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花

豆腐花

用豆豉,幹黃豆等為主料制作的小吃
豆腐花是一種用黃豆制作的小吃,個别的會用豌豆、蠶豆等豆類制作。 将黃豆用水泡漲,磨碎過濾出豆漿,豆漿如果加入鹽鹵或石膏,就會凝結成非常稀軟的固體。豆腐花制作須先将黃豆浸泡,依品種或個人喜好約4至8小時不等,待黃豆吸飽水分後再加以打漿、濾渣、煮滾,複降溫至90℃。最後步驟稱為“沖豆花”,意即需沖入凝固劑豆漿後再靜置5至15分鐘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于豆漿與凝固劑融合的溫度控制,以及沖豆花的速度與技巧。豆腐花的味道也分成兩種,分别是南方口味和北方的口味,那就是南方的甜和北方的鹹。這一直都是南北豆腐花差異之争。對南方人來說,撒上一把白糖就可以;而北方人則是加上香菜和醬汁就是一頓美味的小吃。這并沒有争議可言,主要是南北的生活、文化習慣形成的。
    中文名:豆腐花 外文名:Beancurd Jelly 分類:小吃、特色美食 口味:甜,鹹 别稱:豆花、豆腐腦 主要原料:豆豉、幹黃豆、生菜油、熟石膏粉 特點:軟白細滑,入口即化,豆香濃郁

菜品起源

豆腐花與豆腐同源,豆腐的起源 ,曆來說法很多 。古代即有不同的說法 ,一說是孔子時代即有豆腐 ,一說是豆腐始于西漢淮南王劉安。前一種說法支持者不多 ,後一種說法則是自宋以來長期流傳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 “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南術 ,安坐獲泉布 。”并自注 “世傳豆腐本乃淮南王術”;與朱熹同時代的楊萬裡 ,寫過一篇《豆盧子柔傳》的文章 ,副标題為“豆腐”,其中也提到漢代已有豆腐 。之後持此類說法者頗多 ,如李時珍亦認為“豆腐之法 ,始于漢淮南王劉安”,明葉子奇《草木子》中有 : “豆腐始于漢淮南王之術”句,明羅颀《物原》也說 ,西漢時的古籍中有“劉安做豆腐”的記載 。可以說,自宋明以來 ,人們一直認為豆腐發明始于西漢時期 。然而奇怪的是,現存漢唐文獻 ,無論是《淮南子》、《齊民要術》,甚至各類文學作品等等 ,都沒有一丁點兒關于豆腐以及豆腐始于漢淮南王劉安的記載 。因此 ,許多學者對豆腐 “始漢說”提出質疑 ,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觀點 ,較早的有日本學者,田統的“始唐說”以及袁翰青的“始五代說”。

發現最早記載關于豆腐的文獻 ,是五代陶谷(公元903年—公元970年)撰寫的《清異錄》,其中《官志門》“小宰羊”條曰: “邑人呼豆腐為小宰羊”。

基本分類

豆腐花食用時用一個類似碟子的淺鏟将其撇入碗中,加上鹵或佐料。鹵或佐料,各地不同,大緻可以分為甜鹹兩類。

甜豆腐花的一般是加入糖漿或砂糖、紅糖,夏天通常将豆腐花放涼了吃,冬天則加入熱糖水食用,有人為了驅寒還會在糖水中加入姜汁或是為了口感加入綠豆、紅豆、各色水果或是粉圓一起食用。更新穎的吃法會加上巧克力糖漿、滿天星制成的“巧克力豆花”,再香港還有配以黑芝麻糊的“芝麻糊豆腐花”,有人根據它的外形形象地将其稱為“太極豆腐花”。

鹹豆腐花的一般是加入鹹味的佐料,北方有配以香菜、蔥花、蒜泥的;還有放入麻醬、辣椒油、醬油的;也有加榨菜、黃花菜的;沿海有加海帶絲、紫菜、蝦皮的等等。各地口味不同主要取決于配料,其中在河南還有一種加入胡辣湯的,稱之為“豆腐腦胡辣湯兩攙”,極富地方特色,而四川的麻辣豆花,麻辣鮮香,也别有風味。

所需食材

石膏豆腐花:熟石膏粉50克,幹黃豆1000克,生菜油25克,醬油200克,豆豉100克,花椒粉1.5克,熟油辣椒150克,味精0.5克,蔥100克。

北京豆腐腦:碾成碎瓣黃豆5千克, 瘦嫩羊肉1.5千克, 熟石膏粉225克, 幹菱粉3.25千克 ,口蘑250克 ,花椒5克 ,蒜泥500克 ,精鹽100克 ,醬油500克 ,辣椒油100克 ,麻油100克 ,味精5克。

玫瑰豆腐花:主料:一小包速溶豆腐花 兩朵玫瑰花。配料:100毫升開水。

制作方法

石膏豆腐花

1、幹黃豆用水泡約6小時(中間換2~3次水)後,用石磨磨成漿,濾去豆渣,放入鍋内燒開,而後下生菜油,散去泡沫。另用一盆加150克水将石膏粉化開,再将燒列去泡沫的豆漿沖入盆内後用蓋蓋好,約1小時後成團即可。

2、将醬油、花椒粉、豆豉(用刀按成醬)、熟油辣椒、味精、蔥(洗清切細末)在碗内調好,分别放入各小碟内。吃時,将豆花盛入碗中,調料每人1碟,拈豆花蘸碟子裡的調料食用。

北京豆腐腦

1.制豆腐腦:(1)将黃豆用涼水泡脹(春、秋季需泡3~6小時,夏季泡1小時,冬季泡五六小時,天冷急用,可用溫水包),加水約15千克磨成稀糊,越細越好。然後再加涼水15千克攪勻後,裝入布袋反複濾出漿水,直到豆渣不膩為止,5千克豆出35千克漿汁為宜。然後撇去漿汁上的浮沫,用大火燒浮,随即舀出1/3的漿汁,另用盆子盛起,其餘的漿汁倒在另一保溫的瓷桶内,面上的泡沫,也要撇清。(2)将熟石膏粉放入木勺,加溫水0.5千克調勻沉入瓷桶的漿汁内,再往上一提,又順勢将木勺側轉把石膏倒入漿汁内,接着再将舀出的1/3漿汁沖入瓷桶漿汁内,使漿汁與石膏在翻滾中充分融合,靜置5分鐘後,撇去浮沫,下面凝結起來的就是豆腐腦。

2.澆鹵:将羊肉切薄片。将口蘑洗淨用稍多的水泡出汁,取出口蘑切快。用泡口蘑的汁水、蒜泥、鹽、菱粉及清水約2千克調成芡汁待用。另用幹鍋一隻,先加入30千克的涼水燒沸,放入切好的羊肉片,加上鹽、醬油、味精再燒沸,即将調好的芡汁邊倒入邊攪和,即成澆鹵,盛入另一保溫器内,撒上口蘑塊,澆上用燒熱麻油炸焦的花椒即成。

3.食用時,先将豆腐腦盛在碗内,豆腐腦上澆澆鹵、辣椒油,撒上蒜泥即成。

玫瑰豆腐花

1、把速溶豆腐花粉末倒在碗裡,把玫瑰花去花蒂,花瓣擺開,和速溶豆腐花一起放在碗裡。

2、往碗裡倒進100毫升開水,順時針攪拌至速溶豆腐花粉末充分溶解即可。

3、放置十五分鐘後,等豆腐花凝固了即可食用,冷藏後風味更佳。

小貼士

1 、速溶豆腐花在超市有賣,粉末狀。2 、一定要順時針攪拌,不能亂攪拌,否則豆腐花無法凝固 。

簡要介紹

豆腐花亦稱豆腐腦,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可分為甜、鹹兩種吃法。一般來說,甜食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甜豆腐花),後者則為中國北方(鹹豆腐腦)。豆花制作須先将黃豆浸泡,依品種或個人喜好約4至8小時不等,俟黃豆吸飽水份後再加以打漿、濾渣、煮滾,複降溫至90℃。最後步驟稱為“沖豆花”,意即需沖入凝固劑豆漿後再靜置5至15分鐘才能完成。而豆花美味的技巧就出于豆漿與凝固劑融合的溫度控制,以及沖豆花的速度與技巧。

食用須知

石膏豆腐花:功用為寬中益氣,清熱消炎,止渴利水。用于熱病煩渴、下胃腸濁氣、中暑、解熱毒等症。

北京豆腐腦:潔白軟嫩,鮮香微辣,與燒餅同吃,别有風味。

豆腐腦除含蛋白質外,還可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鈣、磷等。如果用食用石膏作凝固劑,含鈣量會有所增加,對防治軟骨病及牙齒發育不良等疾病有一定功效。

各式豆腐腦成品(20張)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适于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藥膳佳肴。也是兒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補充營養的食療佳品。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還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适合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适用量:每次1碗,約50克。營養成分:豆腐腦營養豐富,美味可口,人體對其吸收率可達92%~98%。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豆腐花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401 千卡

蛋白質

10 g

脂肪

2.6 g

飽和脂肪酸

0.4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1.5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6 g

碳水化合物

84.3 g

60 mg

95 mg

339 mg

175 mg

0.52 mg

3.3 mg

0.28 mg

0.75 mg

1.7 μg

維生素A

42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2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3 mg

煙酸(煙酰胺)

0.4 mg

維生素E

5 mg

上一篇:茴香餃子

下一篇:紅豆薏米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