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覆盆子

薔薇科懸鈎子屬植物
複盆子是一種薔薇科懸鈎子屬植物,是一種水果,果實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幹上長有倒鈎刺。複盆子的果實是一種聚合果,有紅色,金色和黑色,在歐美作為水果,在中國大量分布但少為人知,僅在東北地區有少量栽培,市場上比較少見。
    中文名:覆盆子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薔薇目 亞目: 科:薔薇科 亞科:薔薇亞科 族: 亞族: 屬:懸鈎子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覆盆子 亞種: 變種:華北複盆子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分布:分布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形态特征

複盆子系灌木,高1-2米;枝褐色或紅褐色,幼時被絨毛狀短柔毛,疏生皮刺。小葉3-7枚,花枝上有時具3小葉,不孕枝上常5-7小葉,長卵形或橢圓形,頂生小葉常卵形,有時淺裂,長3-8厘米,寬1.5-4.5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圓形,頂生小葉基部近心形,上面無毛或疏生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邊緣有不規則粗鋸齒或重鋸齒;葉柄長3-6厘米,頂生小葉柄長約1厘米,均被絨毛狀短柔毛和稀疏小刺;托葉線形,具短柔毛。

花生于側枝頂端成短總狀花序或少花腋生,總花梗和花梗均密被絨毛狀短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針刺;花梗長1-2厘米;苞片線形,具短柔毛;花直徑1-1.5厘米;花萼外面密被絨毛狀短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針刺;萼片卵狀披針形,頂端尾尖,外面邊緣具灰白色絨毛,在花果時均直立;花瓣匙形,被短柔毛或無毛,白色,基部有寬爪;花絲寬扁,長于花柱;花柱基部和子房密被灰白色絨毛。

果實近球形,多汁液,直徑1-1.4厘米,紅色或橙黃色,密被短絨毛;核具明顯窪孔。花期5-6月,果期8-9月。

植物性狀

複盆子根屬淺根系,主根不明顯,側根及須根發達,有橫走根莖。枝為二年生,産果後死亡。在氣溫低于5℃時,植株常處于休眠狀态。早春2月中下旬,氣溫略回升時,2-3級枝的葉腋混合芽開始萌動,下旬幼葉稍開展。3月中旬初花(屬異花授粉),下旬為盛花期,其地下根莖萌發新枝。

3月末至4月初,花期結束,此時葉片已全部開展。4月下旬,幼果徑可達1厘米,多生于三四級枝的頂端,座果率約為80%。5月下旬,果實由綠轉黃,再轉為桔紅色,中旬達盛果期,果枝也逐漸枯黃。6月,老枝自上而下逐漸枯萎,至7月完全枯死,被更新枝所替代。

6-9月為更新枝營養期。10月,初生葉已逐漸凋落,側枝上産生三級分枝,下旬至11月,二三級枝上冬芽形成并進行花芽分化。12月葉片全部凋落,處于休眠狀态。

複盆子果實為聚合果,由衆多核果聚合而成,類球形,上部鈍圓,底部較平坦,表面灰綠色或淡棕色,密被短絨毛。小核果約呈半月形,背面隆起,腹面有突起,表面棕色,背面及先端有灰白色毛,腹面及兩側有網狀凹紋。質硬,内含棕色種子1粒。氣清香,味微酸、澀。

生境習性

複盆子生山地雜木林邊、灌叢或荒野,海拔500-2000米。在山坡、路邊陽處或陰處灌木叢中常見。通常生于山區、半山區的溪旁、山坡灌叢、林邊及亂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燒山後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長茂盛,性喜溫暖濕潤,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适應性強,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強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紅壤、紫色土等較好。

複盆子是小灌木,結果早,易進入盛果期,一般栽後兩年見果,3年豐産,4至5年時産量最高,盛果期可長達15年左右。複盆子根系淺,不耐旱,水分不足會抑制生長和結果,花期4-5月份,結果期為6-7月,土壤水分蒸發量過大,水分不足,則會影響期産量。

複盆子為喜光樹種,沒有2年半以上的莖,地上部分由1年生枝和2年生枝組成。花芽在新梢葉腋中形成,下面的後備芽發枝較弱,在主芽死後,後備芽可代替主芽結果,但後備芽的産量少。複盆子的根系發達,由根狀莖和側生根組成,根狀莖上長出的側生不定根有多數,不定根的遠端易萌生新的基生枝。

分布情況

主要分布于中國遼甯、吉林、内蒙古、福建、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雲南、浙江、江西、湖南(炎陵縣山區最多)、湖北、廣西、廣東、陝西、貴州、四川、重慶、甘肅;新疆等地區。日本、西伯利亞、中亞、北美、歐洲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複盆子苗木易繁殖,可用根蘖繁殖、扡插繁殖、移株繁殖。

根蘖

母株應保持土壤濕潤、疏松、營養充足,選留發育好的根蘖,保持間距10-15厘米,秋後挖起根蘖,挖時宜深,保留較多的側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後先假植,第二年開春建園。

扡插

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側生根挖出,選帶芽的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條,于3月中旬進行扡插,開挖10厘米深的溝,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移株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從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長,注意不要損傷基部的休眠芽。随後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株距25厘米,每畝2700株。栽後複土踏實,澆定根水,複蓋稭杆幹草等。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有分枝繁殖、分根繁殖和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可利用母株根莖萌發的幼苗進行移栽。

分根繁殖即在早春根莖上的不定芽還未出土時,挖取根莖,按長10-15厘米切斷,斜插或淺埋,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成活。種子繁殖于每年5-6月采成熟果實,洗去果實,用濕沙層積貯藏到秋天或次年春天播種,播種一年後可移栽。最實用的方法是在12月葉片全掉後,挖取更新枝種植。扡插繁殖将粗度25px左右的側生根挖出,選帶芽的根,剪成250px左右的根條,于3月中旬進行扡插,開挖250px深的溝,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整地移栽

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緩坡地,深翻整地。按株行距50厘米×100厘米或100厘米×100厘米移栽。

田間管理

移栽前施足基肥,施農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長期間結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為主,适量搭配磷鉀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畝施人糞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幹旱時注意澆水。4-5月新枝發生側枝時,摘去頂芽促進側枝生長,同時對側枝摘心,促使其發生二次側枝,枝多葉則茂,增加翌年結果母枝,增加産量。結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5月上中旬果實八成熟時連花萼一起采收包裝。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複盆子果供食用,在歐洲久經栽培,有多數栽培品種作水果用。複盆子果實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鈣、鉀、鎂等營養元素以及大量纖維。每100克複盆子,水分占87%,含蛋白質0.9克、纖維4.7克,能提供209.3千焦的熱量。複盆子能有效緩解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但有時會造成輕微的腹瀉。複盆子果實酸甜可口,有“黃金水果”的美譽。

食用方法:複盆子巧克力蛋糕、複盆子補血湯、複盆子奶凍等。

藥用價值

覆盆子除了可食用,還可入藥。經幹部位和果實藥用可以去熱降火、保護眼睛,緩解疲勞和保護腎髒,還可緩解供血不足引起的心髒疼痛和動脈粥樣硬化。長期堅持食用覆盆子可以保護腎髒、預防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用藥方法

①治陽事不起:複盆子,酒浸,焙研為末,每旦酒服15克。(《瀕湖集簡方》)

②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枸杞子400克,菟絲子400克(酒蒸,搗餅),五味子100克(研碎),複盆子200克(酒洗,去目)。車前子100克(揚淨),上藥,俱擇精新者,焙曬幹,共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時五十丸,百沸湯或鹽湯送下,冬月用溫酒送下。(《攝生衆妙方》五子衍宗丸)

③治肺虛寒:複盆子,取汁作煎為果,仍少加蜜,或熬為稀饧,點服。(《本草衍義》)

植物出處

《本草經集注》。孟說:複盆子,五月于麥田中得之良,采得,烈日曬幹,免爛不堪。

《本草圖經》:複盆子,舊不着所出州士,今并處處有之,而秦、吳地尤多。苗短不過尺,莖葉皆有刺,花自,子赤黃油口半彈丸大,而下有莖承如柿蒂狀,小兒多食。

《本草衍義》:複盆子,長條,四五月紅熟,案例甚多,永興、華外亦有。及時,山中人采來賣。其味酸甘,外如荔枝。櫻桃許大,軟紅可愛,失采則就校生蛆。五六分熟便可采。

《本草蒙簍》:複盆子,道旁團側,處處有生。苗長七、丈寸餘,實結四、五顆止,大若半彈而有蒂,微生黑毛而中虛,赤熟,夏初小兒竟采,江南威謂莓子。

上一篇:紅豆杉

下一篇:冬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