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漢語漢字
言(拼音:yá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本義一般認為是說話,引申指所說的話,或者所說、所寫的一個字、一句話。這些意義還存在于“言論、言語”等詞語的義素中。言是漢字部首之一。言用作左旁時簡化為“讠”。用言作意符的字主要有三類:1.表示言語行為,如:語、談、謂、誦、誓。2.與言語有關的品德,如:誠、諒、詐、謙。3.與言語有關的名物,如:詩、詞、謠。[1]
  • 中文名:言
  • 拼音:yán
  • 部首:言
  • 五筆:YYYY
  • 倉颉:YMMR
  • 鄭碼:SA
  • 筆畫:7
  • 部首筆劃:7
  • 四角号碼:00601
  • UniCode:U 8A00

文字溯源

“言”字構型和本義說法不一。一種說法認為是指事字,其字形是在“舌”字上部加一區别符号“一”而成的指事字。“舌”與“言”關系密切,就像“刀”與“刃”關系密切一樣,都采用了加區别符号造指事字的方式。到了戰國時代,舌上的一橫變為兩橫,像舌形的部分與“口”分離,曲筆漸成直筆。秦、楚文字手寫體的演變道路基本相同,殊途同歸,都與漢隸相近。小篆是規範體,它們一直保持了從“舌”的寫法。

也有人認為“言”字上部是“辛”字,下從“口”。“辛”是古代的刑刀,另一說,“辛”是剛從樹幹上劈砍下來名叫“劈口”的楔形木片。但不管是“刑刀”也好,“劈口”也好,“辛”都讀作xīn,于此作為不表義的聲旁。從“口”,表示話從口出,表示“說”。《說文解字》以為“言”是“從口、䇂(qiān)聲”的形聲字,如果不考慮其字源,隻就其流變的字形而論,也是有道理的。把象意字中的一些偏旁變形表音的例子不勝枚舉。“言”字也可如是觀。

也有人認為,甲骨文“言”上部的構件“䇂”在漢字構字系統中意義較為複雜,除了可表示“刑罪”之類外,還多與某種美好的事物相聯系,如“龍”“鳳”二字,甲骨文分别作圖A、圖B,皆有“䇂”赫然其中,作為表示中華先民最為敬奉的圖騰的表意符号,“䇂”自然具有象征美好的意義。又如“文章”之“章”,金文作圖C,“䇂”亦為其表義符号。聯系前文所論來看,“言”中之“䇂”亦當有此意義。山此看來,以“口”、“䇂”會意的“言”的造字思維表現了造字者對言辭的褒揚心态,而這種心态亦可從傳世文獻中窺見。

詳細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án

動詞

說;說話。

say;speak;

talk

《尚書·無逸》:“﹝殷高宗﹞三年不言。”

《左傳·隐公六年》:“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

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暢所欲言

〈文言〉論,談論。

discuss;

comment

《商君書·更法》:“拘禮之人不足與言事。”

毛澤東《關于正确處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一:“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對集中而言,自由是對紀律而言。”

〈文言〉表達。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詩以言志。”

〈文言〉記載。

write down;

record

《左傳·隐公元年》:“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文言〉問。

ask;inquire

《儀禮·聘禮》:“若有言,則以束帛,如享禮。”

〈文言〉告訴;告知。

tell

《禮記·哀公問》:“其順之,然後言其喪筭。”

〈文言〉陳述;叙述。

state

《韓非子·初見秦》:“臣願悉言聽聞,唯大王裁其罪。”

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文言〉号召。

order

《後漢書·何進傳》:“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

〈文言〉解釋引文、詞語或某種現象的發端詞,相當于“就是說”或“意思是”。

namely

《孟子·告子上》:“《詩》雲:‘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

《呂氏春秋·孟春》:“田事既饬”陳奇猷校釋:“猶言田事既已申明也。”

〈文言〉離間。

《禮記·缁衣》:“君毋以小謀大,毋以遠言近,毋以内圖外。”

〈文言〉料想;知道。

郭震《古劍篇》:“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

李益《雜曲》詩:“誰言配君子,以奉百年身。”

名詞

說出的話。

speech

《尚書·盤庚上》:“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

言語;格言;諾言;發言;

肺腑之言;有言在先

專指責備之言;謗言。

《易·需卦》:“小有言。”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語。”

漢語的一個字或一句話。

character;word;

sentence

《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蕭乾《矛盾交響曲》:“這案子的辯駁書已積逾五十萬言。”

五言詩;洋洋萬言

〈文言〉借指書;著作;文章。

writings;works

賈誼《過秦論》:“于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袁宏道《諸大家時文序》:“獨博士家言,猶有可取。”

〈文言〉學說;主張。

opinion

《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史記·樂毅列傳》:“樂臣公善修黃帝、老子之言,顯聞于齊,稱賢師。”

〈文言〉政令;号令。

decree;order

《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文言〉誓言;盟辭。

oath;pledge;

promise

《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

屈原《離騷》:“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文言〉指古代臣對君的呈文。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先主上言漢帝曰:‘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軍,奉辭于外。’”

幹寶《搜神記》卷五:“王莽居攝,劉京上言。”

〈文言〉嫌隙。

《國語·晉語二》:“骊姬使奄楚,以環釋言。”

(Yán)古地名。約在今河南省許昌市與淇縣之間。

《詩經·邶風·泉水》:“出宿于幹,飲餞于言。”

(Yán)姓氏用字,參看“言姓”。

連詞

〈文言〉表示順接關系,相當于“乃、便、就”。

《詩經·小雅·小明》:“念彼共人,興言出宿。”

《詩經·豳風·七月》:“二之日其同,載缵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助詞

〈文言〉用作形容詞或副詞詞尾。猶然;焉。

《詩經·小雅·大東》:“睠言顧之,潸焉出涕。”

陶潛《讀〈山海經〉》詩之一:“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文言〉句首語氣詞。無義。

《詩經·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顧炎武《谒夷齊廟》詩:“言登孤竹山,忾焉思古聖。”

〈文言〉句中語氣詞。無義。

《詩經·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詩經·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裡。”

代詞

〈文言〉我。

《詩經·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xùn

名詞

〈文言〉通“訊”。軍中通訊問之人,指間諜之類。

《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無咎。”

yàn

動詞

〈文言〉訴訟。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

《敦煌變文集·搜神記》:“經州下辭,言王憑,州縣無文可斷,遂奏秦始皇。”

〈文言〉通“唁”。慰問。

《莊子·養生主》:“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yín

非語素字

【言言】(yínyín)〈文言〉和敬的樣子。

《禮記·玉藻》:“二爵而言言斯。”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三】【言部】語軒切(yán)

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從口䇂聲。凡言之屬皆從言。

【注釋】①難(nàn):論說;辯駁。

說文解字注

直言曰言,論難曰語。

段注:《大雅》毛傳曰: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論,正義作荅。鄭注《大司樂》曰:發端曰言,荅難曰語。注雜記曰:言,言己事。為人說為語。按三注大略相同。下文語,論也。論,議也。議,語也。則詩傳當從定本、集注矣。《爾雅》《毛傳》:言,我也。此於雙聲得之,本方俗語言也。

從口,䇂聲。

段注:語軒切。十四部。

廣韻

語軒切,平元疑‖言聲元1部(yán)

言,言語也。《字林》雲:“直言曰言,荅難曰語。”《釋名》曰:“言,宣也,宣彼之意也。”又姓,孔子弟子有言偃。語軒切。五。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部】言·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0

《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注: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注:譌言惑衆也。《論語》:寝不言。注: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注: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又一句為一言。《左傳·定四年》:趙簡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又一字為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又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又号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又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注:語辭也。

又《爾雅·釋诂》: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又《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鸾車象人。注: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又《廣雅》:從也。

又《釋名》:委也。

又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注:高大也。

又箫名。《爾雅·釋樂》:大箫謂之言。注: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又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改納言為侍中。

又帻名。《後漢·輿服志》:帻者,赜也。尚書赜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又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幹,飮餞于言。傳:适衞所經之地也。

又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内丘縣有千言山。

又《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又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又人言,砒石别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隐信字為人言。

又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又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又《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又《集韻》牛堰切。

又《集韻》《正韻》并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注: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又葉真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又葉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葉上羹平,下争彊。羹音郞,平音旁,争音章。

又葉五奸切,音顔。《古詩》:四座且莫喧,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又葉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回旋詳觀,目周意倦。禦子方舟,載笑載言。

《說文》:從口,䇂聲。䇂,辠也,犯法也。《釋名》:言之為䇂也,寓戒也。鄭樵曰:言從舌從?。?,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近義辨析

言、語

在古代,語和言都指人的語言行為,但是有分别。語指回答别人的問話或和人談論事情,言指主動對人說話。如《論語·鄉黨》:“食不語,寝不言。”意思是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不說話。另外,“言”的賓語如果指人時,隻能指第三者,不能指談話的對方;“語”的賓語指人時,則可以指談話的對方,如《論語·陽貨》:“吾語女。”而且“語”當告訴講時,還可以帶雙賓語,如《左傳·隐公元年》:“公語之故。”《莊子·在宥》:“吾語女之道。”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亠”,居上居中,點筆在豎中線上端。兩短橫分寫橫中線上下。“口”,略寬于短橫,上寬下窄。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ŋ

i̯ăn

王力系統

ŋ

ǐan

董同龢系統

ŋ

jăn

周法高系統

ŋ

jan

李方桂系統

ng

jan

西漢

東漢

jan

j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元魂痕

jən

北魏後期北齊

元魂痕

jən

齊梁陳北周隋

元魂痕

jən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ŋ

i̯ɐn

拟音/王力系統

ŋ

ǐɐn

拟音/董同龢系統

ŋ

jɐn

拟音/周法高系統

ŋ

iɑn

拟音/李方桂系統

ng

jɐn

拟音/陳新雄系統

ŋ

ǐɐn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二元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語軒切

ŋjɐn

集韻

平聲

上平十八諄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魚巾切

ŋien

平聲

上平二十二元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魚軒切

ŋiɐn

去聲

二十五願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牛堰切

ŋiɐn

韻略

平聲

魚軒切

增韻

平聲

魚巾切

平聲

牛斤切

平聲

魚軒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先天

齊齒呼

全清

iɛn

中州音韻

平聲

先天

移堅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八真

次濁

魚巾切

ŋiən

平聲

十一先

次濁

夷然切

oie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