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

漢語漢字
譬是一個漢字,通“僻、擗、辟、避”,拼音pì,釋義為比喻,為出自《左傳·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
  • 中文名:譬
  • 拼音:pì
  • 部首:言
  • 字碼:U 8B6C
  • 五筆:NKUY
  • 倉颉:SJYMR
  • 鄭碼:XMSS
  • 筆順:51325141431124111251
  • 詞義:比喻
  • 四角碼:70601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言,辟聲。《說文》:“譬,谕也。”意思就是打比方。“譬”在先秦典籍中是個常用字,常與“如”連言,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襄公三十一年》“譬如田獵”、《昭公元年》“譬如農夫”等等。但在出土古文字材料中,未見“譬”字。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弗辟也,辟則知之矣”中的二“辟”讀作“譬”,知“譬”是在假借字上加義符分化出的一個形聲字。此字出現不會早于戰國,《左傳》等先秦典籍中的“譬”當是秦漢以後古籍整理者的轉寫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pìㄆㄧˋ

打比方:譬如。譬猶。譬若。譬語。譬喻(比喻)。

領悟。

曉谕:譬解。譬說(曉示述說)。

詳細字義

譬pì

〈名〉

(1)(形聲。從言,辟聲。本義:譬如,比喻)同本義[metaphor;analogy]

譬,喻也。——《說文》

譬彼舟流。——《詩·小雅·小弁》

能近取譬。——《論語》

臣竊為公譬可也。——《戰國策·齊策》

(2)又如:譬如(舉例以比喻);譬猶(譬諸。譬若。譬如);譬況(比喻形容);譬谕(比喻)

譬pì

〈動〉

(1)曉谕,使人知曉[know]

又譬諸外戚。——《後漢書》。注:“譬,曉谕也。”

(2)又如:譬稱(用譬喻的言辭解說);譬類(以類相比喻)

(3)明白,曉得[understand]

言之者雖誠,而聞之未譬。——《後漢書》。注:“譬,猶曉也。”

常用詞組

譬解、譬如、譬若、譬語、譬喻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匹至切《集韻》《韻會》《正韻》匹智切,?嚭去聲。《說文》谕也。《徐曰》猶匹也。匹而谕之也。《詩·大雅》取譬不遠。《禮·學記》罕譬而喻。《注》比方之辭。《後漢·第五種傳》羽請住譬降之。《注》譬,谕也。

又猶曉也。《後漢·鮑永傳》言之者雖戒,而聞之者未譬。

又《集韻》或作辟。《詩·小雅》譬彼舟流。《箋》譬,本亦作辟。《孟子》譬若掘井。

上一篇:開拓

下一篇:雛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