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留山

許留山

著名連鎖甜品店
許留山(HuiLauShan),是一間香港連鎖式甜品店,專門售賣甜湯、甜品和小食,以芒果為主要材料。1960年在新界元朗開業,最初售賣傳統涼茶和龜苓膏。1990年推出鮮果甜品,1992年推出的甜品“芒果西米撈”大受歡迎,其後以特許經營方式拓展業務,成為現時一家港式鮮果甜品店的著名品牌。現在香港的分店有42間,主要集中在九龍,并将在港島炮台山開設新的分店。海外市場方面,2002年許留山在台北開分店,2004年擴展至上海和廣州,其後在美國加州、新加坡開設分店,90年代中也曾于澳門開設分店。[1]許留山在北京也有分店。
    中文名:許留山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HuiLauShan 創建時間:香港 創建人:許留山 經營範圍:甜湯、甜品和小食 本 質:連鎖式甜品店

簡介

時至今日發展到有40間分店,更成為全球觀光旅客訪港必到的甜品名店。許留山的招牌甜品有:鮮什果芒果布甸、芒果撈野、木瓜椰汁雪蛤膏、椰汁雪蛤官燕撈等。

許留山本人原為中醫,廣東普甯市北山村人。在普甯市區的東市至今仍有他的舊房子。1950年代,許留山在元朗街頭售賣龜苓膏和中藥。1960年代,在元朗炮仗坊14号開設涼茶鋪,售賣涼茶和龜苓膏 。

香港許留山,對于嗜水果一族決不至于陌生,更甚者應是如雷貫耳了。香港街頭,最多的是便利店,亞軍寶座,可說“許留山”和“SASA”之争。

有人說,香港的味道隻用一個字就可形容——香。不是香車,不是香水,不是香薰,而是香噴噴的美味。一直以為香港最誘人的就是海鮮和早市的點心類了,品過許留山以後,才明白這“香”的意味深長。

龜苓膏是香港人的摯愛。甘而不苦,苦而又甘,那種微甜微苦竟然不直白露骨,而是适時地給燥熱時抹上一片陰涼。澆上一點蜂蜜,令人更迷信它包治百病的傳聞。

最清澈的是水果爽。水果,椰奶,冰粒攪渾着擠在一隻剔透的玻璃杯中,色彩絢爛地互相輝映和厮纏,你能想像出那份妩媚和嬌豔嗎。芒椰芒果爽是最值得推薦的,椰奶芒果冰底下藏着可愛的芒果着哩,一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纖纖美女。

夾着果粒的芒果布甸是大熱之選,經常是一早便已售罄,比起上海一茶一座的芒果蓉來,更有一番濃厚醇香的珠圓玉潤。酣暢淋漓的純正芒果味,為芒果是許留山的主打果味驗明正身。

芒果糯米糍是另一個驚喜,冰凍的糯米皮撒上潔白的椰絲,頗有韌勁的表皮内裡則裹着新鮮的芒果肉,一口咬将下去,便有欲止還休的芒果香和椰香在唇間交融。

曆史

第一家許留山是在元朗近元朗戲院,在1975 年開業。1950年代,創辦人許留山在元朗街 頭售賣龜苓膏和中藥。1960年代,在元朗炮仗坊14号開設涼茶鋪,售賣涼茶和龜苓膏。

1960年代在新界元朗開業,最初售賣傳統涼茶和龜苓膏。1990年代推出鮮果甜品,1992年推出的甜品“芒果西米撈”大受歡迎,其後以特許經營方式拓展業務,成為現時一家港式鮮果甜品店的著名品牌。現時在香港的分店有42間,主要集中在九龍,并将在港島炮台山開設新的分店。海外市場方面,2002年許留山在台北開分店,2004年擴展至上海和廣州,其後在美國加州、新加坡開設分店,1990年代中也曾于澳門開設分店。

特色

許留山本人原為中醫,廣東普甯市北山村人。在普甯市區的東市至今仍有他的舊房子。1950年代,許留山在元朗街頭售賣龜苓膏和中藥。1960年代,在元朗炮仗坊14号開設涼茶鋪,售賣涼茶和龜苓膏。

香港許留山,對于嗜水果一族決不至于陌生,更甚者應是如雷貫耳了。香港街頭,最多的是便利店,亞軍寶座,可說“許留山”和“SASA”之争。

有人說,香港的味道隻用一個字就可形容——香。不是香車,不是香水,不是香薰,而是香噴噴的美味。一直以為香港最誘人的就是海鮮和早市的點心類了,品過許留山以後,才明白這“香”的意味深長。

相關信息

穗港商号同名不同宗廣州許留山改姓鄧

穗港商号“同名不同宗”現象大量存在,随着廣州市内多家“許留山”日前陸續更名為“鄧留山”,穗港商号同名的情況再度引起各界關注。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在廣州經營多年的标注老字号的企業,原來和香港同行“不是一個老闆”。

現象: 大量存在穗港同名商号

随着廣州市内多家“許留山”日前陸續更名為“鄧留山”,穗港商号同名的情況再度引起各界關注。 在廣州經營了6年的“許留山”,近日有部分分店卻更名為“鄧留山”,很多市民大呼“被山寨”,到底此前市民幫襯多年的廣州“許留山”是否正宗呢?

願公開姓名的廣州鄧留山餐飲有限公司主管表示,廣州“許留山”于2004年和香港“許留山”的老闆許炳城簽署了合作協議,廣州範圍内的“許留山”由其獨家全權代理,有效期限至少八年。

但後來,許炳城将“許留山”轉讓給馬來西亞人,而新東家不承認合約。“我們已經在海珠區法院立案了,按照協議,期限并未到,目前案件在審理過程中,所以工商部門要求我們暫時把招牌換下來。提起訴訟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繼續沿用‘許留山’店名。”

但香港許留山食品制造有限公司代理律師胡朝晖昨日向記者表示,香港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在内地注冊了“許留山”商标,而且未曾正式授權廣州開店。“下一步,我們還将請求工商部門督促廣州方面徹底整改‘許留山’商标的使用,包括所有店鋪商号的商标、餐具和餐牌上的商标等。”

記者調查還發現,除“許留山”外,“榮華西餅屋”、“東海堂”等在廣州已經經營多年的企業,原來和香港的同行“不是一個老闆”。 業内人士透露,廣州的東海堂餅屋和香港的東海堂就不是一家公司。此外,大家熟悉的“蕉葉”等都是存在穗港同名企業。

新聞幕後 :曆史遺留與模仿緻“同名不同宗”

業内人士稱,穗港同名企業的确大量存在。曆史遺留問題和模仿是導緻穗港同名企業大量存在的兩大原因。

穗港兩地多同名商号,是因為兩地地緣相近,創始人在廣州開店,其親戚或後人移居香港後,也在香港開了同一商号的店鋪,如蓮香樓、寶生園等老字号,都是兩地都有店,但有時并非“一家人”。

另一方面,近幾十年來,香港商業發展快,廣州很多開店做生意的都喜歡學香港,不僅模式學,連商号都照搬了過來。覺得香港牌子響,容易打響市場,餐飲業、連鎖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香港貿發局的人士表示,碰到“同名”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法,有的香港企業選擇走和解程序,有的則可能對簿公堂,但官司程序複雜,有很多香港企業因此而放棄。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彭澎說,公司名稱由于和注冊商标之間可說是兩碼事,當中就容易産生法律漏洞。如果不理清,會導緻消費者會誤以為甲公司可能和乙公司是有關的,産生一種被忽悠的感覺。

彭澎說,如果因為我們起步晚,企業要經曆模仿的階段,那麼這個階段要盡快縮短,企業關鍵還是要回到創造自己的品牌上來。 他說,企業要擺脫模仿最終做強,要看是否能達到有效借用。成功的例子是有的,中式餐飲引入了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的标準化管理,從而讓自己的管理和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