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從不自己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新華網評)

上一篇:趙曉

下一篇:應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