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

作家龍應台與其子互通書信的結集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通過此書,龍應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長的南部小漁村,叙述了貧窮而缺乏養分的環境,讓她學到對弱勢的同理心與悲憫;叙述了安德烈如何捍衛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喜歡電影,并且如何從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種值得深思的價值;在叙述這一對母子在面對該為台灣隊、中國隊、德國隊加油時,拉扯出關于國族認同的辯證;更多的是一種相濡以沫,對于理性,對于文明正義,對于教養的理直氣壯,超越母子的輩分關系。通過兩種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兩種價值觀的碰撞、磨合,增強了兩代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信任,從而在“代溝”上架起一座橋梁。收入該書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沖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該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 作品名稱:親愛的安德烈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龍應台、安德烈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文學體裁:
  • 類别:親情 家書
  • 語種:中文
  • 創作年代:當代

創作背景

安德烈14歲的那一年,龍應台離開了歐洲的家,到了台北做公務員。這一呆就是三年半,龍應台跟“安安”的聯系就是每天打電話,可電話打久了之後,就“變得無話可談”。在2003年,龍應台恢複到個人的生活中,可等龍應台想要再去認識這個孩子的時候,安德烈已經18歲了,

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龍應台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她的可愛的安德烈哪裡去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并不“喜歡”她。她覺得,一個18歲的孩子跟母親之間,和14歲的孩子是不同的。第一,他不願意讓你擁抱他;第二,他離你遠遠的;第三,你的出現讓他很丢臉、尴尬;第四,他跟你不願意在任何一個時間同時出現。所以龍應台就在想怎麼樣可以重新認識這個人。

當時龍應台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就是,就這麼下去,兩個人最後漸行漸遠;第二個選擇就是,龍應台得做些事情來認識一個18歲的人。所以龍應台去找安德烈——她心裡不抱任何的希望,沒有任何的期待,她等着被他拒絕——但她還是找了他,問他願不願意跟她通過寫信的方式,來重新認識彼此。當他說好的時候龍應台很意外,但是不管怎麼說,他說“好”了。這一寫就是三年,後來成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圖書目錄

第1封信 十八歲那一年

第2封信 為誰加油?

第3封信 逃避國家

第4封信 年輕卻不清狂

第5封信 對玫瑰花的反抗

第6封信 一切都是小小的

第7封信 有沒有時間革命?

第8封信 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

第9封信 兩種道德

第10封信 煩惱十九

第11封信 陽光照亮你的路

第12封信 讓豪宅裡起戰争

第13封信 向左走,向右走

第14封信 秘密的、私己的美學

第15封信 菩提本非樹

第16封信 藏在心中的小鎮

第17封信 你是哪國人?

第18封信 哪裡是香格裡拉?

第19封信 問題意識

第20封信 在一個沒有咖啡的城市裡

第21封信 文化,因為逗留

第22封信 大學生哪裡去了?

第23封信 缺席的大學生

第24封信 下午茶式的教養

第25封信 裝馬鈴薯的麻布袋

第26封信 孩子,你喝哪瓶奶?

第27封信 二十一歲的世界觀

第28封信 給河馬刷牙

第29封信 第二顆眼淚

第30封信 KITSCH

第31封信 兩隻老虎跑得慢、跑得慢

第32封信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長?

第33封信 人和诘問

第34封信 你知道什麼叫二十一歲

第35封信 獨立宣言

第36封信 偉大的鮑布·迪倫和他媽媽

圖書鑒賞

在華人的書單裡有知名的《傅雷家書》,也要添上“龍應台家書”——《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是蜚聲華人社會的教授、作家與思想者,她以通信方式與擁有德國血統的兒子安德烈對談,留下一筆珍貴的精神财富。

母子通信涉及道德倫理、文化差異、普世價值、國際政治等,文筆生動,話題廣泛,探究執着,情感深邃,令人感動。書中有母親對兒子的告誡:崇高的理想主義者想要得到認可,須看看他在執掌權力時的考驗。書中還有母子的趣談,兒子問“你恨不得狠狠揍我—頓,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母親說“對不起,你每一次抽煙,我都這麼想”。《親愛的安德烈》書中,作家龍應台以沈從文先生為例,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尋童年的快樂,學會玩。

在信中,兒子安德烈訴說成長煩惱與代溝隔閡,而所思所想與片言隻語全都顯示了他從小接受的慈母關愛及知性訓練。坦誠地敞開心扉,對人間滄桑的敏銳“辨别率”,不也見證母親精神底蘊的長期熏染?譬如,安德烈在香港蘭桂坊及灣仔酒吧裡,聽别人翻來複去說“樂隊不爛”、“我喜歡女人”等,立即發現談者“有語言,但無交流”。安德烈的人生觀也頗有見地,認為流浪漢與牛仔的生活雖有諸多缺憾,但“全世界卻在眼前大大敞開”。

龍應台稱自己“人生課至今沒有畢業,而且成績不佳”,所以絕不提供解決人生困擾的答案,但注重審視自身。她回憶在台南上中學因不會擲鉛球而遭到體育老師取笑,但這個窮鄉姑娘堅毅地走向世界,并獲博士學位。“我是灰姑娘的一代,親眼看到南瓜變成了金馬車,辚辚開走”;沒錯,那是一個騰飛上升的年代,“貧農的兒子變成了總統,碼頭工人的女兒成了大學教授,漁民的女兒成了名醫,蕉農的兒子變成了領先全球高科技企業家……”龍應台的言語間透着曆練的驕傲。

可是,2010年時巴黎卻有百分之四十的青年找不到工作,四十出頭的人仍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沒有工作,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龍應台表示不希望安德烈落入這種人生的軌道,但兒子卻提出“媽,你要清楚地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個極其平庸的兒子,你會失望嗎?”龍應台大受震撼,但回應也夠獨特而精彩:“媽媽不在乎你是否有成就,而在乎你是否快樂,未來人生是否有意義及有個人時間;人自強努力不是要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為自己找尋心靈的安适,哪怕你謀生是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母親告訴兒子,金錢與名聲絕不是快樂的核心元素。一半人在贊美我的同時,總有另一半人在批判,我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如何寵辱不驚。母親的言說像熨鬥的強大熱力,一下子燙平了兒子心中的焦躁和郁悶。天下間罕有這樣仁慈而又聰慧的母親。

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九六六年八月,中國最有才華的翻譯家之一傅雷在生命最後二十天,在他的最後—封家書中,仍在批判自己“滿腦子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反動思潮”,他沾着殷紅血淚在寫家書。相比之下,“龍應台家書”是幸運的,因為它誕生于正常而和平的年代,滿足着兩輩人交流思想、溝通理念的迫切需求。

通過對龍應台人生經曆與寫作經曆的概貌認知,《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的創作背景以及每個階段不同的情感基調一目了然。

按照其親情散文的主題類型,分别讨論這些作品中龍應台自己的兩個主要形象:母親和女兒,由這兩個不同的角色所引發的相應寫作内容。

從文體形态和語言風格兩大角度探讨龍應台親情散文的表現形式,從她精心設計的叙述人稱、書信文體、文章結構,以及她對文字形象性、有力度的修辭表達,導緻其作品對讀者産生閱讀沖擊力的各方面原因。

在充分認識龍應台親情散文的寫作特征後,将這部分内容與其社會議論性的散文作品聯系對讀,力圖建立起既豪放又溫婉、從青澀到成熟的完整的龍應台形象。同時也兼顧到台灣當代散文親情表達的整體背景,以及必須指出的龍應台作品的一些局限和缺失。

獲獎記錄

《親愛的安德烈》獲“第五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南方周末》最受歡迎的專欄之一

《亞洲周刊》2007年中文十大非小說類榜首暢銷書

作者簡介

龍應台,台灣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縣,教授、作家、社會評論家、思想家。

1974年畢業于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深造,攻讀英美文學,1982年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曾任教于紐約市立大學及梅西大學外文系、并任台灣中央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淡江大學外國文學所任研究員、台北市文化局長等。

現任香港大學傳媒及新聞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台灣清華大學徐賢修講座教授。着有《野火集》、《野火集》(二十年紀念版),《孩子你慢慢來》(十年紀念版)、《龍應台評小說》、《人在歐洲》、《寫給台灣的信》、《美麗的權利》、《孩子你慢慢來》、《看世紀末向你走來》、《幹杯吧,托瑪斯曼》、等作品多種。

1984年出版《龍應台評小說》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被餘光中稱之為“龍卷風”。1985年以來,她在台灣《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大量雜文,小說評論,掀起軒然大波,成為知名度極高的報紙專欄作家,以專欄文章結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銷售20萬冊,風靡台灣,是80年代對台灣社會發生巨大影響的一本書。

1986年至1988年龍應台旅居瑞士,專心育兒。1988年遷居德國,開始在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開台灣文學課程,并每年導演學生戲劇。1988年底,作為第一個台灣女記者,應前蘇聯政府邀請,赴莫斯科訪問了十天。1996年以後龍應台不斷在歐洲報刊上發表作品,對歐洲讀者呈現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解,頗受注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