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遞宏村

西遞宏村

皖南古村落
安徽省黟縣西遞、宏村兩處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傳統風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這是黃山風景區内的自然與文化景觀第二次登錄世界文化遺産目錄,也是中國繼北京後第二座同時擁有兩處以上世界遺産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西遞、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國東部安徽省黟縣境内的黃山風景區。西遞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它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曆史文化内涵而聞名天下。
    中文名:西遞宏村 外文名: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 地理位置: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 建立時間:北宋 所在地區:中國,安徽黟縣城 批準時間:1999年12月 遺産種類:文化遺産

文化遺産

遺産遴選标準:西遞、宏村根據文化遺産遴選标準C(III)(IV)(V)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世界遺産委員會評價:西遞、宏村這兩個傳統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個世紀已經消失或改變了的鄉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風格,古建築和裝飾物,以及供水系統完備的民居都是非常獨特的文化遺存 。

古村概貌

西遞

西遞村坐落于黃山南麓,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裡,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之稱,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間,發展于明朝景泰中葉,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餘年曆史。據史料記載,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晔(yè)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風昌盛,到明清年間,一部分讀書人棄儒從賈,他們經商成功,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将故裡建設得非常舒适、氣派、堂皇。曆經數百年社會的動蕩,風雨的侵襲,雖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毀,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宏村

宏村位于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裡,距黟縣縣城11公裡。該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曆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并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民間故宮"承志堂"富麗堂皇,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鱗次栉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狀态,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獨特并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裡鄉村"。

建築特色

西遞

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坐落于黃山南麓,距屯溪54公裡,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裡,距黟縣縣城8公裡。該村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居民三百餘戶,人口一千多。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遞送郵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之稱。

西遞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築錯落有緻,磚、木、石雕點綴其間,已開發的有淩雲閣、刺史牌樓、瑞玉庭、桃李園、東園、西園、大夫第、敬愛堂、履福堂、青雲軒、膺福堂、應天齊藝術館等20餘處景點。該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兩條清泉穿村而過,99條高牆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遊客如置身迷宮。村頭有座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間四柱五樓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結構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顯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充滿書香氣息,廳堂題為“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為報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的對聯,顯示了儒學向建築的滲透。村中另一古宅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大夫第”為臨街亭閣式建築,原用于觀景,樓額懸有“桃花源裡人家。”六個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樓當作古裝戲中小姐擇婿“熱抛繡球”所在,現已成為西遞村舉辦此項民俗活動的場所。“大夫第”門額下還有“作退一步想”的題字,語意雙關,耐人尋味。

宏村

宏村村數百幢古民居鱗次栉比,其間以“承志堂”最為傑出,它是清代鹽商營造。

占地二千多平方米,為磚木結構樓房。此房氣勢恢宏,工藝精細,其正廳橫梁、鬥拱、花門、窗棂上的木刻,層次繁複、人物衆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稱徽派“三雕”藝術中的木雕精品。據史料記載,“承志堂”是黟縣境内保護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參觀的國内外遊客,無不為之傾倒。

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設計,引清泉為“牛腸”,從一家一戶門前流過,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遠,家家門巷有清渠”。“牛腸”在流入村中被稱為“牛胃”的月塘後,經過過濾,複又繞屋穿戶,流向村外被稱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過濾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稱中國古代村落建築藝術之一絕,它吸引了日本、美國、西德、法國等國内外專家接踵而來精心研究。

遺産價值

西遞村

西遞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曆史,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整個村落呈船形,四面環山,兩條溪流串村而過,村中街巷沿溪而設,均用青石鋪地,整個村落空間自然流暢,動靜相宜。街巷兩旁的古建築淡雅樸素,錯落有緻。西遞村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淩雲閣、刺史牌樓、瑞玉庭、桃李園、東園、西園、大夫第、敬愛堂、履福堂、青雲軒、膺福堂等,都堪稱徽派古民居建築藝術之典範。

西遞村頭的三間青石牌坊建于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樓,峥嵘巍峨,結構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顯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充滿書香氣息,廳堂題為“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家根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的對聯,顯示出“儒商”本色。

村中另一古宅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為臨街亭閣式建築,原用于觀景。門額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題字,語意警醒,耐人咀嚼。西遞村中各家各戶的宅院都頗為富麗雅緻:精巧的花園、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門框、镂窗,石雕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磚雕的樓台亭閣、人物戲文,及精美的木雕,絢麗的彩繪、壁畫,都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為國内古民居建築群所罕見,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顆明珠。

宏村

宏村始建于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原為汪姓聚居之地,綿延至今已有800餘年。它背倚黃山餘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經常雲蒸霞蔚,有時如濃墨重彩,有時似潑墨寫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長卷,因此被譽為“中國畫裡的鄉村”。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巍峨蒼翠的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緻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引清泉為“牛腸”,經村流入被稱為“牛胃”的月塘後,經過濾流向村外被稱作是"牛肚"的南湖。

人們還在繞村的河溪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這種别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産、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古樸典雅,意趣橫生。“承志堂”富麗堂皇,精雕細刻,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書院的亭台樓閣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深具傳統徽派建築風格;敬修堂、東賢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氣度恢弘,或樸實端莊,再加上村中的參天古木、民居牆頭的青藤老樹,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曆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

西遞、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戶,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靜靜伫立。高大奇偉的馬頭牆有驕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竅飛揚的韻緻;灰白的屋壁被時間塗劃出斑駁的線條,更有了凝重、沉靜的效果;還有宗族詞堂、書院、牌坊和宗譜。走進民居,美輪美奂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入眼皆是,門罩、天井、花園、漏窗、房梁、屏風、家具,都在無聲地展示着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西遞、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為世所罕見。

上一篇:濟南月亮灣都市莊園

下一篇:溫切斯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