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

許光

許世友長子
許光,1929年4月7日(農曆)出生于湖北麻城縣乘馬崗鄉許家窪(今河南新縣田鋪鄉河鋪大隊),不到3歲,父親許世友便随紅四方面軍從大别山轉戰川陝,許光由母親帶着到處流浪、乞讨,生活艱苦。[1]大學文化,中共黨員,曆任海軍北海艦隊戰士、航海長、艦長,河南省新縣人武部參謀、軍事科長、副部長,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從1951年一直學習到1958年,成為共和國第一批本科學曆的海軍軍官、優秀的艦艇長。但父親讓其回到家鄉,照顧祖母,替他行孝。2013年1月6日2時44分因突發心梗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4歲。2015年10月獲全國敬業奉獻模範榮譽稱号。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湖北麻城縣乘馬崗鄉許家窪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許光 英文名:Xu Guang 籍貫:河南新縣 性别:男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29年4月7日 去世年月:2013年1月6日 職業:生前為河南省新縣人大常委會退休幹部 政黨:中國共産黨

人物簡介

1956年任北海艦隊宜川号軍艦副艦長。

1929年出生,原河南新縣人武部副部長,縣人大副主任。

許光是許世友長子,和結發妻子朱錫明所生,乳名都叫黑伢,自出生即在家務農,全國解放以後找到許将軍才進入部隊,後回新縣任武裝部副部長,侍奉老奶奶,在縣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

許光的四個子女分别叫:許道昆、許道論、許道江、許道海。許光之女許道江1968年出生,是二炮後勤部衛生部中校助理。

2013年1月6日2時44分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84歲。

生平事迹

1929年出生于湖北麻城縣乘馬崗鄉許家窪,不到3歲,父親許世友便随紅四方面軍從大别山轉戰川陝,許光由母親帶着到處流浪、乞讨,生活艱苦。在敵人一次掃蕩鄂豫皖根據地時,姑母為了保護許光,一起躲在山洞裡三天三夜。

1948年,祖母找到了當時在麻城的王樹聲大将,許光在王樹聲大将、楊炬奶奶家中住了大半年後,被送到時任山東軍區司令員的父親許世友手中,父子才得以相逢。看到年輕稚氣,卻一字不識的兒子,許世友把許光先後送進了第五航空兵學校和大連海軍艦艇學院。

從1951年一直學習到1958年,成為共和國第一批本科學曆的海軍軍官、優秀的艦艇長。但父親讓其回到家鄉,照顧祖母,替他行孝。許光雖然不同意,但看到父親痛苦糾結的表情,做出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決定——回家鄉新縣。回家那天,許世友那天含着淚說:“大安,你是我的好兒子!”(許光原名許大安,後許世友将其改為許光)。

回到新縣40多年,許光先是在武裝部一幹就是二十年,曆任參謀、科長、副部長。直到轉業,還是一個老副團,而那時,許世友身居高位,在國人、軍中無人不曉。而為了新縣的建設發展,許光多次給許世友寫信,幫助縣裡溝通協調一些建設項目和價撥軍用物資。許光永遠把自己看成一名縣裡的普通幹部,淡泊名利,還經常教育子女不要給自己戴上高幹後代的帽子。

人物逸聞

許光與潘冬子

許光出生在一個風雨如磐的年代。1929年,鄂豫皖紅色革命根據地。在《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歌聲中,紅軍将領許世友與結發妻子朱錫明的第三個兒子降生了,這也成為他們所生育的三個兒子中唯一存活下來的小生靈。

許世友給這個兒子取名黑伢。曆史僅僅給了來到世上的黑伢兩年蘇區相對安生時光。在黑伢兩歲多時,鄂豫皖根據地失守。父親許世友随紅四方面軍從大别山轉戰川陝,從此與家人失去聯系。年幼的黑伢便和奶奶、母親、姑姑一起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區,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曾經對紅軍的親屬們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和追殺,許光的母親被逼迫改嫁。年幼的許光由奶奶、姑姑帶着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區堅持對敵鬥争,7歲的時候就參加兒童團,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有一次,敵人在掃蕩鄂豫皖根據地時,下令放火燒山,奶奶和姑姑在煙熏火烤中帶着許光在山洞中躲了三天三夜,終于保全了他的生命。經過與反對派無數次九死一生的殘酷鬥争,許光在解放後大别山老區僅存的5萬人中,作為幸存者之一有幸活了下來。

當年,因為許世友離開家17年沒法和家人取得聯系,許世友的母親還以為兒子早已犧牲在戰場上,而許世友也以為家裡人已被國民黨殺害了。直到1948年春,一封許世友尋找親人的家書在大别山傳了很久,才輾轉到許世友母親的手中。老人家得知許世友不但沒有死還在山東軍區擔任司令員的消息後,便帶着孫子許光找到與許世友一塊參加革命、在湖北省軍區擔任司令員的王樹聲,要求幫助找到許世友。在王司令員家中住了大半年,王樹聲派人将許光送到了山東,許光與父親許世友才得以團聚。父子重逢後,許世友清楚記得許光的小名叫黑伢,還問了許多家裡的情況。許世友問兒子今後打算幹什麼?許光毫不猶豫地說:“我想當兵,像父親一樣報效國家!”

許将軍告訴兒子,他準備送許光去讀書,并叮囑他要趁着年輕多學習文化知識,将來的新中國需要有知識的年輕人去保衛和建設。随後,許光被送往山東軍區文化速成中學學習。也就是這個時候,許光少年時期的成長經曆被他的班主任李心田了解後,以他為潘冬子的主要原型之一寫出了家喻戶曉的紅色着作《閃閃的紅星》。三十多年前,根據着名作家李心田的小說《閃閃的紅星》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風靡全國,持續影響了幾代人。

友人回憶

原新縣人大委員會主任王剛德回憶說:“許光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我們一起共事幾十年,他是一個超級正直的人,公私分明,剛正不阿”。當年,他為了防汛身受重傷,從沒有提出評殘的要求。甚至在他個人離退休問題上,好多人都勸他去找王樹聲将軍的夫人楊炬,做個1948年就已經參加工作的證明,就可以辦理離休,而許光卻說:“國家有政策,就按政策辦。比起那些犧牲的老紅軍後代,我現在幸福多了!”許光擔任縣人大副主任時,大女兒許道江在北京工作,當時交通不夠便利,每次回家探親都要坐公共汽車4個多小時從信陽到新縣,有時連車票都買不到,即使這樣,許光也從來沒有用自己坐的車接送過女兒一次。

新縣人大老幹部科科長藍志剛補充說,許副主任退休後工資不多,卻時常接濟在大别山區的親戚,日子過得十分拮據,但他卻從不向組織伸手。2001年,縣裡的一批退休幹部因為醫療報銷比例低,決定向縣裡申請補助,他們到許光家裡簽名時,許光不但不簽字,還勸他們說:“咱們都是共産黨員,要多考慮組織的困難,而不是給組織添麻煩!”

許光身得知患癌症的病情後,十分坦然,也不願接受過多更好的治療。去年5月初,大女兒許道江請專家去新縣為父親評估病情,不料許光當場拒絕了為自己治病“浪費”錢,竟勸讓醫生多去關心那些更加貧困的人。去年11月份,在兒女們的反複勸說下,許光到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住院治療。他總擔心自己接受的醫療待遇超标,因此提出了“三不”:不用進口的藥、不做過度治療、不給子女添麻煩,凡是他認為昂貴的醫療都拒絕接受。主治醫生李曙平、姜輝等幾位醫師都勸他“配合”治療。深知老伴脾氣個性的楊老夫人在一旁擺着手說:“别說了,沒有用。”事後,許光對醫務部陳文敏主任說:“我隻是一個普通幹部,收入有限,子女事多,我負擔不起。我們家是老區,群衆生活還很苦。我不能讓公家報銷太多帶來财政負擔。那樣我會心中不安,我們要按政策來。”

獲得榮譽

榮獲2015年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稱号。

上一篇:屠夫

下一篇:王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